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晏子治东阿 配套教学设计(9)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晏子治东阿 配套教学设计(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06:5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晏子的政治主张,学习晏子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的品质,认识晏子的智慧。
2、掌握文中“数”“诛”“罪”“谢”“而”、“之”等词的含义和用法
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2、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预习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1、掌握文中“数”“诛”“罪”“谢”“而”、“之”等词的含义和用法学时难点
1、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2、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等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晏子治东阿
【课前预习】 一、对照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解决重点字词解释与用法,重点:“数、诛、死、不行、利、罪、便、再拜”和“而”的用法。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
治理 召见 责备 认为 可以 派
表递进 表因果
译文: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
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
表转折 表承接 施加 对 改变方针与办法
反省自己 责罚
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
表顺承 为……而死 第二年 表递进
为动用法
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
主谓间 主谓间 不实行
译文:太好了,您治理东阿!
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
表目的,来 表转折 因为
使用权……获利(使动用法)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
主谓间 通“增”,增加 逢迎讨好
通“纳”,缴纳
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
到 却 表递进
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
希望 退避 通“避”,退避 于是 道歉 勉强
表顺承
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的 不再 干预 了
译文:您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是你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二、看注释和译文,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用原文回答)
做法
成效
结果
前治东阿后治东阿
三、查阅网络,收集有关晏子的故事。
1、折冲樽俎
春秋中期,诸侯纷立,战乱不息,中原的强国晋国谋划攻打齐国。为了探清齐国的形势,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齐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席间,正值酒酣耳热,均有几分醉意之时,范昭借酒劲向齐景公说:“请您给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头告诉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给客人。”范昭接过侍臣递给的酒,一饮而尽。晏婴在一旁把这一切看在眼中,厉声命令侍臣道;“快扔掉这个酒杯,为主公再换一个。”依照当时的礼节,在酒席之上,君臣应是各自用个人的酒杯。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违反了这个礼节,是对齐国国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试探对方的反应如何,但还是被晏婴识破了。
范昭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说:“现在还不是攻打齐国的时候,我试探了一下齐国君臣的反应,结果让晏婴识破了。”范昭认为齐国有这样的贤臣,当前去攻打齐国,绝对没有胜利的把握,晋平公因而放弃了攻打齐国的打算。靠外交的交涉使敌人放弃进攻的打算,即当下“折冲樽俎”这个典故,就是来自晏婴的事迹。孔子称赞晏婴的外交表现说:“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正是晏子机谋的真实写照。
2、南橘北枳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的最能言善辩的人,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做什么的?’我则 回答:‘(他)是齐国人。’大王(接着再)问:‘(他)犯了什 么罪?’(我就)回答:‘(他)犯了偷窃罪。’"楚王觉得是个妙计。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擅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叶子相似,果实味道却完全不同,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3、烛邹养鸟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zhúzōu)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跑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4、舌战群雄
晏子出使楚国,入朝时,为了嘲讽晏子短小的身材,楚国派身材高大的武士罗列在两旁迎候,晏子对楚国陪同说:“我是为二国友好交往而来,并不是来与贵国交战的。把这些武士撤下去吧。”陪同只得尴尬地叱退武士。
