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七年级上)
备考策略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光彩夺目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为奇幻和奇趣。
复习要点:
1.准确识记《西游记》相关文学常识,熟悉名著回目名称。
2.能简要复述《西游记》中的主要故事情节,特别要关注美猴王大闹天宫,以及西天取经中诸多磨难的故事,把握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物以及具体的情节。
3.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特别是能结合具体的情节对唐僧、猪八戒、孙悟空和沙和尚的复杂性格进行准确分析。
4.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西游记》的写作特色,把握作品的主题。
作者介绍
吴承恩(约1500 — 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出生在一个由世代书香门第而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吴承恩自幼聪敏,博览群书,他好奇闻,酷爱唐人传奇。嘉靖八年(1529),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嘉靖二十九年(1550)40多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却没有被选上。嘉靖四十四年(1565),吴承恩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年间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约67岁时到过杭州,大约活了80岁,晚景凄凉。
吴承恩的诗文多散佚,现存作品除《西游记》之外,还有《射阳存稿》四卷、《续稿》一卷。
创作背景
小说的创作有真实原型。唐太宗贞观三年(629),青年和尚玄奘赴天竺(今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12卷。再后来,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吴承恩正是在历代民间传说、话本和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小说的创作有时代背景。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环境与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吴承恩愤慨于政治的黑暗,意欲借创作《西游记》来寄寓政治理想,批判黑暗现实。
主题概述
《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古代神魔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塑造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部作品具有多元化的现实意义。
1.小说塑造了孙悟空这一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
2.小说热情歌颂了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和斗争精神。
3.小说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4.小说赞扬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
5.取经的成功告诉我们,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理想,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人物简析
1.唐僧 — 意志坚定的领袖
称号:俗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外貌素描: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
生平概述:前世为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俗家姓陈,乳名江流儿,法名玄奘。唐僧自幼在寺庙中长大,18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20来岁便名冠中土佛门,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学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35部真经,为弘扬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取经后他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
法宝法术:锦襕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
性格特征:心地善良、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立场坚定、意志顽强,但在复杂而又残酷的斗争面前,常常表现得软弱无力,有时竟人妖不辨,是非不分。
2.孙悟空 — 正义、勇敢的化身
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
外貌素描: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眉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踏一双麂皮靴;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借描写六耳猕猴写出孙悟空外貌)
生平概述:又称孙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叫作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如同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他在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后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疾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如来佛祖封为“斗战胜佛”。
法宝法术:如意金箍棒、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
性格特征:敢于斗争是他的最大特点,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热爱自由,疾恶如仇,充满斗争精神,是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3.猪八戒(悟能) — 人情味浓的典型
外貌素描: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金盔紧系腮边带,勒甲丝绦蟒退鳞。手执钉钯龙探爪,腰挎弯弓月半轮。纠纠威风欺太岁,昂昂志气压天神。
碓嘴初长三尺零,獠牙觜出赛银灯。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扇风唿唿声。脑后鬃长排铁箭,浑身皮糙癞还青。
生平概述: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驾前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贬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变化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耙。唐僧西天取经路过高老庄,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修成正果后被如来佛祖封为“净坛使者”。
法宝法术:九齿钉耙、三十六般变化。
性格特征:性情憨厚、好吃懒做,常怀退缩之心,善于奉承谄媚,贪图小便宜,好色却又吃苦耐劳。
4.沙和尚(悟净) — 埋头吃苦的侠僧
外貌素描: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生平概述:法名悟净,原是玉帝手下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玻璃盏,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降妖宝仗,武艺高强,不畏强敌。经南海观世音菩萨点化后,拜唐僧为师,与孙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身上有两件宝:一件是降妖杖;一件是九个骷髅组成的项圈。后来,他用九个骷髅作为九宫,把菩萨葫芦安放在其中,成为法船,稳似轻舟,顺利地帮助师徒四人渡过流沙河。沙和尚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任劳任怨,忠贞不贰,取经后被如来佛祖封为“金身罗汉”。
法宝法术:降妖宝杖、三十六般变化。
性格特征:少言寡语、任劳任怨、正直忠厚、意志坚定、善良诚恳。
5.白龙马 — 忠心耿耿的陪伴者
生平概述:白龙原来是西海龙王敖闰的三太子。因纵火烧了殿上玉帝赐的明珠,触犯天条,犯下死罪,幸亏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幸免于难,被贬到蛇盘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经。无奈他不识唐僧和悟空,误食唐僧坐骑白马,后来被观世音菩萨点化,锯角退鳞,变化成白龙马,皈依佛门,取经路上供唐僧坐骑,任劳任怨,历尽艰辛,终于修成正果,取经归来,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马”。
性格特征:任劳任怨、机智勇敢、忠贞不贰。
艺术手法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性和仙气,这些是融为一体的。比如孙悟空这个形象,他一出生就具有仙气,他是花果山的仙石里头的仙胎迎风而化的石猴,一出生就会走路爬行,两眼露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上天,从这些描写就能看出仙气。但同时他又具有魔气,他的长相是尖嘴缩腮,火眼金睛,而且嘴巴两旁有素袋,这恰好是猴的特点,高兴起来就抓耳挠腮,手舞足蹈,完全是一个魔的形象、猴的形象。但孙悟空又能谈诗悟玄,知道如何和人往来,具有人性,这样就把魔气、仙气和人性都集中在他身上了。书中的妖精各具特色,但都不离动物的形态、习性,非常有趣味。
第二个特点: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并且深刻地显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突出刻画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孙悟空的形象就是在不断地和妖魔鬼怪的斗争中逐渐成熟、充实和完善的。孙悟空最初只是不安本分,一生下来就不愿意像普通的猿猴那样衰老死亡,于是他求仙访友,寻求长生之道,最后终于找到了须菩提祖师,习得了法术。但他还逃不出生老病死,于是他大闹地府,划掉了生死簿上的名字,使自己脱离轮回。随着他本事的逐步提高,他不满足于花果山的生活,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又到水晶宫里取来了如意金箍棒,大闹了龙宫,于是地府和龙宫都去天庭把他告了,最后他到了天宫,天宫给他封了一个小官弼马温,因嫌不够档次,所以他急了,反下天宫,给自己起名叫“齐天大圣”。回到天宫后,孙悟空又感觉这个“齐天大圣”是个虚名,蟠桃会没请他做贵宾,他不干了,偷了御酒仙丹再次反下天宫。从中可以看出孙悟空的不安本分与桀骜不驯,最后他被镇在了五行山下。
十三回以后,孙悟空知悔了,表示做好汉只拜三人,一个是如来佛,一个是观音,一个是唐僧,因为唐僧在五行山下救了他。上天对猪八戒、沙僧的犯错处理很严,但玉帝对孙悟空却表现出一种宽宏大量的态度,实际是不敢惹他,他的威名还在。小说作者从另一个角度来描写孙悟空在取经途中降妖伏怪的过程,并通过这些情节来逐渐展示孙悟空的性格,特别是突出他的智慧——如果说以前只是折腾造反,那么取经时就是比较有策略地去斗争了,斗争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比如和铁扇公主、狮驼洞狮魔王打斗的时候,他都钻到了对方肚子里,用这个方法制服了两个妖怪;在平顶山莲花洞和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打斗,他变换着手法,把紫金葫芦、净瓶骗到手。我们从描写中可以看出孙悟空在不断地成熟。作者通过这样复杂的斗争展示了人物多方面的情感,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第三个特点: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
在《西游记》一书中,幽默、讽刺的手法处处可见,所以胡适当年说它“游戏笔墨”。我们看孙悟空,既是个英雄,又很幽默,他不显得古板。到天宫见到玉帝,求人办事,也是唱个喏便走,不是很有礼貌,而且如果他的要求没被满足,就折腾,连玉帝也怕他。
《西游记》中的讽刺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对比和对照的方法。玉皇大帝平常高高在上,威严无比,可孙悟空对他那么不敬,他对孙悟空也依然没有办法。这就可见玉帝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形象上威严扫地了。作者对玉帝虽没有明显的褒贬之词,但褒贬之义尽在不言中。
