(共24张PPT)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毛泽东
教学目标
01
了解作者毛泽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在当时的重要意义。
03
分析课文中运用的论证语言、论证特点等。
02
找出文章的论点,理清论证思路,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论证语言和论证特点,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毛泽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在当时的重要意义。
★标题是一个疑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深思。
★标题用语通俗易懂,有两层意思:
一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涉及文章关于第一次飞跃的论述
二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涉及文章关于第二次飞跃的论述
一、导入课文
【文题解读】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家、军事家、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了解作者】
1963年5月,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总结“四清”运动试点经验的小型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
发布前,毛泽东在修改这个文件时,在前面加写了具有前言性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的一大段内容,提出应当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
1963年2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增产节约和“五反”运动。
【“五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写作背景】
写作时间:1963年
文章出处:为《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写的前言,后来独立成篇
写作目的:给农村工作干部看,旨在提高认识
论文性质:哲学论文
【解读要点】
按照引论、本论、结论格式总结课文
引论——开头——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本论,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一部分:引论,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下文就围绕这一中心论点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结论,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要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工作。
【论证思路】
【思维导图】
三、深入探究
1、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
①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正误对照,强调了回答的内容,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
③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
层次 具体文段 论证思路
总写: 社会存在→思想(认识从实践中来) 正确思想→物质(认识指导实践)
分写: 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实践→认识(手段)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认识→实践(目的)
总写: 实践→认识→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探究文章层次
问题 解答
(1)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
(2)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
3、探究两个问题
①课文的层次与层次之间的严密逻辑性。课文按“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布局行文,结构严密,富有逻辑性。
②各层次内部亦论述严密而富有逻辑性。如本论部分:先概括思想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再解说两次飞跃,并强调第二次飞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最后谈两次飞跃的关系。可见构思之严密、逻辑之严谨。
③语言表达严密,逻辑性强。如:“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中“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强调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的唯一性,表达严密,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严密的逻辑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探究论证的逻辑性
语言严谨、准确、严密。
本文行文简洁,为使说理准确、严密,本文在主词前往往加上一些修饰成分,或者在主词后面作补说,让读者对于事物的性质、内容、状况、范畴和条件等有明白的了解,使议论无懈可击。
1、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 (前一定语说明“思想”的阶级性,后一定语说明“思想”的真理性)
2、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两个定语说明这种物质力量的作用“改造世界”则是“改造社会”意义的更进一层)
3、通过人的眼、耳、口、鼻、舌、身这五个官能 (明白“官能”的实际所指)
4、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 (前一个附加语,指明了后一判断的前提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主句后的补充,则特别强调了这一判断所适用的范围)
5、探究论证的语言
5、有时候有些失败……暂时失败了 (准确地从时间、程度和性质上对先进力量的失败作恰当的说明)
6、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在主句中用了“只是”一词加以强调后,再补说一句以排除其它目的,突出了这一目的是“唯一”的)
7、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 (两个定语使读者在直感形象中明白褒贬)
作为一篇哲学论文,本文的论证有什么特点?
1、针对性强——针对基层干部
2、结构严谨——层进式结构
3、论证严密——概念明确,用词准确,
判断正确,推理严密
4、语言通俗——准确、鲜明、生动
6、探究论证的特点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肤浅 模索 零碎 发号施令
B.逻揖 兴趣 墙壁 等闲视之
C.详细 实验 规律 脆而不艰
D.辩证 现象 究竟 粗枝大叶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肤(fū)浅 浸(jīn)透 前仆后继
B.谬(miù)种 钦(qīn)差 滥调文章
C.歪曲(qú) 琢(zhuó)磨 无的放失
D.校(xiào)勘 为(wèi)之一新 哗众取宠
四、课堂练习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实践证明,① 。什么时候毛泽东思想占了主导地位,国家就强大,人民就幸福;② ,国家就受挫折,人民就遭殃。因此,我们③ ,沿着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
4.请根据文章内容,辨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1、毛泽东思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 什么时候偏离了毛泽东思想 一定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
2.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形的能力。
A.模索——摸索;B.逻揖——逻辑;
C.脆而不艰——脆而不坚。故选D。
3.B【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汉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项,浸(jìn);
C项,曲(qū),“无的放失”应写作“无的放矢”;
D项,校(jiào)。故选B。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 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
以直接感受性为特点 以抽象性和间接性为特点
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包括感觉、知觉、表象) 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4、
本文针对当时一些同志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模糊认识,简要解说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科学论断,提高了人们的认识,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五、知识总结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