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派小说的特点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了解小说的情节线索。
3、体会主人公变形的象征意义。
4、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
5、领会小说寓真实于荒诞的表现手法。
2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主人公变形的象征意义。
2、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并引导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
3、领会小说寓真实于荒诞的表现手法。
3教学工具
1.多媒体课件
2.拓展学案
4教学过程
4.1 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变形记
上节课我们对《变形记》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本节课我们将继续体会主人公变形的象征意义,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领会小说寓真实于荒诞的表现手法。
活动2【活动】合作探究
问题一: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形?(要注意延伸和拓展)
提示:
(1)“我挑上了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长年累月到处奔波。在外面跑买卖比坐办公室做生意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那种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的、劣质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
——工作的辛苦、饮食的低劣、友情淡薄、心里烦恼。
(2)“我若不是为了我父母亲的缘故而克制自己的话,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就会走到老板面前,把我的意见一古脑儿全告诉他。 --只要等我积攒好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也许还要五六年吧,我就一定把这件事办了 。”
——还债的心理压力,受老板的气,使格里高尔生活在重压之下。
可见,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心理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在现代社会中,人性的丧失,人失去了自己本来应有的东西,就异化为非人。
问题二:让格里高尔变成兔子等可爱的动物,而不是甲虫,行不行?
(体会主人公变形的象征意义)
提示:
这也是卡夫卡的独特之处。美当然比丑更易于给人带来愉悦,但美不是一切,文学不可能永远扮演一个美的天使。卡夫卡借助于“丑”来聚焦于生活的“真”。《变形记》中出现了大量的丑陋的意象:丑陋的甲虫,肚子硕大,许多条细脚乱舞,腿上有许多白色小斑点……卡夫卡捧上的这张变形的呲牙咧嘴的丑脸,让读者感受其中关于人的痛苦、焦灼、隔膜、孤寂、抑郁、怅惘……的真实的情感。
甲虫的象征意义:甲虫的大身躯、小足显示出格里高尔不堪生活重负。甲虫行动缓慢,表明对工作压力大,生活紧张,频率快的强烈逆反。甲虫是笨拙,卑贱却又是自由的,是格里高尔的自卑心理和人生理想的结合。甲虫有“甲”,是人际关系冷漠的反映,是潜意识中防范心理的反映,也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心理壁垒的影射。甲虫是弱小的,任人宰割的,反映出人对自身的命运感到无法掌控,无法把握的恐惧。
人变成甲虫是现代社会中人类精神世界遭到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
问题三:随着对外开放和社会发展,我们国家也进入了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我们的生活中、社会中有没有“变形”现象?请你联系现实谈谈对主旨的理解。
(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引导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
提示:
1、学生变成了分数的奴隶,唯分是求,因分变形。
2、商人不择手段追求利润,抛弃亲情、爱情、友情。(商人重利轻离别)
3、人们看领导脸色行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
4、“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传统观念,现代社会“孝”更趋淡薄。
小说主旨:
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渐丧失了自我,以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问题。
问题四、小说中人变虫的情节荒诞,可在读者的体验、联想中又觉得真实可信,为什么?
(鉴赏小说艺术寓真实于荒诞的表现手法)
提示:
格里高尔虽是虫形,但实为“人心”。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很真实,比如对甲虫的习性和对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心理描写把握得很准确。
注意:
要指导学生荒诞不是天马行空的乱讲,不是忽视逻辑、忽视细节。在作文中要避免这样的错误。
卡夫卡把我们带入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真实”: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主人公变形前生活细节和变形后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真实的人的世界;“荒诞”:故事整体框架以象征手法构建,作者不是让人们去接受人变成虫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去体察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深层心理—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显然,格里高尔这个孤独绝望的典型形象已成为了“现代人困惑”的集中表现。我们要警惕我们社会“异化”悲剧的重现。
活动3【活动】比较阅读
阅读本文与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探究两个小人物的生存环境与心理的异同。
相似处:
两个都是弱者,社会地位低,结局悲惨死去。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
不同处:
生存环境:
《变形记》表现的是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工业文明,商业化贬低人的价值,淹没了人性,使人失去自我。格里高尔的形象象征了现代人的”异化“,体现了其生存状态。
《小公务员之死》表现的是19世纪末的俄国沙皇农奴制社会,封建专制,极度的不平等和警察官僚专制的暴虐。
人物形象:
格里高尔是“人心虫形”的异类,社会使他发生异化。
小公务员遭受统治阶级欺压而抑郁惶恐,孤苦无告,但外形没异化。
性格心态:
格里高尔体现的是现代人心灵深处的痛苦,世界荒诞,恐怖,令人痛苦绝望;人心淡漠冷酷,个人内心充满陌生感和无能为力。
小公务员表现类似奴性的心理:畏惧,忍让,胆小怕事,怕得罪人而猜疑和惶惶不可终日。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1、认识作品所揭示的 “现代人的困惑” ,并对人生进行思考。
2、领会作品寓真实于荒诞的表现手法。
3、领会作品象征手法的运用。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续写以下话题:
面对格里高尔的变形,假如你是文中的父亲或母亲、妹妹、秘书,你将怎样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