第二种手法,借题发挥,旁敲侧击,在行文中寓讽世之意。第七十九回里,比丘国的白鹿精化成国丈,要和唐僧斗法,孙悟空假扮成自己师傅,把自己的胸腹挖开了,看里头滚出一堆心来,有红心、白心、黄心,还有邪恶心、嫉妒心、计较心等种种不善的心。作者在这里实际是讽刺,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情节来说明世态的炎凉与人心的凉薄。
第三种手法,用现实的手法揭示貌似圣洁的神佛的隐私,使其原形毕露。如第十一回中,唐太宗下到了地府。唐代的名相魏征,应该是很正直的人,他和判官崔子玉是朋友,所以就写了封私人的书信让太宗交给崔判官,走走后门,让其方便一二。这个情节的设置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明君贤臣走后门,地府中最公正的判官也走后门,给唐太宗添了二十年阳寿。这些暴露了封建社会的吏治、法制真相。第九十八回师徒四人来到灵山,如来佛让他们找阿傩和伽叶去拿经,阿傩、伽叶就向唐僧要人事,其实就是要贿赂,唐僧没什么东西给他们,阿傩、伽叶就不愿意给唐僧真经,而是给了他无字经。
燃灯古佛看出来了,派白雄尊者把经书打落,孙悟空他们发现是无字经后就回到灵山和如来佛大闹。作者讽刺之犀利,思想之大胆,着实令人惊叹。能把帝王贤臣写得走后门,把佛门尊者写得那么贪财,这是很少见的。
第四个特点: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如孙悟空脾气比较急,有时又急功近利,喜欢听人说些奉承话,所以猪八戒几次都用话激怒他。孙悟空被撵走后,猪八戒用言语一激将,又回来了,最后把师父从黄袍怪也就是奎木狼那里救了出来。
第五个特点:小说虽然是长篇巨作,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所谓八十一难,细细琢磨,完整的故事也就四十几个。作者就是通过这样既联系又独立的四十几个小故事组成了五光十色的西行历险图,构置出它艺术大厦的长廊,让人目不暇接。
书中的内容既独立又互相联系。要是没有前面降伏红孩儿,就没有后面在火焰山芭蕉洞借芭蕉扇的困难了。前面埋下了结仇的伏笔,所以当孙悟空找牛魔王时,尽管当年他们是把兄弟,但牛魔王也说不行。两人反目成仇。
书中类似的情节还有很多。《西游记》既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又因为这些伏笔,才让那些故事彼此串联,才让整部书成了一个浑融的整体。而那些故事,也都可以独立演出,如京剧中就有《盘丝洞》《火焰山》《闹天宫》等经典剧目。
阅读方法
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适宜“精读”与“跳读”并用。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例如,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就很值得精读。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罗刹女(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精读就是细读。想一想,孙悟空借芭蕉扇为什么会遭到拒绝?其实,这与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与罗刹女之子红孩儿有关。如果不仔细阅读作者的回叙,就无法理解“借扇”的艰难。
精读就是精思。想一想,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三人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表现了各自怎样的心理?可以这样概括:沙僧认为“进退两难”,深为取经前途担忧;猪八戒想“拣无火处走”,其一贯的“散伙”想法又再次复燃;而唐僧“只欲往有经处去”,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
精读就是鉴赏。想一想,孙悟空、罗刹女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孙悟空的话是不是机智灵活?罗刹女的话是不是泼辣犀利?作者用“撮盐入火,火上浇油”来形容罗刹女憎恨孙悟空的情态,用“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来形容孙悟空被芭蕉扇“扇得无影无形”的情形,是不是都非常真切传神?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比如,书中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有“说书人”渲染夸饰的痕迹,大多处于“游离状态”,可以略而不读。再有,书中少数降妖伏魔的故事,套路雷同,情节简单,也可以跳过。
总之,精读和跳读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结合运用。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全书梳理
《西游记》主要记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终成正果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和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全书共100回,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7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学道、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直至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经历。主要是写西天取经的保护者孙悟空的非凡出身和神通广大的本领,突出体现了全书战斗性的主题,也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这一部分的重点是“大闹天宫”的故事,集中表现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为后来随唐僧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
第二部分(第8~12回):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主要介绍了取经的缘起和取经集团中其他四名成员的出身经历。这部分主要起过渡和连接的作用。
第三部分(第13~100回):记述西天取经的过程。写孙悟空皈依佛教,在猪八戒、沙和尚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回真经,修成正果,共41个故事。这部分是全书的重点。
情节概述
1.美猴王出世
花果山顶石头崩裂出的石卵,化为一个石猴,他眼里射出的两道金光惊动了玉皇大帝。石猴行动敏捷,心机灵巧。老猴提出谁有本事钻进山洞便可拜他为王的建议。石猴紧闭双眼纵身跳进瀑布,他发现里面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个极佳的安身之地。众猴伏地拜石猴为王。石猴高登王位,号称“美猴王”。
2.灵台山遇仙
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在樵夫的指点下,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须菩提祖师学艺。祖师给他取名,姓孙,名悟空,并把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口诀传授给了悟空。后来悟空因在师兄弟们面前表演七十二变,惊动了祖师,被其赶回花果山。
3.龙宫借宝
悟空学艺归来,花果山水帘洞却已被以混世魔王为首的妖魔霸占了。悟空只几拳就把混世魔王打得动弹不得,众猴们又重新回到了水帘洞。悟空带着猴子们在花果山上玩耍、练武,他试过很多兵器,可总是觉得不合适,后来到东海龙宫找老龙王强行借了天河定底神珍铁,化作“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4.大闹天宫
孙悟空不满玉帝给的官衔,加上他发现王母娘娘蟠桃大会没有宴请他,于是便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他定住七衣仙女,调弄赤脚大仙,喝尽玉液琼浆,吃完八珍百味,嚼尽九转金丹,后被众仙擒住。斩妖台上,玉帝要i将悟空斩首,怎奈悟空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变得刀枪不入,天王下令对他火烧雷劈,却还是无济于事。太上老君将悟空押至八卦炉中,想用三昧真火将悟空烧死,谁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悟空非但没有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冲出八卦炉,再次把整个天庭搅得一塌糊涂。
5.大战二郎神
因悟空大闹蟠桃盛会和偷吃金丹,四大天王奉命围困花果山。观音菩萨保举玉皇大帝的外甥——二郎神参与捉拿。二郎神本领高强,与悟空大战三百回合未分胜负。于是二人开始比试变化的本领,悟空多次变化都被二郎神识破。太上老君趁悟空不备,用金钢琢将悟空打晕,梅山六兄弟一拥而上,这才将悟空擒获。
6.拜师取经
五百年后,唐太宗李世民派玄奘前往西天取经。唐僧在猎人伯钦的保护下来到五行山,救出了孙悟空,收为徒弟,又给他起了名字叫行者,此后孙悟空又称孙行者。悟空请唐僧上马,自己挑着行李在前面开路。观音菩萨变为老婆婆送唐僧锦衣、花帽,教唐僧念“紧箍咒”用来制服孙悟空。
7.黑风山除妖
在蛇盘山鹰愁涧,白马被小白龙吞下肚去。观音菩萨降伏了小白龙。在寺院投宿时,老和尚发现唐僧的袈裟是宝物,遂起歹心,放火烧了禅房,悟空找广目天王借来避火罩。寺院附近黑风山的黑熊怪趁火打劫,偷了袈裟,悟空请来了观音菩萨,于是黑熊怪现出了本相,被观音菩萨收留当了守山大神。
8.收服猪八戒
唐僧、悟空离开观音寺,来到高老庄。高老太公的三女儿翠兰被妖精霸占。妖精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黑脸短毛,长嘴大耳,长得很丑,又特别贪吃。他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在蟠桃会上调戏了嫦娥仙子而被贬到了人间。高老太公一心想赶走妖精,解救女儿。妖怪有九齿钉钯,还会三十六变,但他不是悟空的对手,终于被悟空制伏,在唐僧面前磕头喊师父,取法名悟能。唐僧又给他取了个别名叫“八戒”。
9.悟净拜师
唐僧、悟空和八戒来到流沙河,正在看碑文,突然从水中钻出一个妖怪,跳上岸要来抓唐僧,八戒与他打了起来,悟空前往助战。妖怪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被贬到流沙河靠吃人度日。八戒两次跳进河里与他大战。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让惠岸拿出葫芦喊一声“悟净”,引“悟净”去拜见唐僧。唐僧正式收他为徒后,又给他取了个别名叫“沙和尚”。
10.偷吃人参果
唐僧师徒来到万寿山,山上有座五庄观,观里住着镇元大仙。镇元大仙带着几个徒弟到元始天尊处赴会,交代清风、明月两个徒弟用人参果招待唐僧。夜里,悟空和八戒偷了金击子,来到人参园内,偷摘了人参果。事情败露后,悟空又把人参果树连根拔起。镇元大仙不肯放过他们,两次把他们师徒抓回万寿山。最后悟空请来观音菩萨帮助,菩萨把净瓶里的甘露水洒在人参果树上,让树恢复了原来的模样。镇元大仙与他们师徒和好如初。
11.三打白骨精
悟空去山中为唐僧摘桃充饥。山上的白骨精对唐僧肉垂涎三尺,于是妖怪先是变成提着饭菜的农家姑娘,悟空把她打成假尸体扔在地上;后变为寻找丢失女儿的老婆婆,又被悟空识破打成一具尸体;最后变为寻找女儿和老伴的老头,悟空念动咒语,把本处土地、山神请来,让妖精现出原形。后来八戒挑拨,悟空被一纸贬书遣回花果山。
12.宝象国救公主
唐僧赶走悟空后,师徒三人来到白虎岭黑松林。八戒去化斋时,唐僧被黄袍怪的小妖抓进波月洞,并遇见了十三年前被黄袍怪抢来的宝象国公主。唐僧答应帮助公主。八戒听说沙和尚也被抓了,师父被变成老虎关在铁笼里,只好亲自去花果山请来悟空。他们先救出沙和尚,后请玉皇大帝把下凡的黄袍怪(奎木狼)收回上界。悟空念动咒语,让师父现了原身。
13.八戒巡山
唐僧师徒来到平顶山,山中有个莲花洞,洞里住着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两个妖怪。八戒去巡山时被抓进山洞,唐僧、沙和尚、悟空先后也被抓进山洞。孙悟空化名“者行孙”和“行者孙”,又向太上老君借来宝葫芦,把银角大王吸进葫芦里去了。金角大王连忙拿了七星剑和芭蕉扇去迎战,也被吸进了宝葫芦。悟空来到莲花洞,打死小妖,救出师父和师弟。原来,银角大王和金角大王本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
14.乌鸡国救国王
唐僧师徒离开平顶山,夜宿宝林寺,唐僧梦见了死去的乌鸡国国王。国王自述被妖怪推到御花园的八角琉璃井中,请唐僧叫悟空去除妖,替他报仇。悟空和八戒来到御花园里的芭蕉树下,找到一口井,八戒在井底摸到一具尸首,就驮着爬出了井。悟空找太上老君借来一粒九转还魂丹,给乌鸡国国王灌下,国王果然活过来了。妖怪在文殊菩萨面前现出原形,原来它是文殊菩萨的坐骑一一青毛狮子。
15.收伏红孩儿
唐僧师徒辞别乌鸡国国王,在一座山前遇到一个被吊在树上的小孩,唐僧执意要去救那小孩,并让悟空背着前进。路上小孩作弄悟空,吹起旋风趁机抓起唐僧回枯松涧火云洞。原来,小孩是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变的,他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牛魔王特地派他来镇守此处。悟空为浇灭三昧真火请来四海龙王,但雨助火势反而更大。悟空与师弟商量决定请观音菩萨来帮忙,八戒自告奋勇,不料被假观音带往火云洞吊了起来。悟空变成假牛魔王被请到火云洞,红孩儿用生辰八字难倒假父王。悟空败走,前往南海请来了观音菩萨。菩萨用五彩宝莲台和金箍收伏了红孩儿。
