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2】专题01 小说文本-【好题汇编】3年(2022-2024)高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现代文阅读2】专题01 小说文本-【好题汇编】3年(2022-2024)高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9 16:42: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小说文本
(2024·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江山图(节选)
孙甘露
叶桃离开上海去了南京。那时候陈千里还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不喜欢父亲叶启年做的事情,自己却又加入进去。后来他才知道,叶桃去的地方是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在叶启年的安排下,她成了机要室干事。
当时他反复问过自己:难道在上海,兆丰花园、夕阳、早春的湖水、水面上一对天鹅,这些都是他在做梦?难道他们手握着手、心怦怦跳时说的话,都只是分别前一时的冲动?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
新闸路楼上的厢房,他坐在窗下,她坐在梳妆台前,他们在说话,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他完全沉浸在话题中,可说着说着,她忽然站起身,急匆匆奔出了家门。他心里总是隐隐觉得,别处某个地方,必定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她。
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
他在石婆婆巷租了一间小屋。白天他给书局做翻译,等着叶桃下班。有时她给他打电话(巷口烟纸店有一台公用电话),让他去她上班的地方,她也会支使他做一点事情,到哪家铺子买一包点心,或者去裁缝店取几件衣服。
只要叶启年不在南京,瞻园对叶桃来说就是一个十分自由自在的地方。那是个大园子,据说从前是座王府,门前有影壁,园里有假山。机要室在园子最北面,过了假山就能看见那排平房。他到了那里,让门房打个电话,叶桃就会出来接他,有时候也会让门房送他,到后来门房索性让他自己进去。在记忆里,那几个月过得特别安宁,叶桃也特别快乐。她好像找到了真正有意思的工作。
他们去梅花山,正是早春二月,虬枝上开满梅花,山坡上像笼罩了粉色云雾。他们心心相印,觉得整个世界退却到远处,眼前只剩下梅树、蓝天和那张脸庞。他们满心喜悦,一起背诵着涅克拉索夫:“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
但是世界仍旧在这里,叶桃置身其中的环境十分危险,瞻园里有许多阴鸷的壮汉、狼狗、枪支、不许人碰的文件和禁止入内的警示牌。从园北假山后面偶尔会传出一两声惨叫。后来在栖霞山上,叶桃告诉他,那里是党务调查科,是叶启年参与搭建、充斥着阴谋和杀戮的世界。
直到最后那个月,他才知道她究竟在做什么工作,虽然他早些时候就猜到了一些。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她真正在做的是一些秘密工作,这些工作对她意义重大。而他心里很明白,她所做的那些事情,很可能是去破坏她父亲的工作。但在让他知道真相前,她就为他指明了方向,让他了解了一个人应该投身于什么样的事业,才会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即便去了南京,她也每隔几天就给他写信,这些信件延续了先前的思想碰撞。现在他才理解,写那些信她多少冒了一点风险,幸亏她在瞻园上班,有办法不让这些信落到邮电检查人员手中。她还托人给他捎书和杂志:《共产党宣言》《远方来信》《布尔什维克》,还有她喜欢的涅克拉索夫诗集。
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给石婆婆巷烟纸店打了个电话。那些日子他很少见到叶桃,她好像整天都非常忙碌,就算见到他也很沉默,问多了,她会忽然发火。在电话里叶桃让他去瞻园,去之前先到秦淮河边的城南茶食铺,帮她买一包闽南橘红糕。叶桃一直喜欢吃零食,在上海时他就常帮她跑腿,到了南京,她的很多旧习惯都消失了,但喜欢吃零食这一样依然如故。除了这家的橘红糕和酥糖,她还喜欢一个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总是在瞻园门口那一带叫卖。
他买了橘红糕,却在瞻园门口被人拦住了。几个月来,南前北后两道门,几班门房都认识他了,见他进门,连忙打电话到机要室找叶干事。叶桃告诉门房,今天她不能离开保密区域,叫门房登记一下,让陈千里自己进去。
陈千里在机要室那一排平房里见到了叶桃。她吃了一粒橘红糕,说,今天这个橘红糕怎么那么干?这放了多久呀?生气地扔到一边,冷冷地半天不理他,机要室里另外两个女人同情地朝他微笑。过了一阵,叶桃又叫他:“帮我到门口买碗桂花糖芋苗。”
刚刚进来时陈千里并没有看见瞻园门口有挑担叫卖的小贩。但他没说什么,每次叶桃让他到门口买桂花糖芋苗,那个小贩总会出现在那里。
“如果没看见,你就往前跑到马府街,他一般就在这几个地方。”
他提着保温筒出来,门房朝他笑。出了瞻园,果然看见担子在那里。小贩揭开盖子搁在一边,从大锅里舀了几勺红艳艳、香喷喷的芋羹,装进提筒,往里撒了点桂花末子,又拿起抹布擦了擦盖子,盖上,收钱。陈千里把糖芋苗拿进机要室,叶桃喝了一口,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叶启年在广州破获了共产党地下组织,逮捕了广东的负责人欧阳民。由于情报送出及时,与欧阳民有联系的上级党组织全都撤离了。
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牺牲前,她告诉陈千里自己是共产党员,从前没有告诉他,是因为她受党组织派遣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必须保守秘密,但现在她可以说了。她说她一直打算发展他入党,党组织也认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验,已经可以接受陈千里入党,可她现在没有时间了,她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说明叶桃的性格活泼多变,让年轻的陈千里琢磨不透。
B.叶桃喜欢城南茶食铺的橘红糕和酥糖,以及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表明她很适应南京休闲的日常生活。
C.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把陈千里买的橘红糕扔到一边,半天不理他,反映出她斗争经验不足,关键时刻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
D.“现在她可以说了”而“从前没有告诉他”,表明叶桃与恋人相处时也严格遵守地下工作的保密纪律。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叶桃和陈千里在梅花山背诵诗句,既表现出两人的精神风采,也点出时代氛围。
B.选择壮汉、狼狗、枪支、秘密文件、警示牌、惨叫等来写瞻园,凸显其阴森残酷。
C.描写机要室另两个女人微笑以及门房笑的细节,用以反衬一种紧张诡异的气氛。
D.文本记叙叶桃和陈千里在上海与南京的经历,将个人爱情与革命斗争交融在一起。
8.文中画线处说“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又说“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请谈谈你的理解。
9.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现在想来”“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案】6.D 7.C 8.①两人日常交往中,叶桃总是先离开,但依然通过多种方式和陈千里保持联系;
②叶桃思想上更早觉悟,先于陈千里参加革命,又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
③虽然叶桃后来在斗争中牺牲,但她永远活在陈千里心中,她的革命精神为陈千里所继承。 9.①整体上回溯性地讲述故事,本身具有一种历史纵深感;
②具体事件的叙述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交代,情节脉络清楚;
③展现出人物的成长历程,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④通过叙述时间的跳跃,过去与现在、回忆与现实相交织,将谜团逐一解开,行文跌宕起伏。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说明叶桃的性格活泼多变”分析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可知,此处是说明陈千里感到叶桃的工作重要并且神秘。
B.“表明她很适应南京休闲的日常生活”分析错误,根据原文“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可知,叶桃喜欢城南茶食铺的橘红糕和酥糖,以及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是为了给党组织送情报。
C.“反映出她斗争经验不足,关键时刻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他提着保温筒出来”“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可知,叶桃把陈千里买的橘红糕扔到一边,半天不理他,是想办法让陈千里把紧急情报送出去,及时交给党组织。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用以反衬一种紧张诡异的气氛”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机要室里另外两个女人同情地朝他微笑”“他提着保温筒出来,门房朝他笑”可知,机要室另两个女人微笑以及门房的笑容并没有反衬紧张诡异的气氛,反而是表现了一种日常的、相对轻松的氛围,与叶桃和陈千里的关系和情感互动有关。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①从句子表层意思分析:“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说明在叶桃与陈千里两人的日常交往中,叶桃总是先离开;根据“即便去了南京,她也每隔几天就给他写信”说明“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是指叶桃虽然不在陈千里身边,但依然通过多种方式和陈千里保持联系;
②从句子深层含义分析:根据原文“这些信件延续了先前的思想碰撞。现在他才理解,写那些信她多少冒了一点风险”可知,“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是因为叶桃思想上更早觉悟,先于陈千里参加革命,通过文中对叶桃与陈千里交往的描写,结合原文“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可知,“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是指叶桃引导陈千里走上了革命道路;
③从句子情感内涵分析:根据原文最后“她说她一直打算发展他入党,党组织也认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验,已经可以接受陈千里入党,可她现在没有时间了,她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可知,“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是指叶桃在斗争中牺牲,而陈千里继续革命;“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是指虽然叶桃后来在斗争中牺牲,但她永远活在陈千里心中,她的革命精神为陈千里所继承,陈千里会向她希望的一样,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产生的叙述效果的能力。
①从小说内容分析:根据选文“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这些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说明小说内容是回忆的故事,小说整体上是回溯性地讲述故事,本身具有一种历史纵深感;
②从情节脉络分析:“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这些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使陈千里去南京,叶桃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并保守秘密,帮助党组织考验陈千里,陈千里知道事情的真相等具体情节的叙述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交代,使文章情节脉络清楚明了;
③从人物形象分析:文中这些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从“过去”到“现在”,通过时空转换,展现出陈千里这一人物在叶桃的帮助下由疑惑到明白,逐渐成长的漫长历程,使小说中叶桃这一人物形象更丰满;
④从行文特色分析:“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这些语句叙述时间,由“过去”直接转到“现在”,具有跳跃性,通过陈千里这一人物的衔接,使小说内容将过去与现在、回忆与现实相交织,将叶桃所做的事的谜团逐一解开,这样的衔接使行文跌宕起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戏(节选)
沈从文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并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平时单纯沉静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
长顺一家正忙着把橘子下树上船,还要为款待远来看戏亲友,准备茶饭,因此更见得热闹而忙乱。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
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把包封派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掼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到中午休息,匀出时间大吃大喝。休息时间,一些戏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观众包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口中嘘嘘的吃辣子羊肉面,或一面剥葵花子,一面并谈论做梦绩麻琐碎事情。下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
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
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撺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最末一出杂戏多是短打,三个穿红裤子的小花脸,在台上不住翻跟斗,说浑话。
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天上一片霞,照得人特别好看。一切人影子都被斜阳拉得长长的,脸庞被夕阳照炙得红红的。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方头平底大渡船,装满了从戏场回家的人,慢慢在平静河水中移动,两岸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在由黄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处但见一片深青,秋天来特有的澄清。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光亮,慢慢地向上升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已由一片白烟变成点点红火。……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萝卜溪的酬神社戏,适逢秋天橘子收获时节,按惯例在伏波宫前空坪中连演六天。
B.女人们成群结伴来看戏,有的还会带上饭箩针线或香烛纸张,富有乡土生活气息。
C.“打加官”第一个就叫保安队队长,可以见出萝卜溪办会者对他有所忌惮和逢迎。
D.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需封赏,会长“也被迫点一出”,此细节暗示了会长的吝啬。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戏班子如约而至,接下来又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令人感觉到一种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气氛。
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
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8.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9.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6.D 7.C
8.①正面描写:如写开锣时磕头焚香、杀牲、烧申神黄表等祭拜仪式,体现社戏的仪式感;写社戏演出的固定内容、顺序、打赏等体现其仪式感。②侧面烘托:写人们看戏时服饰打扮的隆重来表现对社戏的重视;写看社戏时各种卖吃食的热闹场景,和长顺家请客等内容体现其仪式感;写吕家坪的重要人物出场,还备办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来表现社戏的仪式感。
9.①“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的使用可以看出,社戏的演出时间,演出时的热闹场景,演出的程序、打赏、点戏等都跟往年一样。表明这样的社戏每年都有,是当时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②社戏的形式、内容几乎都不变,表明这是一个较为封闭的乡土社会,是不受外界打扰的世外桃源。③文章暗示了即将发生战争的背景,“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反复出现,暗含着作者对这片净土即将遭受战争蹂躏的担忧。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暗示了会长的吝啬”错,原文“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撑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这里的“被迫”是表现会长的谦让,不能体现其吝啬。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错,由原文“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可知,景物描写烘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快乐、疲倦和意犹未尽。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的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能力。
正面描写:
如“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通过写开锣时磕头焚香、杀牲、烧申神黄表等祭拜仪式,体现社戏的仪式感;
“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通过写社戏演出的固定内容、顺序、打赏等体现其仪式感。
侧面烘托:
如“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通过写人们看戏时服饰打扮的隆重来表现对社戏的重视,体现其仪式感;
“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通过写看社戏时各种卖吃食的热闹场景,和长顺家请客等内容体现其仪式感。
“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通过写吕家坪的重要人物出场,还备办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来表现社戏的仪式感。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含义、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首先找出带有这些短语或词语的句子,如“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出公份子演戏六天”是往年惯例;一有戏吕家坪镇上各种做买卖的就都来竞争招揽买卖;开锣后演出“打加官”是固定剧目;要人点了戏后要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正角上场后的包封是由办会预备好的。
“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词语表明像这样的社戏是每年都有的,是当时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给人们 带来了节日般的快乐,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又表明社戏的形式、内容几乎都不变,这是封闭的乡土社会的一个缩影,暗示着这里不受外界打扰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环境。
文中有“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暗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年年固定演出的社戏有可能被战争打断,这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也可能被战争打破,“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反复出现,暗含着作者对这片净土即将遭受战争蹂躏的担忧。
(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
曹多勇
这年里,德贵最后一次来种河滩地已是腊月里,这期间,他先后种过一次黄豆,两次绿豆,两次麦子,庄稼还是颗粒无收。这情况,德贵还有岁数更大的犁都没经历过。儿子儿媳说这怪气候叫厄尔尼诺现象,德贵不听这道理,骂天,说这是要绝人啊!
大河湾土地分两种:一种在围堤坝里,淮河水一般淹不掉,是大河湾人赖以生存的保障;另一种地在堤坝外,无遮无拦地紧挨淮河,一年里能收季麦就不错了,秋季天都荒着——这地叫河滩地,也叫荒地,大河湾只德贵一人秋季天还耕种河滩地。
村人说德贵,那点河滩地还能结出金豆豆、银豆豆?
德贵家人也说德贵,年年秋季天见你河滩地种呀种呀种,可临了收几次?
德贵先是不愿搭理话,落后才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痛得夜夜睡不着觉呀!
河滩地位于村东两里地,德贵村东里出了庄,赶头牛,扛张犁,沿河堤一直往东去,人老,牛老,犁也老。牛老,蹄迈得很迟缓,远处里还以为牛是站堤坝上不动弹;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挂一张犁,侧斜身显得更佝;犁呢是犁铧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皮。牛前边领,德贵后面跟,牛缰绳牵连他们俩,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至河滩地头,德贵说一声“吁——”,牛停下蹄,瞪一对大牛眼瞧德贵,德贵下堤坝往河滩地里走,牛也侧转身头低屁股撅,挺住蹄缓下堤坝追德贵,关键时才分出牛还是受人支配着。
德贵没有即刻套牛犁地,他知道牛跟自己还有犁都得歇息喘口气,犁榫眼松,趴德贵肩“吱呀、吱呀”一路不停歇地叫,德贵说犁,俺知道你榫眼咧着嘴,不湿润湿润水,你准散架。牛嘴也“吧嗒,吧嗒”扯黏水吐白沫,德贵说牛,俺知你嗓子眼冒着火,得去淮河里喝个饱,于是,德贵、牛和犁三个老货径直朝淮河走去,牛饮水,人喝水,犁干脆丢河里,德贵喝几口水站起身,骂犁,你个老货还真能憋气呢;骂牛,你个吃草的家伙能站俺上游饮水?
