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02 议论类-【好题汇编】3年(2022-2024)高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文言文阅读】专题02 议论类-【好题汇编】3年(2022-2024)高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9 16:36: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议论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犹非与操有怨者。臧霸先从陶谦,后助吕布,布为操所擒,霸藏匿,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先是操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操定兖州,翕、晖投霸。至是,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操叹其贤。盖操当初起时,方欲藉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济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
至刘备,一起事即为人心所向。观其三顾诸葛,咨以大计,独有傅岩爰立之风。关、张、赵云,自少结契,终身奉以周旋,即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随,别无贰志。此固数人者之忠义,而备亦必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矣。至托孤于亮,曰:“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
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孙策生擒太史慈,即解其缚曰:“子义青州名士,但所托非人耳。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此策之得士也。陆逊镇西陵,权刻印置逊所,每与刘禅、诸葛亮书,常过示逊,有不安者,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力者乎?陆逊晚年为杨竺等所谮,愤郁而死。权后见其子抗,泣曰:“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
(节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刘备为吕布A所袭B奔C于操D程昱E以备F有雄才G劝操H图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藉,凭借、借助,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藉”意思相同。
B.即,即使,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意思不同。
C.固,固然,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固”意思相同。
D.但,只是,与《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臧霸曾为吕布效力,曹操擒捉吕布以后,臧霸为避祸藏匿起来;后来他又被曹操捕获,曹操不计前嫌,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为琅邪相。
B.曹操初起时为图霸业,能笼络人才,甚至能任用曾与己有怨者;势位已定时则猜忌异己,滥杀无辜。这正是其用人“以权术相驭”的表现。
C.刘备以性情结交忠义之士,以诚待人,故能深得人心;刘备创业过程中多次遭遇挫折,但诸葛亮及关、张、赵云等人患难相随,忠贞不渝。
D.陆逊镇守西陵时,深得孙权信任,孙权给刘禅、诸葛亮写信,常常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到了晚年,陆逊遭到谗害,郁郁而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曰:“善”。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
(节选自《说苑·贵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B.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C.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D.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饥者则食之”与“食野之苹”(《短歌行》)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
B.“而汤放之”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字含义相同。
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
D.“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悲”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 )
A.魏武侯乘船顺河而下,对吴起说,险固的河山是魏国之玉。吴起以三苗氏、夏桀虽有河山之固却因不修德而亡为例,指出德政才是国之宝。
B.太公建议把殷商的士众全部杀掉,一个也不要剩。邵公则建议有罪的诛杀,无罪的人让他们活下去。武王不同意太公和邵公的建议。
C.景公在寿宫游玩,看到老人背着柴并面有饥色,就下令让官吏供养老人。晏子则指出,喜爱有才德的人,同情没能力的人,是守国的根本。
D.叔向反对晋平公在春天筑台,认为那样做会耽误农时,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平公于是停止了筑台的劳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
(2)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夏为天子,十有余世。殷为天子,二十余世。周为天子,三十余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
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余岁则大败。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子之所置之。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是非其明效大验邪!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
(取材于《汉书·贾谊传》)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无道之暴也 暴:短促 B.所上者告讦也 讦:揭发
C.道之以德教 道:引导 D.祸几及身 几:大多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秦为天子,二世而亡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
B.是故法之所用易见 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
C.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
D.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 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岂顾不用哉 难道反而不用(赏善罚恶)吗
B.皆以积渐然 都凭借积累渐变使社会达到这种状态
C.汤武之定取舍审 商汤和周武王审查并制定治国的方略
D.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 人主为什么不引用殷、周、秦的史实来考察上述言论呢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培育美好的品德要从小做起,应该营造良好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一般人的智力有限,可以明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能预见将会发生的事情。
C.君主面对各种不同的言论,必须有正确的辨别之道,那就是要以事实验证。
D.君主的治国方略不一定会应验于国之安危,百姓哀乐才是国之安危的根本。
10.请归纳文章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礼义的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庄达甫《摄山采药图》序
(清)张惠言
①始余见达甫图其貌,取杜甫诗题之曰《看剑引杯》①。时达甫方壮年,锐意天下事,议论慷慨,豪气见于眉目间。迄今十八九年,屡困场屋,益衰且病。以孝廉方正举,有司欲以应召用,固辞不赴,遂不复应进士举。而更为图,曰《摄山采药》。或以告余曰:“达甫殆无意于世也夫?”余闻而疑之。古之君子,汲汲忧乐于天下者,诚以道存也。道苟存,不以遇不遇异其志,又不当以吾身之衰而有自安之心。达甫年未五十,道之行不行未可知,纵不得于今,亦当有以见于后,而区区摄生②之谋哉?与向所闻于达甫者颇大异。
②然余窃尝论国家之用人□,如臾柎、扁鹊之蓄百药焉,取之必择其地,聚之必当其时,储之必备其物。一旦有用,出之笼中而不匮焉者,其求预也。事方其急而号之山泽之间,其捆载而来者,必柴胡、桔梗也,人参、紫芝、丹砂、石乳,未有能致者焉,人参、紫芝、丹砂、石乳之用,而投以柴胡、桔梗,其不足以愈病而速之死也明甚。见柴胡、桔梗之不足以愈病,而以为天下之药皆若是,其惑岂细耶?
③若是者曾不足以当庸医,而俨然任国家,进退天下士,自以为得之。世有臾柎、扁鹊,宁不为大忧耶?余又疑以为达甫之意或出于此。然吾闻古之有道之士,盖有重治其精神而易③天下者,吾未尝学之也,达甫傥④闻之欤?序其事,姑以问之。
【注】①看剑引杯:出自杜甫诗句“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②摄生:养生。③易:轻视。④傥:或许。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
A.耳 B.矣 C.耶 D.也22.对第①段写到庄达甫两幅自画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两幅画具有强烈的对比意味
两幅画反映出画家的境遇变化
对两幅画的解说引出了下文
对两幅画的解说意在表达友情
23.第②段借药材说理,颇具特色,请加以赏析。(4分)24.作者对庄达甫的情感态度比较复杂,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复曰:“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以《春秋》。”此圣人操心,不顾世人之是非也。柱厉叔事莒敖公,莒敖公不知,及莒敖公有难,柱厉叔死之。不知我则已,反以死报之,盖怨不知之深也。豫让谓赵襄子曰:“智伯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此乃烈士义夫,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也。行无坚明之异,才无尺寸之用,泛泛然求知于人,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此乃众人之心也。圣贤义烈之士,既不可到,小生有异于众人者,审己切也。审己之行,审己之才,皆不出众人,亦不求知于人,已或有知之者,则藏缩退避,唯恐知之深,盖自度无可以为报效也。或有因缘他事,不得已求知于人者,苟不知,未尝退有怼言怨色,形于妻子之前,此乃比于众人,唯审己求知也。
大和二年,小生应进士举。当其时,先进之士以小生行可与进,业可与修,喧而誉之,争为知己者不啻二十人。小生迩来十年江湖间,时时以家事一抵京师,事已即返。尝所谓喧而誉之为知己者,多已显贵,未尝一到其门。何者?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默默藏缩,苟免寒饥为幸耳。
昨李巡官至,忽传阁下旨意,似知姓名,或欲异日必录在门下。阁下为世之伟人巨德,小生一获进谒,一陪宴享,则亦荣矣,况欲异日终置之于榻席之上,齿于数子之列乎?无攀缘丝发之因,出特达倜傥之知,小生自度,宜为何才可以塞阁下之求,宜为何道可以报阁下之德。是以自承命已来,审己愈切,抚心独惊,忽忽思之,而不自知其然也。
若蒙待之以众人之地,求之以众人之才,责之以众人之报,亦庶几异日受约束指顾于簿书之间,知无不为,为不及私,亦或能提笔伸纸,作咏歌以发盛德,止此而已。其他望于古人,责不以及,非小生之所堪任。伏恐阁下听闻之过,求取之异,敢不特自发明,导说其衷,一开阁下视听。其他感激发愤,怀愧思德,临纸汗发,不知所裁。某恐惧再拜。
(选自唐·杜牧《投知己书》)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圣人操心 操:持
B.形于妻子之前 形:表现
C.齿于数子之列乎 齿:排列
D.伏恐阁下听闻之过过:过错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知我者其天乎 吾其还也
B.此乃烈士义夫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时时以家事一抵京师 洎牧以谗诛
D.非小生之所堪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