16.车迟国斗法
唐僧师徒遇到几百个被罚给道士做苦力的和尚。半夜里,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在三清观里戏弄了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位道士告诉国王悟空三人大闹三清观,而此时许多百姓前来求见,恳求国师降雨。悟空提议和三位大仙比求雨。悟空请来四海龙王降雨,击败了虎力大仙。唐僧高台坐禅又击败了虎力大仙。虎力大仙和悟空比砍头,结果发现虎力大仙是只黄毛虎。鹿力大仙和悟空比剖腹剜心,结果发现鹿力大仙是只白毛角鹿。羊力大仙和悟空比下油锅,结果发现羊力大仙是只大灰羊。
17.智斗青牛怪
唐僧师徒踏雪赶路,悟空去化斋,八戒故意闯入庙内,偷了背心,结果背心套上身就变成了绳子,惊动了庙里的魔头。魔头把唐僧、八戒和沙和尚一起抓住。玉皇大帝派托塔李天王、哪吒、火德星君、水德星君和十八罗汉来救,都斗输了,最后悟空直奔太上老君的兜率宫,方才知道魔头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趁牛童偷吃七返火丹睡着时溜到了下界。
18.女儿国奇遇
仲春时节,师徒从子母河乘船到民舍,唐僧、八戒口渴喝了河水,肚子作痛且一点点地鼓了起来,呈现出怀胎的症状。悟空到解阳山破儿洞取落胎泉泉水,却遭到如意真仙的报复。如意真仙是牛魔王的弟弟,红孩儿是他的侄儿。后来,悟空叫来沙和尚,让沙和尚利用他和如意真仙打斗的机会,从井里取了一桶泉水,让唐僧、八戒喝下解了胎气。在京城“迎阳驿”,西梁女国国王派女丞相前来提亲,欲招唐僧为国王。王宫举行盛大的午宴后,女王送唐僧师徒出城,不料唐僧却被风中闪出的一个女子掳去了毒敌山琵琶洞。妖精逼唐僧成亲,并独斗了悟空、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后来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悟空到光明宫请昴日星官降伏了女妖。原来女妖是只琵琶大小的蝎子精。
19.真假孙悟空
西行途中,师徒在树林里遇到一伙强盗,唐僧被吊在树上。悟空打死了两个强盗。夜宿杨老汉家时,仍然遭到了强盗们的袭击,其中有一个是老汉的儿子。悟空又打死了几个强盗,后被唐僧赶走。悟空只好去找观音菩萨评理。后来假悟空出现,打昏了唐僧,还抢走了行李。沙和尚去南海观音菩萨处找到了真悟空。真假悟空从花果山开始打起,观音菩萨、玉皇大帝都无法认出真假,后来如来佛祖道出了假悟空的本相——一只六耳猕猴。
20.三调芭蕉扇
唐僧师徒路过火焰山,为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悟空前往翠云山,却因前番收伏红孩儿而被铁扇公主扇到小须弥山。二借时,悟空化作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却只逼得假扇。悟空假扮牛魔王骗出真扇后,又被化作猪八戒的牛魔王夺回。后在李天王等天兵天将的帮助下,师徒一行人终于取得芭蕉扇,得以从火焰山通过。
21.金光寺寻宝
师徒进城前看到十几个和尚披枷带锁沿路乞讨,原来他们是祭赛国金光寺的和尚,因寺里下了一场血雨,佛宝舍利丢失而被国王和大臣处罚。悟空抓住鲇鱼怪和黑鱼精审问,才知道舍利被碧波潭的九头怪偷走了。孙悟空打死了龙王,后又与二郎神、梅山六兄弟一起奋战,细犬咬掉了九头怪的头,悟空和八戒从公主手中夺回了佛宝舍利。夺回国宝后,国王非常高兴,又听从悟空的建议,把金光寺改为伏龙寺。
22.小雷音寺擒黄眉
师徒四人来到小雷音寺,唐僧、八戒和沙和尚被假冒佛祖的妖王黄眉大王捆了起来,悟空也被合在金铙里。奉玉帝圣旨,二十八星宿中的亢金龙从金铙中救出了悟空。可战斗中,悟空和众天神全部被麻索捆了起来。半夜里,师徒及众天神悄悄逃走,又被妖王用搭包全收了进去,只有悟空侥幸脱身。真武祖师派来助战的龟、蛇二将和五大神龙也被搭包装了进去。这时,弥勒佛出现了,告诉悟空妖王原是他那儿的一个黄眉童儿,偷了他的几件宝贝,在此装佛成精。后来悟空扮大熟瓜,弥勒佛扮瓜农,收伏了黄眉大王。
23.孙悟空当医生
在朱紫国,国王被住在麒麟山的妖怪赛千岁抢走了皇后金圣宫娘娘,受惊吓而得了重病。悟空买药做药丸治好了国王的病。他来到麒麟山,变作一个叫“有来有去”的小妖头,拿了小妖头腰间的令牌,见到宫内的金圣宫娘娘,让她偷了魔王的三个金铃。后悟空被发现逃出宫去。晚上,悟空以假换真再偷金铃,让金圣宫娘娘带出宫中。悟空与魔王大战,魔王败下阵来,观音菩萨救了魔王。原来,魔王本是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狮,因牧童疏忽,咬断铁索来到人间。悟空把真金铃还给观音菩萨,带着金圣宫娘娘回到了朱紫国。
24.盘丝洞除妖
唐僧去化斋,在盘丝岭被七位女子捆起来吊在茅屋梁上,然后她们还用从肚脐眼冒出的丝绳把门封了起来。原来这七位女子是蜘蛛精,她们在濯垢泉洗澡被八戒欺负了,便逃到黄花观师兄处避难。悟空救出了唐僧,火烧盘丝洞。师徒们来到黄花观。唐僧、八戒与沙僧喝下了有毒的红枣茶而当场晕倒,悟空勇斗道士,打死了七个蜘蛛精。黎山老姆指点悟空去紫云山千花洞请毗蓝婆制伏了道士。毗蓝婆拿出红色药丸让师徒三人吃了,三人都苏醒过来。原来道士的原形是一条七尺长短的大蜈蚣精。
25.狮驼岭斗三魔
孙悟空先变为一只小苍蝇,飞到一个巡山的小妖精的帽子上,了解情况,然后变成一个小妖,谎称自己是新来的巡山总领,拿出巡山金牌“总钻风”,用极其巧妙的办法了解到三个妖精的特点,然后根据三怪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斗争策略,取得了胜利。
26.比丘国救儿童
在比丘国京城,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一个鹅笼,驿丞告诉唐僧鹅笼里有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儿童,他们的心肝将作为药引来治国王的病,唐僧听后眼泪直流。悟空发现国丈是妖怪,国丈知道做药引的儿童全部被风刮走后,建议用唐僧的心肝做药引。悟空便把唐僧变成自己的模样,自己变成唐僧的模样。在比丘国王面前,悟空掏出一大堆红心,没有国丈要的黑心,便说要掏国丈的黑心做药引,国丈急忙逃跑,悟空追到他住的柳林坡清华洞,与他打斗。此时,南极仙翁来了,告诉悟空妖怪原是他的脚力,趁他下棋时溜走了,本相是白鹿。国王吃了南极仙翁赠送的枣儿,顿觉病愈。便叫城里的百姓各自把小孩领回家,全城的人都很感谢唐僧师徒。
27.三探无底洞
在黑松林前,师徒遇到自称是被强盗捆绑在树上的女子,唐僧、八戒给那女子松绑,带她来到镇海禅林寺,不料她却是妖怪,连吃了六个和尚。半夜,悟空变成小和尚敲木鱼念经,识破了妖精,但唐僧却被抓走了。山神告诉悟空,唐僧被藏在陷空山无底洞。八戒一探打水的老妖,知道唐僧今晚要成亲。悟空二探,变作桃子滚到女妖的肚里,逼女妖放回唐僧。后又三探,把女妖供着的牌子“尊父李天王之位”拿去向玉皇大帝告状,从而让李天王用缚妖索捆了那妖怪,回天宫复旨。原来,三百年前那妖精在灵山偷食了如来的香花宝烛,本该打死,后被饶恕,遂拜李天王为父,拜哪吒为兄,原形是一只金鼻白毛老鼠精。
28.玉华县收徒
深秋时节,师徒来到玉华县,拜访了天竺皇帝的宗亲玉华王,因悟空、八戒和沙和尚长得像妖魔,吓坏了玉华王。玉华王的三个儿子疑心他们是山中妖精,便与他们进行比武,都被打败,于是三个小王子拜他们为师。拜师仪式上,悟空三人叫铁匠照所用的兵器各打了一件。他们的兵器却被黄狮精偷回了豹头山虎口洞,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分别扮作古怪刁钻、刁钻古怪和贩猪羊的,与七个妖精杀成一团,不料八戒、玉华王、唐僧先后被抓。悟空赶到东极妙岩宫,请太乙救苦天尊降伏了妖精。
29.观灯遇犀牛
唐僧师徒走进慈云寺,吃了斋饭,方丈挽留他们进城看元宵节灯会。正月十五晚上,师徒四人与众僧来到城里,结果住在青龙山玄英洞的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三个妖精吹灭了金灯桥上的三盏金灯,吸干了酥合香油,还卷走了唐僧。于是悟空、八戒、沙和尚和他们拼杀起来,八戒也被拖进山洞。太白金星指点悟空请四木禽星来助战,三个妖精现了原形,原是三只犀牛精。
30.天竺国降玉兔
唐僧师徒离开金平府,来到百脚山下的布金寺求宿,得知去年一阵狂风把一个女子刮到了后院。这个女子自称是天竺国的真公主。而在京城,天竺国的公主抛绣球招驸马,唐僧被那绣球打在了头上,只好成亲。在后宫,悟空打了妖精变成的假公主,一直追到她住的兔子洞,太阴星君带着嫦娥及时赶到,妖精显出原形,原是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国王亲自去布金寺迎接公主,他把百脚山改为宝华山,整修了布金寺。
31.如来赐真经
唐僧师徒四人一起缓步登上灵山,一条河拦住去路,大家没有采纳悟空走“凌云渡”的建议,而是一起乘坐无底小船来到雷音寺门外。如来传召唐僧进殿。阿傩、伽叶因为没有索到唐僧师徒的礼物,便传给了唐僧无字经。后来燃灯古佛命白雄尊者把马驮的经书抓破,师徒方才发现了真相,并重回雷音寺。后阿傩、伽叶将有字的真经传给了唐僧他们,共五千零四十八卷。
32.归途落水
师徒到达通天河西岸,当年途中送他们过河的那只白鼋在高喊,他们便连人带马上了鼋背。白鼋踏水面如履平地,直向东岸游去。快到岸边时,老鼋问唐僧是否帮他问过如来佛祖何时可修炼成人身。唐僧已忘了问如来佛祖,只好不回答,老鼋一生气就沉入水中,师徒连人带马落到水中,衣服和经书全都被水浸湿了。
33.台下受封
唐僧归来后,随唐太宗来到雁塔寺登台讲经。刚捧卷登台,八大金刚忽然现身,要他们一起回西天去。重回灵山后,如来传旨,要唐僧等人在台下受封: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马。悟空一成佛,他头上的那个金箍自然就脱落了。
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回目不属于《西游记》的一项是( A )
A.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B.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C.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主乃修身
D.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解析:A项内容是《水浒传》中的。
2.下列有关《西游记》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火眼金睛的本领。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B.车迟国的国王兴道灭佛,宠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们为国师。悟空与唐僧先后与三妖道斗法:比赛求雨,比赛坐禅,比隔板猜物,赌砍头,比剖腹剜心,比下油锅。
C.唐僧误进“小雷音寺”,虔诚拜入,不料寺中之佛却是妖精幻化,将悟空扣入金铙,唐僧等束手被擒。在二十八星宿协助下,悟空方得脱身。
D.唐僧师徒来到盘丝洞,唐僧去化斋时,遇到七个蜘蛛精变的女妖。她们把唐僧吊在房梁上,去濯垢泉洗浴。悟空知道师父出事后,变成饿鹰,叼走七女妖衣服。
解析: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火眼金睛的本领”是在炼丹炉中锤炼出的。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西游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元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被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C.《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
D.《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行至白虎岭,遇到先后变幻为上山送斋的村姑、假装寻女的老妪和寻找妻女的老翁的白骨精,孙悟空全部识破,三次棒打妖魔的故事。
解析:《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
4.下列关于名著《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A.《西游记》有着无比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的人生真谛。
B.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怎知那铁扇公主还记仇,无奈孙悟空变成了辟水金睛兽哄骗了铁扇公主,借来了宝扇。
C.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原来是太上老君的弟子。
D.沙和尚是唐僧的第三个徒弟,他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当孙悟空和猪八戒闹矛盾时,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也由他陪伴师父。
解析:应是孙悟空盗来辟水金睛兽,变作牛魔王哄骗了铁扇公主,借来了宝扇。
5.下列有关名著《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作红孩儿,号叫作圣婴大王。
B.孙悟空具有超高的斗争技艺,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
C.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牛魔王斗智斗勇,在众神的帮助下,取得芭蕉扇,师徒顺利通过了火焰山。
D.在流沙河,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大战,孙悟空和哪吒从旁相助才制伏对手,卷帘大将皈依玉皇大帝,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解析:“卷帘大将皈依玉皇大帝”的说法有误,收服沙和尚没有得到哪吒的帮助。