淮河水这会儿还温温顺顺躺河床里,波浪一叠压一叠有条不紊地浪过来又浪过来。德贵、牛,还有那只淹没水里的犁构成一幅温馨的田园画,但德贵却在这宁静貌似温顺的淮河水里瞧看出洪水泛滥的迹象,这迹象是几缕混浊的泥丝,曲曲折折隐河边的水里摇曳流过,这几缕混浊的泥丝就是上游山水下来的前兆,就像暴风雨过来之前的一阵凉风。
牛饮饱水抬起头,润湿的嘴像涂抹油似的又黑又亮,德贵问牛,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牛两眼盯着水面瞧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瞧,德贵又问犁,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德贵问犁没见犁,这才弯腰伸手捞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答滴答”往河面滴。这清脆的水滴声像是回答德贵的问话,德贵说还是犁说得对,不能害怕涨水淹河滩地,俺们就不种河滩地。
不知怎么的,德贵感觉最通人性的是犁,而不是牛。
这天上午,德贵犁过河滩地;这天下午,德贵耙过河滩地;这天挨傍晚,德贵撒开黄豆种。一天时间,这块河滩地就喧喧腾腾像块饼被德贵精心制作好,摆放在淮河边上。
然而,还没等德贵的锄伸进去,淮河的水便涨出来,德贵赤脚跑进黄豆地,眼前那些没顶的禾苗还使劲地举着枝叶在河水里挣扎,德贵站立的地方原本还是一处干地,河水舔舔地漫过脚面,德贵往后退,骂河水,说俺是一棵会挪动的庄稼,你们想淹也淹不住。
就这么河水淹过种,种过淹,德贵从夏日里一口气赶进腊月天。
腊月里天寒地冻,德贵这回出村没牵牛,没扯犁,只扛一把大扫帚,河滩地经河水反复浸泡几个月,晃晃荡荡地如铺展一地的嫩豆腐。这样的地是下不去牛、伸不开犁。德贵扛的大扫帚是牛也是犁,德贵脱下鞋,“咔嚓”踩碎表层的薄冰走进去,冰泥一下没过小腿肚,德贵挨排排拍碎冰,而后才能撒上种。
这一次撒的是荞麦,腊月天,只能种荞麦。
德贵毕竟是上岁数的人,又加两腿淤进冰泥里,那些刺骨的寒气也就洪水般一浪一浪往心口窝那里涌,德贵仍不罢手,不急不躁,拍一截冰泥地,撒一截种子,而后再把荞麦种拍进泥水里,德贵知道停下手,这些拍碎的冰泥又会凝结起来,德贵还知道荞麦种在这样的冰泥里是长不出芽的,即使长出芽,也会被冻死,但德贵仍是一点一点地种。
这天,德贵回家烧两碗姜茶喝下肚,便躺床上睡起来,梦里的河滩地绿油油长满一地的好荞麦,长呀长呀一个劲地往上长。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一年里多次耕种都颗粒无收的事实开篇,为下文在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中塑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
B.面对村人与家人的不理解,德贵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土地的那种深厚感情。
C.小说最后以德贵梦见地里长出了好荞麦结尾,这样的艺术处理既照应了题目,也增强了小说的温情意味与向上的力量。
D.德贵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德贵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老人的永不言败,都是他们坚韧执着性格的体现。
8.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9.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么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答案】
7.A
8.①内容上,“人”“牛”和“犁”的组合,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农耕田园图画。
②形式上,句式整齐,具有音韵和谐统一的节奏感。
③手法上,“人”“牛”和“犁”的形象相互映衬,彼此相依,浑然一体;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完整和谐的农耕世界,反映出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景和情相谐相生,融为一体。 9.①牛和犁没有回答德贵的提问,显示出其内心的孤独;
②德贵不怕失败,坚持耕种,显示出他的执着和坚定,也体现出农民对土地的坚守与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以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为下文在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中塑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错。原文“这年里,德贵最后一次来种河滩地已是腊月里,这期间,他先后种过一次黄豆,两次绿豆,两次麦子,庄稼还是颗粒无收”,据此看出不是埋下伏笔,而是烘托德贵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画线部分的描写,形成人、牛、犁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第一,从内容上看,一人,一牛,一犁,三元素的组合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农耕田园图画。
第二,从形式上看, “人老,牛老,犁也老”“牛前边领,德责后面跟”“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句式整齐,具有音韵和谐统一的节奏感。
第三,从手法上看,“人”“牛”和“犁”的形象相互映衬,“人老,牛老,犁也老”,人赶着牛,肩扛着犁,彼此相依,浑然一体;作者用语简洁,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完整和谐的农耕世界,反映出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景和情相谐相生,融为一体。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小说中写德贵与牛、犁对话:
“德贵问牛,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牛两眼盯着水面瞧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瞧,德贵又问犁,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德贵问犁没见犁,这才弯腰伸手捞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答滴答’往河面滴。这清脆的水滴声像是回答德贵的问话”,据此看出德贵问牛和犁,但牛和犁是不会回答的,显示出人物内心的孤独;
“德贵说还是犁说得对,不能害怕涨水淹河滩地,俺们就不种河滩地”,据此看出,德贵心里早有答案,不怕失败,坚持耕种,衬托出德贵的执着和坚定,也体现出农民对土地的坚守与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支队政委(节选)
王愿坚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像是负了伤,正在爬一个崖头,怎么也爬不上去。忽然,老胡来了,他变得跟棵老黄松似的,又高又大,伸出小葵扇那么大的一只手,拉住了我……一睁眼,可不是,我的手正在他手里攥着呢。
见我醒了,他把我的手捏紧了,突然问我:“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
“怎么不成!”我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他的脸被拂晓时的月光一照,更是苍白,简直像是块白石头刻出来的。
“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
“一定!”
他扭身戳了戳正在酣睡的林大富。小伙子一骨碌爬起来,愣眉愣眼地问:“政委,要出发?”
“不,有任务!”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对我说:“咱们到那边竹林里去。”
我疑疑惑惑地背起他,来到了那片竹林边上。这时,启明星贼亮贼亮的,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了。老胡四下里看了看,选了一棵大毛竹,靠在上面坐下来,又问了我一句:“真的叫你干啥你干啥?”
“真的,快说吧!”我被他弄得又糊涂又心焦。
“好!”他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两根绳子,“噗”的一声扔在我面前,然后两手往竹子后面一背,厉声说:“把我绑起来!”
“该不是叫伤口疼得他神经错乱了吧?”我想,本想不干,无奈已经有言在先了,我一面绑,一面问“这是干啥?你疯啦?”他没搭我的腔,只是一个劲叫着:“绑紧点,绑紧点!”等我们把他两手绑好,他又把那条伤腿伸开,蹬住了另一棵竹子:“把这也绑住!”我们也照办了。
看看我们都弄妥了,他咬咬牙说:“来,使劲挤它!”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叫过小林,轻经地打开了他伤口上的布带子。伤口,像个发得过了火的开花馒头,又红又肿,没有器械,没有麻药,硬是把脓血从伤口里挤出来,这痛苦……
“快,快下手哇!”他在催我。
“我,我干不来!”我痛苦地说。
“你答应过我嘛,黄兴和同志!”他哀求似地说,“你总不能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伤口出了脓,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我说完软的,又对小林来硬的:“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今,我命令你:挤!”
我横了横心:“干!”便让小林抱住他的腿,我两手握着伤口按下去。随着手劲,我觉得手底下他的肌肉猛地哆嗦了一下。我问:“老胡,怎么样?”
“没关系,你,你别管我!”
我继续用力挤着伤口,这会儿我真想看看他是不是吃得消,却又不敢看。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些痛苦,我故意把话岔开来:“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
“说……说不上…”他低声回答。他把“上”字说成了“桑”,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再追上来怎么办呢?”我又问。
“嗯……”他猛地抖了一下,那两株竹子也跟着索索地抖一阵。
“要是真来了,咱就再干他一下,好不好?”
“嗯……”他又是一阵猛抖。
一连两次问话没有回答,我心慌了,扭头向他望了望,只见他两手紧紧抠住地面,那被痛苦扭歪了的脸上,汗水顺着那浓黑的眉毛和鬓角,一串串地流着。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压下想住手的打算,火辣辣地喊了声小林:“快,快去化杯盐水来!”
蓦地,竹子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两片硬硬的小碎骨片跳到了我的手上,然后滑过指缝掉落到脚下的草丛里。我停住了手。这才觉得自己的脊背一阵发冷,原来衣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我俩把他的伤口用盐水洗净,包扎好了,然后解开绳子,扶他在草地上平躺下来。他紧闭着眼,像睡着了似的。我撩把野草擦着手,坐到他的身边,小林正在掰着他的手指,他手里紧握着一把潮湿的泥土。
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淡淡地洒在他的险上。他无力地睁开了眼,深深地吸了口气,说:“老黄,痛——啊!”
汗珠映着阳光,晶亮晶亮的。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仿佛被这晶亮的反光刺得发痛,一滴咸咸的东西滚下来,流到了嘴角上。
(有删改)
文本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陈毅的伤口始终愈合不了,到了1935年6月,他已不能行走。游击队缺医少药,只有四种成药:八公丹、万金油、人丹和济公水。陈毅把万金油涂在伤口上,再换上新纱布。不久,伤口情况有所好转。①
夏天,陈毅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是到了9月,伤口变得疼痛难忍,腿也肿了起来,为了去南雄开会,他不得不拄着拐棍,脚步蹒跚地翻山越岭。这时他决定彻底治疗一下他的腿伤。他叫警卫员把他伤口中的脓挤出去。警卫员看到陈毅痛得脸色发白,急忙停下手来。陈毅命令他继续挤,警卫员说他下不了手。陈毅已经痛得浑身发抖,“好吧,”他说,“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这样我就不会发抖了。”警卫员把陈毅的腿捆在树上又继续挤,直到把脓挤净并挤出了一片碎骨头才停下。然后,用盐水冲洗了伤口,用涂过万金油的干净布包扎好。陈毅痛得像得了舞蹈病似地浑身发抖,但不久就恢复了自制力,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的确如此,伤口彻底愈合了,再也没有发作。②
[注]①见陈丕显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②材料来自1984年3月23日对胡华的采访。
(过家鼎等译,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依次写到“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B.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叙述者,也是“手术”的实施者,小说通过描写他不敢下手、不敢看等情形,烘托了老胡的刚毅。
C.文本二中陈毅“术”后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这样的话语既带着战争年代的特定色彩,也表现出陈毅的乐观与幽默。
D.通过对老胡和陈毅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仅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更写出了革命信仰的巨大力量。
8.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9.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答案】
7.A
8.①意志坚强:为了继续战斗,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②处事果断:一旦决定“手术”,坚决实施;③善于做思想工作:为了说服战友,或说理,或命令,或请求,切实有效。
9.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文本二是纪实作品,强调真实。②文本一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等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了老胡这一艺术形象;文本二以采访、回忆录等为基础,记录了陈毅的真实经历。③文本一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以叙事为主,语言平实简洁。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错误,文中“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主要是推进情节发展,如一开始“月光一照”才能体现老胡的苍白的脸色,所以有了下文挤脓血的情节;接着“启明星贼亮贼亮的”意味着时间的推移,挤出脓血势在必行;最后“太阳已经出来了”意味着挤脓血的危险过去,所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不能暗示主人公心理的变化。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 “把我绑起来!” “来,使劲挤它!”“帮我挤挤就好了”可知,老胡腿部受伤化脓,影响行动,且从后文“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可知,后面还有追兵,这种情况之下,老胡果断让人帮助把腿部的脓血挤出,体现出处事的果断。
由“没有器械,没有麻药,硬是把脓血从伤口里挤出来,这痛苦”“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没关系,你,你别管我!”“他猛地抖了一下”“他又是一阵猛抖”“蓦地,竹子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两片硬硬的小碎骨片跳到了我的手上”可知,当时没有器械,也没有麻药,是生生挤出腿部的脓血,甚至挤出了两片碎骨片,这些内容体现出老胡意志的坚强。
从当时的情境来看,老胡腿部中弹、伤口化脓、病情严重,为了继续战斗,只能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之下用土法疗伤,为了说服战友,他和“我”说理,如“你总不能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伤口出了脓,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小林命令,如“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今,我命令你:挤”,这说明老胡善于做思想工作。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征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明确两个文本的文体。文本一是小说,文本二是纪实文学。
然后结合两种文体的特点分析二者艺术表现上的差异。