晏子进入朝门,楚国几十员大臣等候着。楚郊尹斗成然首先发话:“听说齐国在姜公封国时,强于秦、楚,货通鲁、卫,而自从桓公之后,屡遭宋、晋侵犯,朝晋暮楚,齐君臣四处奔波臣服于诸侯。但凭景公之志、晏婴之贤,并不比桓公、管仲差呀,这是为什么?”晏子说:“兴败强衰,乃国之规律,自楚庄王后,楚国不是也屡次遭到晋、吴二国的打击吗?我们景公识事务,与诸侯平等交往,怎么是臣服呢。你的父辈作为楚国的名臣,不也是这么做的吗,难道你不是他们的后代?”斗成然羞愧而退。
楚大臣阳丐上前一步说:“听说你很善于随机应变、左右逢源,然而,齐国遭遇崔、庆之难,齐多少忠臣志士为讨伐二人而献出生命,你作为老臣,既不能讨贼,又不能退位,更不能以死相拼,你留在朝廷还有何用?”晏子说:“抱大志者,不拘小节;庄公之死有他自身的错误。我之所以留身于朝中,是要扶助新君立国、强国之志,而非贪图个人的性命。如果老臣们都死了,谁来扶佐君王呢?”阳丐自知无趣退下。
楚右尹郑丹上前逼问:“你说得太夸耀,崔、庆之难,高、陈等相并,你只是隔岸观火,并不见你有什么奇谋?”晏子答:“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崔、庆之盟,我未干与;四族之难,我正在保全君王,这正是宜柔宜刚,怎么说是旁观呢?”郑无话可答。
楚太宰启疆闪出发问:“你贵为相国,理当美服饰、盛车马,以彰显齐国的荣盛。你怎么骑着瘦弱的马、穿着破旧来呢,还听说你这件狐裘,已经穿了三十年了,你是不是太吝啬了。”晏子笑答:“你太见小了,我自从居相位来,父辈有衣裘、母辈有肉食、妻族无饥荒,同时,依靠我救助的还有七十多家。我个人虽然节俭,而富于三族、解除群士之难,这不是更显示出君王的德正吗?”启疆叹服。
楚王车右囊瓦指问:“我听说君王将相,都是魁梧俊美之相,因而能立功当代、留名后人。而你身不满五尺,力不能胜一鸡,你不觉得羞愧?”晏子坦然自若地回答:“秤驼虽小,能压千斤;舟桨空长,终为水役。侨如长身而被鲁国所杀、南宫万绝力却死于宋国,你自以为高大,还不是只能为楚王御马吗?我虽然不才,但能独当一面,忠心为国效犬马之力。”囊瓦羞愧难当。
楚大夫伍举见大家难当晏子,忙解围说:“晏平仲天下奇才,你们怎么能跟他较劲呢,算了,楚王等着召见呢。”
5、二桃杀三士
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侍齐王,皆勇猛异常,但居功自傲,不讲礼仪。晏子视为祸患,建议景公杀之。景公担心武力无法制服,于是晏子让齐景公赏赐二桃,让他们论功而食。公孙接以曾搏击野猪和幼虎拿得一桃,田开疆曾引兵退敌亦拿一桃,古冶子陪景公渡河,曾斩鼋除怪,自持功高,拔剑而起。田开疆和公孙接说:“论勇论功,都比不上你,拿桃不让,是贪心,不敢自杀,是没勇气,因而都退还了桃子自杀。古冶子认为自己独生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不死无勇,也自杀了。
三士既死,景公以士礼安葬。
晏子以二桃杀三士,消除了政治隐患,其智慧非同寻常。现存三士冢。
6、华而不实
齐景公对晏子说:“东海里边,有古铜色水流。在这红色水域里边,有枣树,只开花,不结果,什么原因 ” 晏子回答: “从前,秦缪公乘龙船巡视天下,用黄布包裹着蒸枣。龙舟泛游到东海,秦缪公抛弃裹枣的黄布,使那黄布染红了海水,所以海水呈古铜色。又因枣被蒸过,所以种植后只开花,不结果。” 景公不满意地说:“我装着问,你为什么对我胡诌 ” 晏子说:“我听说,对于假装提问的人,也可以虚假地回答他。”
7、景公嫁女
齐景公有个宠爱的女儿,他想把她嫁给晏子。景公于是到晏子家宴饮,饮酒酣畅时,景公看见了晏子的妻子,问:“这是您的夫人吗?”晏子答道:“对,她是。”“嘿!又老又丑。寡人有个女儿又年轻又漂亮,请让她充实先生您的内室。”
晏子离开坐席回答道:“如今她确实是又老又丑,可是我与她共同生活的时间很长了,过去她又年轻又漂亮。况且人本来就是以少壮托付于年老的,以漂亮托付于丑陋的。她曾经托付于我,而我也接受了她的托付。虽然君王有所恩赐,但能因此让我背弃她的托付吗?”晏子拜了两拜谢绝了。
8、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到楚国,楚王知道晏子的身材矮小,就命令人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洞,请晏子从小洞进去。晏子知道楚王要戏弄他,严词加以拒绝。他说,“到了“狗国”,才走狗洞,我现在是出使楚国,不应该走狗洞。”招待晏子的官员只好请晏子从大门进去。
晏子进去拜见楚王。楚王故意问:“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人们把袖子举起来,可以遮住太阳;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接着问:“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派你出访呢?”晏子答:“我们齐国派使节出访很有讲究:对那些精明能干的的人,就派遣他们出使那些道德高尚的国家;对那些愚蠢无能的使臣,就派他们出使那些不成器的国家。我是使臣中最愚蠢、最无能的人,所以就派我出使楚国来了。”晏子的话使本打算要戏弄他的楚国君臣们面面相觑,半天说不出话来。
四、疑难收集处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数”“而”等词的含义和用法
2、主谓倒装句
3、梳理全文学时重点
1、掌握文中“数”“而”等词的含义和用法
2、主谓倒装句学时难点
1、掌握文中“数”“而”等词的含义和用法
2、主谓倒装句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晏子治东阿
一、新课导入 1、晏婴,字仲,谥平,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1、折冲樽俎 2、南橘北枳 3、烛邹养鸟 4、舌战群雄
5、二桃杀三士 6、华而不实 7、景公嫁女 8、晏子使楚
二、研学过程
(一)、齐读全文
(二)、小组自读,竞读
(三)、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处
1、“而”字的用法 2、“数”一词多义
景公召而数之曰 景公召而数之 责备 shǔ
而使子治东阿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治而乱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子退而自察也 数罟不入污池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数见不鲜
景公迎而贺
而君反以罪臣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者 4、特殊句式并翻译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3、词类活用 译文:太好了,您治理东阿
三年不治
臣请死之 甚矣,汝之不慧
以利贫民 怎么了,你
而君反以罪臣 太聪明了,你!太善良了,你!太勤奋了,你!
