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2*故宫博物院
同学们今天咱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和以往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
文章篇幅特别长。
这篇文章里,我们不认识的字特别多。
文章的内容都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但分成了四个阅读材料。
整体感知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详细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太和门失火及重修的传奇故事。
故宫博物院的简介及参观路线的规定。
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
整体感知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说明文 故事 网站截图 平面示意图
主体建筑 太和门的故事 游览信息 位置信息
四则材料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介绍了故宫。
学习材料一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材料一,思考材料一运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
总
分
总
第一部分(1.2)总述了故宫概貌。
第二部分(3-15)分述了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及功能。
第三部分(16)介绍景山及站在景山上看故宫的景象。
在北京城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从这段文字中同学们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地理位置
名称
历史地位
“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能不能把现存删掉呢 为什么?
不能删掉,因为现存表示的是先目前存在的,而不代表将来。如果删掉了会使得说明不严谨。
紫禁城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边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段文字中运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故宫总得特征是什么?
这段文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故宫“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材料一(3-15)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描写的?
1.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
2.进了太和殿,就来到了紫禁城的中心。
3.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
4.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
5.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
6.后三宫往北是御花园。
课文是按照浏览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向北来介绍故宫的。
课文中介绍了哪三大殿?哪个殿作为重点描写的?
⑤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这里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和殿之“大”的特点。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映,色彩鲜明,宏伟壮丽。
这里抓住了太和殿色彩特点和整体外形。突出了太和殿的富丽堂皇。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都盘绕这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这段描写了大殿中的重要建筑来描写,写出了大殿气势非凡,雄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⑥
⑧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每逢大典,皇帝端坐在宝座上,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文武百官分列左右,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交代了太和殿的用途及当年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的盛大场面。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也突出了太和殿的威武和宏伟。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座亭子形大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按放着一个大圆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时,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以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 殿试的地方。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坤宁宫是后宫,也是皇帝结婚的地方。
后三宫
后三宫往北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是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⑥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门 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据说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又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表现出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无限创造力的赞叹。
有条理、有秩序的样子
形容差别很大,很不相同
句式变换,意思不变。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难道不令人惊叹吗?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真令人惊叹啊!
双重否定句
反问句
感叹句
家庭作业
阴影部分是未开放的区域,我们不能进入参观。
要根据一定的方位顺序参观游览。
结合材料一、三、四完成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