文本一是小说,小说是可以虚构的,在对老胡的塑造之中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式,如为了让“我”和林大富把他绑起来,他说“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不,有任务!”,这些是语言描写,如”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这是动作描写,同时文中借助场景描写进行烘托,借助“我”和“林大富”进行衬托,作者借助这些方式塑造了一位铮铮铁骨的英雄形象;
文本二是纪实文学,所以重在真实,以采访、回忆的方式展现陈毅的疗伤的过程,这是真实的记录,没有环境的烘托渲染,真实展现当时的画面。
从语言来看,文本一是小说,在描写疗伤的过程中,有细致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而文本二主要是叙述事件,讲述了陈毅必须采用土法疗伤的原因以及疗伤的过程,叙事简约,语言平实简洁。
(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上【注】
冯至
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望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
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
太阳已经西斜,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
“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
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
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
日月昭昭乎浸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浸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
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骤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
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
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渔夫倒有些惊奇了。
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子胥半吞半吐地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
子胥独自立在江边,望着那只船越走越远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江上》为第六节,伍子胥过了昭关,继续跋涉,前往吴国。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
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7.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
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
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
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6.B 7.D
8.①江上的风景使伍子胥心态平和宁静;②想到父亲和哥哥被杀的家仇,他的心又膨胀起来;③渔夫平坦豁达的心境,纾解了伍子胥心中的仇恨,希望自己能从血海深仇中解脱出来。
9.①渔夫拒剑并自杀的历史故事,体现了渔夫的侠肝义胆,与普通人的生活较远,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人,更有人情味,更接地气。②作者通过写渔夫的歌声、平坦疏散的心境和淡泊名利的性格对伍子胥的影响,表现了伍子胥思想转变的曲折历程,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③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伍子胥和渔夫,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④渔夫不仅摆渡伍子胥过江,还摆渡了他的灵魂,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渡人者”的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B.“只有……才”错。此时的子胥是在享受渔夫带给他的“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D.“共同表现了本文隐逸的主题”错误。“渔夫的泛舟江上”只是渔人的客观生活状态,不是隐逸的表现。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伍子胥在江上的思绪变化。做答本题,首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然后分析。
“一走上船,……世界回到原始一般的宁静”这一段景物描写,表现伍子胥登舟之后宁静平和的心态。
“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这几句写江水引发的联想,伍子胥想到父兄的遭遇,父兄被杀的家仇,他的心情又难以平静。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一段,写由渔夫引发的思考。伍子胥把渔夫当作恩人,看作最亲密的朋友,是因为渔夫的歌唱出了他的悲痛,也让他受到了启发。
“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伍子胥从渔夫摇橹的姿态,体验到了平和与柔情,并希望自己能从仇恨中走出来。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
题干简要介绍了“渔夫拒剑”的历史故事,做答本题首先比较原故事和本文的差别,分析体会。
注意题干中的说的“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重点要以关键词“普通”作为切入点分析;“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提示我们要从文学效果的角度分析。本题为开放性探究题,答案不唯一,可充分打开思路,多角度分析做答。
从主题看,原故事侧重表现渔夫的狭义精神,本文的将渔夫当作一个普通人来写,内涵就丰富得多了,侠义精神,指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爱民,机智勇敢;扶贫济困,惩恶扬善;为人仗义,肯于助人;路见不平,替天行道。这样的人拯救帮助伍子胥似乎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的,无论从对伍子胥的影响还是对读者的感召方面均不如设置安排一个普通人更有影响力和感化效果,得出答案①渔夫拒剑并自杀的历史故事,体现了渔夫的侠肝义胆,与普通人的生活较远,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人,更有人情味,更接地气。
从人物塑造上看,本文细腻表现渔夫的形象和性格对伍子胥的影响,体现了“渡江”易,“渡人”难的现实,具有很强的启示性。“日月昭昭乎浸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意思是时间总是在每日每月里在乎已经老去的岁月里,与您相约于芦苇边的江水中。“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意思是说夕阳已经西下时间不早了,我内心忧愁悲伤,月亮已经升上夜空了,为什么不抓紧时间渡河呢?身为普通人的渔夫时时刻刻惦念了眼前的陌路人,可见其善良无私的人格魅力,怎么能不让伍子胥深深感动呢?“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浸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得出答案②作者通过写渔夫的歌声、平坦疏散的心境和淡泊名利的性格对伍子胥的影响,表现了伍子胥思想转变的曲折历程,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得出答案④渔夫不仅摆渡伍子胥过江,还摆渡了他的灵魂,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渡人者”的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看,“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渔夫倒有些惊奇了”“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语言描写和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得出答案③。
(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和军校
泔河村的敦厚妈一辈子逛过的最大地方是观音镇。翻过泔河,上一道坡,走两顿饭的工夫,就是观音镇了。观音镇是真的好,那么宽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虽然这些吃喝她都没享受过,可逛一逛也够敦厚妈幸福几天呢。敦厚六岁,敦厚妈摔跛了腿。从此,敦厚妈再也没有逛过观音镇。有一回敦厚妈走娘家,正好有一辆大卡车来娘家拉西瓜,那车真大,拉的西瓜真多,跑得真快,敦厚妈惊骇得不得了,一跛一跛地跟出去半里地看稀罕。回到村里,敦厚妈就一遍一遍地给人讲那汽车,听的人听着听着都笑了。
敦厚妈守寡早,就守了敦厚这么一个儿子,因此把敦厚看得比埋在屋角的钱罐罐还紧。所以,当敦厚想当兵的时候,敦厚妈死活不依。村支书张大昌对敦厚妈说:“你还能把他守一辈子?叫娃去当兵吧。”敦厚舅舅也支持;敦厚妈的心动了,说:“那就叫娃试试。”敦厚一试,真就“试”上了,崭新的军装穿上身,就要走了,敦厚妈把前襟哭湿一大片,说:“这可咋弄呢,娃从小都没出过门,衣裳破了谁给他补,饥一顿饱一顿的,谁记挂他呀……”敦厚还是走了,眼圈红红的,和同村孙四海、孙长明一起去当兵了。
敦厚当兵的第三个年头回来了,和村里的小秋结了婚。小秋是个俊人儿,少话,识理,没过门就三天两头来帮敦厚妈做家务,妈长妈短地叫。没几天,敦厚回部队去了。敦厚妈就和小秋相依着过日月,不争不吵,像母女。泔河村的人都说“敦厚妈真是有福气呢”。又过了两年,敦厚寄回来一封信,说他入了党,转成了志愿兵,要去一个油田当石油工人。泔河村的人都替敦厚高兴。
敦厚是个孝顺儿子,他到油田当了石油工人,每次回来,都给妈买好多好多好吃好穿的,帮妈干所有农活,用自行车驮着妈到观音镇逛两回集。敦厚的话变得多了,当着全村人的面,讲他的油田,讲他的油田有多大,讲他的油田有多好,讲得一村人都勤勤地朝敦厚妈递艳羡的目光。敦厚又要走了,临走,给妈留下了好多的钱,又叮咛媳妇小秋好好地侍候妈。就在这一年的年根,敦厚匆匆地回来了,又匆匆地走了,走时带着小秋。
偌大的一个屋子,空荡荡的只剩下敦厚妈一个人了,她常常盼敦厚盼到天明,只要碰到村里的人,敦厚妈就一直说她的儿子敦厚。有一回,孙四海他妈说:“你敦厚咋不带你进他的油由上去逛一逛啊?”因为孙四海刚带他妈逛了咸阳。每逢这时,敦厚妈就替她的儿子说话:“敦厚也是叫我去的,我想咱一个农村妇女,腿又不好,话也不会说,走不到人面前去;再说了,敦厚又要忙公家的事,咱去了给娃惹麻烦呢。”村里的人也就信以为真了,不再说这类话。敦厚妈回到家里就犯嘀咕了,敦厚可从没说过接她去美丽的油田逛一逛这话!再说了,她也真想去敦厚的油田上逛一逛了。所以,当敦厚再次回来的时候,敦厚妈就有心问一问敦厚了:“敦厚,油田上真像你说的那么好?”敦厚说:“好,娃能骗你吗?几十万人的大油田,顶咱几千个泔河村,高楼房,宽马路,人山人海。”敦厚妈说:“妈这腿不争气,要不,妈也想到你的油田上逛一逛呢。”敦厚的口吻就变了,躲开妈的目光,含糊着说:“其实也没啥好逛的。”这一天,敦厚的舅也来了,他也给敦厚说:“你和小秋一走,你妈一个人在家里孤呢;你把你妈接到油田上逛一逛。”敦厚还是说:“其实也没啥逛的。”
此后,泔河村人的话变得难听了:“真看不出敦厚是个没良心的。”
敦厚妈说:“是我不去,油田没啥好逛的。”
孙四海他妈说:“没啥好逛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没啥好逛的他为啥把他媳妇叫去逛呢?”
孙长明他妈也附和着说:“不是咋的,往后少跟这人打交道。”
村里人都这么说,次数多了,敦厚妈就觉得脸上不光彩,人多的场合去的也少了。
敦厚妈的身子一日不济一日,年底就突然不行了。支书张大昌做了主张,一封电报把敦厚从油田上招了回来。敦厚夜夜陪着妈,给妈端吃喂喝,无微不至。小秋更是殷勤,尽着一个媳妇的孝道。敦厚把妈驮到县医院查病,医生冷着脸叹了口气说:“准备后事去。”敦厚把妈驮回村里了,急着要去油田。在村口,支书张大昌拦住了敦厚的去路。
张大昌说:“敦厚,你妈是有今没明的人了,赶紧接你妈去油田逛一逛。你要有良心。”
敦厚说:“叔,我知道。等翻过年,我就给我妈看病,就是走到天南海北,我也要给我妈把病看好。”头一低,那泪就“叭叭叭”地砸下来。
张大昌说:“你妈是没几天的人了,你现在就把她接走。”
敦厚说:“叔,我有难处。”
张大昌沉了脸,说:“敦厚,你要是今日不带你妈走,从今往后,你就别再叫我叔,泔河村就没你活人的地方了。”
敦厚咬咬牙,走了。
敦厚走了,泔河村的骂声也就起来了。
敦厚走后第十九天,小秋正在给妈熬药,门外来了一辆小车,下来几个人,说是接小秋和敦厚妈,还有村支书张大昌。一见面,小秋就抱住张大昌,哇的一声哭了。
一行三人来到油田,来到了敦厚所住的单站上。这里,就他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好大一座山,一口油井,一节列车式铁皮房,住着敦厚一个看井人,四野茫茫,遥无人迹,比他们的泔河村还荒凉。小秋的感觉是准确的,敦厚死了。有三个盗油人,开着四轮车,敦厚拦车,他们送钱,敦厚不要,他们吓唬,敦厚不怕。敦厚伸手拦在路中央,说:“想把油拉走,就从我身上碾过去。”
装满一车油的四轮从敦厚身上碾了过去……敦厚死前,留下话:把我妈,还有支书张大昌接到油田来看看。还说,他这几年攒的钱,全用来给他妈看病……
采油厂的领导说,这口井是全厂最远的一口井,没有人愿意来住单站。敦厚刚从部队下来,又是党员,他就主动去了。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没有过,从没提出过困难。
小秋抱着妈哭得死去活来,她断断续续地说:“他一直想条件好些了,分了房子,再把妈接来……”
最后,在如何处理敦厚遗体的问题上,支书张大昌和油田上的领导发生了分歧,张大昌说:“敦厚是个好娃,是我们村的光荣,叶落归根,我们村要把他运回去,给他建一个高高大大的墓。”
油田上的领导说:“敦厚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我们还要追认他为烈士,号召全厂的采油工向他学习,所以我们想把敦厚同志的遗体火化,留在这里。”
双方各说各有理,互不相让。就在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秋和她的婆婆在山上那个采油小站旁悄悄地为敦厚挖着墓穴。
妈说:“敦厚,你就住这儿,把井看好……”
小秋说:“妈要是想你了,我就跟妈来看你……”
起风了,落雪了,一会儿,天地一色。
(有删改)
10.作品塑造敦厚的形象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1.敦厚具有怎样的品格?
12.怎样评价敦厚妈和小秋把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的行为?
13.赏析小说画线的两处描写及两者对比所构成的艺术效果。
【答案】
10.①抑扬。先写敦厚孝顺母亲,再写敦厚在众人眼中对母亲“不孝”,最后揭示他既孝顺母亲又报效国家的真孝和大孝。②烘托。用众人对敦厚的批评和压力,烘托敦厚的忍辱负重。
11.①敦厚忠孝。既孝顺母亲,又以死报国。②忍辱负重。为了不让母亲伤心,甘愿忍受误解。③积极上进。主动请缨去守卫最艰苦的岗位。④恪尽职守。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
12.①舍小爱,取大爱。这样可以更好实现他忠心为国的心愿。②舍私利,取大义。这样可以感召更多的人为国家作奉献。
13.①第一处描写,连用三个“那么”,渲染小镇的热闹,从而写出敦厚妈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②第二处描写,连用六个“一”,写尽敦厚守卫的油井之荒凉,从而塑造出他甘守荒凉、一心奉献的品格。③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解释了敦厚在众人眼中“不孝”的原因,也彰显了他为国守油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品格。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首先是先扬再抑后扬的手法。
文章开头描写敦厚孝顺母亲,“敦厚是个孝顺儿子,他到油田当了石油工人,每次回来,都给妈买好多好多好吃好穿的,帮妈干所有农活,用自行车驮着妈到观音镇逛两回集”,人们也都羡慕敦厚妈,“一村人都勤勤地朝敦厚妈递艳羡的目光”。这是“扬”。
但后来敦厚说啥也不接他妈去油田逛逛,孙四海接了他妈去咸阳逛了,敦厚妈也犯嘀咕,于是敦厚回来的时候要求敦厚接她去逛逛,可敦厚“躲开妈的目光,含糊着说:‘其实也没啥好逛的。’”,敦厚舅舅也让他带他妈去逛逛,敦厚还是推脱,“其实也没啥逛的”,村里人也说敦厚,“真看不出敦厚是个没良心的”“孙四海他妈说:‘没啥好逛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没啥好逛的他为啥把他媳妇叫去逛呢? ’孙长明他妈也附和着说:‘不是咋的,往后少跟这人打交道。’”敦厚妈得了病,村支书张大昌让他带他妈去逛逛,敦厚还是不同意,“张大昌说:‘敦厚,你妈是有今没明的人了,赶紧接你妈去油田逛一逛。你要有良心。’敦厚说:‘叔,我知道。等翻过年,我就给我妈看病,就是走到天南海北,我也要给我妈把病看好。’头一低,那泪就‘叭叭叭’地砸下来”。大家都不明白敦厚为啥不接他妈去油田逛逛,都觉得他没良心,这是“抑”。
