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二节 快与慢
1.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根据诗意能估算出物体运动速度的是 ( )
A.坐地日行八万里 B.天台四万八千丈 C.桃花潭水深千尺 D.春风十里扬州路
2.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 m, 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 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3.如图甲所示是小车甲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是小车乙运动的 图像,由图像可知 ( )
A.经过5s 乙车通过的路程是2m B.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4.(多选)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就越长
B.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当速度的大小不变时,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理学中的速度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5.(多选)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众看到第一名冲过终点时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通过记录用时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运动员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运动员可能做变速运动
6.(多选)关于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速度在数值上等于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时间一定时,速度大的一定跑得远
7.重阳节小明去登高,上山时他的速度为 1m/s,到达山顶后立即按原路返回,下山时他的速度为 3m /s,那么小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为 ( )
A.2.5 m/s B.2m/s C.1.5m /s D.1.4 m/s
8.甲、乙两名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运动到相同终点.甲在前一半时间里以3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前一半路程中以3m /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之比为 ( )
A.24:25 B.25:24 C.4:5 D.5:4
9.“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列选项是明明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四个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表示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10.如图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凯里驶向长沙,若凯里距长沙 则(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5km/h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70m/s
C.该汽车从凯里到达长沙,至少需要9h D.该汽车从凯里到达长沙,至少
11.济宁内环高架项目由高架路和地面快速路两部分组成,其中高架路36 km,设计速度 90 km/h,合__________m/s. 小明跟随爸爸开车行完高架路全程用时36 min,则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km/h.
12.爸爸带小明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开车出发时,发现车旁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
车次 南昌西开 上海虹桥到 运行距离
G1386 10:05 13:59 780km
G1348 10:26 13:41 780km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到南昌西站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G1348列车由南昌到达上海虹桥的平均速度;
(3)中途G1348 列车以 180 km/h的速度通过一个长度为 1800 m的隧道,高铁列车全部通过隧道行驶的时间是 40 s,计算这列高铁列车的长度.
13.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某司机驾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前行,突然发现前方 70 m处有障碍物.司机需要紧急停车,在反应过程中,汽车保持原速匀速前行了18 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42m,从开始制动到汽车停下共用时3.28 s.则:
(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2)汽车在反应和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新交通法规定,严禁酒驾.若司机醉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 2倍,若汽车还是以原来的速度行驶,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参考答案
1.A 解析:A.物体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为速度,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日行,说明时间是一日,八万里,是对应的路程,故 A符合题意;B、C、D.“天台四万八千丈”指的是天台山的高度;“桃花潭水深千尺”指的是桃花潭的深度,“春风十里扬州路”指的是路的长度,只有距离,没有时间,不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故 B、C、D 错误.故选 A.
2. C
3. C 解析:A.由图可知乙车速度为2m/s,则经过5s 乙车通过的路程是 10m,故 A 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甲车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甲车做匀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由图乙可知,乙车速度为 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C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甲、乙两车都做匀速运动,速度始终不变,没有从0开始的加速过程,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4. AD 5. ABD
6.AD 解析:A.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路程、时间、速度三个物理量必须相对应,故 A 正确;B.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所得,故 B错误;C.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C错误;D.根据 可知,时间一定时,速度大的一定跑得远,故 D正确.故选 AD.
7.C 解析:假设上山和下山的路程都是s,上山所用的时间为,下山所用的时间为,则小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为 故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 C.
8.A 解析:设总路程为s,甲所用时间为t,乙所用时间为,对甲可得出
即 对乙可得出: 则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之比 故选:A.
9. A 10. C
11.25 60 解析:因为 所以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为
12.解:(1)交通标志牌到南昌西站的路程s=30 km,当驾车以最快速度行驶时,到达南昌西站的时间最短,由限速牌可知车最大的行驶速度 v=60 km/h,所以从交通标志牌到南昌西站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0.5 h;
(2)G1348列车由南昌到达上海虹桥运行的路程 时间为G1348列车由南昌到达上海虹桥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3)高铁通过隧道的速度为 50m/s,所用的时间 高铁运行的路程为这列高铁列车的长度为.
13.解:(1)由 可得,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2)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行驶的路程为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行驶的时间为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3)若司机醉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2倍,则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 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 从发现障碍物到车停止的距离 故以原来的速度行驶,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