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的方法,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河山一草一木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3.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
2.制作带有重点问题、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同学们,你们猜得出老师是哪里人吗?
【学生回答】(七嘴八舌)…
老师的故乡是重庆,在我的记忆中,重庆的冬天,天空总是灰白色的,眼前茫茫的都是浓浓的雾气,几乎看不到太阳的笑脸,天上看不到鸟儿的影子,冷风一吹,感到一股袭人的寒气。济南的冬天也是这样的吗?
【学生回答】…
【导人新课】是啊,同学们,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不同,我们心中的冬天也不一样。那么,作家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情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一起
去欣赏济南冬天的风光。
二、初读酝酿一涵咏冬天
1.同学们,请用自由朗读的方式品读课文,走进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品味作者眼中的景,心中的情。
(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课件展示】
(1)注音:
镶(xiang)水藻(zao)贮蓄(zhù)
发髻(ji)澄清(cheng)
着落(zhuo)看护(kan)
(2)释义:
响晴:晴朗无云。
设若:假如。
秀气:在文中是清秀的意思。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清亮。
空灵:在文中是清净透明的意思。
2.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打上了理解的烙印。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也就不同。要求同学们试着把自己当作老舍,走进课文。
【提出问题】老师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文辞间流淌的这种亲切感和亲和力,仿佛是老舍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朋友,那般柔情,娓娓道来。老师想问问,老舍用文字向读者介绍了济南的哪些景物?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文章有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三、删繁就简—一温情冬天
【提出问题】这山和水冷得是否凛例?暖得是否张扬?
其实文章开头有一句话,作者已经概括出来了,看看谁最先发现。
【学生回答】
【师生互动】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板书故意写错,写成“温情”)
书中是这个“温晴”。同学们,“温情”和“温晴”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是啊,中国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咱们可以通过形旁猜测它的意思。大家试试看。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温情”的“情”和“心”有关,“温晴”与“日”有关。
(板书:在“温情”和“温晴”下方分别板书“心”和“日”)
【教师点拨】大家说得真好,虽然是此“温晴”而不是彼“温情”,但是老师不忍心把它删去,隐隐约约,总觉得有丝丝缕缕的联系,你能在它们之间加上一组关联词吗?
【学生回答】
(板书:在“温情”与“温晴”间加上关联词)
【教师点拨】一个“情”和“晴”的世界。作家写文章也是这样,他得把感情渗透到文字中。有人曾说:散文是一位作家的掌纹,一位作家的主要作品往往是这位作家人格、情怀的全部解读。大家可以看看课本第6页的注释①,请同学来读一读有价值的信息。
【学生回答】…
【教师点按】老舍一生历经坎坷,先后辗转于北京,英国等地,《济南的冬天》是他在国外客居六年回国,到济南齐象大学任教授时所作。正因为有了一个漂泊在外寄人篱下的游子回到祖国怀抱的“温情”,所以才有了老舍笔下济南山水的“温晴”。
【提出问题】可是山水本身有情吗?。
【学生回答】…
【提出问题】刚学过朱自清的《春》,“山朗润起来了,水柔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不是山含笑,水含情吗?,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正因为有了人的情感,有了人心的加人,一切才有了神韵,有了灵性。那作者如何把济南山水写得充满“温情”的呢?前后四人分小组,找找看。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学生回答】…
【预设1】济南的山有情。“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中“摇篮”可否换成“竹篮”?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不能。“摇篮”感觉仿佛又回到妈妈的怀抱一温暖舒适。这正是温情之处。多么慈爱,多么宁静。“竹篮”没这种感觉。
【预设2】济南的雪有情。“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教师点拨】请有感情地朗读第4段。思考:这个段落中,作者把顶着雪的小山比作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为什么是日本女人,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什么是看护妇呢?