后来敦厚牺牲,大家才知道真相,“这里,就他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好大一座山了,一口油井,一节列车式铁皮房,住着敦厚一个看井人,四野茫茫,遥无人迹,比他们的泔河村还荒凉”,“采油厂的领导说,这口井是全厂最远的一口井,没有人愿意来住单站。敦厚刚从部队下来,又是党员,他就主动去了。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没有过,从没提出过困难”,而敦厚媳妇小秋道出了敦厚不肯带他妈来逛的真相,“他一直想条件好些了,分了房子,再把妈接来……”。原来敦厚为了国家守护油田,不怕困难,他是怕他妈担心才不接她来逛,这是“扬”。
总之,文章很好地运用了“抑扬”的手法,先写敦厚孝顺母亲,再写敦厚在众人眼中对母亲“不孝”,最后揭示他既孝顺母亲又报效国家的真孝和大孝。
其次是烘托手法。
敦厚没办法把他妈接到油田去逛逛,大家都不理解他,说三道四,如“真看不出敦厚是个没良心的”“孙四海他妈说:‘没啥好逛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没啥好逛的他为啥把他媳妇叫去逛呢? ’孙长明他妈也附和着说:‘不是咋的,往后少跟这人打交道。’”,村支书张大昌都觉得他没良心,“敦厚,你妈是有今没明的人了,赶紧接你妈去油田逛一逛。你要有良心”“敦厚走了,泔河村的骂声也就起来了”。尽管受了委屈,可是敦厚为了不让他妈担心,依然什么也不说。文章用众人对敦厚的批评和压力,烘托敦厚的忍辱负重。
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敦厚忠孝。文章开头写敦厚很孝顺母亲,“敦厚是个孝顺儿子,他到油田当了石油工人,每次回来,都给妈买好多好多好吃好穿的,帮妈干所有农活,用自行车驮着妈到观音镇逛两回集”,临死前还惦记给他妈治病,“敦厚死前,留下话:把我妈,还有支书张大昌接到油田来看看。还说,他这几年攒的钱,全用来给他妈看病……”;文章结尾处表现了敦厚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采油厂的领导说,这口井是全厂最远的一口井,没有人愿意来住单站。敦厚刚从部队下来,又是党员,他就主动去了。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没有过,从没提出过困难”,“敦厚死了。有三个盗油人,开着四轮车,敦厚拦车,他们送钱,敦厚不要,他们吓唬,敦厚不怕。敦厚伸手拦在路中央,说:‘想把油拉走,就从我身上碾过去。’”装满一车油的四轮从敦厚身上碾了过去……”。可见敦厚忠孝两全,既孝顺母亲,又以死报国。
忍辱负重。敦厚所在的油田非常偏僻,他为了让母亲放心故意说“几十万人的大油田,顶咱几千个泔河村,高楼房,宽马路,人山人海”,但是他不能接母亲去逛逛,村子里风言风语,“真看不出敦厚是个没良心的”“孙四海他妈说:‘没啥好逛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没啥好逛的他为啥把他媳妇叫去逛呢? ’孙长明他妈也附和着说:‘不是咋的,往后少跟这人打交道。’”,敦厚为了不让母亲伤心,甘愿忍受误解。
积极上进。“这里,就他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好大一座山,一口油井,一节列车式铁皮房,住着敦厚一个看井人,四野茫茫,遥无人迹,比他们的泔河村还荒凉”,厂领导说“这口井是全厂最远的一口井,没有人愿意来住单站。敦厚刚从部队下来,又是党员,他就主动去了。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没有过,从没提出过困难”。敦厚积极上进,主动请缨去守卫最艰苦的岗位。
恪尽职守。为了拦住偷油贼,敦厚宁可牺牲自己,“有三个盗油人,开着四轮车,敦厚拦车,他们送钱,敦厚不要,他们吓唬,敦厚不怕。敦厚伸手拦在路中央,说:‘想把油拉走,就从我身上碾过去。’”装满一车油的四轮从敦厚身上碾了过去……”,敦厚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
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审美意蕴和情节作用的能力。
村支书和油田领导都争着要把敦厚葬在自己的地方,“就在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秋和她的婆婆在山上那个采油小站旁悄悄地为敦厚挖着墓穴”。
从敦厚妈和他妻子的角度,她们肯定是愿意把敦厚拉回老家泔河村安葬,这样她们也能常常去看他。但是从敦厚的角度看,敦厚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他热爱的油田,他对国家和油田的爱是大爱,是忠诚,而对母亲和妻子的爱是小爱,敦厚妈和妻子都懂得了敦厚的心意,因此他们愿意把敦厚安葬在他战斗和牺牲的地方,这样可以更好实现他忠心为国的心愿。两人的做法是舍小爱,取大爱。
敦厚妈和妻子小秋的行为也是受了敦厚的感召和影响,她们舍弃了常常看望亲人的便利,成全了敦厚为国守护油田的大义,她们也做到了舍私利,取大义。文章这样安排可以感召更多的人为国家作奉献。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描写的能力。
第一处描写,“观音镇是真的好,那么宽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这段话先总写“观音镇是真的好”,然后具体描写了观音镇的路、人和物质的丰富、事物的繁多热闹,“那么宽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连用三个“那么”,渲染小镇的热闹,从而写出敦厚妈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
第二处描写,“这里,就他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好大一座山,一口油井,一节列车式铁皮房,住着敦厚一个看井人,四野茫茫,遥无人迹,比他们的泔河村还荒凉”,这是对敦厚守护的油田环境的描写,“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好大一座山”“一口油井”“一节列车式铁皮房”“一个看井人”,连用六个“一”,写出山之大而空旷,写出单站、油井、铁皮房和敦厚这唯一的看井人的孤独,写尽敦厚守卫的油井之荒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没有过,从没提出过困难”,从而塑造出他甘守荒凉、一心奉献的品格。
观音镇的热闹繁华和油田的空旷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原来敦厚不让他妈来是怕他妈担心,这样两段画线句既解释了敦厚在众人眼中“不孝”的原因,也彰显了他为国守油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品格。
(选用全国一模到三模或者考前模拟题)
(2024届·浙江杭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衔接角度:文学评论】
北方的河
张承志
①他一下车就觉得眼花缭乱。眩目的阳光直射着这个河岸台地上的小镇。一点儿也回忆不起来啦,他惊奇地想。他完全回忆不起当年这里有些什么建筑和什么景物。那时我急得心火上蹿,因为我连自己被大卡车拉到了哪里全都不知道。他感慨地走在一条土巷子里,默默地想着。那天,为了避免暴露扒车者身份,他只是查对着一本薄薄的《革命串联地图》,猜测着卡车前进的方向。他只猜对了一点:这车从绥德东关一钻出来,就根本没有去什么军渡或宋家川,而是一头向东南扎下去,顺着无定河的大深沟,顺着“曲流宽谷”。
②街巷上小饭棚、小客店鳞次栉比。他买了些白荞麦面皮的、包着粉条、菜和一点清油的馅饼。那饼炸得又黄又脆,他香甜地边走边吃。
③接着这卡车将要开到黄河边去,顺着无定河最后的一段河谷一直开到黄河西岸。这辆解放牌卡车马上就要登上那段路程。那段路他曾经饿着肚子走了整整一个下午。他觉得有些心跳,有种苍老的、他觉得不是自己该有的慨叹般的情绪在堵着胸膛。当卡车在山嘴上头换了挡,发出一种均匀的吼声时,他的眼睛亮了:他认出了这个地方。
④真是这里,他默念着,真是这条路。我全认出来啦,我想起来啦。十几年前他就是从这个山嘴转过来,一步步踏上被暴雨冲得沟渠纵横的道路的。他把取后一块白荞麦粉条馅饼塞进嘴里,用两只手握牢车厢板,开始专注地望着渐渐向前方倾斜下去的高原。
⑤“喂,喂!”他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唤着他。他转过身来“喂,你是去河底村么?”那女的轻轻问他。他觉得她满口典型的北京知识青年腔。
⑥他和她互相谈了一会儿。她告诉他自己是某小报的摄影记者;他也介绍说他是新疆大学的应届毕业生。
⑦“我想拍几张新鲜点的黄河照片”她解释说“就上这趟车”。河底村那儿的黄河和无定河相汇,我想可能比壶口啦,风凌渡啦,三门峡啦新鲜点。
⑧“放心。用得着的时候,我会帮你忙。”他结束了谈话。
⑨他又转身抓住车厢板。就是这条路,可是现在看着却这么陌生。岁月真能消蚀一切哪,饿着肚子走了半天的路,居然也会被忘掉。那时你才二十岁,衬衣口袋里只有不足十块钱。你从青羊坪小镇子下了车就走上这条土路,不但没吃白荞麦面的素馅饼,而且从清晨就滴水未下肚。你走了那么久,翻过一架又一架黄土老帽,见一个人就问一句“嗑【注】黄河还有多么远?”陕北的里程和阿勒泰草原的里程一样,越走越大,一会儿一个数。从三十里到四十里,从二十里又到四十里。现在看来可能是一共四十里,因为你走了半天整。你的球鞋里灌进了细细的黄土末,你一路喝清亮些的渠水。后来你在一个山梁上看见一个老汉在毛棚下卖西瓜,你咬咬牙掏出五毛钱买了一个。你和那老汉聊天,说你从延安来,还到过延川和延长的油矿。老汉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三延的女子没人看。”你觉得蔫了半截。不过那瓜真甜。后来你一路摘没熟的枣子吃,因为这种枣沿着黄河西岸长,所以叫河畔枣。那时节的河畔枣又青又涩,吃得你肚子发胀,可是你一点儿也不饿了。你快活得唱着“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那时你像一只鸟儿一般轻捷,敢从高高的山崖上跳下去抄近路。你还追赶过一只野兔子,那青灰色的兔子在这黄土世界里显得鲜明而刺眼。可是你没追着,累得满头大汗地躺在又干又烫的黄土上喘气。等到你爬一座大山时你累了,那段公路又稣又软,上面结着开裂的硬皮儿,下头是软陷的松土。你咬紧牙往上爬,白花花的毒日头晒得你嗓子冒烟。你后悔没有省下半个瓜带着。可是那时你的生命像刚点燃的一簇火,你的四肢都弹性十足。你知道你的心脏特别健康,脉搏又沉又稳。所以你赌了一股狠劲儿要和那座黄土山比一比,你决定不停步一口气爬上山顶。你信心十足地踏住龟裂的黄土硬皮,然后有力地蹬直膝盖的关节,一步步地攀登着。后来,后来——在爬上山顶的那个时刻,你看见了黄河。
⑩他突然听见那姑娘尖叫起来;
“快看!黄——河!”
他浑身一震,忙转过头来。解放车正登上山顶。这一定就是那座黄土高山,你全忘啦。他轻轻地责备着自己,屏住了呼吸。陕北高原被截断了,整个高原正把自己勇敢地投入前方雄伟的巨谷,他眼睁睁地看着高原边缘上一道道沟壑都伸直了,笔直地跌向那迷朦的巨大峡谷,千千万万黄土的山峁还从背后像浪头般滚滚而来。他激动地喃喃着,“嘿,黄河,黄河。”他看见在那巨大的峡谷之底,一条微微闪着白亮的浩浩荡荡的大河正从天尽头蜿蜒而来。蓝青色的山西省的崇山如一道迷朦的石壁,正在彼岸静静肃峙,仿佛注视着这里不顾一切地倾泻而下的黄土梁峁的波涛。大河深在谷底,但又朦胧辽阔,威风凛凛地巡视着为它折腰膜拜的大自然。潮湿凉爽的河风拂上了车厢,他已经冲到了卡车最前面,痉挛的手指扳紧拦板。
这个记忆他可没有遗忘。这个记忆他珍存了十几年。他一直牢牢记着,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目瞪口呆、惊惶失措地站在山顶,面对着那伟大的、劈开了大陆、分开了黄土世界和岩石世界的浩莽大河的时刻。他现在明白了:就是这个记忆鬼使神差地使他又来到这里,使他一步步走向地理学的王国。
(节选自张承志《北方的河》,有改动)
【注】嗑:方言,意思是“去”。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一下车就觉得眼花缭乱,是因为眩目的阳光,还有来自内心的迷茫,对这个小镇他竟然一点都回忆不起来。
B.来到自己珍存了十几年的回忆之地,苍老的、慨叹般的情绪堵着他的胸腔,这表现了他重回旧地时无法言说的激动。
C.面对黄河磅礴壮观的景象,年轻时的他目瞪口呆,惊惶失措,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和个体生命的渺小。
D.黄河是主人公梦想萌发的地方,他一步步走向地理学王国的过程交织着对理想的追寻和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热爱。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双线交织,明线是“他”坐车去看黄河,暗线是途中“他”回忆自己过往的人生。
B.小说夹杂着方言俚语,还多次描写当地的风味食品,具有浓郁的西北文化特色。
C.小说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大量的叠词,写出了黄河辽阔浩莽的景象。
D.小说以时间、空间交错的方式叙述,生动地塑造了主人公坚定执著、顽强不息的形象。
3.文中第⑨段为什么如此详细描写“他”寻找黄河的经过?请联系全文阐述。
4.小说叙述故事穿插运用了“我”“你”“他”三种人称,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
B
D
3.①交代故事背景,展现当地风土人情;
②强调过程的艰苦性,与下文“该记忆无法遗忘”形成呼应;
③塑造主人公无畏顽强的人物形象,表现鼓励追求理想的作品主旨;
④舒缓叙述节奏,使小说具有摇曳之美。
4.①“他”是小说主要的叙述人称,表现的是主人公当下坐车前往黄河的情节及所思所感,使用第三人称,更加客观冷静;
②“我”更侧重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更强烈地表现出当年初到此地的慌张和如今故地重游的兴奋;
③“你”集中在回忆爬黄土山、初遇黄河的叙述中,增强了对话和审视意味,表现了主人公年轻时的生命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这表现了他重回旧地时无法言说的激动”错误。由原文“一点儿也回忆不起来啦,他惊奇地想。他完全回忆不起当年这里有些什么建筑和什么景物。那时我急得心火上蹿,因为我连自己被大卡车拉到了哪里全都不知道”可知,此时苍老的、慨叹般的情绪堵着他的胸腔,是因为他完全回忆不起当年这里有些什么建筑和什么景物,表现了他的着急,急得心火上蹿。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小说以时间、空间交错的方式叙述”错误。小说是以空间转换的方式叙述,没有与时间交错叙述,只是插叙了途中“他”回忆自己过往的人生。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你从青羊坪小镇子下了车就走上这条土路,不但没吃白荞麦面的素馅饼,而且从清晨就滴水未下肚。你走了那么久,翻过一架又一架黄土老帽,见一个人就问一句‘嗑黄河还有多么远?’陕北的里程和阿勒泰草原的里程一样,越走越大,一会儿一个数”,从青羊坪小镇子下了车,没吃白荞麦面的素馅饼,交代故事背景,展现当地风土人情;
“而且从清晨就滴水未下肚。你走了那么久,翻过一架又一架黄土老帽”“你的球鞋里灌进了细细的黄土末,你一路喝清亮些的渠水”“后来你一路摘没熟的枣子吃,因为这种枣沿着黄河西岸长,所以叫河畔枣。那时节的河畔枣又青又涩,吃得你肚子发胀,可是你一点儿也不饿了”“你咬紧牙往上爬,白花花的毒日头晒得你嗓子冒烟。你后悔没有省下半个瓜带着”,从清晨就滴水未下肚,鞋里灌进了细细的黄土末,一路摘没熟的枣子吃,吃得肚子发胀,毒日头晒得你嗓子冒烟。强调过程的艰苦性,与下文“该记忆无法遗忘”形成呼应;
“所以你赌了一股狠劲儿要和那座黄土山比一比,你决定不停步一口气爬上山顶。你信心十足地踏住龟裂的黄土硬皮,然后有力地蹬直膝盖的关节,一步步地攀登着。后来,后来——在爬上山顶的那个时刻,你看见了黄河”,决定不停步一口气爬上山顶,后来——在爬上山顶的那个时刻,看见了黄河,他是个勇敢豪放的追河人,塑造主人公无畏顽强的人物形象,表现鼓励追求理想的作品主旨;
详细描写寻找黄河的经过,使情节更丰富,在有限的篇幅内扩大了作品的容量,舒缓叙述节奏,使小说具有摇曳之美。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的能力。
“他”是小说主要的叙述人称,“他一下车就觉得眼花缭乱。眩目的阳光直射着这个河岸台地上的小镇。一点儿也回忆不起来啦,他惊奇地想”“他觉得有些心跳,有种苍老的、他觉得不是自己该有的慨叹般的情绪在堵着胸膛”,他一下车就觉得眼花缭乱,一点儿也回忆不起来啦,他觉得有些心跳,苍老的、慨叹般的情绪在堵着胸膛。表现的是主人公当下坐车前往黄河的情节及所思所感,使用第三人称,更加客观冷静;
“我”更侧重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目瞪口呆、惊惶失措地站在山顶,面对着那伟大的、劈开了大陆、分开了黄土世界和岩石世界的浩莽大河的时刻”,当“我”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时,面对大河时是目瞪口呆、惊惶失措;“我全认出来啦,我想起来啦。十几年前他就是从这个山嘴转过来,一步步踏上被暴雨冲得沟渠纵横的道路的”“我想可能比壶口啦,风凌渡啦,三门峡啦新鲜点”,如今故地重游“我”感到兴奋,更强烈地表现出当年初到此地的慌张和如今故地重游的兴奋;
“你从青羊坪小镇子下了车就走上这条土路,不但没吃白荞麦面的素馅饼,而且从清晨就滴水未下肚。你走了那么久,翻过一架又一架黄土老帽”“你信心十足地踏住龟裂的黄土硬皮,然后有力地蹬直膝盖的关节,一步步地攀登着。后来,后来——在爬上山顶的那个时刻,你看见了黄河”,你走了那么久,翻过一架又一架黄土老帽,后来——在爬上山顶的那个时刻,你看见了黄河。“你”集中在回忆爬黄土山、初遇黄河的叙述中,增强了对话和审视意味,表现了主人公年轻时的生命力。
(2024届·浙江绍兴·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马王子
陈可非
(1)我战友于飞的父亲于大石当过三年导弹工程兵。于飞是带着两代人的心愿和梦想入伍的。他的目的十分明确,要当一名导弹操作号手,亲手把导弹送上天。
