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米洛斯的维纳斯 配套教学设计(8)

文档属性

名称 8 米洛斯的维纳斯 配套教学设计(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4:45:3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法国有座世界级的著名博物馆——卢浮宫,里面珍藏着各个世纪历来的艺术珍品,其中有三样被誉为镇馆“三宝”,到底是哪三宝呢,它们就是:胜利女神雕像、蒙娜丽萨的画像和维纳斯的雕像。(课件演示:罗浮宫的世界“三宝”:爱神“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雕像、《蒙娜丽莎》画像。)
简单介绍维纳斯的雕像,如果她的双臂依然存在,又会怎么样,是会更美呢,还是反而不美了?
二、整体研读
齐声朗读第一段,请找出最能代表作者对维纳斯断臂的看法。
明确:“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对于作者这个观点,我们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明确:1、维纳斯是如何秀丽迷人?2、为什么维纳斯的双臂必须失去?3、为什么维纳斯失去的必须是双臂?文章就是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
三、 局部研读:
1、问题一探讨:维纳斯是如何的秀丽迷人?
作者在文中是否对“秀丽迷人”做了具体的阐释?如果有,请大家把它找出来。
2、问题二探讨:维纳斯的双臂为什么必须失去?
(1)文中作者认为维纳斯失去了双臂后有何效果?
“失去的双臂正散发着一种难以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请找出这段话的关键词。
明确:“一种神秘气氛”、“生命之梦”、“无数双秀美的玉臂”、“无比神妙的整体美”
这些分析是对“必须失去双臂”的正面论述。
(2)维纳斯原本确实是有一双手臂的,各位同学能否充分发挥想象,为维纳斯量身定制一双你认为最恰当的手臂呢?
你认为哪个方案是最合理的?
明确: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可能有公认结果的选择,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由,每个人对“美”的认识也不一样。同样这个问题,在艺术界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投影历史上曾有过的复原方案)
课文作者假设了复原双臂后会出现何种情况?
明确:想象受到限制,不能超越“丧失”的美感。
这些分析是对“必须失去双臂”的反面论述。
  问题二小结:文章通过“无”、“有”带来的艺术效果的正反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了本文观点中的“必须失去”。
3、问题三探讨:为什么维纳斯失去的必须是双臂?
研读本文6、7段。使用提取主要信息的方法,把表意的关键词语找出来。
“为什么必须是两条胳膊呢?”“我只是想强调手的象征意义。”“手意味着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是媒介物”。“是千变万化交涉的原则性方式。”
“放射出变换无穷的生命光彩”;“反过来,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这些分析是对“必须失去双臂”的侧面论述。
四、总结:
文章既从正面论述失去双臂却能带来整体美的艺术效果。也从反面论述复原双臂的维纳斯反而不会超越“丧失”的美感。最后则从侧面探讨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才可能放射生命光彩,才能追求梦幻曲。也就是说并不是随意的缺失都会形成“美”。这样更增强了作者观点提出的坚定性。
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主要的目的是来感受一下作者严密的思维逻辑。一个看起来那么绝对的观点,作者却能条理清晰、严密地加以论证。体现了作者在论述过程中逻辑思维的严谨、缜密。
五、拓展练笔: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写的文段作进一步的修改。
题目:“为了 ,必须 ”
要求:从正反两面分析,字数:200字左右。
  六、布置作业
完成《百家讲堂》的相关练习。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