强调的是“甚善矣”。景公见到晏子第一句话就是“太好了”。通过强调,同学们能更好地体会到景公高兴的心情了吧。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注意表现出人物心情。
(四)、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从题目出发思考:①怎么治?②治的效果?
做法
成效
结果
前治东阿
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民无饥者
君反以罪臣
后治东阿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饥者过半
君乃反迎而贺
三、拓展思考:
1、古时候有些臣子向皇帝进谏采用的方法是犯颜直谏,不成功便成仁。晏子是这样做的吗 他采用了什么方法
不是,晏子用事实说话。晏子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方法,用鲜明对比的事实向君王进谏。
2、作者刘向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刘向的目的是劝谏君王,善用人才。
3、晏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投影展示:晏子使楚的故事)如果让你选择一个词来形容晏子,你会怎么说?
不畏强权、勇敢、足智多谋、勤政爱民、爱国、善于劝谏
四、堂上检测,解释加点字,标注特殊用法1、景公召而数之曰。数:责备 而君反以罪臣。 罪:责罪,责罚
2、便事左右。 便:逢迎讨好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死:为……而死
3、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谢:道歉 子强复治东阿。强:勉强
4、寡人无复与焉。与:参与,干预 仓库少内。内:通“纳”,缴纳
5、属托不行,货赂不至。属托:走后门 并曾赋敛。曾:通“增”,增加
6、君乃反迎而贺 却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于是
7、以利贫民 表目的, 来 而君反以罪臣
8、而使子治东阿_______________ 子退而自察也_______________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东阿 阿胶 阿房宫 阿谀奉承 B.数落 数量 数一数 数典忘祖
C.眷属 属实 家属院 举酒属客 D.参与 赠与 好与坏 与虎谋皮
9、答案 A 解析 A项,“阿”都读ē;B项,“数量”的“数”读shù,其余的读shǔ;C项,“举酒属客”的“属”读zhǔ,其余读shǔ;D项,“参与”的“与”读yù,其余读yǔ。
10、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货赂至,并曾赋敛B.仓库少内
C.再拜便辟D.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10、答案 D 解析 A项,“曾”通“增”;B项,“内”通“纳”;C项,“辟”通“避”。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臣请改道易行  B.仓库少内 C.陂池之鱼 D.属托不行
11、答案 C 解析 C项,“陂池”古今都是“池塘”的意思。A项,“易行”的古义是“更换行事的方法”;今义指改变从事的行业。B项,“仓库”古义特指国家的仓库,即“国库”;今义指储存大批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建筑物。D项,“不行”古义是“不接纳”,今义是“不可以”“不中用”。
12、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3分)
A.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B.而君反以罪臣
C.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2、答案 A 解析 A项,为动用法,为……而死;B、C、D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分别意为:责备、有利于、游水。
1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召而数之数:责备 B.而君反以罪臣罪:以……为罪
C.仓库少内内:通“纳”,交纳 D.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谢:感谢
13、D谢:意思应为“道歉”
1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臣请死之 今子治而乱
景公许之 景公迎而贺之曰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
14、D.。此题检查对虚词掌握的情况。“之”字在两句中均为代词,第一句代事,代“改道易行而东阿”的事;第二句代人,代晏子。“而”字在两句中均为连词,第一句表转折关系;第二句表承接关系。
1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臣请改道易行。改道易行:更改行事的方法。
B.?子退而自察。自察:亲自考察。
C.?货赂不至。货赂:钱财礼物。
D.?再拜,便僻便僻:恭顺的样子。
15、B.。此题考查对短语的理解的能力。“自察”是“自我反省”的意思。
1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作法有关的一组是()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③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⑥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A.①③⑥ B.②⑤ C.①④ D.②③⑤
16、 B .①不是晏子的做法,而是请求。 ③是景公称赞晏子的话。④是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故意采用的错误做法。⑥是晏子治理东阿的业绩。所以只有②和⑤正确
五、归纳小结
1、“而”字的用法 2、“数”一词多义
景公召而数之曰 景公召而数之 责备 shǔ
而使子治东阿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急切(的样子) shù
治而乱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个) shù
子退而自察也 数罟不入污池 密 cù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数见不鲜 屡次 shuò
景公迎而贺
而君反以罪臣 4、特殊句式并翻译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者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3、词类活用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三年不治
臣请死之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以利贫民
而君反以罪臣
八、巩固练习
1、《课堂讲义》P75—76页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