(2)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所在的部队只是一个勤务单位。当于飞得知这件事后,情绪波动很大,一心想调到发射旅。
(3)新兵的基本训练结束后,于飞分到了骑兵连。于飞不敢如实告诉父亲,只好谎称自己将成为一名导弹操作号手。父亲知道后几次写信来,嘱咐他争取亲手把导弹送上天。
(4)骑兵训练十分艰苦。训练中,由于于飞不专心,竟然被黑马滚雷的马镫套住了脚,拖出去几十米,幸好班长冲上去勒住了滚雷。
(5)可于飞训练中仍然频频出错,让连队上下十分恼火。一次,我跟于飞出去放马,便跟他说:“你不能再出错了,如果再出错,连队估计很难待下去了。”可于飞却说:“我就是希望他们认为我根本不适合当一名骑兵,这样我就可以到发射部队去了。”
(6)领导终于找于飞谈话了。领导说,如果不适应当一名骑兵的话,就只能调到后勤仓库去站岗了。于飞听后大惊,只好表示一定当好一名骑兵。其实,于飞心里依然不甘。①一次基地司令员来检查工作,他突然打马拦住了司令员的车队。好在司令员并没有发火,只是觉得有些好奇,便下了车。于飞跟司令员提出想去发射旅工作的请求。司令员笑了笑。司令员仔细打听了于飞的情况,并得知于飞的父亲叫于大石。司令员说:“这样吧,让连队通知他的父亲到部队来一趟,看看他儿子吧。”
(7)没过多久,于飞的父亲于大石便到了部队。司令员专门来见了于大石。原来司令员跟于大石是老战友了,是当年一个坑道滚出来的。于大石也发现儿子的部队所在地,正是他们当年打坑道的地方,好几位战友还埋在这里呢。司令员跟于大石谈了于飞不安心当一名骑兵的事,于大石明白了老战友的用意,便劝说儿子。于飞分明感受到了父亲那满脸的遗憾。②最后父亲含泪说:“你不是还要生儿子吗?你摸不了导弹,让你儿子来,我就不信摸不上。”
(8)父亲走了。于飞天天跟战友们一起去巡逻。一天巡逻中,他突然跟我说:“我知道我该怎么办了,我可以考军校,学导弹专业,那不就可以理所应当到发射部队去了吗?”于飞开始了他的考军校计划。
(9)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于飞出去巡逻,他不慎从马背上掉下来,摔进一个深涧。黑马滚雷很聪明,迅速跑回连队,叫来战友才把他救出来。没过多久,于飞巡逻时遭遇漫天大雾导致迷路,不幸误入狼群。看着层层包围过来的狼群,幸好滚雷驮着他,左冲右突,用了将近两个小时,才逃出狼群的包围圈。
(10)于飞十分感激滚雷,对它呵护有加。这时,连长才告诉他,滚雷原本是刚去世一年的指导员宁杰的坐骑。因为它温顺平和,特别懂事,骑着它不会出什么差错。连长又说,自指导员去世后,滚雷有时也很焦躁,它常希望到指导员墓地去看看。于飞才明白,为什么每天放牧回来,滚雷都要挣扎着去那片墓地,还惭愧自己为此抽过它鞭子。连长还说,指导员来自大城市武汉,他开始也不喜欢这里,也不喜欢军马,后来却变得比谁都喜欢。一年前,当他得知自己患上绝症将不久于人世后,便与交往了五年的女友断绝了关系,嘱咐将他埋葬在这片草原上,与战友和军马为伴。说这些话时,连长哭了,于飞也落下了眼泪。
(11)转眼到了老兵退伍的季节。老兵离开连队时,战马追赶着送老兵的汽车发出阵阵嘶鸣。班长那匹名叫闪电的烈马,竟然狂追二十多公里,说啥也阻拦不住。只能临时决定班长暂且留下,陪它一段时间再走。一个星期后,班长趁一个夜晚悄悄离开,闪电为此大病一场。于飞想到今后也将与滚雷分别,流下了眼泪。他决定哪儿也不去了,就留在骑兵连。
(12)从此,不管是训练还是放牧回来,他都会带着滚雷去一趟指导员的墓地看看,在那里逗留一会儿,才回连队。
(13)于飞的训练水平提高得很快,像马上劈刺这样的高难动作,已是我们这批兵里做得最好的了。没过多久,上级指示连队进行一次训练比武,于飞毫无悬念地夺得了冠军,也赢得了个“黑马王子”的美称。
(14)一天,于飞正在巡逻,发现一支导弹车队从原野上驰过,便骑马追了上去。③导弹车队隆隆前行,卷起阵阵烟尘。于飞骑马在戈壁滩上奔驰着、追赶着。突然,前面两辆军用越野车停下来,挡住了他的去路。他跳下马来,没想到从车上下来的竟是司令员。司令员也认出了他,问他要干什么。于飞低下头说:“我知道我做不了发射号手了,可我还是想知道摸一摸导弹是什么感觉。”
(15)司令员想了想说:“你们常年守着禁区也不容易,那就特批你们,一起来观摩这次导弹发射吧。”
(16)于飞激动地回到连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战友们,战友们个个兴奋不已。然而,正在连队集合准备出发时,突然接到哨所电话,说离禁区不远的一片牧场着了火。于是全连只好立即赶赴牧场,投入到救火战斗之中。
(17)大火很快就扑灭了。大家征尘未洗,连长命令:“立即出发,追赶发射部队。”
(18)我们一路策马狂奔,去追赶发射车队。可是,当我们骑马跋山涉水,刚刚爬上一座山岗,便听到几声巨响传来。④战友们勒马抬头,远远地看见导弹已喷着烈焰飞上了蓝天。
(19)看着渐渐远去的导弹,我们个个眼眶盈满了泪水。于飞骑马站在山顶处,阳光打在他的军徽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只见他紧提缰绳,滚雷便一跃而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小说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江山图(节选)
孙甘露
叶桃离开上海去了南京。那时候陈千里还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不喜欢父亲叶启年做的事情,自己却又加入进去。后来他才知道,叶桃去的地方是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在叶启年的安排下,她成了机要室干事。
当时他反复问过自己:难道在上海,兆丰花园、夕阳、早春的湖水、水面上一对天鹅,这些都是他在做梦?难道他们手握着手、心怦怦跳时说的话,都只是分别前一时的冲动?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
新闸路楼上的厢房,他坐在窗下,她坐在梳妆台前,他们在说话,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他完全沉浸在话题中,可说着说着,她忽然站起身,急匆匆奔出了家门。他心里总是隐隐觉得,别处某个地方,必定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她。
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
他在石婆婆巷租了一间小屋。白天他给书局做翻译,等着叶桃下班。有时她给他打电话(巷口烟纸店有一台公用电话),让他去她上班的地方,她也会支使他做一点事情,到哪家铺子买一包点心,或者去裁缝店取几件衣服。
只要叶启年不在南京,瞻园对叶桃来说就是一个十分自由自在的地方。那是个大园子,据说从前是座王府,门前有影壁,园里有假山。机要室在园子最北面,过了假山就能看见那排平房。他到了那里,让门房打个电话,叶桃就会出来接他,有时候也会让门房送他,到后来门房索性让他自己进去。在记忆里,那几个月过得特别安宁,叶桃也特别快乐。她好像找到了真正有意思的工作。
他们去梅花山,正是早春二月,虬枝上开满梅花,山坡上像笼罩了粉色云雾。他们心心相印,觉得整个世界退却到远处,眼前只剩下梅树、蓝天和那张脸庞。他们满心喜悦,一起背诵着涅克拉索夫:“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
但是世界仍旧在这里,叶桃置身其中的环境十分危险,瞻园里有许多阴鸷的壮汉、狼狗、枪支、不许人碰的文件和禁止入内的警示牌。从园北假山后面偶尔会传出一两声惨叫。后来在栖霞山上,叶桃告诉他,那里是党务调查科,是叶启年参与搭建、充斥着阴谋和杀戮的世界。
直到最后那个月,他才知道她究竟在做什么工作,虽然他早些时候就猜到了一些。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她真正在做的是一些秘密工作,这些工作对她意义重大。而他心里很明白,她所做的那些事情,很可能是去破坏她父亲的工作。但在让他知道真相前,她就为他指明了方向,让他了解了一个人应该投身于什么样的事业,才会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即便去了南京,她也每隔几天就给他写信,这些信件延续了先前的思想碰撞。现在他才理解,写那些信她多少冒了一点风险,幸亏她在瞻园上班,有办法不让这些信落到邮电检查人员手中。她还托人给他捎书和杂志:《共产党宣言》《远方来信》《布尔什维克》,还有她喜欢的涅克拉索夫诗集。
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给石婆婆巷烟纸店打了个电话。那些日子他很少见到叶桃,她好像整天都非常忙碌,就算见到他也很沉默,问多了,她会忽然发火。在电话里叶桃让他去瞻园,去之前先到秦淮河边的城南茶食铺,帮她买一包闽南橘红糕。叶桃一直喜欢吃零食,在上海时他就常帮她跑腿,到了南京,她的很多旧习惯都消失了,但喜欢吃零食这一样依然如故。除了这家的橘红糕和酥糖,她还喜欢一个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总是在瞻园门口那一带叫卖。
他买了橘红糕,却在瞻园门口被人拦住了。几个月来,南前北后两道门,几班门房都认识他了,见他进门,连忙打电话到机要室找叶干事。叶桃告诉门房,今天她不能离开保密区域,叫门房登记一下,让陈千里自己进去。
陈千里在机要室那一排平房里见到了叶桃。她吃了一粒橘红糕,说,今天这个橘红糕怎么那么干?这放了多久呀?生气地扔到一边,冷冷地半天不理他,机要室里另外两个女人同情地朝他微笑。过了一阵,叶桃又叫他:“帮我到门口买碗桂花糖芋苗。”
刚刚进来时陈千里并没有看见瞻园门口有挑担叫卖的小贩。但他没说什么,每次叶桃让他到门口买桂花糖芋苗,那个小贩总会出现在那里。
“如果没看见,你就往前跑到马府街,他一般就在这几个地方。”
他提着保温筒出来,门房朝他笑。出了瞻园,果然看见担子在那里。小贩揭开盖子搁在一边,从大锅里舀了几勺红艳艳、香喷喷的芋羹,装进提筒,往里撒了点桂花末子,又拿起抹布擦了擦盖子,盖上,收钱。陈千里把糖芋苗拿进机要室,叶桃喝了一口,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叶启年在广州破获了共产党地下组织,逮捕了广东的负责人欧阳民。由于情报送出及时,与欧阳民有联系的上级党组织全都撤离了。
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牺牲前,她告诉陈千里自己是共产党员,从前没有告诉他,是因为她受党组织派遣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必须保守秘密,但现在她可以说了。她说她一直打算发展他入党,党组织也认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验,已经可以接受陈千里入党,可她现在没有时间了,她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说明叶桃的性格活泼多变,让年轻的陈千里琢磨不透。
B.叶桃喜欢城南茶食铺的橘红糕和酥糖,以及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表明她很适应南京休闲的日常生活。
C.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把陈千里买的橘红糕扔到一边,半天不理他,反映出她斗争经验不足,关键时刻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
D.“现在她可以说了”而“从前没有告诉他”,表明叶桃与恋人相处时也严格遵守地下工作的保密纪律。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叶桃和陈千里在梅花山背诵诗句,既表现出两人的精神风采,也点出时代氛围。
B.选择壮汉、狼狗、枪支、秘密文件、警示牌、惨叫等来写瞻园,凸显其阴森残酷。
C.描写机要室另两个女人微笑以及门房笑的细节,用以反衬一种紧张诡异的气氛。
D.文本记叙叶桃和陈千里在上海与南京的经历,将个人爱情与革命斗争交融在一起。
8.文中画线处说“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又说“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请谈谈你的理解。
9.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现在想来”“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社戏(节选)
沈从文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并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平时单纯沉静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
长顺一家正忙着把橘子下树上船,还要为款待远来看戏亲友,准备茶饭,因此更见得热闹而忙乱。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
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把包封派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掼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到中午休息,匀出时间大吃大喝。休息时间,一些戏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观众包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口中嘘嘘的吃辣子羊肉面,或一面剥葵花子,一面并谈论做梦绩麻琐碎事情。下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
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
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撺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最末一出杂戏多是短打,三个穿红裤子的小花脸,在台上不住翻跟斗,说浑话。
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天上一片霞,照得人特别好看。一切人影子都被斜阳拉得长长的,脸庞被夕阳照炙得红红的。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方头平底大渡船,装满了从戏场回家的人,慢慢在平静河水中移动,两岸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在由黄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处但见一片深青,秋天来特有的澄清。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光亮,慢慢地向上升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已由一片白烟变成点点红火。……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萝卜溪的酬神社戏,适逢秋天橘子收获时节,按惯例在伏波宫前空坪中连演六天。
B.女人们成群结伴来看戏,有的还会带上饭箩针线或香烛纸张,富有乡土生活气息。
C.“打加官”第一个就叫保安队队长,可以见出萝卜溪办会者对他有所忌惮和逢迎。
D.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需封赏,会长“也被迫点一出”,此细节暗示了会长的吝啬。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戏班子如约而至,接下来又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令人感觉到一种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气氛。
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
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8.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9.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长出一地的好荞麦
曹多勇
这年里,德贵最后一次来种河滩地已是腊月里,这期间,他先后种过一次黄豆,两次绿豆,两次麦子,庄稼还是颗粒无收。这情况,德贵还有岁数更大的犁都没经历过。儿子儿媳说这怪气候叫厄尔尼诺现象,德贵不听这道理,骂天,说这是要绝人啊!
大河湾土地分两种:一种在围堤坝里,淮河水一般淹不掉,是大河湾人赖以生存的保障;另一种地在堤坝外,无遮无拦地紧挨淮河,一年里能收季麦就不错了,秋季天都荒着——这地叫河滩地,也叫荒地,大河湾只德贵一人秋季天还耕种河滩地。
村人说德贵,那点河滩地还能结出金豆豆、银豆豆?
德贵家人也说德贵,年年秋季天见你河滩地种呀种呀种,可临了收几次?
德贵先是不愿搭理话,落后才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痛得夜夜睡不着觉呀!
河滩地位于村东两里地,德贵村东里出了庄,赶头牛,扛张犁,沿河堤一直往东去,人老,牛老,犁也老。牛老,蹄迈得很迟缓,远处里还以为牛是站堤坝上不动弹;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挂一张犁,侧斜身显得更佝;犁呢是犁铧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皮。牛前边领,德贵后面跟,牛缰绳牵连他们俩,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至河滩地头,德贵说一声“吁——”,牛停下蹄,瞪一对大牛眼瞧德贵,德贵下堤坝往河滩地里走,牛也侧转身头低屁股撅,挺住蹄缓下堤坝追德贵,关键时才分出牛还是受人支配着。
德贵没有即刻套牛犁地,他知道牛跟自己还有犁都得歇息喘口气,犁榫眼松,趴德贵肩“吱呀、吱呀”一路不停歇地叫,德贵说犁,俺知道你榫眼咧着嘴,不湿润湿润水,你准散架。牛嘴也“吧嗒,吧嗒”扯黏水吐白沫,德贵说牛,俺知你嗓子眼冒着火,得去淮河里喝个饱,于是,德贵、牛和犁三个老货径直朝淮河走去,牛饮水,人喝水,犁干脆丢河里,德贵喝几口水站起身,骂犁,你个老货还真能憋气呢;骂牛,你个吃草的家伙能站俺上游饮水?
