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句式整理积累 课件(3)

文档属性

名称 常见文言句式整理积累 课件(3)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6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4:56:12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主谓倒装句
状语后置句
奋斗吧,为了祖国的明天!
彩塘中学 杨奕娜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
和用法。

题型:主要是翻译题
直击高考
不同的句式
能力等级:B(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宾语前置
所谓 ,是指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词序和现代汉语相比,似乎颠倒了,其实它们是符合文言语法的。
(变式句)
倒装句
宾语前置
类型:
(定语)
〔状语〕
(定语)
定语后置
主谓倒装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主谓宾,是主干,
定语藏在主宾前,
谓语一看着了急,
前状后补巧打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信自”
“未有之”
“不欺余”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自”“之”“余”,它们分别作动词“信”“有”“欺””的宾语,
3、代词宾语都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规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不、弗、未、非、否、毋、无、莫
这类句子一般含有否定词:
翻译下列句子: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吾爱之,不吾叛也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臣未之闻也
C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王者孰谓
“操何”
“在安”
“谓孰”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孰”,它们分别作动词“操”“在”“谓”的宾语,
3、宾语都在动词之前。
规律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而今安在哉?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姜氏何厌之有?
C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其是之谓乎!
4、无乃尔是过与?
5、唯利是图
6、惟才是举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其是之谓乎!
4、无乃尔是过与?
5、唯利是图
6、惟才是举
规律三: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注意: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 格式。
唯(惟):只,只是
下列各句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B.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C.吾谁欺?欺天乎?
D.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巩固提高
B
“我麦”中心语是“麦”,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在该否定句中不前置。
A.代词宾语“之”是谓语“尝闻”的宾语,前置
C.“谁欺”是“欺谁”;
D.“一言以蔽之”是“以一言蔽之”的倒装
1、籍何以至此
2、王问:“何以知之?”
3、夜以继日
4、秋以为期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6、余是以记之。
7、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1、籍何以至此
2、王问:“何以知之?”
3、夜以继日
4、秋以为期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6、余是以记之。
7、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规律四: 介宾结构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之前,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以”
谓语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C
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二、定语后置句
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之”是标志,无实义)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之”是标志)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马之千里者
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3.中心词+后置定语+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②客有吹洞箫者
4.中心词+数量词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③命子封帅车二百乘
试比较:
⑴马之千里者( )
⑵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修饰关系
领属关系
注意:
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1、中心语+定语+者
2、中心语+之(而)+定语+者
3、中心语+之+定语
4、中心语+数量词(作定语)
注意:翻译时务必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
选出下列句中不是定语后置的一项
A、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郑人有欲买履者 。
B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状语。
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三)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⑷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介词“于(乎)”组成介词结构,今译时一般作状语,后置。例: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⑷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后置。
例:
⑴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⑶具告以事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代词宾语
1、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标志性词语:“于”、“乎” 、“以” 等。
2、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后。
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2、亟请于武公 。
3、公幸教晞以道。
4、于其身,则耻师焉。
5、得复见将军于此。
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一 试身 手
(四)主谓倒装句
如: 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快哉,此风!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君何以知燕王?
2、宋何罪之有?
3、豫州今欲何至?
4、唯余马首是瞻 。
5、会于西河外渑池。
6、未之尝闻。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8、何以自托于赵。
宾语前置
宾前
宾前
宾前
状后
宾前
状语后置
宾前
+ 介词结构后置
作业: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