B.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
C.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
D.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
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作者认同的做法的一项是( )
①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 ②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 ③苟不知,未尝退有怼言怨色 ④未尝一到其门
⑤或欲异日必录在门下 ⑥求之以众人之才,责之以众人之报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以孔子、柱厉叔、豫让三人为例,提出“知”与“不知”的问题,引起下文的论述。
B.作者参加进士考试时受到推誉、被众人引为知己,之后十年间转徙江湖,行文中不无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C.作者在文中提到“藏缩退避”“默默藏缩”,反映了他在被人任用之后不敢积极作为的退缩心态。
D.文章是作者写给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崔郸的书信,表达了感激之意,但态度不卑不亢,言辞得体。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恐知之深,盖自度无可以为报效也。
(2)其他望于古人,责不以及,非小生之所堪任。
13.作者与众人“知”与“不知”的区别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刑赏忠厚之至论
【宋】苏辙
古之君子立于天下,非有求胜于斯民也。为刑以待天下之罪戾,而唯恐民之入于其中以不能自出也;为赏以待天下之贤才,而唯恐天下之无贤而其赏之无以加之也。盖以君子先天下,而后有不得已焉。夫不得已者,非吾君子之所志也,民自为而召之也。故罪疑者从轻,功疑者从重,皆顺天下之所欲从。
且夫以君临民,其强弱之势、上下之分,非待夫与之争寻常之是非而后能胜之矣。故宁委之于利,使之取其优,而吾无求胜焉。夫惟天下之罪恶暴著而不可掩,别白而不可解,不得已而用其刑。朝廷之无功,乡党之无义,不得已而爱其赏。如此,然后知吾之用刑,而非吾之好杀人也;知吾之不赏,而非吾之不欲富贵人也。使夫其罪可以推而纳之于刑,其迹可以引而置之于无罪;其功与之而至于可赏,排之而至于不可赏。若是二者而不以与民,则天下将有以议我矣。使天下而皆知其可刑与不可赏也,则吾犹可以自解。使天下而知其可以无刑、可以有赏之说,则将以我为忍人,而爱夫爵禄也。
圣人不然,以为天下之人,不幸而有罪,可以刑、可以无刑,刑之,而伤于仁;幸而有功,可以赏、可以无赏,无赏,而害于信。与其不屈吾法,孰若使民全其肌肤、保其首领,而无憾于其上;与其名器之不僭,孰若使民乐得为善之利而无望望不足之意。呜呼!知其有可以与之之道而不与,是亦志于残民而已矣。且彼君子之与之也,岂徒曰与之而已也,与之而遂因以劝之焉耳。故舍有罪而从无罪者,是以耻劝之也;去轻赏而就重赏者,是以义劝之也。盖欲其思而得之也。故夫尧舜、三代之盛,舍此而忠厚之化,亦无以见于民矣。
(选自《苏辙集》)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自为而召之也 召:招致
B.故宁委之于利 委:交付
C.而无憾于其上 憾:遗憾
D.与之而遂因以劝之焉耳 劝:勉励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刑以待天下之罪戾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B.然后知吾之用刑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若是二者而不以与民 求人可使报秦者
D.盖欲其思而得之也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说理为主;始终围绕刑赏忠厚,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照,层层递进,通顺畅达,体现了作者“汪洋澹泊”的文风。
B.作者认为,要以忠厚仁爱为本,如果只把刑赏作为手段,就起不到劝善惩恶的作用,这反映了作者儒家仁政治国的思想。
C.文章指出,从君与民的关系上看,君强民弱,君上民下,君不应用权力压制百姓,而应让百姓得到更多好处,顺应百姓愿望。
D.作者认为,圣人对罪恶不可掩盖或解脱的人,对在朝廷无功劳、在家乡不讲信义的人,进行刑赏,其他情况要舍有罪从无罪。
17.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若夫当时赏罚之所不能及则又为之明言其状而使后世嗟叹痛惜之不已呜呼贤人君子之功烈与夫乱臣贼子罪恶之状于此皆可以无忧其无闻焉是故古者圣人重史官
(选自苏辙《史官助赏罚论》)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则将以我为忍人,而爱夫爵禄也。
(2)知其有可以与之之道而不与,是亦志于残民而已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夫学者是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齐有宦者内参田鹏鸾,本蛮人也。年十四五,初为阍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时伺间隙,周章询请。每至文林馆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睹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后被赏遇,位至侍中开府。
邺平之后,吾见徙入关。吾儿思鲁尝谓吾曰:“朝无禄位,家无积财,当肆筋力,以申供养。每被课笃,勤劳经史,未知为子可得安乎?”吾命之曰:“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使汝弃学徇财,丰吾衣食,食之安得甘?衣之安得暖?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藜羹媪褐,我自欲之。”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至A文林馆B问书C之外D不暇E他语F及睹古人G节义之事H未尝不感激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文中加点的“端”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中的“端”,意义不同。
B.春华秋实,是由历史典故凝固而来的成语,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C.老而弥笃的“而”是连词,表转折。与《屈原列传》中“楚怀王贪而信张仪”的“而”用法相同。
D.游学,文中指远游异地,从师学习,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其品质。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君子学习表现言行举止之间,一切都是世人典范:提倡学习要真诚力行,长期积累,必能体会其中乐趣,若舍弃治学意义和禽兽无异。
B.《颜氏家训》将学习之道比作种树,如果没有春华,自然没有秋实;还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列举事例,讨论早学和晚学,虽有不同,但同样值得肯定。
C.《颜氏家训》引用孔子“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佐证适当地晚学是有好处的;指出若到婚冠时还未学,就因保守而失学,实在愚蠢。
D.齐国人田鹏鸾,虽居下位但好学,趁着差事繁忙之余向旁人请教:颜之推教导儿子思鲁,学习不能终止,勉励其从正道承家业。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2)每被课笃,勤劳经史,未知为子可得安乎?
5.请结合材料二来谈谈如何做到荀子所说的“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圣人之辞,可为也;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是以君子强学而力行。
〔疏〕“圣人之辞,可为也”者,谓可依放而得之;“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者,有其辞而无其德,人不信也。“君子强学而力行”者,《儒行》云:“夙夜强学以待问,力行以待取。”言圣人之所以能使人信者,不惟其辞,而惟其学与行。故求为圣人者,亦不惟务为圣人之辞,而当务为圣人之学与行也。《缁衣》云:“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中论·贵验》云:“孔子曰:‘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皆其义。
(《法言义疏·修身》)
材料二:
客问于某曰:“张荆州之行,子将何以告之?”某应之曰:“吾将告之以讲学。”客笑曰:“若是哉,吾子之迂也! 荆州早岁发策大廷,天子亲擢为第一,盛名满天下,吾子顾以讲学告之,不亦迂乎!”
某曰:“子以吾所谓讲学者果何也耶?盖天下之患,莫大于自足,自足则画矣。信如子言,荆州若挟是数者以居,则仆尚何道?惟荆州方且退然若诸生,曾无一毫见于颜面,此仆之所以叹息慕向,而讲学之说是以敢发也。
“盖天下之物众矣,纷沦轇轕,日更于前,可喜可怒,可慕可愕,所以荡耳目而动心志者,何可以数计?而吾以藐然之身当之知诱于外一失其所止则迁于物。夫人者,统役万物者也,而顾乃为物役,可乎哉? 是以贵于讲学也。天下之事变亦不一矣。几微之形,节奏之会,毫发呼吸之间,得失利害,有霄壤之势。吾朝夕与之接,一有所滞塞,则昧几而失节。其发也不审,则其应也必盭〔注〕。一事之隳,万事之所由隳也,岂不可惧乎? 是以贵夫讲学也。夫惟讲学而明理,则执天下之物不固,而应天下之变不胶。吾于天下之物无所恶,而物无以累我,皆为吾役者也。
“然所谓讲学者,宁有它求哉? 致其知而已。知者吾所固有也,本之六经以发其蕴,泛观千载以极其变,即事即物,身亲格之,超然会夫大宗,则德进业广,有其地矣。”
(《南轩先生文集·送张荆州序》)
[注]盭:同“戾”,乖戾,罪过。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而吾以A藐然之身B当之C知D诱于外E一F失其所G止H则迁于物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指对古书的详细注解,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意义不同。
B.微,小、少,“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微”意为“没有”,两处词义不同。
C.叹息,即叹气,与《琵琶行》中“我闻琵琶已叹息”的“叹息”词义相同。
D.霄壤,指天地,比喻相去甚远,“霄壤之势”与成语“天壤之别”意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要让人信服,不仅靠文辞,还要身体力行,材料一引用《儒行》《缁衣》等文章中的语句进一步强调了“行”的重要性。
B.材料二提出人是万物的主宰者,天下事物“多”且“变”,学习的意义之一就是让人明白道理,应对变化,不拘泥于外物。
C.张荆州名满天下,为人正直谦逊,南轩先生虽未曾与他谋面,却心生思慕之情,所以想趁送别之际向他表达对学习的看法。
D.以六经为本阐发意蕴,纵观历史探究变化,亲身追寻事物本源,南轩先生认为这样学习,能帮助学者提升品德,增长学问。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求为圣人者,亦不惟务为圣人之辞,而当务为圣人之学与行也。
(2)盖天下之患,莫大于自足,自足则画矣。
14.两则材料均涉及“学”的目的,而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节选自《昌黎先生集·伯夷颂》)
材料二:
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①,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韩子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尝与太公②闻西伯③善养老,则往归焉。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及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盖行年八十余,而春秋固已高矣。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
(节选自《王安石文集·伯夷论》)
【注】①叩马而谏:武王伐纣,伯夷与叔齐拉着武王的马劝谏阻止。②太公:姜子牙。③西伯:周文王。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武王A一奋B太公C相之D遂出E元元F于涂炭之中G伯夷H乃不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道笃而自知明也”与《陈情表》“则刘病日笃”中“笃”词义不同。
B.“天下孰不病纣”与《种树郭橐驼传》“故病且怠”中“病”词义相同。
C.“欲夷纣者”与《苏武传》“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中“夷”词义相同。
D.“太公相而成之”与《孔雀东南飞》“好自相扶将”中“相”词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认为伯夷在商朝灭亡后宁可饿死也不吃周粟的行为,是为了坚守自己的道。
B.韩愈通过赞颂伯夷“特立独行”“信道笃”的精神,批评当时士人中存在的不良风气。