淮河水这会儿还温温顺顺躺河床里,波浪一叠压一叠有条不紊地浪过来又浪过来。德贵、牛,还有那只淹没水里的犁构成一幅温馨的田园画,但德贵却在这宁静貌似温顺的淮河水里瞧看出洪水泛滥的迹象,这迹象是几缕混浊的泥丝,曲曲折折隐河边的水里摇曳流过,这几缕混浊的泥丝就是上游山水下来的前兆,就像暴风雨过来之前的一阵凉风。
牛饮饱水抬起头,润湿的嘴像涂抹油似的又黑又亮,德贵问牛,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牛两眼盯着水面瞧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瞧,德贵又问犁,你说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德贵问犁没见犁,这才弯腰伸手捞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答滴答”往河面滴。这清脆的水滴声像是回答德贵的问话,德贵说还是犁说得对,不能害怕涨水淹河滩地,俺们就不种河滩地。
不知怎么的,德贵感觉最通人性的是犁,而不是牛。
这天上午,德贵犁过河滩地;这天下午,德贵耙过河滩地;这天挨傍晚,德贵撒开黄豆种。一天时间,这块河滩地就喧喧腾腾像块饼被德贵精心制作好,摆放在淮河边上。
然而,还没等德贵的锄伸进去,淮河的水便涨出来,德贵赤脚跑进黄豆地,眼前那些没顶的禾苗还使劲地举着枝叶在河水里挣扎,德贵站立的地方原本还是一处干地,河水舔舔地漫过脚面,德贵往后退,骂河水,说俺是一棵会挪动的庄稼,你们想淹也淹不住。
就这么河水淹过种,种过淹,德贵从夏日里一口气赶进腊月天。
腊月里天寒地冻,德贵这回出村没牵牛,没扯犁,只扛一把大扫帚,河滩地经河水反复浸泡几个月,晃晃荡荡地如铺展一地的嫩豆腐。这样的地是下不去牛、伸不开犁。德贵扛的大扫帚是牛也是犁,德贵脱下鞋,“咔嚓”踩碎表层的薄冰走进去,冰泥一下没过小腿肚,德贵挨排排拍碎冰,而后才能撒上种。
这一次撒的是荞麦,腊月天,只能种荞麦。
德贵毕竟是上岁数的人,又加两腿淤进冰泥里,那些刺骨的寒气也就洪水般一浪一浪往心口窝那里涌,德贵仍不罢手,不急不躁,拍一截冰泥地,撒一截种子,而后再把荞麦种拍进泥水里,德贵知道停下手,这些拍碎的冰泥又会凝结起来,德贵还知道荞麦种在这样的冰泥里是长不出芽的,即使长出芽,也会被冻死,但德贵仍是一点一点地种。
这天,德贵回家烧两碗姜茶喝下肚,便躺床上睡起来,梦里的河滩地绿油油长满一地的好荞麦,长呀长呀一个劲地往上长。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一年里多次耕种都颗粒无收的事实开篇,为下文在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中塑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
B.面对村人与家人的不理解,德贵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土地的那种深厚感情。
C.小说最后以德贵梦见地里长出了好荞麦结尾,这样的艺术处理既照应了题目,也增强了小说的温情意味与向上的力量。
D.德贵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德贵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老人的永不言败,都是他们坚韧执着性格的体现。
8.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9.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么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支队政委(节选)
王愿坚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像是负了伤,正在爬一个崖头,怎么也爬不上去。忽然,老胡来了,他变得跟棵老黄松似的,又高又大,伸出小葵扇那么大的一只手,拉住了我……一睁眼,可不是,我的手正在他手里攥着呢。
见我醒了,他把我的手捏紧了,突然问我:“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
“怎么不成!”我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他的脸被拂晓时的月光一照,更是苍白,简直像是块白石头刻出来的。
“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
“一定!”
他扭身戳了戳正在酣睡的林大富。小伙子一骨碌爬起来,愣眉愣眼地问:“政委,要出发?”
“不,有任务!”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对我说:“咱们到那边竹林里去。”
我疑疑惑惑地背起他,来到了那片竹林边上。这时,启明星贼亮贼亮的,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了。老胡四下里看了看,选了一棵大毛竹,靠在上面坐下来,又问了我一句:“真的叫你干啥你干啥?”
“真的,快说吧!”我被他弄得又糊涂又心焦。
“好!”他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两根绳子,“噗”的一声扔在我面前,然后两手往竹子后面一背,厉声说:“把我绑起来!”
“该不是叫伤口疼得他神经错乱了吧?”我想,本想不干,无奈已经有言在先了,我一面绑,一面问“这是干啥?你疯啦?”他没搭我的腔,只是一个劲叫着:“绑紧点,绑紧点!”等我们把他两手绑好,他又把那条伤腿伸开,蹬住了另一棵竹子:“把这也绑住!”我们也照办了。
看看我们都弄妥了,他咬咬牙说:“来,使劲挤它!”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叫过小林,轻经地打开了他伤口上的布带子。伤口,像个发得过了火的开花馒头,又红又肿,没有器械,没有麻药,硬是把脓血从伤口里挤出来,这痛苦……
“快,快下手哇!”他在催我。
“我,我干不来!”我痛苦地说。
“你答应过我嘛,黄兴和同志!”他哀求似地说,“你总不能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伤口出了脓,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我说完软的,又对小林来硬的:“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今,我命令你:挤!”
我横了横心:“干!”便让小林抱住他的腿,我两手握着伤口按下去。随着手劲,我觉得手底下他的肌肉猛地哆嗦了一下。我问:“老胡,怎么样?”
“没关系,你,你别管我!”
我继续用力挤着伤口,这会儿我真想看看他是不是吃得消,却又不敢看。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些痛苦,我故意把话岔开来:“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
“说……说不上…”他低声回答。他把“上”字说成了“桑”,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再追上来怎么办呢?”我又问。
“嗯……”他猛地抖了一下,那两株竹子也跟着索索地抖一阵。
“要是真来了,咱就再干他一下,好不好?”
“嗯……”他又是一阵猛抖。
一连两次问话没有回答,我心慌了,扭头向他望了望,只见他两手紧紧抠住地面,那被痛苦扭歪了的脸上,汗水顺着那浓黑的眉毛和鬓角,一串串地流着。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压下想住手的打算,火辣辣地喊了声小林:“快,快去化杯盐水来!”
蓦地,竹子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两片硬硬的小碎骨片跳到了我的手上,然后滑过指缝掉落到脚下的草丛里。我停住了手。这才觉得自己的脊背一阵发冷,原来衣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我俩把他的伤口用盐水洗净,包扎好了,然后解开绳子,扶他在草地上平躺下来。他紧闭着眼,像睡着了似的。我撩把野草擦着手,坐到他的身边,小林正在掰着他的手指,他手里紧握着一把潮湿的泥土。
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淡淡地洒在他的险上。他无力地睁开了眼,深深地吸了口气,说:“老黄,痛——啊!”
汗珠映着阳光,晶亮晶亮的。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仿佛被这晶亮的反光刺得发痛,一滴咸咸的东西滚下来,流到了嘴角上。
(有删改)
文本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陈毅的伤口始终愈合不了,到了1935年6月,他已不能行走。游击队缺医少药,只有四种成药:八公丹、万金油、人丹和济公水。陈毅把万金油涂在伤口上,再换上新纱布。不久,伤口情况有所好转。①
夏天,陈毅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是到了9月,伤口变得疼痛难忍,腿也肿了起来,为了去南雄开会,他不得不拄着拐棍,脚步蹒跚地翻山越岭。这时他决定彻底治疗一下他的腿伤。他叫警卫员把他伤口中的脓挤出去。警卫员看到陈毅痛得脸色发白,急忙停下手来。陈毅命令他继续挤,警卫员说他下不了手。陈毅已经痛得浑身发抖,“好吧,”他说,“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这样我就不会发抖了。”警卫员把陈毅的腿捆在树上又继续挤,直到把脓挤净并挤出了一片碎骨头才停下。然后,用盐水冲洗了伤口,用涂过万金油的干净布包扎好。陈毅痛得像得了舞蹈病似地浑身发抖,但不久就恢复了自制力,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的确如此,伤口彻底愈合了,再也没有发作。②
[注]①见陈丕显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②材料来自1984年3月23日对胡华的采访。
(过家鼎等译,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依次写到“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B.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叙述者,也是“手术”的实施者,小说通过描写他不敢下手、不敢看等情形,烘托了老胡的刚毅。
C.文本二中陈毅“术”后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这样的话语既带着战争年代的特定色彩,也表现出陈毅的乐观与幽默。
D.通过对老胡和陈毅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仅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更写出了革命信仰的巨大力量。
8.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9.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上【注】
冯至
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望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
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
太阳已经西斜,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
“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
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
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
日月昭昭乎浸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浸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
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骤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
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
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渔夫倒有些惊奇了。
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子胥半吞半吐地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
子胥独自立在江边,望着那只船越走越远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江上》为第六节,伍子胥过了昭关,继续跋涉,前往吴国。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
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7.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
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
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
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和军校
泔河村的敦厚妈一辈子逛过的最大地方是观音镇。翻过泔河,上一道坡,走两顿饭的工夫,就是观音镇了。观音镇是真的好,那么宽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虽然这些吃喝她都没享受过,可逛一逛也够敦厚妈幸福几天呢。敦厚六岁,敦厚妈摔跛了腿。从此,敦厚妈再也没有逛过观音镇。有一回敦厚妈走娘家,正好有一辆大卡车来娘家拉西瓜,那车真大,拉的西瓜真多,跑得真快,敦厚妈惊骇得不得了,一跛一跛地跟出去半里地看稀罕。回到村里,敦厚妈就一遍一遍地给人讲那汽车,听的人听着听着都笑了。
敦厚妈守寡早,就守了敦厚这么一个儿子,因此把敦厚看得比埋在屋角的钱罐罐还紧。所以,当敦厚想当兵的时候,敦厚妈死活不依。村支书张大昌对敦厚妈说:“你还能把他守一辈子?叫娃去当兵吧。”敦厚舅舅也支持;敦厚妈的心动了,说:“那就叫娃试试。”敦厚一试,真就“试”上了,崭新的军装穿上身,就要走了,敦厚妈把前襟哭湿一大片,说:“这可咋弄呢,娃从小都没出过门,衣裳破了谁给他补,饥一顿饱一顿的,谁记挂他呀……”敦厚还是走了,眼圈红红的,和同村孙四海、孙长明一起去当兵了。
敦厚当兵的第三个年头回来了,和村里的小秋结了婚。小秋是个俊人儿,少话,识理,没过门就三天两头来帮敦厚妈做家务,妈长妈短地叫。没几天,敦厚回部队去了。敦厚妈就和小秋相依着过日月,不争不吵,像母女。泔河村的人都说“敦厚妈真是有福气呢”。又过了两年,敦厚寄回来一封信,说他入了党,转成了志愿兵,要去一个油田当石油工人。泔河村的人都替敦厚高兴。
敦厚是个孝顺儿子,他到油田当了石油工人,每次回来,都给妈买好多好多好吃好穿的,帮妈干所有农活,用自行车驮着妈到观音镇逛两回集。敦厚的话变得多了,当着全村人的面,讲他的油田,讲他的油田有多大,讲他的油田有多好,讲得一村人都勤勤地朝敦厚妈递艳羡的目光。敦厚又要走了,临走,给妈留下了好多的钱,又叮咛媳妇小秋好好地侍候妈。就在这一年的年根,敦厚匆匆地回来了,又匆匆地走了,走时带着小秋。
偌大的一个屋子,空荡荡的只剩下敦厚妈一个人了,她常常盼敦厚盼到天明,只要碰到村里的人,敦厚妈就一直说她的儿子敦厚。有一回,孙四海他妈说:“你敦厚咋不带你进他的油由上去逛一逛啊?”因为孙四海刚带他妈逛了咸阳。每逢这时,敦厚妈就替她的儿子说话:“敦厚也是叫我去的,我想咱一个农村妇女,腿又不好,话也不会说,走不到人面前去;再说了,敦厚又要忙公家的事,咱去了给娃惹麻烦呢。”村里的人也就信以为真了,不再说这类话。敦厚妈回到家里就犯嘀咕了,敦厚可从没说过接她去美丽的油田逛一逛这话!再说了,她也真想去敦厚的油田上逛一逛了。所以,当敦厚再次回来的时候,敦厚妈就有心问一问敦厚了:“敦厚,油田上真像你说的那么好?”敦厚说:“好,娃能骗你吗?几十万人的大油田,顶咱几千个泔河村,高楼房,宽马路,人山人海。”敦厚妈说:“妈这腿不争气,要不,妈也想到你的油田上逛一逛呢。”敦厚的口吻就变了,躲开妈的目光,含糊着说:“其实也没啥好逛的。”这一天,敦厚的舅也来了,他也给敦厚说:“你和小秋一走,你妈一个人在家里孤呢;你把你妈接到油田上逛一逛。”敦厚还是说:“其实也没啥逛的。”
此后,泔河村人的话变得难听了:“真看不出敦厚是个没良心的。”
敦厚妈说:“是我不去,油田没啥好逛的。”
孙四海他妈说:“没啥好逛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没啥好逛的他为啥把他媳妇叫去逛呢?”
孙长明他妈也附和着说:“不是咋的,往后少跟这人打交道。”
村里人都这么说,次数多了,敦厚妈就觉得脸上不光彩,人多的场合去的也少了。
敦厚妈的身子一日不济一日,年底就突然不行了。支书张大昌做了主张,一封电报把敦厚从油田上招了回来。敦厚夜夜陪着妈,给妈端吃喂喝,无微不至。小秋更是殷勤,尽着一个媳妇的孝道。敦厚把妈驮到县医院查病,医生冷着脸叹了口气说:“准备后事去。”敦厚把妈驮回村里了,急着要去油田。在村口,支书张大昌拦住了敦厚的去路。
张大昌说:“敦厚,你妈是有今没明的人了,赶紧接你妈去油田逛一逛。你要有良心。”
敦厚说:“叔,我知道。等翻过年,我就给我妈看病,就是走到天南海北,我也要给我妈把病看好。”头一低,那泪就“叭叭叭”地砸下来。
张大昌说:“你妈是没几天的人了,你现在就把她接走。”
敦厚说:“叔,我有难处。”
张大昌沉了脸,说:“敦厚,你要是今日不带你妈走,从今往后,你就别再叫我叔,泔河村就没你活人的地方了。”
敦厚咬咬牙,走了。
敦厚走了,泔河村的骂声也就起来了。
敦厚走后第十九天,小秋正在给妈熬药,门外来了一辆小车,下来几个人,说是接小秋和敦厚妈,还有村支书张大昌。一见面,小秋就抱住张大昌,哇的一声哭了。
一行三人来到油田,来到了敦厚所住的单站上。这里,就他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好大一座山,一口油井,一节列车式铁皮房,住着敦厚一个看井人,四野茫茫,遥无人迹,比他们的泔河村还荒凉。小秋的感觉是准确的,敦厚死了。有三个盗油人,开着四轮车,敦厚拦车,他们送钱,敦厚不要,他们吓唬,敦厚不怕。敦厚伸手拦在路中央,说:“想把油拉走,就从我身上碾过去。”
装满一车油的四轮从敦厚身上碾了过去……敦厚死前,留下话:把我妈,还有支书张大昌接到油田来看看。还说,他这几年攒的钱,全用来给他妈看病……
采油厂的领导说,这口井是全厂最远的一口井,没有人愿意来住单站。敦厚刚从部队下来,又是党员,他就主动去了。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没有过,从没提出过困难。
小秋抱着妈哭得死去活来,她断断续续地说:“他一直想条件好些了,分了房子,再把妈接来……”
最后,在如何处理敦厚遗体的问题上,支书张大昌和油田上的领导发生了分歧,张大昌说:“敦厚是个好娃,是我们村的光荣,叶落归根,我们村要把他运回去,给他建一个高高大大的墓。”
油田上的领导说:“敦厚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我们还要追认他为烈士,号召全厂的采油工向他学习,所以我们想把敦厚同志的遗体火化,留在这里。”
双方各说各有理,互不相让。就在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秋和她的婆婆在山上那个采油小站旁悄悄地为敦厚挖着墓穴。
妈说:“敦厚,你就住这儿,把井看好……”
小秋说:“妈要是想你了,我就跟妈来看你……”
起风了,落雪了,一会儿,天地一色。
(有删改)
10.作品塑造敦厚的形象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1.敦厚具有怎样的品格?
