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掌握特殊句式;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了解晏子的政治主张,学习晏子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的品质,认识晏子的智慧。
2学情分析
本课文言知识点较多,但就文本整体而言学生理解难度不太大。
3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数”“诛”“罪”“谢”“而”、“之”等词的含义和用法为重点;2、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等文言基础知识为难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作业】课前预习:
1、对照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的读音和含义,注意“数、诛、死、不行、利、罪、便、再拜”在文中的意思和“而”的用法。2、弄清教学设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活动2【导入】一、新课导入
简介《晏子使楚》的故事
活动3【练习】二、通读课文,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及解释:
(一)重点实词:景公召而数之曰。数:责备 而君反以罪臣。罪:责怪 仓库少内。内:交纳 便事左右。便:能言善变。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死:为动用法。
属托不行,货赂不至。属:同“嘱” 并曾赋敛。曾:同“增”。 寡人无复与焉。与:参与,干预。
(二)虚词:结合课后练习四,辨析“而”的用法。(参看课件)
(三)重点句式: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东阿者 ,子之东阿也
活动4【讲授】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疏通文脉
请同学上台在黑板上画内容梗概
活动5【活动】四、合作探究
1、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其治政有什么不同?
2、晏子原来治理东阿时“民无饥者”,齐景公却要治他的罪;后来“饥者过半”,景公“反迎而贺”。为什么?
3、齐景公听到“仓库少内… …饥者过半”,竟然不像上次那样发怒,反而下席而谢?这说明了什么?
活动6【活动】五、拓展思考:
角度1:景公为什么对晏子的评价会出现偏差呢?
齐景公只听信近臣对晏子的评价,导致他在评价晏子时出现了失误,告诫齐景公也启发后人——评价人(考核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作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
角度2:课后练习第二题(第102页)
活动7【讲授】六、课文小结
晏子的目的?用事实说话,明用人之道。
刘向的用意?劝君主:勿聚敛,任贤能。
活动8【作业】七、课后作业:
文章用简短的篇幅、谈了一个重大问题:执政是对广大百姓负责还是为少数权臣负责?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观点。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