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20:2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备课日期
教学要求
1.认识四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利用字典理解“悲愤欲绝”“与世长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1世纪教育网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朗读课文,体会肖邦弥留之际的“把我的下子心脏带回祖国!”的灵魂深处的呐喊,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图片、录音。查找有关肖邦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21世纪教育网
1、揭示课题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内容。
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
读后交流:
我是什么人?
为什么要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 初读课文
自学课文。 21世纪教育网
读课文,画出生字,边读课文边认字
注意读准字音;
交流:渊、霭、盛、肖、邦、逝
3.读课文画出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自由交流。
完成课后练习2,先描红,再临写,说说字的写法特点。
4、检查自学情况,互解疑难;
5、指名试读课文,交流析题时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小结,表扬与鼓励。
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课文,画出生词和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学生认读,纠正读音,再全班齐读。
学生合作查字典,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交流说说理解的词语的含义,其余同学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体会和领悟。如: 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勉励、四处奔波等。
学生质疑初读内容,集体解疑。
指名读课文段落,读后简单评议,指导再读。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词语 熟读课文,体会肖邦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板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忍痛离国
深情送别
肖邦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前后内容,通过读、说、想,去感悟,从中体验肖邦那忠贞不渝的爱国热情,感受他那非同寻常的爱国行为。
2.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读读复习,读后听写词语。
说一说,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内容等着我们今天来学习。
学生按卡片读生词,听写词语。
学生了解学习任务,按要求自学。
复习课文,提出新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课文内容。
提出学习任务:
1、分节朗读课文,结合文章的中心(强烈的爱国热情),理解文章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学习结果,进一步理解文章,体会情感。
3、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好体会深刻的句子。
第一自然段,肖邦是在什么情况下离开自己的祖国的?
第二自然段,抓住“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这几个场景来体会。
把以上两句话联系起来朗读思考。
第三自然段,肖邦是怎样做的,体会肖邦的爱国情感。
第四自然段,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及思念祖国的情怀。
第五自然段,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第六自然段,表达对肖邦的痛惜之情。
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课文学习结果,进一步理解
抓住“不得不”、“瓜分”、“陷入”等词语,在理解与朗读中体会肖邦的悲愤之情。
“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受下吧!”老师把祖国的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意在要他永远寄住祖国,朗读时要体会此时此刻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理解“悲愤欲绝”,朗读并体会“一腔热血化成了音符”、“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等语句,感受句子中的爱国情感。
理解弥留之际的意思,说说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住姐姐路德卡的手”?反复朗读和体会。
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朗读、体会。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读老师送别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时激动的神情,体会“……无论……都不要……”的深刻含义。
运用领—分—合的形式开展朗读、体会。
三、师小结课文内容。
深化主题,课文为什么以“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为题?(是肖邦灵魂深出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朗读课文
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肖邦的爱国情感。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把 我 的 心 脏 带 回 祖 国
不 得 不 离 开
肖邦 波兰
日夜思念,忘我工作
弥留之际的请求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