C.王安石认为,韩愈写《伯夷颂》是依据司马迁的观点,而司马迁的观点有失偏颇。
D.王安石通过推论,否定了孔子、孟子二人认为伯夷为追求“仁”而饿死的说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2)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
14.王安石认为司马迁、韩愈对伯夷的评价是片面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议论类
(2024·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犹非与操有怨者。臧霸先从陶谦,后助吕布,布为操所擒,霸藏匿,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先是操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操定兖州,翕、晖投霸。至是,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操叹其贤。盖操当初起时,方欲藉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济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
至刘备,一起事即为人心所向。观其三顾诸葛,咨以大计,独有傅岩爰立之风。关、张、赵云,自少结契,终身奉以周旋,即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随,别无贰志。此固数人者之忠义,而备亦必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矣。至托孤于亮,曰:“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
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孙策生擒太史慈,即解其缚曰:“子义青州名士,但所托非人耳。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此策之得士也。陆逊镇西陵,权刻印置逊所,每与刘禅、诸葛亮书,常过示逊,有不安者,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力者乎?陆逊晚年为杨竺等所谮,愤郁而死。权后见其子抗,泣曰:“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
(节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刘备为吕布A所袭B奔C于操D程昱E以备F有雄才G劝操H图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藉,凭借、借助,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藉”意思相同。
B.即,即使,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意思不同。
C.固,固然,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固”意思相同。
D.但,只是,与《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臧霸曾为吕布效力,曹操擒捉吕布以后,臧霸为避祸藏匿起来;后来他又被曹操捕获,曹操不计前嫌,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为琅邪相。
B.曹操初起时为图霸业,能笼络人才,甚至能任用曾与己有怨者;势位已定时则猜忌异己,滥杀无辜。这正是其用人“以权术相驭”的表现。
C.刘备以性情结交忠义之士,以诚待人,故能深得人心;刘备创业过程中多次遭遇挫折,但诸葛亮及关、张、赵云等人患难相随,忠贞不渝。
D.陆逊镇守西陵时,深得孙权信任,孙权给刘禅、诸葛亮写信,常常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到了晚年,陆逊遭到谗害,郁郁而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
【答案】10.BDG 11.A 12.C 13.(1)曹操让臧霸交出那两个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的原因,是因为不做这样的事情。”
(2)我以前听信谗言,与令尊的关系不够深厚,因此辜负了你。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刘备被吕布袭击后,投奔曹操,程昱认为刘备有雄才,劝曹操图谋除掉他。
“为……所”为被动句式,之间不断开,“奔”是下一句的谓语动词,承前共用主语“刘备”,B处断开;
“于操”是介词结构,引出“奔”的对象,之间不断开,第一个“操”是介词“于”的宾语,程昱为下一句的主语,D处断开;
“备有雄才”是“以”的宾语,“劝操图之”为独立的句子,承前省略主语程昱,G处断开。
故选BDG。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两个“藉”意思不同。“藉”,凭借、借助;/即使。句意:正是想借助众人的力量成就大业。/即使仅能免于斩刑。
B.正确。即,即使;/立即。句意:即使在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时。/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
C.正确。句意:这固然是几人的忠义。/(曹孟德)固然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
D.正确。句意:只是所托非人罢了。/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诸葛亮及关、张、赵云等人患难相随,忠贞不渝”错误,根据原文“关、张、赵云,自少结契,终身奉以周旋,即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随,别无贰志”可知,刘备创业过程中多次遭遇挫折,患难相随,忠贞不渝的是关、张、赵云三人,没有诸葛亮。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出”,交出;“所以”,……的原因;“以”,因为;“者……也”,表判断。
(2)“汝”,你;“笃”,深厚;“负”,辜负。
参考译文:
三国时期的人才可谓是最为鼎盛的,这也得益于三国的君主各自善于用人,因此能够汇聚众人的力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他们用人的方式各有不同。大致来说,曹操是以权术驾驭人,刘备是以性情结交人,孙氏兄弟则是以意气感召人。
刘备被吕布袭击后,投奔曹操,程昱认为刘备有雄才,劝曹操图谋除掉他。曹操说:“现在是收揽英雄的时候,杀一个人会失去天下人的心,这是不可以的。”然而,这还不是与曹操有怨的人。臧霸先是跟随陶谦,后来帮助吕布,吕布被曹操擒获后,臧霸藏匿起来。曹操通过招募的方式找到臧霸,立即任命他为琅邪相。早先,曹操在兖州时,任用徐翕、毛晖为将,兖州发生动乱,徐翕、毛晖都叛变了。后来曹操平定兖州,徐翕、毛晖投奔臧霸。到这时,曹操让臧霸交出那两个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的原因,是因为不做这样的事情。”曹操叹息他的贤能。曹操当初起事时,正是想借助众人的力量成就大业,所以以此奔走天下。等到他削平群雄,势位已定时,孔融、许攸等人都因嫌忌被杀。荀彧一直是曹操的谋主,也因为阻止曹操接受九锡而被逼死。由此可见,曹操的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的宽容用人,只是出于权宜之计,以应一时之需,这就是所谓的以权术驾驭人。
至于刘备,一起事就为人心所向。看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咨询大计,独有傅岩立贤的风范。关羽、张飞、赵云,自年轻时结交,终身相随,即使在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时,这几人也患难与共,毫无二心。这固然是几人的忠义,但刘备也必定有深厚的情感纽带令人不能解开。到托孤于诸葛亮时,刘备说:“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之下仍能见其肝胆相照,岂不是性情的流露?诸葛亮是第一流的人才,其他两国都不能得到,唯独刘备能得到他,这也可见以诚待人的效果。
至于孙氏兄弟用人,也各自有别人比不了之处。孙策生擒太史慈后,立即解开他的绑缚,说:“子义是青州名士,只是所托非人罢了。我是你的知己,不用担心不如意。”这是孙策得士的表现。陆逊镇守西陵,孙权把印章放在陆逊那里,每次与刘禅、诸葛亮通信,常常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然后盖上印章发出。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尽力的吗?陆逊晚年被杨竺等人谗害,愤郁而死。孙权后来见到陆逊的儿子陆抗,哭着说:“我以前听信谗言,与令尊的关系不够深厚,因此辜负了你。”作为君主能自悔其过,像这样开诚布公地告知,谁能不感动流泪呢?这就是孙氏兄弟用人,这就是所说的以意气感人的表现。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曰:“善”。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
(节选自《说苑·贵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B.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C.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D.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饥者则食之”与“食野之苹”(《短歌行》)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
B.“而汤放之”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字含义相同。
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
D.“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悲”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 )
A.魏武侯乘船顺河而下,对吴起说,险固的河山是魏国之玉。吴起以三苗氏、夏桀虽有河山之固却因不修德而亡为例,指出德政才是国之宝。
B.太公建议把殷商的士众全部杀掉,一个也不要剩。邵公则建议有罪的诛杀,无罪的人让他们活下去。武王不同意太公和邵公的建议。
C.景公在寿宫游玩,看到老人背着柴并面有饥色,就下令让官吏供养老人。晏子则指出,喜爱有才德的人,同情没能力的人,是守国的根本。
D.叔向反对晋平公在春天筑台,认为那样做会耽误农时,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平公于是停止了筑台的劳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
(2)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答案】
10.D 11.A 12.D
13.(1)周武王攻破殷商后,召见姜太公询问道:“要怎么处置殷商的士人和百姓?”
(2)现在我请求对那些年老体弱无人供养的人,还有年老丧失配偶没有家室的人,根据情况而供给他们财物。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周公说:“让他们各自住着自己的房屋,耕作自己的田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只亲近仁义的人。百姓有过错,责任在我一人身上。”武王说:“看得远大啊,(这样做足以)平定天下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啊。”
从内容来看,划线句是“周公”和“武王”的对话,两个“曰”是标志,“武王曰”前面是“周公”所言,所以“武王”前面断开,排除C;
从句式结构来看,“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是“……者,……也”的判断句,且“贵士君子”是动宾短语作“者”的定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
“居其宅”和“田其田”都是动宾结构,且结构一致,中间断开,排除B。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饥者则食之”意思是“饥饿的人就给他粮食吃”,“食”是名词作动词,拿食物给人吃;“食野之苹”意思是“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食”,吃。两者含义不同。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D.“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错误,曲解文意,文中“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意思是“怎么能靠这些来安身存命,而被后代尊称为国君呢”,这是说不能靠建造游观之台这些方式来安身存命。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克”,攻破;“召”,召见;“奈……何”,把……怎么办。
(2)“鳏寡”,丧妻丧夫;“论”,评定具体情况;“供秩”,供给生活物品,供给财物;“焉”,代词,他们。
