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宝玉挨打”一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
2、理清全文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
3、重点研读文本前半部分,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著名事件之一,也是前八十回非常重要的一回。突出表现了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本文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人物刻画和塑造上更是别具匠心。必修四的小说单元,不仅要学生掌握小说的三要素,更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走进作品人物的心灵。体验丰富的情感,进一步使他们学会鉴赏,在阅读中提升分析作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
1、人物话语的分析。
2、宝玉挨打的深层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谈谈对红楼梦的认识
对于高一的学生,大多数学生还是不太熟悉红楼梦。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对红楼梦的认识。把握学情。课前也做了相关学案,供学生自主学习。
活动2【活动】名家对红楼梦的评价
这是一本不读就是人生极大遗憾的书,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是一本从任何角度和眼光去读都可以有所得的书,是一本像是一个富矿永远也开采不尽的书。书中写了一个悲剧--人生的悲剧、家族的悲剧、社会的悲剧,悲剧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 ————周先慎
《红楼梦》是一本任何时候都可以看,翻到任何一页都可以读下去的书,故事家喻户晓。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了,看不懂,也能看下去,后来看的书越来越多,也还经常翻翻这部书,这是我的常备书。书里有很多人情世故,语言很美,既有神话又有生活。我最喜欢太虚幻境那一段,有很多东西说不出来,就像听歌,听得多了就会了。真正创作的时候再学、再模仿也来不及了,而且一学就会被看出来,很难学的。总之《红楼梦》是我特别熟的一本书,很喜欢它。如果别人说其中某一个情节,我可以把前后情节连贯起来。 ————王安忆
补充名家对红楼梦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红楼梦的兴趣,以及明确作品的地位及魅力。
活动3【导入】宝玉挨打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它自成一个宇宙,一个世界,既丰富又复杂,既深邃又玄秘,既真实生动又意味无穷。曹雪芹曾问世人“谁解其中味?”今天让我们走近《红楼梦》——宝玉挨打,品味经典。《宝玉挨打》——老子打儿子,在中国,尤其在中国的古代,是非常常见的,也认为是非常必要的。俗话说: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甚至我们的先贤对于老子的打也认为“小杖受大杖走。”那么,司空见惯的一件事,在贾府引起了强烈的地震。曹雪芹的天才了不得,他把宝玉挨打写的扣人心弦,荡气回肠。
再说,在红楼梦里,贾宝玉,出身不凡,聪明灵秀,贾氏家族寄予厚望的继承人,上有贾母百般疼爱,下有姐妹众星捧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什么被挨打呢?这个挨打是怎么发生的呢?
活动4【活动】基础知识
葳蕤惶悚
讹传暴殄
焙茗弑君
挑唆恣心
鬼祟栉沐
讹传暴殄
焙茗弑君
挑唆恣心
鬼祟栉沐
因为是第一个学时,有部分难读,易读错的字。这个环节非常有必要。
活动5【讲授】精读文本,重点研讨
1、宝玉为什么会挨打?请分条概括。
用这样的情节梳理图,清晰明了展现出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明确梳理出造成宝玉挨打的几件缘由。难点在于,学生如何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又能感受到本文情节发展的波澜起伏。
2、宝玉本次挨打在哪些情况下可以避免?用“如果……那么,宝玉可能不挨打。”来造句。
本文情节发展巧妙在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为了让学生把握这一点,设计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如果“宝玉见雨村不葳葳蕤蕤,那么宝玉可能不挨打”;
如果“宝玉得知金钏死看见贾政不应对失常,那么宝玉可能不挨打”
如果“宝玉不交结琪官,那么宝玉可能不挨打”;
如果“宝玉贾环不告状,那么宝玉可能不挨打”;
如果“贾政那天没有碰到贾环,那么宝玉可能不挨打”;
如果“宝玉的跟班焙茗在跟前,那么宝玉可能不挨打”;
如果“宝玉当天碰到的不是那个聋姆姆,那么宝玉可能不挨打”。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以上几种可能性,哪种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学生基本能分析出来。
如果“宝玉的跟班焙茗在跟前,那么宝玉可能不挨打”;如果“宝玉当天碰到的不是那个聋姆姆,那么宝玉可能不挨打”。这两种可能会发生。挨打也许就会避免,得出结论,情节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但是宝玉挨打,今天如果避免了,明天也许还是避免不了。说明宝玉挨打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3、宝玉挨打的深层原因?文中能找到哪些依据?
这个问题的设计,主要引导大家学会从言语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贾政的话:
1、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萎靡不振。
2、“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
3、好端端的,谁去跳井 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
4、“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5、“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推本溯源:
“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第9回
“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着!” ??——第23回
“自今日为始,不许再做诗做对的了。单要学习八股文章,限你一年,若毫无长进,你也不用念书了,我也不愿有你这样的儿子了。” ——第81回
宝玉的话
“还想什么念书,我最讨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扯西扯,弄得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第16回
通过对以上话语的分析,不难发现父子真正的矛盾冲突,在于思想的对立。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认为贾政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父亲呢,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活动6【练习】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打”,探究了打的深层原因,欣赏了情节的波澜起伏。宝玉挨打,在贾府引起了强烈的地震,是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宝玉挨打,引发了贾府上上下下的波动,尤其是众人纷飞的眼泪,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同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连打人者贾政也是老泪纵横,我们又从中看出一个严厉父亲另外的一面呢?下节研究重点——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