6.下列对名著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西游记》中,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B.《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天宫、大闹黑风山、三打白骨精、大战流沙河、偷吃人参果等。
C.白骨精诡计多端,想吃唐僧肉。她先变成美貌少女,然后变成老婆婆,最后变成年迈的老公公,均被孙悟空识破,几经争斗,被孙悟空打得露出原形。
D.《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解析:猪八戒保唐僧取经,是受观音菩萨的点化。
7.下列有关《西游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白骨精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B.在《西游记》“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铁扇公主不肯借出芭蕉扇,原因是她认为孙悟空坑害了她的丈夫牛魔王。
C.《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一路走过了女儿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多个国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去到西天,取得了真经。
D.《西游记》中孙悟空被二郎神抓上天后,放进太乙真人的八卦炉中炼了四十九天。
解析:B项,原因是儿子红孩儿被观音菩萨召走;C项,“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说法有误;D项,孙悟空是被放进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炼了四十九天。
8.下列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金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猪八戒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解析:“打伤太白金星”错,应是“打出南天门”,此次也并未派二郎神擒拿孙悟空。
9.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紫金铃厉害无比,悟空费尽周折,最后用计骗走了妖怪的法宝。
B.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 — 孙行者 — 弼马温 — 齐天大圣 — 孙悟空 — 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C.孙悟空具有超高的斗争技艺,他善于透过迷惑人的假象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比如,白骨夫人多次变化,均被悟空一一识破。
D.《西游记》中,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
解析: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孙悟空是《西游记》第1回中菩提祖师取的,孙行者是第14回唐僧取的。
二、简答题
1.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两次被赶走,分别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因为白骨精变成村姑、妇人、老头,想要抓走唐僧,被悟空识破并打死,唐僧认为悟空溢杀无辜,便写了贬书。
第二次:唐僧被盗贼捉住,孙悟空将金箍棒变大打死了盗贼,唐僧见悟空又杀了人,大怒,将他赶走。
2.某校七年级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会。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唐僧胆小懦弱、本性昏愚、忠奸不分;他不辨是非,总是听信猪八戒挑唆;他对待妖怪心慈面软,对待除妖有功的孙悟空却用紧箍咒来折磨;历尽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后,面对传经者索要“人事”,他却不知反抗,唯唯诺诺,实在可气。
正方:示例:我方认为,唐僧西天取经历尽千辛万苦,从未动摇初衷,说明他意志坚定;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3.阅读《西游记》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填空。
那A与美猴王,同出了洞天深处,一齐驾云而起。原来悟空_____比众不同,十分快疾,把个A撇在脑后,先至南天门外。正欲收云前进,被增长天王等挡住天门,不肯放进。猴王道:“这个A,乃奸诈之徒!既请老孙,如何教人动刀动枪,阻塞门路?”正嚷间,A倏到。悟空就觌面发狠道:“你这老儿,怎么哄我?被你说奉玉帝招安旨意来请,却怎么教这些人阻住天门,不放老孙进去?”
(1)选段中A是太白金星(人名)。语段横线上应填的孙悟空的一项本领是筋斗云。
(2)美猴王为什么会和A同上天宫?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
答:美猴王答应了玉帝的招安,才随太白金星同到天宫。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后来知道这个官职太小,又反下了天界,自封齐天大圣。
4.关于《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唐僧还是孙悟空这一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是谁?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一:我认为唐僧是主人公。《西游记》的中心事件是西天取经,而唐僧是取经团队的核心。在取经路上,他经得起四圣试禅心的考验,不为西梁女王的情意所动,不仅自己有执着的信念,还促使团队成员坚定意志,最终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真经。
示例二:我认为孙悟空是主人公。《西游记》先从孙悟空写起,讲述他的身世和他大闹天宫的故事,树立其英雄形象;后来,他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一路降妖除魔,保护唐僧取得真经。从整部小说来看,他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
5.有同学认为:孙悟空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形象。结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体验,请你为这个同学的看法找出一个依据。
示例一:发现水帘洞。孙悟空胆大心细,跳入瀑布泉中探索,发现瀑布后的铁板桥和桥后的水帘洞。
示例二:拜师须菩提祖师。孙悟空认为海外必有神仙,独自渡海至西牛贺洲探索,拜师须菩提祖师修行。
示例三:偷取人参果。孙悟空发现人参果遇土即入,十分好奇,后来询问土地才知道原委,用衣服兜住才拿到三个果。
示例四:收取金箍棒。发现定海神针能随心意变化,十分好奇,不断尝试用心意和金箍棒沟通,直至金箍棒缩至绣花针儿大小。
6.回忆《西游记》中孙悟空两次拜师的情节,填写下表。
项目 第一次拜师 第二次拜师
师父 ①须菩提祖师 唐僧
拜师缘由 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②受观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得名 孙悟空 孙行者
收获 学会了③筋斗云和④七十二般变化 被封为斗战胜佛
7.《西游记》这部书中反复出现“大闹”和“大战”,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在下面的情节中任选其一,谈谈其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①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②八戒大战流沙河
示例一:孙悟空具有好胜、爱显摆的性格特点,他向观音院长老炫耀师父的锦襕袈裟惹出了事端,先是袈裟被观音院长老占据不想归还,且观音院长老想谋害唐僧师徒性命,后袈裟又被黑风山熊罴怪趁火打劫偷走。孙悟空安顿好师父,大闹黑风山索要袈裟,后在观音菩萨的协助下,降伏熊罴怪,拿回袈裟。这一情节充分体现了悟空机智聪明、本领高强的形象,也表现了观音院长老、熊罴怪贪婪的性格特点。
示例二: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悟空保护师父,八戒挺身对战妖怪。妖怪后被悟空吓得藏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不善水战,八戒执九齿钉钯两次下河与妖怪大战并趁机佯败引诱妖怪上岸,后被妖怪识破。悟空虽智计百出也无可奈何,于是请观音菩萨出面,观音菩萨派木叉前来唤妖怪出水拜见唐僧,唐僧收为徒弟并赐法号悟净,悟净以项下骷髅与木叉带来的葫芦结为法船,渡唐僧过流沙河。这一情节表现了八戒忠诚、勇敢、敦厚、风趣、机智的性格特点,他再三感恩观音菩萨教化,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也表现了孙悟空遇事急躁的特点。
8.朋友,是与你志趣相投的人。你会从下列作品中选择谁作为朋友呢?请简要阐明理由。
备选作品:《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
示例一:我会从《西游记》中选择孙悟空作为朋友。孙悟空虽然在护送唐僧取经的过程中多次遭受磨难,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每次都冲锋在前,主动解决问题。这样的朋友,可以鼓励和帮助我战胜困难,不断提升自己。
示例二:我会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选择丽达作为朋友。她待人真诚,心地善良,机智勇敢,爱憎分明。这样的朋友,可以让我时时感到温暖,给我成长的力量。
示例三:我会从《简·爱》中选择简·爱作为朋友。简·爱虽然是一个贫苦的孤女,但她人格独立,心灵强大,追求自由,敢于为爱情和尊严不断奋斗和抗争。这样的朋友可以让我更有主见,坚定为梦想而奋斗的决心。
9.毛泽东说:“交友当如鲁达,信心当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联系《水浒传》或《西游记》中鲁达或唐僧的精神品质以及具体事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一:鲁达虽为一个莽夫,但是他有情有义,初登场时仗义疏财,为解救金翠莲父女,拳打镇关西。在林冲遭小人算计刺配沧州时,一路暗中护送至野猪林,解救林冲于性命攸关之时。如此义薄云天,实乃情义典范。示例二: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没有丧失取经的信心。他抵得住诱惑,面对女儿国国王的各种挽留,义无反顾地踏上西天取经之路,表明了坚定不移求取真经的信念,路遇种种艰难险阻,“吉凶难定”,他也从来没有动摇过取经的信心。
三、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道士对七个女子道:“妹妹,我这宝贝,若与凡人吃,只消一厘,入腹就死;若与神仙吃,也只消三厘就绝;这些和尚,只怕也有些道行,须得三厘。快取等子来。”……行者眼乖,接了茶钟,早已见盘子里那茶钟是两个黑枣儿,他道:“先生,我与你穿换一杯。”道士笑道:“不瞒长老说,山野中贫道士,茶果一时不备。才然在后面亲自寻果子,止有这十二个红枣,做四钟茶奉敬。小道又不可空陪,所以将两个下色枣儿作一杯奉陪,此乃贫道恭敬之意也。”行者笑道:“说那里话?古人云:‘在家不是贫,路上贫杀人。’你是住家儿的,何以言贫!像我们这行脚僧,才是真贫哩。我和你换换,我和你换换。”三藏闻言道:“悟空,这仙长实乃爱客之意,你吃了罢,换怎的?”行者无奈,将左手接了,右手盖住,看着他们。却说那八戒,一则饥,二则渴,原来是食肠大大的,见那钟子里有三个红枣儿,拿起来啯地都咽在肚里。师父也吃了,沙僧也吃了。一霎时,只见八戒脸上变色,沙僧满眼流泪,唐僧口中吐沫。他们都坐不住,晕倒在地。这大圣情知是毒,将茶钟手举起来,望道士劈脸一掼。道士将袍袖隔起,当的一声,把个钟子跌得粉碎。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
(2)当孙悟空发现茶钟里的枣是黑色的时,他有怎样的表现?从中看出他什么性格特点?
答:要和道士换茶喝;伶俐细致,小心谨慎。
(3)选文中人物鲜明的个性是通过多种描写方法展现的。除孙悟空外,请以其他人物为例试做分析。
示例: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道士狠毒、狡诈;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唐僧心地单纯善良;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猪八戒贪吃,头脑简单。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A)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B)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
(1)(A)选段中孙悟空为什么称呼罗刹为“嫂嫂”?孙悟空找罗刹借扇是想灭掉火焰山的火,这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答:因为孙悟空曾和罗刹的丈夫牛魔王结为兄弟,认牛魔王为大哥,所以称她为“嫂嫂”。火焰山是孙悟空500年前大闹天宫,从太上老君八卦炉中逃出时,蹬倒丹炉,落了几块砖来,内有余火,落到火焰山的地方而形成的。
(2)(B)选段中悟空说“我曾受他降伏”指的是什么事情?七圣在这里帮助悟空、八戒做了什么事情?