参考译文:
圣人对待天下百姓就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饥饿就给他食物吃,寒冷就给他衣服穿,抚养他们,培育他们,唯恐他们不能发展壮大。
魏武侯乘船顺黄河而下,在中游的时候回头对吴起说:“多么美丽而险要的山河啊,这是魏国的无价之宝呀!”吴起回答:“(一国之宝)在于国君的德政而不在于山河的险要。当初的三苗氏,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由于他不讲仁义道德,被夏禹消灭了。夏桀所居住的地方,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华山,伊阙山在南边,羊肠阪在北边;由于他治国不施仁政,被商汤放逐了。由此可见,(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如果君王不施德政,恐怕船上这些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啊。”魏武侯说:“你说得对。”武王打败了商,召见姜太公,问他:“该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办 ”太公回答:“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会连他所住地方的墙壁都厌恶。把他们全部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 ”武王说:“不行。”太公出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你看怎么办?”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 ”武王说:“不行。”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武王问;“你看该怎么办 ”周公说:“让他们各自居住在自己的家里,耕种自己的田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只)亲近仁爱的人。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武王说:“平定天下的胸怀多么宽广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啊!” 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个老年人背着柴,面有饥色。齐景公就很同情他,感慨地说:“让当地的官员养活他。”晏子说:“我听人说,喜好贤良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守住国家的根本啊。现在君主怜惜老者,那么您的恩泽没有达不到的了,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齐景公笑了,脸上也有了喜悦的神色。晏子说:“圣贤的君王遇到贤良就喜好贤良,遇到不幸就怜悯不幸。现在我请求找来老弱而没有人养活、丧妻丧夫却没有房屋的人,评定之后安置他们。”齐景公说:“很好!”于是,老弱的人有人养活,丧妻丧夫的人也有了居住的屋子。
晋平公想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叔向进言说:“不可以。古代圣明的君王崇尚道德,乐善好施,宽缓刑律,抓紧农时;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这是耽误百姓的农时啊。怎么能靠这些来安身存命,而被后代尊称为国君呢!”晋平公说:“好!”于是放弃了建造游观之台的工程。
(2022·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夏为天子,十有余世。殷为天子,二十余世。周为天子,三十余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
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余岁则大败。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子之所置之。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是非其明效大验邪!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
(取材于《汉书·贾谊传》)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无道之暴也 暴:短促 B.所上者告讦也 讦:揭发
C.道之以德教 道:引导 D.祸几及身 几:大多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秦为天子,二世而亡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
B.是故法之所用易见 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
C.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
D.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 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岂顾不用哉 难道反而不用(赏善罚恶)吗
B.皆以积渐然 都凭借积累渐变使社会达到这种状态
C.汤武之定取舍审 商汤和周武王审查并制定治国的方略
D.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 人主为什么不引用殷、周、秦的史实来考察上述言论呢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培育美好的品德要从小做起,应该营造良好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一般人的智力有限,可以明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能预见将会发生的事情。
C.君主面对各种不同的言论,必须有正确的辨别之道,那就是要以事实验证。
D.君主的治国方略不一定会应验于国之安危,百姓哀乐才是国之安危的根本。
10.请归纳文章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礼义的作用。
【答案】
6.D 7.C 8.C 9.D
10.①防患于未然,绝恶于未萌。
②潜移默化,起教于微眇。
③坚持礼义教化,则礼义积而民和亲。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几:大多”错误。“几”,几乎。句意:几乎祸及自身。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亡:灭亡/通“无”,没有。句意:秦王朝的天子只传了两代就被推翻了/治理国家的道理与放置器物没有什么不同。
B.之:助词,的/助词,取独。句意:所以法律的作用明显/秦始皇想尊奉宗庙安定子孙后代。
C.而:都是连词,转折。句意: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自己还没有觉察到/所以,君主想要百姓善良温顺的愿望是相同的,只是用来使百姓善良温顺的方法不同。
D.或:或许/有的人。只是用来使百姓善良温顺的方法不同/现在,假如有人说,治理国家,礼义的作用不如法令。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C.句意:因为商汤王、周武王决定取舍很慎重。“定取舍”,决定取舍;“审”,慎重。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君主的治国方略不一定会应验于国之安危,百姓哀乐才是国之安危的根本”错误,由原文“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可知,君主的治国方略不同,百姓哀乐就不同,哀乐的感受,便是应验祸福的东西。所以,君主的治国方略应验于国之安危,是国之安危的根本。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可知,防患于未然,绝恶于未萌。
结合“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可知,潜移默化,起教于微眇。
结合“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可知,坚持礼义教化,则礼义积而民和亲。
参考译文:
夏朝的天子传了十几代,然后由殷商继承。殷商的天子传了二十几代,然后由周继承。周朝的天子传了三十几代,然后由秦继承。秦王朝的天子只传了两代就被推翻了。
人的秉性相差并不很大,为什么三代的君主以德治世维持了长期的统治,而秦王朝的君主无道国运短暂呢?这个原因是可以理解的。古代英明的君主,在太子诞生时,就举行礼仪,所以,太子从婴儿的时候起,就接受了道德礼义。所以,太子从诞生之时开始,所见到的都是正经的事,所听到的都是正派的语言,所实行的都是正确的原则,左右前后都是正直的人。一直与正直的人相处,他的思想和行为不可能不正直,就好像生长在齐国的人不能不说齐国话一样;经常与不正直的人相处,就会变成为不正直的人,就像生长在楚国的人不能不说楚国话一样。到秦朝却不是这样。秦朝的风俗本来就不崇尚谦让,它崇尚的是奸诈;本来就不崇尚礼义,它崇尚的是刑罚。
人的智力,能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不能认识将要发生的事。礼的作用在于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前,法律则是对已发生的行为进行惩罚。所以法律的作用明显,而礼的作用却难以觉察。用庆赏来奖励善行,用刑罚来惩治罪恶,先王推行这样的政治,坚定不移,实施这样的政令,准确无误。根据这一公正的原则,政治才能像地载天覆一样无偏无私,怎么能说先王不使用庆赏和刑罚呢?然而,人们一再称赞的礼,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将罪恶断绝于未形成之前,从细微之处推行教化,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自己还没有觉察到。孔子说:“让我断案,我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一定使讼案不再发生。”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如首先确定选择什么抛弃什么,取舍标准一旦在心中确定,相应的安危后果就会表现出来。天下安定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天下危亡也不是一天促成的,都是日积月累渐渐形成的,因此,不可以不观察它的积累过程。君主所积聚的治国方法,在于他选择什么,抛弃什么。选择礼义方法治国的君主便积聚礼义,选择刑罚治国的君主便积聚刑罚。刑罚积聚到一定的程度,百姓就会埋怨而背叛君主,礼义积聚到一定程度,百姓就会和睦而亲近朝廷。
所以,君主想要百姓善良温顺的愿望是相同的,只是用来使百姓善良温顺的方法不同。有的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引导,有的用法令进行惩罚。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开导的,随着道德和教化的深入人心,民风就会和乐;用法令进行惩罚的,法令使用到极点,民风就会令人悲哀。哀乐的感受,便是应验祸福的东西。秦始皇想尊奉宗庙安定子孙后代,这与商汤王和周武王是相同的,但是,商汤王、周武王广泛推行德政,他们建立的国家得以保存了六七百年;秦始皇统治天下只有十多年就土崩瓦解了。这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商汤王、周武王决定取舍很慎重,而秦始皇决定取舍不慎重。国家政权好比一个大器物,现在有人安放器物,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便安全,放到危险的地方就危险。治理国家的道理与放置器物没有什么不同,关键就在于天子把它安置在什么地方。商汤王、周武王把天下安置在仁、义、礼、乐之上,因而恩德滋润天下,禽兽蔓延,草木富饶,四方蛮夷都受到恩惠,王位留传子孙数十代,这是人所共知的。秦始皇把国家安置于法令、刑罚之上,德和恩没有一样,因而怨恨充斥天下,百姓憎恶他如同对待仇敌一样,几乎祸及自身,子孙被灭绝,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这不是充分证明了取舍不同后果就明显不同吗?有人说:“要判断某人说的话是否正确,一定要观察他所说的事实,那样,说话的人就不敢胡言乱语了。”现在,假如有人说,治理国家,礼义的作用不如法令,教化的成效不如刑罚,君主为什么不拿商朝、周朝、秦朝盛衰兴亡的事实给他看呢?
(2022·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庄达甫《摄山采药图》序
(清)张惠言
①始余见达甫图其貌,取杜甫诗题之曰《看剑引杯》①。时达甫方壮年,锐意天下事,议论慷慨,豪气见于眉目间。迄今十八九年,屡困场屋,益衰且病。以孝廉方正举,有司欲以应召用,固辞不赴,遂不复应进士举。而更为图,曰《摄山采药》。或以告余曰:“达甫殆无意于世也夫?”余闻而疑之。古之君子,汲汲忧乐于天下者,诚以道存也。道苟存,不以遇不遇异其志,又不当以吾身之衰而有自安之心。达甫年未五十,道之行不行未可知,纵不得于今,亦当有以见于后,而区区摄生②之谋哉?与向所闻于达甫者颇大异。
②然余窃尝论国家之用人□,如臾柎、扁鹊之蓄百药焉,取之必择其地,聚之必当其时,储之必备其物。一旦有用,出之笼中而不匮焉者,其求预也。事方其急而号之山泽之间,其捆载而来者,必柴胡、桔梗也,人参、紫芝、丹砂、石乳,未有能致者焉,人参、紫芝、丹砂、石乳之用,而投以柴胡、桔梗,其不足以愈病而速之死也明甚。见柴胡、桔梗之不足以愈病,而以为天下之药皆若是,其惑岂细耶?
