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人物感情。(2)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相关文学常识。 2.品味文章情节安排的技巧。 3.分析主要人物性格。难点:1.理解小说人物性格。 2. 探求宝玉挨打中贾政和宝玉父子冲突的深层原因。 3.通过《宝玉挨打》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成熟面对现实的社会、未来的世界,选择、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以导读为主,对小说赏读的一般规律进行阐释,指导学生遵循规律,理出全文线索。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红楼梦》以日常生活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日常生活中的波澜起伏,这部不以惊险情节见长的古典 [(www.)--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小说经久不衰,其艺术成就及思想价值均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极致。今天我们就以小说中“宝玉挨打”的片断为例,体味这种情节波澜的设计之妙。
二、解题
学生汇报预习情况,包括:简介曹雪芹和《红楼梦》的基本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特别是贾政、贾宝玉在家族中的地位),《宝玉挨打》这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等。教师略作补充。
(2)小结:<红楼梦>的产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由极盛转向极衰,所以这部作品的诞生有其历史的必然,它的主题“四大家族的兴衰”也与这个背景吻合。
三、研习课文 (欲看详细内容请点击此处) [(www.)--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挨打原因(1-5):陪客无精打彩、忠顺王府告状、贾环进谗。
第二部分:挨打经过(6-7):小厮打,贾政盖、要勒死。
第三部分:打后众人的态度(8-15):王夫人、贾母、凤姐、袭人、宝钗、黛玉。
2、局部设疑,引导学生讨论
(1)宝玉挨打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手足眈眈小动唇舌”指的是贾环利用了金钏投井一事乘机陷害宝玉
二是宝玉自己也有许多“不肖”之事,所以最终被父亲贾政痛打了一顿。宝玉的“不肖”大致有以下几条:结交、勾引”王爷喜爱的戏子;不爱读书、不愿与官场之人交往;成天与女孩子混在一起……
(2)请大家想想,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贾环的进谗还是宝玉的“不肖”呢?
明确:是宝玉的“不肖”他的种种的不肖实际上就是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一种叛逆。贾政信奉着封建主义的道德理念,严格维护着封建主义的社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希望宝玉成材,光宗耀祖,走仕途经济之路。而宝玉恰恰与之相悖,由于他特殊的生活环境和具体境遇,使他鄙视以男人为中心的虚伪的贵族社会,他要的是情场,是知己,是得乐且乐的追求情感信仰的人生观。相对贾政之主流,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叛逆者,即使不是这些事儿,换了其他的事儿,他也会挨打的。
(3)学生讨论:以你的观点,你认为宝玉该不该打?
(4)其实,不光你这么看,小说中的人也大多这么看。请同学结合课文找找哪些人认为宝玉是该打的?
明确:①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
②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
③宝玉挨打后,宝钗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这几句话说明宝钗认为宝玉是该打的。
四、课堂小结
曹雪芹描写情节有一个可贵的经验——他叙写矛盾往往不是孤立地写一种原因,而是善于将多种因素或条件有机地交错在一起,造成矛盾之“源”的厚度。同时一个矛盾波及的后果也是多向发散的,因而也为下一个波澜的创设打下了埋伏。
五、布置作业
思考并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宝玉挨打后,人们不同态度的描述来揭示众多人物的内心世界的。
1、找出王夫人、贾母的不同表现,从中可以看出她们怎样的内心世界?