答:“我曾受他降伏”指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二郎神奉旨捉拿孙悟空,二人大战,孙悟空最终被二郎神捉拿。七圣帮助悟空、八戒在祭赛国打破了碧波潭,并帮助祭赛国国王收回了佛宝,释放了被罚的僧人。
真题集萃
1.(河北)从《西游记》中,有人读出了“取经惟诚,伏怪以力”的感悟。结合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谈谈对“取经惟诚,伏怪以力”这句话的理解。
答:这句话其实就是说取经路上必须有诚心,有坚定的信心和意志力,既然定了目标就要迎难上,克服千难万险,哪怕是烈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哪怕是妖魔挡道,依然要意向不改,依然坚定地走下去,才能终成正果。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题目中的“取经惟诚,伏怪以力”的意思是取经取得成功,靠的是诚心,而斩妖伏魔,靠的是能力。作答时,结合小说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从“诚心”和“能力”的角度来概述小说内容即可。
2.(河南)《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结合唐僧在其中的表现,从两个方面谈谈你对他的认识。
(1)四圣试禅心 (2)婴儿戏化禅心乱
(1)示例一:在“四圣试禅心”的过程中,唐僧坚决拒绝留下做上门女婿,不为美色富贵所动,体现出他取经意志的坚定;当那妇人发怒,要求必须留下一人做女婿时,他又唯唯诺诺,问徒弟三人谁愿意留下来,由此可看出他的软弱、无主见。
示例二:在“四圣试禅心”的过程中,唐僧坚决拒绝留下做上门女婿,不为美色富贵所动,体现出他取经意志的坚定;在猪八戒犯错被吊在树上时,他能原谅八戒的过错,让徒弟去解救八戒,由此可看出他的宽容。
(2)示例:唐僧对于孙悟空反复说有妖怪并多次让自己下马、上马这些事感到很生气,而对红孩儿的哭诉信以为真,表明他不辨真假;唐僧一听见孩童的呼救声,就想上前搭救,表明他慈悲为怀、心地善良。
解析: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积累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熟知故事情节,后续情节概括要简洁、全面。读名著,就要细读精彩情节,从中有所收获。对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的概括要简洁,抓住要点。
3.(江苏无锡)读书贵有所得。《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结合书中某个情节谈谈你的一点感悟。
示例:在女儿国,美人、权力、财富唾手可得,这个诱惑可不是一般的大。不过最终唐僧还是以取经大业为重,谢绝了女王的好意,又踏上了取经的道路。启示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或达到既定的目标,离不开坚定的信念。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分析及理解能力。了解《西游记》的相关情节后,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并表述清楚即可。
4.(辽宁本溪、铁岭、辽阳)填空。
《西游记》中,悟空虽屡次被师父误解,但宁愿承受紧箍咒的责罚,仍三打白骨精。唐僧不辨是非,执意赶他离开。悟空抚今追昔,愤慨不平,但离开时又变身,四面围住唐僧下拜,并嘱咐沙和尚好好照看师父。从中可以看出悟空爱憎分明、忠心耿耿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解读能力。对名著情节的考查,或给出一个人物,要求写出与其相关的情节;或给出一段人物缺失的情节,要求考生指明情节中涉及的人物;或直接给出一个情节,要求考生指明出自哪部名著,并对其中的人物或主旨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根据平时积累,依据要求作答。从情节看,三打白骨精时,悟空虽屡次被师父误解,但宁愿承受紧箍咒的责罚,也要打死白骨精,可见其爱憎分明、除恶务尽;从三打白骨精的目的看,保护师父不受妖精所害,从“离开时又变身……嘱咐沙和尚好好照看师父”可见对师父忠心耿耿。
5.(浙江宁波)团队往往面临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请从《西游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飞向太空港》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做出阐释。
示例一:《西游记》中,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以为悟空滥杀无辜,怒逐悟空。后来唐僧遭难,八戒用激将法请回悟空,徒弟们合力救下师父,唐僧和悟空也重归于好。
示例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罗恩因魂器影响与队员发生激烈冲突后离队。回归后的罗恩,救下了被魂器伤害的哈利,并在团队成员的鼓励下,战胜恐惧,最终摧毁魂器。
示例三:《飞向太空港》中,中、美两国技术团队在文化、生活等问题上产生冲突。最终双方增进认识,彼此尊重,中方增添设施,丰富文化生活,美方入乡随俗,相处融洽。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一方面,需要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车迟国与虎力、鹿力、羊力三大仙斗法的过程中,唐僧作为领导者,在前面应酬求雨、坐禅、猜物,悟空则发挥变化多端、神通广大的特长联络神仙、干扰对方、改变藏物等,八戒、沙和尚敲边鼓。师徒四人分工协作,最终取得胜利,顺利倒换了关文。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罗恩与赫敏也有闹过矛盾,但最后仍然是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和宽容。在关键时刻,在生死关头,在千钧一发之际,为了正义,罗恩和朋友勇敢地站在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一起战斗,最终成功摧毁魂器。
《飞向太空港》中,西昌卫星发射场上,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爆发,房屋倒塌了,桥梁被冲垮了,铁路被摧毁了,公路崩溃了,人员死伤无数。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全体将士并未退缩半步,不管千辛万苦,不顾狂风暴雨,齐心协力,同大自然展开了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正是靠着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西昌卫星基地全体将士渡过难关,恢复了工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七年级上)
备考策略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光彩夺目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为奇幻和奇趣。
复习要点:
1.准确识记《西游记》相关文学常识,熟悉名著回目名称。
2.能简要复述《西游记》中的主要故事情节,特别要关注美猴王大闹天宫,以及西天取经中诸多磨难的故事,把握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物以及具体的情节。
3.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特别是能结合具体的情节对唐僧、猪八戒、孙悟空和沙和尚的复杂性格进行准确分析。
4.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西游记》的写作特色,把握作品的主题。
作者介绍
吴承恩(约1500 — 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出生在一个由世代书香门第而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吴承恩自幼聪敏,博览群书,他好奇闻,酷爱唐人传奇。嘉靖八年(1529),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嘉靖二十九年(1550)40多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却没有被选上。嘉靖四十四年(1565),吴承恩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年间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约67岁时到过杭州,大约活了80岁,晚景凄凉。
吴承恩的诗文多散佚,现存作品除《西游记》之外,还有《射阳存稿》四卷、《续稿》一卷。
创作背景
小说的创作有真实原型。唐太宗贞观三年(629),青年和尚玄奘赴天竺(今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12卷。再后来,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吴承恩正是在历代民间传说、话本和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小说的创作有时代背景。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环境与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吴承恩愤慨于政治的黑暗,意欲借创作《西游记》来寄寓政治理想,批判黑暗现实。
主题概述
《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古代神魔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塑造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部作品具有多元化的现实意义。
1.小说塑造了孙悟空这一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
2.小说热情歌颂了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和斗争精神。
3.小说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4.小说赞扬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
5.取经的成功告诉我们,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理想,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人物简析
1.唐僧 — 意志坚定的领袖
称号:俗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外貌素描: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
生平概述:前世为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俗家姓陈,乳名江流儿,法名玄奘。唐僧自幼在寺庙中长大,18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20来岁便名冠中土佛门,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学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35部真经,为弘扬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取经后他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
法宝法术:锦襕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
性格特征:心地善良、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立场坚定、意志顽强,但在复杂而又残酷的斗争面前,常常表现得软弱无力,有时竟人妖不辨,是非不分。
2.孙悟空 — 正义、勇敢的化身
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
外貌素描: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眉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踏一双麂皮靴;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借描写六耳猕猴写出孙悟空外貌)
生平概述:又称孙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叫作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如同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他在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后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疾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如来佛祖封为“斗战胜佛”。
法宝法术:如意金箍棒、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
性格特征:敢于斗争是他的最大特点,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热爱自由,疾恶如仇,充满斗争精神,是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3.猪八戒(悟能) — 人情味浓的典型
外貌素描: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金盔紧系腮边带,勒甲丝绦蟒退鳞。手执钉钯龙探爪,腰挎弯弓月半轮。纠纠威风欺太岁,昂昂志气压天神。