③若是者曾不足以当庸医,而俨然任国家,进退天下士,自以为得之。世有臾柎、扁鹊,宁不为大忧耶?余又疑以为达甫之意或出于此。然吾闻古之有道之士,盖有重治其精神而易③天下者,吾未尝学之也,达甫傥④闻之欤?序其事,姑以问之。
【注】①看剑引杯:出自杜甫诗句“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②摄生:养生。③易:轻视。④傥:或许。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
A.耳 B.矣 C.耶 D.也
22.对第①段写到庄达甫两幅自画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两幅画具有强烈的对比意味
两幅画反映出画家的境遇变化
对两幅画的解说引出了下文
对两幅画的解说意在表达友情
23.第②段借药材说理,颇具特色,请加以赏析。(4分)
24.作者对庄达甫的情感态度比较复杂,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答案】
21. D 22. D
23.第②段以类比进行说理。以医生储药用药分别比国家储备使用人才,又用普通药材、珍贵药材比庸才和真才,并借对药材储备、使用的结果比国家选用真才不足的后果。全段说理显豁,生动形象,层层推进,发人深思。
24.作者对庄达甫从锐意天下事到无意功名的变化感到惋惜;作者通过批评朝廷用人失当,表达对庄达甫一定程度的理解;作者借古人的人生观,委婉批评了庄达甫的消极态度;作者认为其年未五十,还有行道的机会,表达了对庄达甫的规劝和激励。
(2022·天津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复曰:“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以《春秋》。”此圣人操心,不顾世人之是非也。柱厉叔事莒敖公,莒敖公不知,及莒敖公有难,柱厉叔死之。不知我则已,反以死报之,盖怨不知之深也。豫让谓赵襄子曰:“智伯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此乃烈士义夫,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也。行无坚明之异,才无尺寸之用,泛泛然求知于人,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此乃众人之心也。圣贤义烈之士,既不可到,小生有异于众人者,审己切也。审己之行,审己之才,皆不出众人,亦不求知于人,已或有知之者,则藏缩退避,唯恐知之深,盖自度无可以为报效也。或有因缘他事,不得已求知于人者,苟不知,未尝退有怼言怨色,形于妻子之前,此乃比于众人,唯审己求知也。
大和二年,小生应进士举。当其时,先进之士以小生行可与进,业可与修,喧而誉之,争为知己者不啻二十人。小生迩来十年江湖间,时时以家事一抵京师,事已即返。尝所谓喧而誉之为知己者,多已显贵,未尝一到其门。何者?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默默藏缩,苟免寒饥为幸耳。
昨李巡官至,忽传阁下旨意,似知姓名,或欲异日必录在门下。阁下为世之伟人巨德,小生一获进谒,一陪宴享,则亦荣矣,况欲异日终置之于榻席之上,齿于数子之列乎?无攀缘丝发之因,出特达倜傥之知,小生自度,宜为何才可以塞阁下之求,宜为何道可以报阁下之德。是以自承命已来,审己愈切,抚心独惊,忽忽思之,而不自知其然也。
若蒙待之以众人之地,求之以众人之才,责之以众人之报,亦庶几异日受约束指顾于簿书之间,知无不为,为不及私,亦或能提笔伸纸,作咏歌以发盛德,止此而已。其他望于古人,责不以及,非小生之所堪任。伏恐阁下听闻之过,求取之异,敢不特自发明,导说其衷,一开阁下视听。其他感激发愤,怀愧思德,临纸汗发,不知所裁。某恐惧再拜。
(选自唐·杜牧《投知己书》)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圣人操心 操:持
B.形于妻子之前 形:表现
C.齿于数子之列乎 齿:排列
D.伏恐阁下听闻之过过:过错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知我者其天乎 吾其还也
B.此乃烈士义夫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时时以家事一抵京师 洎牧以谗诛
D.非小生之所堪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
B.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
C.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
D.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
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作者认同的做法的一项是( )
①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 ②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 ③苟不知,未尝退有怼言怨色 ④未尝一到其门
⑤或欲异日必录在门下 ⑥求之以众人之才,责之以众人之报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以孔子、柱厉叔、豫让三人为例,提出“知”与“不知”的问题,引起下文的论述。
B.作者参加进士考试时受到推誉、被众人引为知己,之后十年间转徙江湖,行文中不无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C.作者在文中提到“藏缩退避”“默默藏缩”,反映了他在被人任用之后不敢积极作为的退缩心态。
D.文章是作者写给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崔郸的书信,表达了感激之意,但态度不卑不亢,言辞得体。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恐知之深,盖自度无可以为报效也。
(2)其他望于古人,责不以及,非小生之所堪任。
13.作者与众人“知”与“不知”的区别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答案】
7.D 8.C 9.C 10.B 11.C
12.(1)只怕了解赏识太过,自己估计没有可以用来报答效力的地方。
(2)其他期望像古人一样,这样的要求难以达到,不是我所能承受的。
13.众人:“知”则无以为报,“不知”则恼怒怨恨。
作者:“知”则竭力报答,“不知”则审察自己,不会怨天尤人。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D.句意:我担心您听说的情况太过分(或超过实情)。“过”,过分,超过实情。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副词,表猜测,大概;表商量,还是。句意: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我们还是回去吧。
B.动词,是;副词,竟然。句意:这是志向高远、坚守大义的人/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C.介词,因为。句意:常常因为家事抵达京城/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
D.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句意:不是我所能够担任的/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十年来,品行没有增进,学业没有增长,半夜忖度,内心有愧,又能秉持什么说辞在知己面前作为进拜的凭依呢?
“自十年来”是时间状语,一般独立成句,“行不益进”和“业不益修”同为主谓句,句子结构一致,各自独立,排除ABD;
“中夜”即“半夜”,是下一句的时间状语,不可断开,排除ABD。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作者认同的做法,可以采用排除的办法,即排除不是作者认可的做法。
②“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出自第一段,意思是“别人赏识却不能有所报答,不赏识就愤怒怨恨”,结合“此乃众人之心也”可知,这是普通人的表现,作者不认同。
⑤“或欲异日必录在门下”出自第三段,意思是“或者想要他日招录到您的门下(为您效力)”,结合“昨李巡官至,忽传阁下旨意”可知,这是陈述对方的想法,不是作者的观点。
排除这两句。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反映了他在被人任用之后不敢积极作为的退缩心态”错误,结合“唯审己求知也”“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是以自承命已来,审己愈切,抚心独惊”等信息可知,作者的“藏缩退避”“默默藏缩”应是表现他的小心谨慎以及自我审察反思的精神。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唯恐”,只怕;“知”,赏识;“自度”,自我揣度;“以”,用来;“报效”,报答效力。
(2)“望”,期望,企望;“责”,要求;“及”,达到;“堪”,能够。
1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找到作者与众人关于“知”与“不知”的表现,根据这些表现进行概括。
先看“众人”,由“行无坚明之异,才无尺寸之用,泛泛然求知于人,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此乃众人之心也”可知,“众人”行为才能没有可取之处却想要得到别人的赏识,受赏识的时候“不能有所报”,不受赏识的时候则是“怒”。
再看作者,由“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也”“审己之行,审己之才,皆不出众人,亦不求知于人”“苟不知,未尝退有怼言怨色”“唯审己求知也”“是以自承命已来,审己愈切,抚心独惊”“知无不为,为不及私”可知,作者认为,受赏识的时候要尽己所能报答对方所“知”之恩;不受赏识的时候就要反思审察自己,不会怨天尤人。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又说:“了解我怪罪我的,恐怕就在于这部《春秋》。”这是圣人所执持的心志,不会顾及世人的褒贬评论。柱厉叔侍奉莒敖公,莒敖公不赏识他,等到莒敖公遇到危难,柱厉叔为他拼死效劳。不赏识我就算了,反而为他赴死,这是怨恨对方不赏识自己。豫让对赵襄子说:“智伯把我当国士对待,所以我就要像国士一样报答他。”这是志向高远、坚守大义的人,感念他人的赏识,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行为没有坚定明确的特异之处,才能没有一点用处,平平庸庸却想要得到别人的赏识,别人赏识却不能有所报答,不赏识就愤怒怨恨,这是一般人的心理。圣贤义烈之士的标准,我达不到,但和一般人不同,是因为我深切地省察自己。省察自己的品行,省察自己的才能,都不能超出一般人,也不要求得到他人的赏识,如果有人赏识,我就躲藏退让,只怕了解赏识太过,自忖没有可以用来报答效力的地方。有时因为别的事情,不得已想要得到别人的赏识,如果不能被赏识,未曾有过怨恨的言语神色,或者在妻子儿女面前有所表现,这和一般人相比,只是省察自己希求被人了解罢了。
大和二年,我参加进士考试。这个时候,先仕进之人认为我的能力可以考中,学业可以培养,大声地赞美我,争着把我当作知己的不亚于二十人。我近来漂泊江湖十年间,常常因为家事而抵达京城,事情办完就返回。曾经大声赞美我并引我为知己的人大多都已经显达尊贵,我未曾到他们门上去。为什么?这十年来,品行没有增进,学业没有增长,半夜忖度,内心有愧,又能秉持什么说辞在知己面前作为进拜的凭依呢?只好默默退缩躲避,只不过苟且免于饥寒罢了。
昨天李巡官前来,忽然传达您的意思,好像知道我的姓名,或者想要他日招录到您的门下(为您效力)。阁下您是拥有大德的伟人,我能够得到觐见或者能够列席宴享就已经很荣耀了,更何况他日能够被您礼待列于一众贤人之中呢?我既没有依附投靠的资本,也没有通达卓异的能力,我自己衡量,应该有什么才能满足您的需求,应该用什么办法才能报答您的恩德。因此自从受命以来,我审察自己更为急切,反省自问更加心惊,反复思考,却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承蒙您能用普通人的方式对待我,用普通人的才能要求我,用普通人的回报责令我,那么他日我或许可以在名列官署簿册之时,知道该做的就尽心竭力去做,所为不涉及个人私事,也或者铺纸作文,吟咏歌颂传扬您的高尚品德,仅此而已。其他期望像古人一样,这样的要求难以达到,不是我所能承受的。我担心您听说的情况太过分,求取过于优待,怎敢不特意阐述明白,言说内心衷情,扩大您的听闻。其他感奋激发,惭愧思德,面对纸张流汗不已,不知如何表达。某心怀惶恐再拜呈上。