12.怎样评价敦厚妈和小秋把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的行为?
13.赏析小说画线的两处描写及两者对比所构成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衔接角度:文学评论】
北方的河
张承志
①他一下车就觉得眼花缭乱。眩目的阳光直射着这个河岸台地上的小镇。一点儿也回忆不起来啦,他惊奇地想。他完全回忆不起当年这里有些什么建筑和什么景物。那时我急得心火上蹿,因为我连自己被大卡车拉到了哪里全都不知道。他感慨地走在一条土巷子里,默默地想着。那天,为了避免暴露扒车者身份,他只是查对着一本薄薄的《革命串联地图》,猜测着卡车前进的方向。他只猜对了一点:这车从绥德东关一钻出来,就根本没有去什么军渡或宋家川,而是一头向东南扎下去,顺着无定河的大深沟,顺着“曲流宽谷”。
②街巷上小饭棚、小客店鳞次栉比。他买了些白荞麦面皮的、包着粉条、菜和一点清油的馅饼。那饼炸得又黄又脆,他香甜地边走边吃。
③接着这卡车将要开到黄河边去,顺着无定河最后的一段河谷一直开到黄河西岸。这辆解放牌卡车马上就要登上那段路程。那段路他曾经饿着肚子走了整整一个下午。他觉得有些心跳,有种苍老的、他觉得不是自己该有的慨叹般的情绪在堵着胸膛。当卡车在山嘴上头换了挡,发出一种均匀的吼声时,他的眼睛亮了:他认出了这个地方。
④真是这里,他默念着,真是这条路。我全认出来啦,我想起来啦。十几年前他就是从这个山嘴转过来,一步步踏上被暴雨冲得沟渠纵横的道路的。他把取后一块白荞麦粉条馅饼塞进嘴里,用两只手握牢车厢板,开始专注地望着渐渐向前方倾斜下去的高原。
⑤“喂,喂!”他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唤着他。他转过身来“喂,你是去河底村么?”那女的轻轻问他。他觉得她满口典型的北京知识青年腔。
⑥他和她互相谈了一会儿。她告诉他自己是某小报的摄影记者;他也介绍说他是新疆大学的应届毕业生。
⑦“我想拍几张新鲜点的黄河照片”她解释说“就上这趟车”。河底村那儿的黄河和无定河相汇,我想可能比壶口啦,风凌渡啦,三门峡啦新鲜点。
⑧“放心。用得着的时候,我会帮你忙。”他结束了谈话。
⑨他又转身抓住车厢板。就是这条路,可是现在看着却这么陌生。岁月真能消蚀一切哪,饿着肚子走了半天的路,居然也会被忘掉。那时你才二十岁,衬衣口袋里只有不足十块钱。你从青羊坪小镇子下了车就走上这条土路,不但没吃白荞麦面的素馅饼,而且从清晨就滴水未下肚。你走了那么久,翻过一架又一架黄土老帽,见一个人就问一句“嗑【注】黄河还有多么远?”陕北的里程和阿勒泰草原的里程一样,越走越大,一会儿一个数。从三十里到四十里,从二十里又到四十里。现在看来可能是一共四十里,因为你走了半天整。你的球鞋里灌进了细细的黄土末,你一路喝清亮些的渠水。后来你在一个山梁上看见一个老汉在毛棚下卖西瓜,你咬咬牙掏出五毛钱买了一个。你和那老汉聊天,说你从延安来,还到过延川和延长的油矿。老汉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三延的女子没人看。”你觉得蔫了半截。不过那瓜真甜。后来你一路摘没熟的枣子吃,因为这种枣沿着黄河西岸长,所以叫河畔枣。那时节的河畔枣又青又涩,吃得你肚子发胀,可是你一点儿也不饿了。你快活得唱着“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那时你像一只鸟儿一般轻捷,敢从高高的山崖上跳下去抄近路。你还追赶过一只野兔子,那青灰色的兔子在这黄土世界里显得鲜明而刺眼。可是你没追着,累得满头大汗地躺在又干又烫的黄土上喘气。等到你爬一座大山时你累了,那段公路又稣又软,上面结着开裂的硬皮儿,下头是软陷的松土。你咬紧牙往上爬,白花花的毒日头晒得你嗓子冒烟。你后悔没有省下半个瓜带着。可是那时你的生命像刚点燃的一簇火,你的四肢都弹性十足。你知道你的心脏特别健康,脉搏又沉又稳。所以你赌了一股狠劲儿要和那座黄土山比一比,你决定不停步一口气爬上山顶。你信心十足地踏住龟裂的黄土硬皮,然后有力地蹬直膝盖的关节,一步步地攀登着。后来,后来——在爬上山顶的那个时刻,你看见了黄河。
⑩他突然听见那姑娘尖叫起来;
“快看!黄——河!”
他浑身一震,忙转过头来。解放车正登上山顶。这一定就是那座黄土高山,你全忘啦。他轻轻地责备着自己,屏住了呼吸。陕北高原被截断了,整个高原正把自己勇敢地投入前方雄伟的巨谷,他眼睁睁地看着高原边缘上一道道沟壑都伸直了,笔直地跌向那迷朦的巨大峡谷,千千万万黄土的山峁还从背后像浪头般滚滚而来。他激动地喃喃着,“嘿,黄河,黄河。”他看见在那巨大的峡谷之底,一条微微闪着白亮的浩浩荡荡的大河正从天尽头蜿蜒而来。蓝青色的山西省的崇山如一道迷朦的石壁,正在彼岸静静肃峙,仿佛注视着这里不顾一切地倾泻而下的黄土梁峁的波涛。大河深在谷底,但又朦胧辽阔,威风凛凛地巡视着为它折腰膜拜的大自然。潮湿凉爽的河风拂上了车厢,他已经冲到了卡车最前面,痉挛的手指扳紧拦板。
这个记忆他可没有遗忘。这个记忆他珍存了十几年。他一直牢牢记着,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目瞪口呆、惊惶失措地站在山顶,面对着那伟大的、劈开了大陆、分开了黄土世界和岩石世界的浩莽大河的时刻。他现在明白了:就是这个记忆鬼使神差地使他又来到这里,使他一步步走向地理学的王国。
(节选自张承志《北方的河》,有改动)
【注】嗑:方言,意思是“去”。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一下车就觉得眼花缭乱,是因为眩目的阳光,还有来自内心的迷茫,对这个小镇他竟然一点都回忆不起来。
B.来到自己珍存了十几年的回忆之地,苍老的、慨叹般的情绪堵着他的胸腔,这表现了他重回旧地时无法言说的激动。
C.面对黄河磅礴壮观的景象,年轻时的他目瞪口呆,惊惶失措,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和个体生命的渺小。
D.黄河是主人公梦想萌发的地方,他一步步走向地理学王国的过程交织着对理想的追寻和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热爱。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双线交织,明线是“他”坐车去看黄河,暗线是途中“他”回忆自己过往的人生。
B.小说夹杂着方言俚语,还多次描写当地的风味食品,具有浓郁的西北文化特色。
C.小说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大量的叠词,写出了黄河辽阔浩莽的景象。
D.小说以时间、空间交错的方式叙述,生动地塑造了主人公坚定执著、顽强不息的形象。
3.文中第⑨段为什么如此详细描写“他”寻找黄河的经过?请联系全文阐述。
4.小说叙述故事穿插运用了“我”“你”“他”三种人称,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马王子
陈可非
(1)我战友于飞的父亲于大石当过三年导弹工程兵。于飞是带着两代人的心愿和梦想入伍的。他的目的十分明确,要当一名导弹操作号手,亲手把导弹送上天。
(2)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所在的部队只是一个勤务单位。当于飞得知这件事后,情绪波动很大,一心想调到发射旅。
(3)新兵的基本训练结束后,于飞分到了骑兵连。于飞不敢如实告诉父亲,只好谎称自己将成为一名导弹操作号手。父亲知道后几次写信来,嘱咐他争取亲手把导弹送上天。
(4)骑兵训练十分艰苦。训练中,由于于飞不专心,竟然被黑马滚雷的马镫套住了脚,拖出去几十米,幸好班长冲上去勒住了滚雷。
(5)可于飞训练中仍然频频出错,让连队上下十分恼火。一次,我跟于飞出去放马,便跟他说:“你不能再出错了,如果再出错,连队估计很难待下去了。”可于飞却说:“我就是希望他们认为我根本不适合当一名骑兵,这样我就可以到发射部队去了。”
(6)领导终于找于飞谈话了。领导说,如果不适应当一名骑兵的话,就只能调到后勤仓库去站岗了。于飞听后大惊,只好表示一定当好一名骑兵。其实,于飞心里依然不甘。①一次基地司令员来检查工作,他突然打马拦住了司令员的车队。好在司令员并没有发火,只是觉得有些好奇,便下了车。于飞跟司令员提出想去发射旅工作的请求。司令员笑了笑。司令员仔细打听了于飞的情况,并得知于飞的父亲叫于大石。司令员说:“这样吧,让连队通知他的父亲到部队来一趟,看看他儿子吧。”
(7)没过多久,于飞的父亲于大石便到了部队。司令员专门来见了于大石。原来司令员跟于大石是老战友了,是当年一个坑道滚出来的。于大石也发现儿子的部队所在地,正是他们当年打坑道的地方,好几位战友还埋在这里呢。司令员跟于大石谈了于飞不安心当一名骑兵的事,于大石明白了老战友的用意,便劝说儿子。于飞分明感受到了父亲那满脸的遗憾。②最后父亲含泪说:“你不是还要生儿子吗?你摸不了导弹,让你儿子来,我就不信摸不上。”
(8)父亲走了。于飞天天跟战友们一起去巡逻。一天巡逻中,他突然跟我说:“我知道我该怎么办了,我可以考军校,学导弹专业,那不就可以理所应当到发射部队去了吗?”于飞开始了他的考军校计划。
(9)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于飞出去巡逻,他不慎从马背上掉下来,摔进一个深涧。黑马滚雷很聪明,迅速跑回连队,叫来战友才把他救出来。没过多久,于飞巡逻时遭遇漫天大雾导致迷路,不幸误入狼群。看着层层包围过来的狼群,幸好滚雷驮着他,左冲右突,用了将近两个小时,才逃出狼群的包围圈。
(10)于飞十分感激滚雷,对它呵护有加。这时,连长才告诉他,滚雷原本是刚去世一年的指导员宁杰的坐骑。因为它温顺平和,特别懂事,骑着它不会出什么差错。连长又说,自指导员去世后,滚雷有时也很焦躁,它常希望到指导员墓地去看看。于飞才明白,为什么每天放牧回来,滚雷都要挣扎着去那片墓地,还惭愧自己为此抽过它鞭子。连长还说,指导员来自大城市武汉,他开始也不喜欢这里,也不喜欢军马,后来却变得比谁都喜欢。一年前,当他得知自己患上绝症将不久于人世后,便与交往了五年的女友断绝了关系,嘱咐将他埋葬在这片草原上,与战友和军马为伴。说这些话时,连长哭了,于飞也落下了眼泪。
(11)转眼到了老兵退伍的季节。老兵离开连队时,战马追赶着送老兵的汽车发出阵阵嘶鸣。班长那匹名叫闪电的烈马,竟然狂追二十多公里,说啥也阻拦不住。只能临时决定班长暂且留下,陪它一段时间再走。一个星期后,班长趁一个夜晚悄悄离开,闪电为此大病一场。于飞想到今后也将与滚雷分别,流下了眼泪。他决定哪儿也不去了,就留在骑兵连。
(12)从此,不管是训练还是放牧回来,他都会带着滚雷去一趟指导员的墓地看看,在那里逗留一会儿,才回连队。
(13)于飞的训练水平提高得很快,像马上劈刺这样的高难动作,已是我们这批兵里做得最好的了。没过多久,上级指示连队进行一次训练比武,于飞毫无悬念地夺得了冠军,也赢得了个“黑马王子”的美称。
(14)一天,于飞正在巡逻,发现一支导弹车队从原野上驰过,便骑马追了上去。③导弹车队隆隆前行,卷起阵阵烟尘。于飞骑马在戈壁滩上奔驰着、追赶着。突然,前面两辆军用越野车停下来,挡住了他的去路。他跳下马来,没想到从车上下来的竟是司令员。司令员也认出了他,问他要干什么。于飞低下头说:“我知道我做不了发射号手了,可我还是想知道摸一摸导弹是什么感觉。”
(15)司令员想了想说:“你们常年守着禁区也不容易,那就特批你们,一起来观摩这次导弹发射吧。”
(16)于飞激动地回到连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战友们,战友们个个兴奋不已。然而,正在连队集合准备出发时,突然接到哨所电话,说离禁区不远的一片牧场着了火。于是全连只好立即赶赴牧场,投入到救火战斗之中。
(17)大火很快就扑灭了。大家征尘未洗,连长命令:“立即出发,追赶发射部队。”
(18)我们一路策马狂奔,去追赶发射车队。可是,当我们骑马跋山涉水,刚刚爬上一座山岗,便听到几声巨响传来。④战友们勒马抬头,远远地看见导弹已喷着烈焰飞上了蓝天。
(19)看着渐渐远去的导弹,我们个个眼眶盈满了泪水。于飞骑马站在山顶处,阳光打在他的军徽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只见他紧提缰绳,滚雷便一跃而起,仰天长啸起来。一阵悦耳的嘶鸣在蓝天下久久地滚动着,回荡着。
(节选自2022年第9期《解放军文艺》)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说于飞“带着两代人的心愿入伍”,说明于飞父亲和于飞想亲手把导弹送上天的愿望十分强烈。
B.儿子有意隐瞒分到骑兵连的实情后,父亲多次来信鼓励儿子,既刻画出儿子的善良,也表现了父亲的执念。
C.小说叙写父亲和司令是老战友这一“巧合”情节,把人物带入一个新的活动空间,体现了作者精巧的构思。
D.“老兵告别”一段里,战马不舍战友这一细节令人感动,而班长悄悄离去这一场景更让人感动于马与人的真挚关系。
6.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突然”一词,恰恰体现这次行为他是反复深入细致地考虑过的。
B.句子②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父亲的心有不甘但又顾全大局的形象。
C.句子③“烟尘”的描写,勾勒出壮观的场面,也表明所处自然环境的恶劣。
D.句子④中突出“远远地”,刻画出战友们期望、激动、无奈的复杂心情。