碓嘴初长三尺零,獠牙觜出赛银灯。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扇风唿唿声。脑后鬃长排铁箭,浑身皮糙癞还青。
生平概述: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驾前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贬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变化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耙。唐僧西天取经路过高老庄,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修成正果后被如来佛祖封为“净坛使者”。
法宝法术:九齿钉耙、三十六般变化。
性格特征:性情憨厚、好吃懒做,常怀退缩之心,善于奉承谄媚,贪图小便宜,好色却又吃苦耐劳。
4.沙和尚(悟净) — 埋头吃苦的侠僧
外貌素描: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生平概述:法名悟净,原是玉帝手下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玻璃盏,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降妖宝仗,武艺高强,不畏强敌。经南海观世音菩萨点化后,拜唐僧为师,与孙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身上有两件宝:一件是降妖杖;一件是九个骷髅组成的项圈。后来,他用九个骷髅作为九宫,把菩萨葫芦安放在其中,成为法船,稳似轻舟,顺利地帮助师徒四人渡过流沙河。沙和尚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任劳任怨,忠贞不贰,取经后被如来佛祖封为“金身罗汉”。
法宝法术:降妖宝杖、三十六般变化。
性格特征:少言寡语、任劳任怨、正直忠厚、意志坚定、善良诚恳。
5.白龙马 — 忠心耿耿的陪伴者
生平概述:白龙原来是西海龙王敖闰的三太子。因纵火烧了殿上玉帝赐的明珠,触犯天条,犯下死罪,幸亏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幸免于难,被贬到蛇盘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经。无奈他不识唐僧和悟空,误食唐僧坐骑白马,后来被观世音菩萨点化,锯角退鳞,变化成白龙马,皈依佛门,取经路上供唐僧坐骑,任劳任怨,历尽艰辛,终于修成正果,取经归来,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马”。
性格特征:任劳任怨、机智勇敢、忠贞不贰。
艺术手法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性和仙气,这些是融为一体的。比如孙悟空这个形象,他一出生就具有仙气,他是花果山的仙石里头的仙胎迎风而化的石猴,一出生就会走路爬行,两眼露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上天,从这些描写就能看出仙气。但同时他又具有魔气,他的长相是尖嘴缩腮,火眼金睛,而且嘴巴两旁有素袋,这恰好是猴的特点,高兴起来就抓耳挠腮,手舞足蹈,完全是一个魔的形象、猴的形象。但孙悟空又能谈诗悟玄,知道如何和人往来,具有人性,这样就把魔气、仙气和人性都集中在他身上了。书中的妖精各具特色,但都不离动物的形态、习性,非常有趣味。
第二个特点: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并且深刻地显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突出刻画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孙悟空的形象就是在不断地和妖魔鬼怪的斗争中逐渐成熟、充实和完善的。孙悟空最初只是不安本分,一生下来就不愿意像普通的猿猴那样衰老死亡,于是他求仙访友,寻求长生之道,最后终于找到了须菩提祖师,习得了法术。但他还逃不出生老病死,于是他大闹地府,划掉了生死簿上的名字,使自己脱离轮回。随着他本事的逐步提高,他不满足于花果山的生活,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又到水晶宫里取来了如意金箍棒,大闹了龙宫,于是地府和龙宫都去天庭把他告了,最后他到了天宫,天宫给他封了一个小官弼马温,因嫌不够档次,所以他急了,反下天宫,给自己起名叫“齐天大圣”。回到天宫后,孙悟空又感觉这个“齐天大圣”是个虚名,蟠桃会没请他做贵宾,他不干了,偷了御酒仙丹再次反下天宫。从中可以看出孙悟空的不安本分与桀骜不驯,最后他被镇在了五行山下。
十三回以后,孙悟空知悔了,表示做好汉只拜三人,一个是如来佛,一个是观音,一个是唐僧,因为唐僧在五行山下救了他。上天对猪八戒、沙僧的犯错处理很严,但玉帝对孙悟空却表现出一种宽宏大量的态度,实际是不敢惹他,他的威名还在。小说作者从另一个角度来描写孙悟空在取经途中降妖伏怪的过程,并通过这些情节来逐渐展示孙悟空的性格,特别是突出他的智慧——如果说以前只是折腾造反,那么取经时就是比较有策略地去斗争了,斗争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比如和铁扇公主、狮驼洞狮魔王打斗的时候,他都钻到了对方肚子里,用这个方法制服了两个妖怪;在平顶山莲花洞和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打斗,他变换着手法,把紫金葫芦、净瓶骗到手。我们从描写中可以看出孙悟空在不断地成熟。作者通过这样复杂的斗争展示了人物多方面的情感,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第三个特点: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
在《西游记》一书中,幽默、讽刺的手法处处可见,所以胡适当年说它“游戏笔墨”。我们看孙悟空,既是个英雄,又很幽默,他不显得古板。到天宫见到玉帝,求人办事,也是唱个喏便走,不是很有礼貌,而且如果他的要求没被满足,就折腾,连玉帝也怕他。
《西游记》中的讽刺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对比和对照的方法。玉皇大帝平常高高在上,威严无比,可孙悟空对他那么不敬,他对孙悟空也依然没有办法。这就可见玉帝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形象上威严扫地了。作者对玉帝虽没有明显的褒贬之词,但褒贬之义尽在不言中。
第二种手法,借题发挥,旁敲侧击,在行文中寓讽世之意。第七十九回里,比丘国的白鹿精化成国丈,要和唐僧斗法,孙悟空假扮成自己师傅,把自己的胸腹挖开了,看里头滚出一堆心来,有红心、白心、黄心,还有邪恶心、嫉妒心、计较心等种种不善的心。作者在这里实际是讽刺,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情节来说明世态的炎凉与人心的凉薄。
第三种手法,用现实的手法揭示貌似圣洁的神佛的隐私,使其原形毕露。如第十一回中,唐太宗下到了地府。唐代的名相魏征,应该是很正直的人,他和判官崔子玉是朋友,所以就写了封私人的书信让太宗交给崔判官,走走后门,让其方便一二。这个情节的设置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明君贤臣走后门,地府中最公正的判官也走后门,给唐太宗添了二十年阳寿。这些暴露了封建社会的吏治、法制真相。第九十八回师徒四人来到灵山,如来佛让他们找阿傩和伽叶去拿经,阿傩、伽叶就向唐僧要人事,其实就是要贿赂,唐僧没什么东西给他们,阿傩、伽叶就不愿意给唐僧真经,而是给了他无字经。
燃灯古佛看出来了,派白雄尊者把经书打落,孙悟空他们发现是无字经后就回到灵山和如来佛大闹。作者讽刺之犀利,思想之大胆,着实令人惊叹。能把帝王贤臣写得走后门,把佛门尊者写得那么贪财,这是很少见的。
第四个特点: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如孙悟空脾气比较急,有时又急功近利,喜欢听人说些奉承话,所以猪八戒几次都用话激怒他。孙悟空被撵走后,猪八戒用言语一激将,又回来了,最后把师父从黄袍怪也就是奎木狼那里救了出来。
第五个特点:小说虽然是长篇巨作,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所谓八十一难,细细琢磨,完整的故事也就四十几个。作者就是通过这样既联系又独立的四十几个小故事组成了五光十色的西行历险图,构置出它艺术大厦的长廊,让人目不暇接。
书中的内容既独立又互相联系。要是没有前面降伏红孩儿,就没有后面在火焰山芭蕉洞借芭蕉扇的困难了。前面埋下了结仇的伏笔,所以当孙悟空找牛魔王时,尽管当年他们是把兄弟,但牛魔王也说不行。两人反目成仇。
书中类似的情节还有很多。《西游记》既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又因为这些伏笔,才让那些故事彼此串联,才让整部书成了一个浑融的整体。而那些故事,也都可以独立演出,如京剧中就有《盘丝洞》《火焰山》《闹天宫》等经典剧目。
阅读方法
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适宜“精读”与“跳读”并用。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例如,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就很值得精读。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罗刹女(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精读就是细读。想一想,孙悟空借芭蕉扇为什么会遭到拒绝?其实,这与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与罗刹女之子红孩儿有关。如果不仔细阅读作者的回叙,就无法理解“借扇”的艰难。
精读就是精思。想一想,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三人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表现了各自怎样的心理?可以这样概括:沙僧认为“进退两难”,深为取经前途担忧;猪八戒想“拣无火处走”,其一贯的“散伙”想法又再次复燃;而唐僧“只欲往有经处去”,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
精读就是鉴赏。想一想,孙悟空、罗刹女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孙悟空的话是不是机智灵活?罗刹女的话是不是泼辣犀利?作者用“撮盐入火,火上浇油”来形容罗刹女憎恨孙悟空的情态,用“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来形容孙悟空被芭蕉扇“扇得无影无形”的情形,是不是都非常真切传神?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比如,书中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有“说书人”渲染夸饰的痕迹,大多处于“游离状态”,可以略而不读。再有,书中少数降妖伏魔的故事,套路雷同,情节简单,也可以跳过。
总之,精读和跳读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结合运用。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全书梳理
《西游记》主要记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终成正果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和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全书共100回,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7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学道、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直至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经历。主要是写西天取经的保护者孙悟空的非凡出身和神通广大的本领,突出体现了全书战斗性的主题,也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这一部分的重点是“大闹天宫”的故事,集中表现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为后来随唐僧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
第二部分(第8~12回):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主要介绍了取经的缘起和取经集团中其他四名成员的出身经历。这部分主要起过渡和连接的作用。
第三部分(第13~100回):记述西天取经的过程。写孙悟空皈依佛教,在猪八戒、沙和尚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回真经,修成正果,共41个故事。这部分是全书的重点。
情节概述
1.美猴王出世
花果山顶石头崩裂出的石卵,化为一个石猴,他眼里射出的两道金光惊动了玉皇大帝。石猴行动敏捷,心机灵巧。老猴提出谁有本事钻进山洞便可拜他为王的建议。石猴紧闭双眼纵身跳进瀑布,他发现里面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个极佳的安身之地。众猴伏地拜石猴为王。石猴高登王位,号称“美猴王”。
2.灵台山遇仙
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在樵夫的指点下,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须菩提祖师学艺。祖师给他取名,姓孙,名悟空,并把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口诀传授给了悟空。后来悟空因在师兄弟们面前表演七十二变,惊动了祖师,被其赶回花果山。
3.龙宫借宝
悟空学艺归来,花果山水帘洞却已被以混世魔王为首的妖魔霸占了。悟空只几拳就把混世魔王打得动弹不得,众猴们又重新回到了水帘洞。悟空带着猴子们在花果山上玩耍、练武,他试过很多兵器,可总是觉得不合适,后来到东海龙宫找老龙王强行借了天河定底神珍铁,化作“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4.大闹天宫
