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文言文特殊句式探究
——宾语前置句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刘凤英
此处插入经压缩后的授课教师照片,大小不能超出此相框
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提宾句式,即宾语前置句。
⑴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⑵沛公安在? 《鸿门宴》
⑶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4)何为其然也? 《赤壁赋》
(5)何以解忧? 《短歌行》
规律一:疑问句中,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 “安”、“焉”、“胡”、“恶”等
例:
⑴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⑵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⑶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
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⑵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3)“唯利是图”, “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
举”“惟余马首是瞻”
规律三:用 “之” 或 “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形成宾语前置句。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翻译:项王、项伯向东坐,亚父向南坐。
规律四: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一)“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形成宾语前置句。如:
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你) ②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孔雀东南飞》 (她) ③ 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我)
④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 (你)
(二)“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
① 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我) ②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 (我)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我)
规律五:当“相”字用在动词前,译为“我,你,他(她)”;当“见”字用在动词前,译为“我”时,宾语前置。
除此之外,还有现在常用的“诚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用法。
“见”可译为“我”,即“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其间旦暮闻何物?
E、君何患焉?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2.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 )
A、无乃尔是过与?
B、何陋之有?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厌之有?
3.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 ”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06年广东卷)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的几点规律: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以“之”和“是”作提宾标志
方位时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相”用在动词前,译为“我,你,他(她)”,“见”用在动词前,译为“我”
文言文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将其“顺装”过来。
常见形式
需注意的情况
课后作业
完成学案上的“拓展练习”
邮箱:415116212@
QQ:415116212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