(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刑赏忠厚之至论
【宋】苏辙
古之君子立于天下,非有求胜于斯民也。为刑以待天下之罪戾,而唯恐民之入于其中以不能自出也;为赏以待天下之贤才,而唯恐天下之无贤而其赏之无以加之也。盖以君子先天下,而后有不得已焉。夫不得已者,非吾君子之所志也,民自为而召之也。故罪疑者从轻,功疑者从重,皆顺天下之所欲从。
且夫以君临民,其强弱之势、上下之分,非待夫与之争寻常之是非而后能胜之矣。故宁委之于利,使之取其优,而吾无求胜焉。夫惟天下之罪恶暴著而不可掩,别白而不可解,不得已而用其刑。朝廷之无功,乡党之无义,不得已而爱其赏。如此,然后知吾之用刑,而非吾之好杀人也;知吾之不赏,而非吾之不欲富贵人也。使夫其罪可以推而纳之于刑,其迹可以引而置之于无罪;其功与之而至于可赏,排之而至于不可赏。若是二者而不以与民,则天下将有以议我矣。使天下而皆知其可刑与不可赏也,则吾犹可以自解。使天下而知其可以无刑、可以有赏之说,则将以我为忍人,而爱夫爵禄也。
圣人不然,以为天下之人,不幸而有罪,可以刑、可以无刑,刑之,而伤于仁;幸而有功,可以赏、可以无赏,无赏,而害于信。与其不屈吾法,孰若使民全其肌肤、保其首领,而无憾于其上;与其名器之不僭,孰若使民乐得为善之利而无望望不足之意。呜呼!知其有可以与之之道而不与,是亦志于残民而已矣。且彼君子之与之也,岂徒曰与之而已也,与之而遂因以劝之焉耳。故舍有罪而从无罪者,是以耻劝之也;去轻赏而就重赏者,是以义劝之也。盖欲其思而得之也。故夫尧舜、三代之盛,舍此而忠厚之化,亦无以见于民矣。
(选自《苏辙集》)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自为而召之也 召:招致
B.故宁委之于利 委:交付
C.而无憾于其上 憾:遗憾
D.与之而遂因以劝之焉耳 劝:勉励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刑以待天下之罪戾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B.然后知吾之用刑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若是二者而不以与民 求人可使报秦者
D.盖欲其思而得之也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说理为主;始终围绕刑赏忠厚,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照,层层递进,通顺畅达,体现了作者“汪洋澹泊”的文风。
B.作者认为,要以忠厚仁爱为本,如果只把刑赏作为手段,就起不到劝善惩恶的作用,这反映了作者儒家仁政治国的思想。
C.文章指出,从君与民的关系上看,君强民弱,君上民下,君不应用权力压制百姓,而应让百姓得到更多好处,顺应百姓愿望。
D.作者认为,圣人对罪恶不可掩盖或解脱的人,对在朝廷无功劳、在家乡不讲信义的人,进行刑赏,其他情况要舍有罪从无罪。
17.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若夫当时赏罚之所不能及则又为之明言其状而使后世嗟叹痛惜之不已呜呼贤人君子之功烈与夫乱臣贼子罪恶之状于此皆可以无忧其无闻焉是故古者圣人重史官
(选自苏辙《史官助赏罚论》)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则将以我为忍人,而爱夫爵禄也。
(2)知其有可以与之之道而不与,是亦志于残民而已矣
【答案】14.C 15.B 16.D 17.若夫当时赏罚之所不能及/则又为之明言其状/而使后世嗟叹痛惜之不已/呜呼/贤人君子之功烈/与夫乱臣贼子罪恶之状/于此皆可以无忧其无闻焉/是故古者圣人重史官 18.(1)那么(人们)将认为我是狠心的人,并且是吝惜(赏赐)爵位俸禄啊。
(2)知道(上面)那些情况有可以给予百姓(刑赏忠厚)的道理却不给予,这也是存心伤害百姓罢了。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句意:在刑赏方面没有怨恨。“憾”,怨恨。解释错误。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连词,用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制定刑罚来对待天下的罪恶过失。/介词,凭借。这句话的意思是:而彭祖如今凭借特别长寿而闻名。
B.“之”均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两句话的意思分别是:然后了解君子使用刑罚。/想要人们没有困惑很难啊。
C.“者”,代词,用在数词后,……方面。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两种情况都对百姓不刑不赏。/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这句话的意思是: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
D.“而”,连词,表递进。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约都是想要百姓自行思考而领悟到啊。/连词,表转折。这句话的意思是:帮助秦国却不帮助五国。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圣人对……进行刑赏”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夫惟天下之罪恶暴著而不可掩,别白而不可解,不得已而用其刑。朝廷之无功,乡党之无义,不得已而爱其赏”,这段话是作者对刑赏的议论,并不是“圣人”的做法。
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及”是动词,是“实行”的意思,“不能及”即是“没有来得及实行”,“则”是连词,是“就”的意思,因此“则”前应断开;
“而”是连词,表结果,“使后世嗟叹痛惜之不已”是前句“为之明言其状”的结果,因此“而”前应断开;
“呜呼”,叹词,应独立成句,因此“呜呼”前后皆应断开;
“贤人君子之功烈”和“夫乱臣贼子罪恶之状”是并列关系,分别陈述贤人君子的“功”与乱臣贼子的“恶”,“与”是表并列的连词,因此“与”之前应断开;
“于此”的意思是由此,“其”是指代前句的“贤人君子之功烈与夫乱臣贼子罪恶之状”,因此“于此”之前应断开;
“焉”是句末语气词,“是故”是固定搭配,是“因此”之意,所以“焉”之后应断开。
句意:如果是当时的赏罚所没有来得及实行的,就在《春秋》里替君主明白地记载他们的功过,使后世的人为之感叹、惋惜不已。唉!贤人君子的丰功伟绩和那些乱臣贼子的罪恶行径,由此都可以不用担忧不传到后世了。因此古代的圣人非常重视史官。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则”,连词,那么;“忍”,形容词,狠心的;“爱”,动词,吝惜。
(2)“其”,代词,上面那些情况;“与”,动词,给予;“残”,动词,伤害;“而已矣”,罢了。
参考译文:
古代的君子立身于天下,不是想要压制百姓。制定刑罚来对待天下的罪恶过失,却唯恐百姓落入刑罚之中而不能脱离;制定恩赏来对待天下的贤德大才,却唯恐天下没有贤才而无从施予恩赏。大约是君子以天下为先,之后才有不得已的制定刑赏之举。之所以不得已,因为这不是君子的志向,而是百姓自身的行为而招致的。所以对可能有罪的人从轻处理,对可能有功的人从重奖赏,都顺应了天下的民心所向。
况且以君主的身份来治理百姓,因为两者之间强弱、上下的分别,不能等等与百姓争论寻常的是非曲直之后再驳倒他。因此宁可用利益来交付他,让他获得足够的好处,而君主不求一定要压制他。唯独天下的罪恶行径暴露于世而无法掩盖,从旁为其解释也不能开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到刑罚。朝廷中没有功劳的人,乡族中没有信义的人,君主不得已才吝啬施予赏赐。这样,然后了解君子使用刑罚,并不是因为君子喜欢杀人;了解君子不施赏,也不是君子不想使人富贵。如果一个人的罪名能够证实并且进入刑罚的范畴,但他的行为又能够拿出来放在无罪的范畴;如果将功劳给他就能够进入施赏的范畴,排除他的功劳就进入不能施赏的范畴。如果这两种情况都对百姓不刑不赏,那么天下人将对君主议论纷纷了。如果让人们都知道应当施以刑罚、不能施予恩赏,那么君主还可以开解。如果让天下人都知道可以不施刑罚、可以施予恩赏,那么(人们)将认为我是狠心的人,并且是吝惜(赏赐)爵位俸禄啊。
圣人则不是这样,圣人认为天下之人如果不幸而产生罪行,可以施以刑罚、也可以不施以刑罚,用刑的话,就有伤仁爱;如果幸运而立下功劳,可以恩赏,也可以不赏,不赏的话,就妨害信义。与其不使君子之法受到贬抑,不如让百姓保全性命,在刑赏方面没有怨恨;与其越分授予官位,不如让百姓乐于得到行善的好处而没有急切不能满足的地方。唉!知道(上面)哪些情况有可以给予百姓(刑赏忠厚)的道理却不给予,这也是存心伤害百姓罢了。况且君子将这个道理给予百姓,难道只是白白地给予而已吗,给予之后再趁势勉励他们罢了。因此舍弃有罪的行为而判定无罪,是用羞耻来进行勉励;舍弃轻赏而施予重赏,是用道义来进行勉励。大约都是想要百姓自行思考而领悟到啊。所以唐尧、虞舜、夏、商、周的盛业,假如舍弃这些,那么刑赏忠厚也就不能让百姓看见了。
(选用全国一模到三模或者考前模拟题)
(2024届·湖南郴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夫学者是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齐有宦者内参田鹏鸾,本蛮人也。年十四五,初为阍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时伺间隙,周章询请。每至文林馆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睹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后被赏遇,位至侍中开府。
邺平之后,吾见徙入关。吾儿思鲁尝谓吾曰:“朝无禄位,家无积财,当肆筋力,以申供养。每被课笃,勤劳经史,未知为子可得安乎?”吾命之曰:“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使汝弃学徇财,丰吾衣食,食之安得甘?衣之安得暖?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藜羹媪褐,我自欲之。”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至A文林馆B问书C之外D不暇E他语F及睹古人G节义之事H未尝不感激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文中加点的“端”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中的“端”,意义不同。
B.春华秋实,是由历史典故凝固而来的成语,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C.老而弥笃的“而”是连词,表转折。与《屈原列传》中“楚怀王贪而信张仪”的“而”用法相同。
D.游学,文中指远游异地,从师学习,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其品质。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君子学习表现言行举止之间,一切都是世人典范:提倡学习要真诚力行,长期积累,必能体会其中乐趣,若舍弃治学意义和禽兽无异。
B.《颜氏家训》将学习之道比作种树,如果没有春华,自然没有秋实;还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列举事例,讨论早学和晚学,虽有不同,但同样值得肯定。
C.《颜氏家训》引用孔子“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佐证适当地晚学是有好处的;指出若到婚冠时还未学,就因保守而失学,实在愚蠢。
D.齐国人田鹏鸾,虽居下位但好学,趁着差事繁忙之余向旁人请教:颜之推教导儿子思鲁,学习不能终止,勉励其从正道承家业。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2)每被课笃,勤劳经史,未知为子可得安乎?
5.请结合材料二来谈谈如何做到荀子所说的“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答案】
BFH
C
C
4.(1)所以学习的课程和内容虽有尽头,至于求学的意义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
(2)而每被学习的课程督促,在经史上用苦功夫,不知做儿子的能安心(学习)吗?