孙悟空不满玉帝给的官衔,加上他发现王母娘娘蟠桃大会没有宴请他,于是便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他定住七衣仙女,调弄赤脚大仙,喝尽玉液琼浆,吃完八珍百味,嚼尽九转金丹,后被众仙擒住。斩妖台上,玉帝要i将悟空斩首,怎奈悟空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变得刀枪不入,天王下令对他火烧雷劈,却还是无济于事。太上老君将悟空押至八卦炉中,想用三昧真火将悟空烧死,谁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悟空非但没有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冲出八卦炉,再次把整个天庭搅得一塌糊涂。
5.大战二郎神
因悟空大闹蟠桃盛会和偷吃金丹,四大天王奉命围困花果山。观音菩萨保举玉皇大帝的外甥——二郎神参与捉拿。二郎神本领高强,与悟空大战三百回合未分胜负。于是二人开始比试变化的本领,悟空多次变化都被二郎神识破。太上老君趁悟空不备,用金钢琢将悟空打晕,梅山六兄弟一拥而上,这才将悟空擒获。
6.拜师取经
五百年后,唐太宗李世民派玄奘前往西天取经。唐僧在猎人伯钦的保护下来到五行山,救出了孙悟空,收为徒弟,又给他起了名字叫行者,此后孙悟空又称孙行者。悟空请唐僧上马,自己挑着行李在前面开路。观音菩萨变为老婆婆送唐僧锦衣、花帽,教唐僧念“紧箍咒”用来制服孙悟空。
7.黑风山除妖
在蛇盘山鹰愁涧,白马被小白龙吞下肚去。观音菩萨降伏了小白龙。在寺院投宿时,老和尚发现唐僧的袈裟是宝物,遂起歹心,放火烧了禅房,悟空找广目天王借来避火罩。寺院附近黑风山的黑熊怪趁火打劫,偷了袈裟,悟空请来了观音菩萨,于是黑熊怪现出了本相,被观音菩萨收留当了守山大神。
8.收服猪八戒
唐僧、悟空离开观音寺,来到高老庄。高老太公的三女儿翠兰被妖精霸占。妖精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黑脸短毛,长嘴大耳,长得很丑,又特别贪吃。他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在蟠桃会上调戏了嫦娥仙子而被贬到了人间。高老太公一心想赶走妖精,解救女儿。妖怪有九齿钉钯,还会三十六变,但他不是悟空的对手,终于被悟空制伏,在唐僧面前磕头喊师父,取法名悟能。唐僧又给他取了个别名叫“八戒”。
9.悟净拜师
唐僧、悟空和八戒来到流沙河,正在看碑文,突然从水中钻出一个妖怪,跳上岸要来抓唐僧,八戒与他打了起来,悟空前往助战。妖怪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被贬到流沙河靠吃人度日。八戒两次跳进河里与他大战。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让惠岸拿出葫芦喊一声“悟净”,引“悟净”去拜见唐僧。唐僧正式收他为徒后,又给他取了个别名叫“沙和尚”。
10.偷吃人参果
唐僧师徒来到万寿山,山上有座五庄观,观里住着镇元大仙。镇元大仙带着几个徒弟到元始天尊处赴会,交代清风、明月两个徒弟用人参果招待唐僧。夜里,悟空和八戒偷了金击子,来到人参园内,偷摘了人参果。事情败露后,悟空又把人参果树连根拔起。镇元大仙不肯放过他们,两次把他们师徒抓回万寿山。最后悟空请来观音菩萨帮助,菩萨把净瓶里的甘露水洒在人参果树上,让树恢复了原来的模样。镇元大仙与他们师徒和好如初。
11.三打白骨精
悟空去山中为唐僧摘桃充饥。山上的白骨精对唐僧肉垂涎三尺,于是妖怪先是变成提着饭菜的农家姑娘,悟空把她打成假尸体扔在地上;后变为寻找丢失女儿的老婆婆,又被悟空识破打成一具尸体;最后变为寻找女儿和老伴的老头,悟空念动咒语,把本处土地、山神请来,让妖精现出原形。后来八戒挑拨,悟空被一纸贬书遣回花果山。
12.宝象国救公主
唐僧赶走悟空后,师徒三人来到白虎岭黑松林。八戒去化斋时,唐僧被黄袍怪的小妖抓进波月洞,并遇见了十三年前被黄袍怪抢来的宝象国公主。唐僧答应帮助公主。八戒听说沙和尚也被抓了,师父被变成老虎关在铁笼里,只好亲自去花果山请来悟空。他们先救出沙和尚,后请玉皇大帝把下凡的黄袍怪(奎木狼)收回上界。悟空念动咒语,让师父现了原身。
13.八戒巡山
唐僧师徒来到平顶山,山中有个莲花洞,洞里住着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两个妖怪。八戒去巡山时被抓进山洞,唐僧、沙和尚、悟空先后也被抓进山洞。孙悟空化名“者行孙”和“行者孙”,又向太上老君借来宝葫芦,把银角大王吸进葫芦里去了。金角大王连忙拿了七星剑和芭蕉扇去迎战,也被吸进了宝葫芦。悟空来到莲花洞,打死小妖,救出师父和师弟。原来,银角大王和金角大王本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
14.乌鸡国救国王
唐僧师徒离开平顶山,夜宿宝林寺,唐僧梦见了死去的乌鸡国国王。国王自述被妖怪推到御花园的八角琉璃井中,请唐僧叫悟空去除妖,替他报仇。悟空和八戒来到御花园里的芭蕉树下,找到一口井,八戒在井底摸到一具尸首,就驮着爬出了井。悟空找太上老君借来一粒九转还魂丹,给乌鸡国国王灌下,国王果然活过来了。妖怪在文殊菩萨面前现出原形,原来它是文殊菩萨的坐骑一一青毛狮子。
15.收伏红孩儿
唐僧师徒辞别乌鸡国国王,在一座山前遇到一个被吊在树上的小孩,唐僧执意要去救那小孩,并让悟空背着前进。路上小孩作弄悟空,吹起旋风趁机抓起唐僧回枯松涧火云洞。原来,小孩是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变的,他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牛魔王特地派他来镇守此处。悟空为浇灭三昧真火请来四海龙王,但雨助火势反而更大。悟空与师弟商量决定请观音菩萨来帮忙,八戒自告奋勇,不料被假观音带往火云洞吊了起来。悟空变成假牛魔王被请到火云洞,红孩儿用生辰八字难倒假父王。悟空败走,前往南海请来了观音菩萨。菩萨用五彩宝莲台和金箍收伏了红孩儿。
16.车迟国斗法
唐僧师徒遇到几百个被罚给道士做苦力的和尚。半夜里,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在三清观里戏弄了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位道士告诉国王悟空三人大闹三清观,而此时许多百姓前来求见,恳求国师降雨。悟空提议和三位大仙比求雨。悟空请来四海龙王降雨,击败了虎力大仙。唐僧高台坐禅又击败了虎力大仙。虎力大仙和悟空比砍头,结果发现虎力大仙是只黄毛虎。鹿力大仙和悟空比剖腹剜心,结果发现鹿力大仙是只白毛角鹿。羊力大仙和悟空比下油锅,结果发现羊力大仙是只大灰羊。
17.智斗青牛怪
唐僧师徒踏雪赶路,悟空去化斋,八戒故意闯入庙内,偷了背心,结果背心套上身就变成了绳子,惊动了庙里的魔头。魔头把唐僧、八戒和沙和尚一起抓住。玉皇大帝派托塔李天王、哪吒、火德星君、水德星君和十八罗汉来救,都斗输了,最后悟空直奔太上老君的兜率宫,方才知道魔头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趁牛童偷吃七返火丹睡着时溜到了下界。
18.女儿国奇遇
仲春时节,师徒从子母河乘船到民舍,唐僧、八戒口渴喝了河水,肚子作痛且一点点地鼓了起来,呈现出怀胎的症状。悟空到解阳山破儿洞取落胎泉泉水,却遭到如意真仙的报复。如意真仙是牛魔王的弟弟,红孩儿是他的侄儿。后来,悟空叫来沙和尚,让沙和尚利用他和如意真仙打斗的机会,从井里取了一桶泉水,让唐僧、八戒喝下解了胎气。在京城“迎阳驿”,西梁女国国王派女丞相前来提亲,欲招唐僧为国王。王宫举行盛大的午宴后,女王送唐僧师徒出城,不料唐僧却被风中闪出的一个女子掳去了毒敌山琵琶洞。妖精逼唐僧成亲,并独斗了悟空、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后来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悟空到光明宫请昴日星官降伏了女妖。原来女妖是只琵琶大小的蝎子精。
19.真假孙悟空
西行途中,师徒在树林里遇到一伙强盗,唐僧被吊在树上。悟空打死了两个强盗。夜宿杨老汉家时,仍然遭到了强盗们的袭击,其中有一个是老汉的儿子。悟空又打死了几个强盗,后被唐僧赶走。悟空只好去找观音菩萨评理。后来假悟空出现,打昏了唐僧,还抢走了行李。沙和尚去南海观音菩萨处找到了真悟空。真假悟空从花果山开始打起,观音菩萨、玉皇大帝都无法认出真假,后来如来佛祖道出了假悟空的本相——一只六耳猕猴。
20.三调芭蕉扇
唐僧师徒路过火焰山,为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悟空前往翠云山,却因前番收伏红孩儿而被铁扇公主扇到小须弥山。二借时,悟空化作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却只逼得假扇。悟空假扮牛魔王骗出真扇后,又被化作猪八戒的牛魔王夺回。后在李天王等天兵天将的帮助下,师徒一行人终于取得芭蕉扇,得以从火焰山通过。
21.金光寺寻宝
师徒进城前看到十几个和尚披枷带锁沿路乞讨,原来他们是祭赛国金光寺的和尚,因寺里下了一场血雨,佛宝舍利丢失而被国王和大臣处罚。悟空抓住鲇鱼怪和黑鱼精审问,才知道舍利被碧波潭的九头怪偷走了。孙悟空打死了龙王,后又与二郎神、梅山六兄弟一起奋战,细犬咬掉了九头怪的头,悟空和八戒从公主手中夺回了佛宝舍利。夺回国宝后,国王非常高兴,又听从悟空的建议,把金光寺改为伏龙寺。
22.小雷音寺擒黄眉
师徒四人来到小雷音寺,唐僧、八戒和沙和尚被假冒佛祖的妖王黄眉大王捆了起来,悟空也被合在金铙里。奉玉帝圣旨,二十八星宿中的亢金龙从金铙中救出了悟空。可战斗中,悟空和众天神全部被麻索捆了起来。半夜里,师徒及众天神悄悄逃走,又被妖王用搭包全收了进去,只有悟空侥幸脱身。真武祖师派来助战的龟、蛇二将和五大神龙也被搭包装了进去。这时,弥勒佛出现了,告诉悟空妖王原是他那儿的一个黄眉童儿,偷了他的几件宝贝,在此装佛成精。后来悟空扮大熟瓜,弥勒佛扮瓜农,收伏了黄眉大王。
23.孙悟空当医生
在朱紫国,国王被住在麒麟山的妖怪赛千岁抢走了皇后金圣宫娘娘,受惊吓而得了重病。悟空买药做药丸治好了国王的病。他来到麒麟山,变作一个叫“有来有去”的小妖头,拿了小妖头腰间的令牌,见到宫内的金圣宫娘娘,让她偷了魔王的三个金铃。后悟空被发现逃出宫去。晚上,悟空以假换真再偷金铃,让金圣宫娘娘带出宫中。悟空与魔王大战,魔王败下阵来,观音菩萨救了魔王。原来,魔王本是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狮,因牧童疏忽,咬断铁索来到人间。悟空把真金铃还给观音菩萨,带着金圣宫娘娘回到了朱紫国。
24.盘丝洞除妖
唐僧去化斋,在盘丝岭被七位女子捆起来吊在茅屋梁上,然后她们还用从肚脐眼冒出的丝绳把门封了起来。原来这七位女子是蜘蛛精,她们在濯垢泉洗澡被八戒欺负了,便逃到黄花观师兄处避难。悟空救出了唐僧,火烧盘丝洞。师徒们来到黄花观。唐僧、八戒与沙僧喝下了有毒的红枣茶而当场晕倒,悟空勇斗道士,打死了七个蜘蛛精。黎山老姆指点悟空去紫云山千花洞请毗蓝婆制伏了道士。毗蓝婆拿出红色药丸让师徒三人吃了,三人都苏醒过来。原来道士的原形是一条七尺长短的大蜈蚣精。
25.狮驼岭斗三魔
孙悟空先变为一只小苍蝇,飞到一个巡山的小妖精的帽子上,了解情况,然后变成一个小妖,谎称自己是新来的巡山总领,拿出巡山金牌“总钻风”,用极其巧妙的办法了解到三个妖精的特点,然后根据三怪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斗争策略,取得了胜利。
26.比丘国救儿童
在比丘国京城,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一个鹅笼,驿丞告诉唐僧鹅笼里有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儿童,他们的心肝将作为药引来治国王的病,唐僧听后眼泪直流。悟空发现国丈是妖怪,国丈知道做药引的儿童全部被风刮走后,建议用唐僧的心肝做药引。悟空便把唐僧变成自己的模样,自己变成唐僧的模样。在比丘国王面前,悟空掏出一大堆红心,没有国丈要的黑心,便说要掏国丈的黑心做药引,国丈急忙逃跑,悟空追到他住的柳林坡清华洞,与他打斗。此时,南极仙翁来了,告诉悟空妖怪原是他的脚力,趁他下棋时溜走了,本相是白鹿。国王吃了南极仙翁赠送的枣儿,顿觉病愈。便叫城里的百姓各自把小孩领回家,全城的人都很感谢唐僧师徒。
27.三探无底洞
在黑松林前,师徒遇到自称是被强盗捆绑在树上的女子,唐僧、八戒给那女子松绑,带她来到镇海禅林寺,不料她却是妖怪,连吃了六个和尚。半夜,悟空变成小和尚敲木鱼念经,识破了妖精,但唐僧却被抓走了。山神告诉悟空,唐僧被藏在陷空山无底洞。八戒一探打水的老妖,知道唐僧今晚要成亲。悟空二探,变作桃子滚到女妖的肚里,逼女妖放回唐僧。后又三探,把女妖供着的牌子“尊父李天王之位”拿去向玉皇大帝告状,从而让李天王用缚妖索捆了那妖怪,回天宫复旨。原来,三百年前那妖精在灵山偷食了如来的香花宝烛,本该打死,后被饶恕,遂拜李天王为父,拜哪吒为兄,原形是一只金鼻白毛老鼠精。
28.玉华县收徒
深秋时节,师徒来到玉华县,拜访了天竺皇帝的宗亲玉华王,因悟空、八戒和沙和尚长得像妖魔,吓坏了玉华王。玉华王的三个儿子疑心他们是山中妖精,便与他们进行比武,都被打败,于是三个小王子拜他们为师。拜师仪式上,悟空三人叫铁匠照所用的兵器各打了一件。他们的兵器却被黄狮精偷回了豹头山虎口洞,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分别扮作古怪刁钻、刁钻古怪和贩猪羊的,与七个妖精杀成一团,不料八戒、玉华王、唐僧先后被抓。悟空赶到东极妙岩宫,请太乙救苦天尊降伏了妖精。
29.观灯遇犀牛
唐僧师徒走进慈云寺,吃了斋饭,方丈挽留他们进城看元宵节灯会。正月十五晚上,师徒四人与众僧来到城里,结果住在青龙山玄英洞的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三个妖精吹灭了金灯桥上的三盏金灯,吸干了酥合香油,还卷走了唐僧。于是悟空、八戒、沙和尚和他们拼杀起来,八戒也被拖进山洞。太白金星指点悟空请四木禽星来助战,三个妖精现了原形,原是三只犀牛精。
30.天竺国降玉兔
唐僧师徒离开金平府,来到百脚山下的布金寺求宿,得知去年一阵狂风把一个女子刮到了后院。这个女子自称是天竺国的真公主。而在京城,天竺国的公主抛绣球招驸马,唐僧被那绣球打在了头上,只好成亲。在后宫,悟空打了妖精变成的假公主,一直追到她住的兔子洞,太阴星君带着嫦娥及时赶到,妖精显出原形,原是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国王亲自去布金寺迎接公主,他把百脚山改为宝华山,整修了布金寺。
31.如来赐真经
唐僧师徒四人一起缓步登上灵山,一条河拦住去路,大家没有采纳悟空走“凌云渡”的建议,而是一起乘坐无底小船来到雷音寺门外。如来传召唐僧进殿。阿傩、伽叶因为没有索到唐僧师徒的礼物,便传给了唐僧无字经。后来燃灯古佛命白雄尊者把马驮的经书抓破,师徒方才发现了真相,并重回雷音寺。后阿傩、伽叶将有字的真经传给了唐僧他们,共五千零四十八卷。
32.归途落水
师徒到达通天河西岸,当年途中送他们过河的那只白鼋在高喊,他们便连人带马上了鼋背。白鼋踏水面如履平地,直向东岸游去。快到岸边时,老鼋问唐僧是否帮他问过如来佛祖何时可修炼成人身。唐僧已忘了问如来佛祖,只好不回答,老鼋一生气就沉入水中,师徒连人带马落到水中,衣服和经书全都被水浸湿了。
33.台下受封