2、宝钗、黛玉先后去探伤,她们到场后的言行颇不相同。试分析她们各自的内心活动。
教学活动
3.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目的3。以讨论为主,重点是通过对两组人物:贾母、王夫人和宝钗、黛玉的对比分析,深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红楼梦》有一种非常“经济”的写法,就是经常借一个事件,把很多人卷进来,再“逼迫”每个人出来一一表态,通过不同人物的行为言语及人物间的相互烘托与对比,使得每个人物都显得立体而丰满。这节课就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体会宝玉挨打后,不同人物所显露的不同心态。
二、学习课文
1、对宝玉挨打这件事,许多人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首先我们看看同处在封建家长位置的贾政、王夫人、贾母的表现,比较两人在爱护宝玉上有何不同?从中可以看出她们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结合课文举例说明)
(1)贾政的表现:三哭、三求。
①第一次流泪是在打宝玉之前。“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
第二次流泪是在宝玉被打后。因贾政要“勒死”宝玉,王夫人哭喊着苦劝、阻拦贾政。贾政听了王夫人一番话后,“不觉长叹一声,向椅子上坐了,泪如雨下”。
第三次流泪也是在宝玉被打后。王夫人叫着贾珠的名字并引起李纨的哭,“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②贾政的三次流泪充满了真诚与无奈:贾政的痛打宝玉之举,实有舐子之情,有恨铁不成钢的绝望,有以流泪来发泄内心难言之痛的万般无奈。
③老太君出场,贾政是“又急又痛”,被太君痛斥后还得叩头哭着谢罪,身为人子的他全然又是一个标准的孝子。
(2)王夫人的表现:三哭宝玉,深刻揭示出这位封建时代嫡室夫人的典型心态。
①一哭时抱住板子,以“老爷”、“老太太”身体为重相劝。
二哭时便以夫妻情份相求,自己“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
三哭已是失声大哭,把早逝的珠儿拿来作最后的盾牌,并以此来暗怨贾政。哭宝玉“这不争气的儿”,“你倘有个好歹,叫我靠那一个”。
②可以说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宝玉是她的护身符。她一方面依从宝玉以巩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一方面因痛失一子,对宝玉过分溺爱。她的哭既有真纯的母爱疼子天性,又有对宝玉的恨铁不成钢的凄楚和悲哀,但更多的是她竭力维护自己嫡室夫人的情感意念。
(3)贾母的表现:“三逼”,体现家庭最高地位的贵族老太太的气度、态势和影响。
①语言:“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 “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宝玉就禁得起了?”“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
行动:喘吁吁啐了贾政一口冷笑两次心疼生气,抱着哭个不停
②贾母是这个封建家族的最高统治者,是太上权威,拥有至高无上的裁夺权。她宠爱宝玉,以“孝道”的武器让贾政叩头认罪,也使宝玉在叛逆的路上走得更远。
2、通过比较发现三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由于三人皆属贵族社会的上层人物,他们都严格遵从封建的礼制,同时用这种“传统”观念行之于人,因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宝玉能成为家族合格的继承人。
不同:三人的教育方法不同,但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他们离宝玉的内心生活太远了。总之,贾政爱得无情,是个封建卫道士式的爱;王夫人爱得无理,王夫人爱儿子,但有私心。她虽不满宝玉的行为,但为了自身的利益又不得不保护这唯一的儿子。贾母爱得发昏,对宝玉是一味地纵容溺爱,成为宝玉最强硬的保护伞。
3、总结人物形象:
(1)宝玉:虽遭毒打没改变自己的思想,具有不屈于封建家长威严的叛逆性格;金钏之死令他愁苦,表现出善良多情的一面,与琪官交往,是个性自由的表现。
(2)贾政:作为封建官僚有他古板虚伪迂腐的一面,但作为一个父亲,有他的恨铁不成钢的心酸,有重亲情,负责任为人父的一片苦心。
(3)王夫人:封建家长的典型,她吃斋念佛,信奉封建伦理道德,恪守妇道。把宝玉当成自己身份地位的法宝。
(4)贾母:纵容溺爱孙子,但不反对管教,只是对被打的惨状难以接受。她的爱是宝玉最有力的保护伞。
三、课文小结
曹雪芹在人物安排上,一是常常把越是关系亲近、地位相同或活动常常在一起的人,性格越写得迥异,比如同为封建家长的贾母、王夫人等;二是把越是性格迥异的人越放在一处去写,这样便可以把人物性格衬托得更加鲜明,比如黛玉、宝钗在宝玉挨打后的表现。正是通过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将复杂的人物关系具体而清晰地展现出来,使《红楼梦》给我们提供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情画、世俗画。
四、布置作业
1.结合课文,搜集有关资料,以“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爱情悲剧之我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红楼梦》。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