5.参考答案:①人幼小时,精神专注,应早早学习,从年少学习到老,不倦怠。②若盛年没学习,也应当晚学,不可以放弃。③不管遇到什么困境,都应当要勤学苦练。④不要因求钱财名利而放弃学业。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每次到文林馆,除了询问书本问题之外,就无暇说别的话。看到古人节义的事,没有不感激慨的。
“每至文林馆”,“每”作状语修饰“至”,“文林馆”为宾语,句意完整,B处断开;
“问书之外不暇他语”,“问书之外”“不”为状语,“他语”为“不暇”的宾语,句意完整,F处断开;
“及睹古人节义之事”,动宾结构,“睹”为谓语,后接宾语“节义之事”,句意完整,H处断开。
故BFH三处需要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微小。/萌芽,发端。句意:微小的言论。/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发端。
B.正确。
C.错误。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句意:年老时却更专心致志。/楚怀王贪婪,所以相信了张仪。
D.正确。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佐证适当地晚学是有好处的”错误,根据原文的语境,“《颜氏家训》引用孔子‘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是用来说明“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但人会有困顿不得志而壮年失学,还该晚学,不可以自己放弃)这类特殊情况下,晚学犹未为晚,不可以自我放弃,并非“佐证适当地晚学是有好处的”。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学数”,学习的课程和内容;“须臾”,片刻;“舍”,放弃,此处引申为懈怠。
(2)“笃”,督促;“勤劳”,用苦功夫,“安”,安心。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可概括出,人幼小时,精神专注,应早早学习,从年少学习到老,不倦怠。
结合“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可概括出,若盛年没学习,也应当晚学,不可以放弃。
结合“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可概括出,不管遇到什么困境,都应当要勤学苦练。
结合“使汝弃学徇财,丰吾衣食,食之安得甘?衣之安得暖?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藜羹媪褐,我自欲之”可概括出,不要因求钱财名利而放弃学业。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微小的言论,细微的举动,一概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从嘴到耳朵之间,相距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 答:按其课程和内容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才能停止。所以学习的课程和内容虽有尽头,至于求学的意义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放弃学习,就成了禽兽,没有智慧和德行。
材料二:
学习是好比种树,春天赏玩其花,秋天收获果实;谈论学问文章,就是春天的花,加强自身修养以利于行动,就是秋天的果实。
人在幼小的时期,精神专注,长成以后,思虑分散,这就该早早接受教育,不要失掉机会。我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直到今天,十年温习一次,还不忘记。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曹操、袁遗,年老时却更专心致志;这都是从小学习到老年仍不厌倦。但人会有困顿不得志,在壮年失学,还应当晚学,不可以放弃自己。孔子就说过:“五十岁来学《易》经,做人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了。”曾参七十岁才学习,而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岁才来游学,还成为儒家大师;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读《春秋》,凭此就做.上丞相:这些人都最终成为儒学大师;这都是早年迷糊而晚年醒悟。世间的人到二三十婚冠之年没有学,就自称太晚了。沿袭保守。不愿学习.也太愚蠢了。幼年学,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像夜里走路拿著蜡烛,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
古代的勤学者,有用锥子刺大腿以防止瞌睡的苏秦;有投斧于高树、下决心求学的文党;有映雪勤读的孙康;有收聚萤火虫以照明的车武子;汉代的儿宽耕种时也不忘带上经书;路温舒在放羊时编蒲草为简牍,用来写字;他们都能勤奋刻苦。齐国有个宦官太监田鹏鸾,本来是蛮人。十四五岁,刚刚做了太监,就知道好学,袖子里藏着书本,早晚诵读。身处在低下地位,从事役使差事辛劳困苦,有时窥伺间隙,向周围的人请教。每次到文林馆,除了询问书本问题之外,就无暇说别的话。看到古人节义的事,没有不感激慨的。后来被赏识,位至侍中开府。
邺下平定以后,我被迁徙到关中。大儿思鲁曾对我说:“朝廷上没有禄位,家里没有积财,应该多出气力,来表达供养之情。而每被学习的课程督促,在经史上用苦功夫,不知做儿子的能安心(学习)吗 ”我教训他说:“做儿子的应当以修养为志向,做父亲的应当以学习为教诲。如果叫你放弃学业而一意求财,让我衣食丰足,我吃东西哪能觉得甘美,穿衣服哪能感到暖和 如果从事先王之道,继承家世之业,即使吃粗劣饭菜、穿粗麻褐衣,我自己也愿意。”
(2024届·浙江杭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圣人之辞,可为也;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是以君子强学而力行。
〔疏〕“圣人之辞,可为也”者,谓可依放而得之;“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者,有其辞而无其德,人不信也。“君子强学而力行”者,《儒行》云:“夙夜强学以待问,力行以待取。”言圣人之所以能使人信者,不惟其辞,而惟其学与行。故求为圣人者,亦不惟务为圣人之辞,而当务为圣人之学与行也。《缁衣》云:“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中论·贵验》云:“孔子曰:‘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皆其义。
(《法言义疏·修身》)
材料二:
客问于某曰:“张荆州之行,子将何以告之?”某应之曰:“吾将告之以讲学。”客笑曰:“若是哉,吾子之迂也! 荆州早岁发策大廷,天子亲擢为第一,盛名满天下,吾子顾以讲学告之,不亦迂乎!”
某曰:“子以吾所谓讲学者果何也耶?盖天下之患,莫大于自足,自足则画矣。信如子言,荆州若挟是数者以居,则仆尚何道?惟荆州方且退然若诸生,曾无一毫见于颜面,此仆之所以叹息慕向,而讲学之说是以敢发也。
“盖天下之物众矣,纷沦轇轕,日更于前,可喜可怒,可慕可愕,所以荡耳目而动心志者,何可以数计?而吾以藐然之身当之知诱于外一失其所止则迁于物。夫人者,统役万物者也,而顾乃为物役,可乎哉? 是以贵于讲学也。天下之事变亦不一矣。几微之形,节奏之会,毫发呼吸之间,得失利害,有霄壤之势。吾朝夕与之接,一有所滞塞,则昧几而失节。其发也不审,则其应也必盭〔注〕。一事之隳,万事之所由隳也,岂不可惧乎? 是以贵夫讲学也。夫惟讲学而明理,则执天下之物不固,而应天下之变不胶。吾于天下之物无所恶,而物无以累我,皆为吾役者也。
“然所谓讲学者,宁有它求哉? 致其知而已。知者吾所固有也,本之六经以发其蕴,泛观千载以极其变,即事即物,身亲格之,超然会夫大宗,则德进业广,有其地矣。”
(《南轩先生文集·送张荆州序》)
[注]盭:同“戾”,乖戾,罪过。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而吾以A藐然之身B当之C知D诱于外E一F失其所G止H则迁于物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指对古书的详细注解,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意义不同。
B.微,小、少,“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微”意为“没有”,两处词义不同。
C.叹息,即叹气,与《琵琶行》中“我闻琵琶已叹息”的“叹息”词义相同。
D.霄壤,指天地,比喻相去甚远,“霄壤之势”与成语“天壤之别”意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要让人信服,不仅靠文辞,还要身体力行,材料一引用《儒行》《缁衣》等文章中的语句进一步强调了“行”的重要性。
B.材料二提出人是万物的主宰者,天下事物“多”且“变”,学习的意义之一就是让人明白道理,应对变化,不拘泥于外物。
C.张荆州名满天下,为人正直谦逊,南轩先生虽未曾与他谋面,却心生思慕之情,所以想趁送别之际向他表达对学习的看法。
D.以六经为本阐发意蕴,纵观历史探究变化,亲身追寻事物本源,南轩先生认为这样学习,能帮助学者提升品德,增长学问。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求为圣人者,亦不惟务为圣人之辞,而当务为圣人之学与行也。
(2)盖天下之患,莫大于自足,自足则画矣。
14.两则材料均涉及“学”的目的,而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0.CEH 11.C 12.C 13.(1)所以想要成为圣人的人,并不只是追求学习圣人的文辞,而应该追求学习圣人求学与实践的品性。
(2)天下最令人担心的事情,没有比自我满足还大的,自我满足就会停止学习。 14.材料一侧重于君子的示范引领作用,“学”和“行”的目的是“使人信”;材料二侧重于自身修养,通过“学”使自己“不为物役”,而且能够“德进业广”。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而我凭借渺小的力量面对世界,知道外部世界有诱惑,如果有失误的地方,往往是被外物影响。
“以藐然之身”作“当”的状语,不能断开;“当之”是动宾结构,C处断句;
“知诱于外”是动宾结构,其中“诱于外”是状语后置句作宾语,E处断句;
“一失其所止”是假设情况,“则迁于物”是其结果,中间断开,且“则”一般用于下句句首,H处断句。
故选CEH。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对古书的详细注解;奏章的一种。句意:注解上说。/劝谏太宗十思的奏疏。
B.正确。句意:就应当少说而切实履行。/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帮助,我不会到这个地步。
C.错误。文中的“叹息”是表示仰慕的感慨;“我闻琵琶已叹息”的“叹息”是表示同情的叹气。句意:这是让我感叹仰慕的。/我听了琵琶声早已摇头叹气。
D.正确。句意:得失利害也会有天壤之别。/相去悬殊,比喻相差很远。/指高天和平地的区别。极言差别之大。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南轩先生虽未曾与他谋面,却心生思慕之情”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张荆州将要离开这里了,“吾将告之以讲学”,并未谈到之前二人是否见过面。并且作者产生思慕之情是因为“荆州方且退然若诸生”,即正直谦逊,并不包括名满天下的原因。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惟”,只;“务”,致力于,追求;“者……也”,判断句。
(2)“患”,担心的事情;“莫大于自足”,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莫于自足大”;“画”,停止。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圣人……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是以君子强学而力行”“言圣人之所以能使人信者,不惟其辞,而惟其学与行”“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可知,材料一侧重于君子的示范引领作用,“学”和“行”的目的是“使人信”;
由“夫人者,统役万物者也,而顾乃为物役,可乎哉? 是以贵于讲学也”“知者吾所固有也,本之六经以发其蕴,泛观千载以极其变,即事即物,身亲格之,超然会夫大宗,则德进业广,有其地矣”可知,材料二侧重于自身修养,通过“学”使自己“不为物役”,而且能够“德进业广”。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圣人的文辞,可以学习;想要使人信服,不仅仅只靠学习。因此有道德的人勉励自己学习并且努力去行动。
【注解】“圣人之辞,可为也”,是说可以依靠学习而得到文辞;“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是说光有文辞而没有德行,人们不会信服他。“君子强学而力行”,《儒行》中说:“早晚努力学习来等待别人询问,努力去做来等待被采用。”是说圣人之所以让人信服,不光是靠文辞,而更要依靠他的学习和行动。所以想要成为圣人的人,并不只是追求学习圣人的文辞,而应该追求学习圣人求学与实践的品性。《缁衣》上说:“君子讲究少说话而多做事,以此来成就他的信誉。”《中论·贵验》中说:“孔子说:‘想让别人信任自己,就应当少说而切实履行。’”都是这个意思。
材料二:
有客人问我:“张荆州要离开了,您有什么要对他说的吗?”我回答说:“我将和他谈谈学习的事情。”客人笑着说:“若是这样,您就迂腐了!张荆州早年在朝廷上对策,天子亲自提拔为第一名,盛名布满天下。您却要和他谈学习,不是很迂腐吗?”