唐僧归来后,随唐太宗来到雁塔寺登台讲经。刚捧卷登台,八大金刚忽然现身,要他们一起回西天去。重回灵山后,如来传旨,要唐僧等人在台下受封: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马。悟空一成佛,他头上的那个金箍自然就脱落了。
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回目不属于《西游记》的一项是( )
A.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B.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C.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主乃修身
D.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2.下列有关《西游记》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火眼金睛的本领。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B.车迟国的国王兴道灭佛,宠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们为国师。悟空与唐僧先后与三妖道斗法:比赛求雨,比赛坐禅,比隔板猜物,赌砍头,比剖腹剜心,比下油锅。
C.唐僧误进“小雷音寺”,虔诚拜入,不料寺中之佛却是妖精幻化,将悟空扣入金铙,唐僧等束手被擒。在二十八星宿协助下,悟空方得脱身。
D.唐僧师徒来到盘丝洞,唐僧去化斋时,遇到七个蜘蛛精变的女妖。她们把唐僧吊在房梁上,去濯垢泉洗浴。悟空知道师父出事后,变成饿鹰,叼走七女妖衣服。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西游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元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被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C.《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
D.《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行至白虎岭,遇到先后变幻为上山送斋的村姑、假装寻女的老妪和寻找妻女的老翁的白骨精,孙悟空全部识破,三次棒打妖魔的故事。
4.下列关于名著《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有着无比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的人生真谛。
B.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怎知那铁扇公主还记仇,无奈孙悟空变成了辟水金睛兽哄骗了铁扇公主,借来了宝扇。
C.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原来是太上老君的弟子。
D.沙和尚是唐僧的第三个徒弟,他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当孙悟空和猪八戒闹矛盾时,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也由他陪伴师父。
5.下列有关名著《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作红孩儿,号叫作圣婴大王。
B.孙悟空具有超高的斗争技艺,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
C.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牛魔王斗智斗勇,在众神的帮助下,取得芭蕉扇,师徒顺利通过了火焰山。
D.在流沙河,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大战,孙悟空和哪吒从旁相助才制伏对手,卷帘大将皈依玉皇大帝,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6.下列对名著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B.《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天宫、大闹黑风山、三打白骨精、大战流沙河、偷吃人参果等。
C.白骨精诡计多端,想吃唐僧肉。她先变成美貌少女,然后变成老婆婆,最后变成年迈的老公公,均被孙悟空识破,几经争斗,被孙悟空打得露出原形。
D.《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7.下列有关《西游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骨精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B.在《西游记》“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铁扇公主不肯借出芭蕉扇,原因是她认为孙悟空坑害了她的丈夫牛魔王。
C.《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一路走过了女儿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多个国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去到西天,取得了真经。
D.《西游记》中孙悟空被二郎神抓上天后,放进太乙真人的八卦炉中炼了四十九天。
8.下列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金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猪八戒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9.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紫金铃厉害无比,悟空费尽周折,最后用计骗走了妖怪的法宝。
B.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 — 孙行者 — 弼马温 — 齐天大圣 — 孙悟空 — 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C.孙悟空具有超高的斗争技艺,他善于透过迷惑人的假象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比如,白骨夫人多次变化,均被悟空一一识破。
D.《西游记》中,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
二、简答题
1.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两次被赶走,分别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七年级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会。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唐僧胆小懦弱、本性昏愚、忠奸不分;他不辨是非,总是听信猪八戒挑唆;他对待妖怪心慈面软,对待除妖有功的孙悟空却用紧箍咒来折磨;历尽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后,面对传经者索要“人事”,他却不知反抗,唯唯诺诺,实在可气。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西游记》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填空。
那A与美猴王,同出了洞天深处,一齐驾云而起。原来悟空_____比众不同,十分快疾,把个A撇在脑后,先至南天门外。正欲收云前进,被增长天王等挡住天门,不肯放进。猴王道:“这个A,乃奸诈之徒!既请老孙,如何教人动刀动枪,阻塞门路?”正嚷间,A倏到。悟空就觌面发狠道:“你这老儿,怎么哄我?被你说奉玉帝招安旨意来请,却怎么教这些人阻住天门,不放老孙进去?”
(1)选段中A是_________(人名)。语段横线上应填的孙悟空的一项本领是_________。
(2)美猴王为什么会和A同上天宫?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唐僧还是孙悟空这一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是谁?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孙悟空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形象。结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体验,请你为这个同学的看法找出一个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忆《西游记》中孙悟空两次拜师的情节,填写下表。
项目 第一次拜师 第二次拜师
师父 ①________________ 唐僧
拜师缘由 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名 孙悟空 孙行者
收获 学会了③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 被封为斗战胜佛
7.《西游记》这部书中反复出现“大闹”和“大战”,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在下面的情节中任选其一,谈谈其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①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②八戒大战流沙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朋友,是与你志趣相投的人。你会从下列作品中选择谁作为朋友呢?请简要阐明理由。
备选作品:《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毛泽东说:“交友当如鲁达,信心当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联系《水浒传》或《西游记》中鲁达或唐僧的精神品质以及具体事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道士对七个女子道:“妹妹,我这宝贝,若与凡人吃,只消一厘,入腹就死;若与神仙吃,也只消三厘就绝;这些和尚,只怕也有些道行,须得三厘。快取等子来。”……行者眼乖,接了茶钟,早已见盘子里那茶钟是两个黑枣儿,他道:“先生,我与你穿换一杯。”道士笑道:“不瞒长老说,山野中贫道士,茶果一时不备。才然在后面亲自寻果子,止有这十二个红枣,做四钟茶奉敬。小道又不可空陪,所以将两个下色枣儿作一杯奉陪,此乃贫道恭敬之意也。”行者笑道:“说那里话?古人云:‘在家不是贫,路上贫杀人。’你是住家儿的,何以言贫!像我们这行脚僧,才是真贫哩。我和你换换,我和你换换。”三藏闻言道:“悟空,这仙长实乃爱客之意,你吃了罢,换怎的?”行者无奈,将左手接了,右手盖住,看着他们。却说那八戒,一则饥,二则渴,原来是食肠大大的,见那钟子里有三个红枣儿,拿起来啯地都咽在肚里。师父也吃了,沙僧也吃了。一霎时,只见八戒脸上变色,沙僧满眼流泪,唐僧口中吐沫。他们都坐不住,晕倒在地。这大圣情知是毒,将茶钟手举起来,望道士劈脸一掼。道士将袍袖隔起,当的一声,把个钟子跌得粉碎。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当孙悟空发现茶钟里的枣是黑色的时,他有怎样的表现?从中看出他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人物鲜明的个性是通过多种描写方法展现的。除孙悟空外,请以其他人物为例试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A)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B)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
(1)(A)选段中孙悟空为什么称呼罗刹为“嫂嫂”?孙悟空找罗刹借扇是想灭掉火焰山的火,这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选段中悟空说“我曾受他降伏”指的是什么事情?七圣在这里帮助悟空、八戒做了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集萃
1.(河北)从《西游记》中,有人读出了“取经惟诚,伏怪以力”的感悟。结合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谈谈对“取经惟诚,伏怪以力”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南)《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结合唐僧在其中的表现,从两个方面谈谈你对他的认识。
(1)四圣试禅心 (2)婴儿戏化禅心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苏无锡)读书贵有所得。《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结合书中某个情节谈谈你的一点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辽宁本溪、铁岭、辽阳)填空。
《西游记》中,悟空虽屡次被师父误解,但宁愿承受紧箍咒的责罚,仍三打白骨精。唐僧不辨是非,执意赶他离开。悟空抚今追昔,愤慨不平,但离开时又变身,四面围住唐僧下拜,并嘱咐沙和尚好好照看师父。从中可以看出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浙江宁波)团队往往面临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请从《西游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飞向太空港》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做出阐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