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济南的冬天》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济南的冬天》讲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8 18: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的冬天》讲义
一、课文简介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以“温晴”为主线,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等独特的景致,展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暖、晴朗、舒适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济南这座城市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作者介绍
老舍(1899 年 2 月 3 日—1966 年 8 月 24 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三、基础知识
1. 生字词
镶(xiāng) 响晴(xiǎng qíng) 温晴(wēn qíng) 安适(ān shì) 肌肤(jī fū) 秀气(xiù qi) 绿萍(lǜ píng) 水藻(shuǐ zǎo) 贮蓄(zhù xù) 澄清(chéng qīng) 空灵(kōng líng) 地毯(dì tǎn)
2. 词语解释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安适:安静而舒适。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四、课文解读
(一)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温晴)
2. 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通过写济南的山、水来表现)
(二)精读文本——济南的山
默读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思考: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小山摇篮图,雪后初晴图,城外远山图,空灵水晶图)
小山摇篮图(第三自然段)
问题:这一自然段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案:作者把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比作“小摇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的可爱、温暖,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问题:体会“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句话中“特别”“好像”的表达效果。
答案:“特别”强调了小山的可爱程度,“好像”则是一种形象的联想,让读者更能感受到济南被小山呵护的温馨。
雪后初晴图(第四自然段)
问题:雪后的山景有什么特点?
答案: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形象地写出了矮松的形态。
问题: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表示效果。
答案: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坡上雪色与草色相间的景象比作“带水纹的花衣”,“穿”字赋予山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坡的美丽。
城外远山图(第五自然段)
问题:城外的远山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作者用“卧”字来形容城外的远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远山的安闲、舒适,与前文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相呼应。
空灵水晶图(第六自然段)
问题: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答案:写了济南冬天的水不结冰,反而冒着热气,水藻在绿萍下显得更加绿,天空倒映在水中,整个水面就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问题:体会“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句话的妙处。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整个水面比作蓝水晶,里面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和灰色树影,色彩鲜明,画面美丽,展现了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
(三)精读文本——济南的水
1. 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思考: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A.水的绿:“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里写出了水的绿,绿得生机勃勃。
B.水的清:“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通过从下往上的视角,展现了水的清澈。
C.水的暖:“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体现了水的温暖。
(四)情感体悟
1.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时,字里行间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 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和眷恋。
2.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济南的冬天写得如此生动迷人?
- 善于观察,抓住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 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 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写作特色
1. 抓住特征,描绘景物。
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山、水、天等景物,表现了济南独特的风貌。
2.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时,将自己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融入到字里行间,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3.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4. 语言优美,清新自然。
作者的语言简洁明快,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六、拓展延伸
1. 同学们,你们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回忆一下,仿照《济南的冬天》的写作手法,写一篇短文,描绘家乡的冬天。
2. 推荐阅读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进一步感受老舍先生的文学魅力。
七、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在这篇《济南的冬天》中,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笔触,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温晴、美丽。济南的山是那么可爱,济南的水是那么清澈、温暖。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老舍先生一样,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用文字去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温暖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