【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比作看护妇?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这让人感受到了一缕温婉与祥和。
【预设3】“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写出了害羞的情态。像一位妙龄的少女,粉色是少女的肌肤,用了拟人的手法。
【教师点拨】少女的粉色,多么生动的评价。让我们感觉是温柔多情的女孩,让老师也想起《沙扬娜拉》里的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一处景就蕴含一缕情,羞涩、柔媚。
【预设4】水有情。“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不忍心冻上,好让绿藻快长;还要给长枝的垂柳再当个镜子照个影儿呢,好让她梳理自己满头的青丝!“不忍得冻上”表示水对“绿的精神”的爱怜,对垂柳的心疼。“在水里照个影儿”表明垂柳也爱美。这样,不仅描写了藻绿、水清、柳美,而且通过它们的相互爱怜表现它们的协调和今.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教师点拨】同学们点评都很到位,将景和情恰当地联系在一起,并使人感到这些景物好像有了灵性,情意脉脉。我们一起来把这几句读一下。
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彩儿呢。
【学生齐读】…
【比较阅读】
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B.天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
【教师提问】去掉“儿”后与原句有什么区别呢?大家再读读看。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除了这一“儿”字,还有些语气词也能很好地表达情感。比如:“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大家试着把这“吧”字去掉,看看效果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是啊,一个“吧”字,仿佛作者因为爱而祈求老天爷。我们朗读的时候就要读得温柔一点,舒缓一点,大家再读一遍。
【教师追问】还有没有体现温情的句子呢?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有首诗写得好,“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这里的天有情,地有情,山有情,水有情,人更有情,天人合一,好一个温情脉脉、爱意绵绵的世界!难怪老舍先生毫不吝惜地称济南是一块一(拖长声问)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在老舍的散文里,他几乎没有写过纽约,也几乎没有写过伦敦、新加坡,写汉口、重庆、成都的极少,就是北京也写得并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一写就是一个长长的系列,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济南的马车、济南的大葱…而且都写得那么典雅,那么精致,那么动人,那么富有诗意!这是一段现代著名作家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奇情奇缘。一起来读一读老舍先生的《吊济南》。
【课件展示】这里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存在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
【教师点拨】暖而秀,温而晴,固然是济南冬天的本色,但又何尝不是作者这位人民的艺术家回归祖国后心中温情的真实写照!用他夫人的话说:在济南的这四年里,是老舍整个人生中最为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美好时光。
四、诗画意蕴一诗意冬天“:
【教师提问】济南有幸迎来老舍,老舍用心领悟到了济南的温情,你是生活的有心人吗?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触动过你的心弦吗?你用一颗敏感而柔软的心去走近老舍,走进课文了吗?
【学生思考】…
【教师点拨】大家都在沉默,都在深思。如果以前我们没有做到,那么希望从今天开始,打开我们的眼之窗,心之门。
让我们写几句话。
【课件展示】可以送给老舍,感谢他教会我们去寻美悟美,为我们营造了一方宁静样和的精神家园:也可以送给自己,这空灵的景致,这本色的生活,让我学会思考,理解人生,在这平凡的喜怒哀乐中,做出海扬帆的美梦。(可以是对文章的感悟,也可以是对人生的启迪。)
(学生书写)
【师生互动】请写完的同学分享一下心情。
【示例1】徜徉在老舍的文字里,在冷冷的冬季感受了暖暖的温情,让我们明白了用心去观察,用心去生活。
【示例2】在济南的冬天,那山,那水,那雪,那人都充满了情意,充满了诗意,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示例3】每天行走在家与学校的路上,忽视了头顶的蓝天,耳畔的微风,路旁的小花,老舍先生用他细腻的笔不仅描绘出了温情的济南,还唤醒了我们对生活中美的感觉。
【教师点拨】感谢老舍先生,向他学习,热爱生活。
(师配乐朗读)
【教师点拨】同学们都写得令人感动,老师读完课文也写了几句话,与大家分享。
【课件展示】山色如黛,水绿如碧,温风如酒,薄雪如银。带着希望而来。在行色匆匆、只争朝夕的日子里,我们几多疲累,几多迷茫。或许真的该为流浪的心灵和漂泊的灵魂安个家了,那或许是老舍笔下的温情,或许是佩弦眼中的缤纷,亦或是梁衡心中的炽热…年年岁岁,花开花落,任世间万象纷繁变迁,唯一不变的是我们这寻美悟美的脚步。
【教师总结】欣赏了济南的冬天,领略了冬天的济南,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
【课件展示】慢点走,欣赏一路风景,欣赏自己。
五、作业设计
1.推荐阅读:写冬的作品,如王鲁彦的《雪》、周同宾的《雪》、鲁迅的《雪》茅盾的《冬天》、俞平伯的《雪晚归船》。
2.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以《________的秋天》为题写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