7.小说第9-13段多次出现黑马滚雷,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8.如果你是冠军颁奖大会的主持人,你会从哪几方面介绍于飞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衔接角度:文学风格】
白头滩
杨秋明
汀江,日夜不息地流淌着,由北往南,亘古不变。
发富、发贵是同胞兄弟,汀江上航船的好把式。他们刚接到任务,负责把一批紧缺的食盐和药材从白石角送到红石渡,再由红石渡经挑工秘密送往江西。
白头滩在白石角到红石渡的中部,地处小桃河汇入汀江的交叉口,整个滩头连绵一里有余,河道宽阔。民团团长钟发奎借口剿匪,在白头滩的中部设一个检查卡,扼住了几百里水路的咽喉。
这时候,发富、发贵正和秘密交通队长汤武一起。看着满目狰狞的连绵滩头,看着沙滩上绑着的三个曾经一起运送物资的同志,①他们一脸凝重。目光越过白头滩,望着对面葱郁的大山,他们的眼前出现了儿时在小桃河玩耍时的情景——河水清澈凉爽,河道纵横交错,两岸有许许多多的溶洞。
“小桃河溶洞的那一头会不会有出口 ”看着发呆的哥仨,发富的老婆茶花随意一说。
“啊,真有可能。”哥仨几乎同时跳起来。他们连忙备好砍刀、鸟铳和油松枝,跃上触板船,向小桃河口划去。两岸溶洞密布,神秘莫测。
发富、发贵儿时跟随爷爷在汀江沿线风里来雨里去,没少到过这些沟沟壑壑。他们记得每次发大水,爷爷总能从里面捕捞出大量雪花花的鲢鱼。但爷爷警告说,谁家的叔叔、谁家的爷爷,进去了就没再出来,你们将来不能乱闯!爷爷去世后,他们的确没有进来过。
他们循着爷爷当年的路线,把舢板船划进溶洞里的暗河。溶洞里阴森湿冷,嘀喃嗒嗒的水帘很有几分神秘,偶尔也会有一两只石燕飞过。河水闪闪发亮,最深处也不过一丈,一竹篱就能撑到底。发富负责撑船,发贵打着火把,汤武举目张望,寻找任何可能的出口。但七转八拐,绕了大半天,最终又回到入口处,只好原路返回家。
汤武临时有事,回红石渡去了。发富像泄了气的皮球,有气无力地躺在竹床上,任凭茶花怎么问他,只是不吭一声。发贵在另一头的厢房里,坐在床头抽着旱烟,老婆桂花给熟睡的孩子擦脚,嘴里却絮絮叨叨地说:“发大水时鱼从哪里来的?不可以循着鱼的来路找找吗 ”
“可是老天爷能送来一阵大雨吗?”②发贵的脸色无比凝重。
“东闪晴,西闪雨。刚刚我看到西边一闪一闪的,估摸着要下大雨了。到时你带上我,我来帮你找。”桂花走过去,心疼地抱住自己的男人。
一夜无眠,发贵眼前老是晃动着爷爷的身影。天还没亮,他就偷偷地带上香烛,来到对面山头,跪在爷爷的坟前,摩挲着墓碑上的字,希望爷爷保佑他找到新通道。不知跪了多久,天空慢慢乌云密布,继而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碑前的香火瞬间被浇灭了,发贵哈哈大笑起来:“爷爷啊,我的亲爷爷,您是在帮我寻找鲢鱼的来路吗?”他飞奔着往家里跑去。
桂花站在门前,双手接着从屋檐口流下来的雨水,看见发贵回来,大声喊道:“我们可以去捞鱼了!”发贵看着老婆高兴的样子,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又傻傻地笑了。
换好衣服,和发富商量,哥俩觉得家里人值得信任,于是带上桂花,跳上舢板船,再次往小桃河口划去。
果然,从岔道口开始有鲢鱼漂出来。他们循着鲢鱼漂出来的河道,一个岔道挨着一个岔道往里面划,一连三个岔道都是断头路。来到第四个岔道口,这是一个又矮又窄的洞口,周围长满了水草,
很容易被忽视。在火把的映照下,只见大量雪白的鲢鱼从低矮的洞口涌出,接着是带着树叶枯枝的洪水。就这里了,三个人高兴极了,举起竹篱、船桨一阵乱舞。舢板船剧烈摇晃着,溅起阵阵水花。
进得洞口,岩洞变得宽阔起来,洞顶不住地有水珠滴落。忽然,一阵凉透骨髓的冷风从四周包围过来,桂花一声尖叫,手指前方,瑟瑟发抖。发富、发贵抬起头,看见一条巨蟒盘旋在一丈开外的岩石上。舢板船还在向前移动,眼看离岩石越来越近了,蟒蛇或许受到了惊吓,长长的尾巴用力一扫,桂花被扫了个正着,一个跟斗栽进了水里。发富抓起鸟铳,朝蟒蛇的头部就是一枪,蟒蛇从岩石上栽了下来,消失在湍急的洪水中。也就在枪响的同时,发贵一跃跳进水中去救桂花。水流很急,而且暗流涌动,发贵一入水,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往深处拽。他赶紧屏住呼吸,用手紧紧抓住一块突出的岩石,稳住身子,一寸一寸往上移。好不容易浮出水面,发富连忙伸出竹篙,把发贵拉上船。
兄弟俩把小船往外撑,来到主河道,回望内河,那里仿佛有无数妖魅在水中起舞。但是不假思索,他们同时跳进河里四处搜索,希望内河的水能把桂花冲出来,可直到筋疲力尽,仍一无所获。爬到船上,两个男人抱头痛哭,天空好像瞬间崩塌了。
汤武从红石渡返回,听茶花说哥俩已经去寻找出口了,急忙赶到小桃河。
河水渐渐下降,洞中也不再有鲢鱼涌出,河道里翻滚着白色的浪花,周围漆黑一片。哥仨会合,强压着内心的悲痛,③神色凝重地慢慢向前划。河道时宽时窄,时深时浅。不知过了多久,前面透出了大片光亮。在白头滩上游三里多路的地方,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隐秘的出口,刚好可容纳舢板船出入。桂花在哪儿呢?当天夜里,哥仨又偷偷地去寻找,终于在下游的羊牯滩发现了桂花的尸体。发贵悄悄地把桂花埋在爷爷坟墓的下首,他没再流泪,④脸上写满了凝重。
一条新的交通线绕开了那段滩头,可贵的物资源源不断地安全运出。
白头滩的岩石不再狰狞。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运送食盐和药材的路线,意在强调虽然路途遥远艰难、任务艰巨,但使命光荣、革命形势光明。
B.发富他们在开辟新的交通线时,经历多次失败,这说明自然环境恶劣、敌人封锁严密以及他们斗争经验不足。
C.小说中的桂花智慧、贤惠、勇敢,她支持丈夫革命,在帮助丈夫等人寻找新交通线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白头滩的岩石不再狰狞”,既是客观的环境描写,也是主人公的主观感受,蕴含着完成任务以后的豪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插叙的手法,叙写发富、发贵儿时随爷爷在小桃河捕鲢鱼,并以爷爷的警告为下文写遇险埋下了伏笔。
B.小说描写发贵祭拜爷爷求大雨的场景,从侧面表现了爷爷在发贵心中的地位无比崇高,也表现爷孙俩感情深厚。
C.“那里仿佛有无数妖魅在水中起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道的凶险,表现了兄弟俩经历劫难后的紧张恐惧心理。
D.小说通过设悬念、作铺垫等艺术手法,在“疑无路”与“又一村”之间反复迂回,既引人入胜,又拓深主题。
8.文中四处画横线的部分都写到“凝重”,请简要分析人物在不同场景下的心理。
9.小说没有写战争的硝烟,却充满紧张感,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作者是如何营造这种紧张氛围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衔接角度:人物形象】
黑瓷枕
王宇
穆天伦双手举起油黑发亮的瓷枕,三步跨出铁匠铺,抖动手臂,用力一甩,只听“咔嚓”一声脆响,瓷枕碎片飞溅在乌驼镇的青石板街头。
街坊邻居观之,摇头,唏嘘,不解。
“穆掌柜,一套四合院就这么砸没了。”说话的是一个精瘦老头儿,弯下腰,拣起一块残片,瞧了又瞧,长叹一声,“这是宋朝磁州窑的珍品,民间流传甚少,只要脑袋焐热瓷枕,就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去浊气,助睡眠。”
老头儿的话还没说完,从人群中闪出一个壮硕的中年汉子,双眼暴突,脸如锅底:“爹,你仇富仇到自家头上了?”穆天伦眉毛上扬,看了一眼儿子穆斗,仰头大笑:“养家过日子离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要这破玩意儿干啥。”说完,慢腾腾地回屋去了。穆斗站在青石板街上,嘴角不停抽动,脸上涌起层层波纹。
穆家祖传铁匠手艺,大到耕田的犁耙,小到精巧的掏耳勺,样样都能拿出手。乌驼镇人认定了穆家铁器,青石板街头再无第二家铁匠铺。
穆斗没上过学堂,可天资聪颖,是锻铁的好料子。穆天伦倾囊相授,穆斗心领神会。而立之年的穆斗,打铁技术已经超过了他爹,尤其是淬火技艺,堪称一绝。不过,穆斗心眼儿太活泛,偶尔会在淬火细节上做文章,所造铁器好看,不耐用。穆天伦看在眼里,抡锤砸铁,训诫穆斗。穆斗倒也听话,立行立改。
穆天伦年过七旬,抡不动大锤,就在乌驼镇的南街新开了一家铁匠铺,交给穆斗经营,自己蹲守东街铁匠铺,零敲碎打,弄几件铜勺铁铲。闲暇时,泡一壶老茶,躺在老木床上,看着青石板街上人来人往。
穆家铁匠铺的老木床说是床,其实是一块长六尺宽三尺厚五寸的榆木板,灰不灰黑不黑,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床头摆放的瓷枕和榆木板一样苍老,两头翘中间凹,上大下小,暗藏着蝙蝠图案,形如涂满黑漆的元宝。据说,瓷枕是祖上传下来的,一年四季枕不离床,床不离枕,黑不溜秋地摆放在铁匠铺门口,从没有人正眼瞧过。打铁是个辛苦活儿,干累了,穆天伦就把脑袋搁在瓷枕上,眯一会儿,展展腰,铆足了劲儿,再干。
说不清是哪一天,做古董生意的精瘦老头儿脚踏青石板,站在铁匠铺前,不看铜勺不买铁铲,冷眼盯着瓷枕看,时而蹙眉,时而颔首。天上落雨,打在青石板上,老头儿浑然不知。也不知过了多久,老头儿双手抱拳,满脸堆笑:“掌柜的,出让瓷枕吗?价钱好商量。”穆天伦在老木床上坐着,上下打量着老头儿:“这里是铁匠铺,不卖瓷器。”老头儿走进一步,悄声说:“瓷枕归我,所得银钱你可以再建一家铁匠铺子。”穆天伦朗声长笑,挥手,送客。
穆家有值钱瓷枕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穆斗当然也听到了这个好消息,只是他一言不发,和往日一样,抡大锤,造铁器,淬火工序做得一丝不苟。
那老头儿像中邪似的,不肯离开乌驼镇,三天两头去东街。穆天伦不甚其烦,扬言要砸碎瓷枕。穆斗深知他爹的脾气,扔下大锤奔东街而来,可还是迟了一步。
入夜,风轻,蝉鸣,伸手不见五指。穆斗睡不着,沿街而行,不知不觉就走到东街铁匠铺,屋里灯火还亮着,似有人语。穆斗凑近窗口看,穆天伦和那个精瘦老头儿相谈甚欢,老木床上赫然摆放着眼熟的瓷枕。穆斗打小就在铁匠铺玩耍,成天把瓷枕当马骑,长大后学打铁,困了累了,就枕着瓷枕,躺在老木床上养身。摇曳的灯光下,他还看见木床上摆放着一沓银票。尽管他也见过银票,但从没见过这么多银票堆放在一起。
“穆掌柜的这一招瞒天过海实在高明,老夫佩服。”
“实不敢当,斗大的字我不识一布袋,枉活一世人,感谢你成全了我的一桩心事。”
两人的对话云里雾里的,穆斗听不明白。老头儿喝尽最后一口茶,把瓷枕装进褡裢,起身要走。穆天伦顺手拿起银票塞进袖口,开门送客。穆斗悄悄退下,躲进墙角,屏声静气,却止不住心头一阵狂喜。他想,老爷子就是精明,害怕别人眼馋,闹出什么事端来,才演了一出当众怒砸瓷枕的好戏。细细地想,又不对劲儿,他是穆家的独苗,有啥事也不能瞒着他。
青石板街头传来几声犬吠,惊醒了正在沉思的穆斗。他紧走几步,推门进屋:“爹,从今往后,咱家有好日子过了,不用打铁了吧。”穆天伦瞅了儿子一眼,脱鞋,上炕:“打铁人不打铁干啥?不早了,你回去吧。”穆斗搓了搓手:“爹,你的袖口鼓鼓囊囊的,藏啥好东西了?”穆天伦一愣,随即脱了衣衫,抖了又抖,啥都没有。穆斗无语,悄然离去,从此很少再去东街铁匠铺。
两年后,北街建成了一所学堂,待开蒙的孩子都可以免费听先生讲学。听到这个消息后,穆斗扔下大锤去东街铁匠铺,只见穆天伦的鼻梁上架一副老花镜,佝偻着脊背,正在锻造一把戒尺。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穆天伦用力甩出瓷枕开头,“咔嚓”一声脆响引出故事,同时引发读者的好奇。
B.街坊四邻摇头、唏嘘、不解,表现出周围人们对穆家拥有黑瓷枕这件事情的不屑一顾。
C.“黑瓷枕”事件紧紧牵动着穆斗的情绪,他时而狂喜,时而暴怒,反映人物心理的变化。
D.榆木床板上苍老的黑瓷枕看似普通,但外形和其上蝙蝠图案都暗示了它的价值不菲。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动作、神态等描摹了精瘦老头见到“黑瓷枕”后的痴迷与忘情,侧面写出穆家祖传下来的“黑瓷枕”十分珍贵。
B.入夜后,寂静、“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描写渲染了黑暗神秘的氛围,烘托了穆斗紧张烦躁的心理,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C.倒叙手法在小说创作中十分常见,本文开篇先交代“黑瓷枕”被砸,设置悬念,这与鲁迅《祝福》一文的叙述手法相同。
D.小说语言简洁凝练、言简义丰,长短句错落,雅俗有致,与茹志鹃小说《百合花》清新自然、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迥异。
8.小说的结尾看似与“黑瓷枕”无关,实则交代了卖掉“黑瓷枕”的前因后果。分析作者是如何巧妙构建这个关系的。
9.穆天伦身上既有传统手艺人坚守传承的匠人精神,又有超越平常的博大情怀。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