我说:“您认为我所说的学习到底是什么呢?天下最令人担心的事情,没有比自我满足还大的,自我满足就会停止学习。确实如您所说,张荆州如果凭借这几点自居,那我还说什么呢?只是因为张荆州为人正直方正而且谦虚就像个在太学学习的生员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骄傲表现在脸上,这是让我感叹仰慕的,所以敢表达对学习的看法。
“天下的事物繁多,杂乱,每天都有变化,有让人高兴的,有让人气愤的,有让人羡慕的,有让人惊奇的,使人耳目震荡精神震动的事物哪里数的清呢?而我凭借渺小的力量面对世界,知道外部世界有诱惑,如果有失误的地方,往往是被外物影响。人类是统治万物的,却反被外物役使,怎么能这样呢?因此学习很重要。天下的事物变化也不一样。哪怕很微小的形状,细微的节奏,细微的呼吸之间,得失利害也会有天壤之别,我朝夕和它们接触,一有所停滞堵塞,就会不明征兆失去准则。那样观察就会不仔细,反应也一定荒谬。一件事毁掉的原因是这样,一万件事毁掉的原因也是这样,这不是很可怕吗?因此学习很重要。只有学习研究才能明白道理,这样掌握天下的事物就会不固执,应对天下的变化就会不拘泥。我对天下的事物没有什么厌恶的,所以天下的事物没有什么会拖累到我,都能被我役使。
“然而所说的学习,难道还有其他的追求吗?使自己获得知识罢了。知识本来就是我追求的,以六经为本阐发它们的意蕴,纵观千年来探讨它们的变化,对事对物,要亲自探究,高超出众汇聚到事物的本源,这样品德就会提升学业有所广进,有这样的好处。”
(2024届·江苏南通·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节选自《昌黎先生集·伯夷颂》)
材料二:
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①,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韩子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尝与太公②闻西伯③善养老,则往归焉。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及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盖行年八十余,而春秋固已高矣。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
(节选自《王安石文集·伯夷论》)
【注】①叩马而谏:武王伐纣,伯夷与叔齐拉着武王的马劝谏阻止。②太公:姜子牙。③西伯:周文王。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武王A一奋B太公C相之D遂出E元元F于涂炭之中G伯夷H乃不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道笃而自知明也”与《陈情表》“则刘病日笃”中“笃”词义不同。
B.“天下孰不病纣”与《种树郭橐驼传》“故病且怠”中“病”词义相同。
C.“欲夷纣者”与《苏武传》“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中“夷”词义相同。
D.“太公相而成之”与《孔雀东南飞》“好自相扶将”中“相”词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认为伯夷在商朝灭亡后宁可饿死也不吃周粟的行为,是为了坚守自己的道。
B.韩愈通过赞颂伯夷“特立独行”“信道笃”的精神,批评当时士人中存在的不良风气。
C.王安石认为,韩愈写《伯夷颂》是依据司马迁的观点,而司马迁的观点有失偏颇。
D.王安石通过推论,否定了孔子、孟子二人认为伯夷为追求“仁”而饿死的说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2)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
14.王安石认为司马迁、韩愈对伯夷的评价是片面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10.BDG 11.B 12.D 13.(1)虽然这样,如果没有这两个人,乱臣贼子在后世就会接连出现。
(2)唉,假使伯夷不死,赶上武王的时代,他的功业难道比姜太公少吗? 14.①伯夷特别怨恨纣王;②伯夷未能赶上助武王伐纣;③伯夷尊奉“仁”。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等到武王起事,姜太公辅佐他,于是就把黎民百姓从水火中拯救出来,这时伯夷却没参与。
“及武王一奋”作时间状语,其后断开,选B;
“太公相之”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断开,选D;
“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省略主语“武王”,“于涂炭之中”介词短语作状语,修饰“出”,其后断开,选G。
故选BDG。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忠实,专一;/病重。句意:是因为忠实地相信自己的道并且清楚知道自己罢了。/刘氏的病情在一天天加重。
B.错误。怨恨;/困苦疲劳。词义不相同。/句意:天下人谁不怨恨纣王呢?/所以都非常困苦而且疲乏。
C.正确。都是“消灭”的意思。句意:想要消灭商纣的心情。/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
D.正确。辅佐;/偏指一方,指代“姥”或“她”。句意:在太公辅佐下终于完成。/好好地服侍老人家。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否定了孔子、孟子二人认为伯夷为追求‘仁’而饿死的说法”错误,原文“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可知,王安石引用孔子、孟子的观点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虽然”,虽然这样;“微”,如果;“接迹”,接连出现。
(2)“使”,假使;“及”,赶上,来得及;“烈”,功业。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原文“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可知,伯夷特别怨恨纣王;
原文“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可知,伯夷未能赶上助武王伐纣;
原文“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可知,伯夷尊奉“仁”。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当殷商要灭亡而周要兴盛时,微子这样的贤人都抱着祭祀的器具离开殷商。武王、周公是圣人,率领天下的贤士和诸侯前去进攻殷商,未曾听说有人批评过他们。独有伯夷、叔齐认为他们不该。殷商灭亡后,天下承认周为宗主国,伯夷、叔齐二人独认为吃周的粮食是羞耻的,即使饿死也不后悔。由此说来,他这样做难道是要博取什么吗?是因为忠实地相信自己的道并且清楚知道自己罢了。
现今的所谓读书人,当有一人称誉他,自以为该得到更高的赞誉。有一人不满他,自以为别人的话未尽正确。他可以独自批评圣人而自以为是到如此的地步。圣人的行事是万世的标准啊。所以我认为,好像伯夷这样的人,是立身行事独特,穷尽天地,经历万世也不会回头的人啊。虽然这样,如果没有他们二人,乱臣贼子便会接连不断地出现在后来的世代了。
材料二:
伯夷,古代论述他的有孔子和孟子。孔子孟子都认为他赶上了残暴的纣王,不记旧怨,又不忍屈心侍奉,来求得他的仁义,甘心受饿,退避隐居,不肯自己降低自己去受污辱,等待天下政治清明,从而有了圣人的称号。然而,司马迁却认为武王伐纣时,伯夷敲着马进谏,天下归周后,伯夷感到耻辱,坚持道义不吃周的粮食,而做《采薇》这首歌。韩愈根据这个说法,也为他写了篇《伯夷颂》,认为没有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乱臣贼子会接连不断地出现于后世。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商朝衰落,纣王因不仁残害天下人,天下人谁不怨恨纣王呢?而最怨恨的,是伯夷了。伯夷与姜太公曾经听说西伯侯善于奉养老人,就打算归附他。在这个时候,想要消灭商纣的心情,他们二人会有什么不同吗?等到武王起事,姜太公辅佐他,于是就把黎民百姓从水火中拯救出来,这时伯夷却没参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伯夷、吕尚都是当时德重年高的人,八十多岁了,年事已高。从海边赶到文王的邦都,算起来也有几千里远,从文王兴起,到武王时代,也要有几十年的时间,难道伯夷想归附西伯侯愿望没等实现,就死在渤海边了吗?或许死在奔赴西伯的道路上了?也许到了文王的邦都却没有等到武王的时代就死了吗?根据这种分析推论,也不会有像司马迁所说的伯夷“叩马而谏”这种说法成立的道理。
况且武王向天下人倡导大义,在太公辅佐下终于完成,可唯独他不认为是正义的,难道这个人会是伯夷吗?天下的政道有两种,仁义的和不仁义的。商纣为王,不仁义;武王为王,仁义。伯夷坚持不侍奉不仁义的商纣而等待仁义的君王,后来出现了仁义的武王,又不侍奉他,那么伯夷是想把自己处于何种境地呢?所以我说:古圣先贤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后世人持有偏见靠自己的见识把事情搞得失去本来面目。唉,假使伯夷不死,赶上武王的时代,建功立业的又哪会仅仅是姜太公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