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晏子治东阿 配套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晏子治东阿 配套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08:3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掌握重点词句含义的能力。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联系古今中外进行问题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迁移性”。
3、情感目标: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偏听偏信的办事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晏子使楚》,对文章的主人公晏子有一定的认识。2、学生通读文章之后,能够基本掌握课文大部分的文言知识,对课文的内容也能够理解,但对课文的情感主旨的思考不够深入。
3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和用法。
2、难点: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用意,引导学生联系古今中外进行问题的观察分析。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新课导入
由《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简介文章主人公晏子。
活动2【讲授】讲解课文
二、试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先自由朗读,感知文章的故事情节。
2、请一位学生朗读并正音
数(shǔ)属(通,“嘱”,Zhǔ)货赂(lù)陂(bēi)池曾(通“增”,zēng)内(通“纳”,nà)便(pián)事辟(通“避”,bì)强(qiǎng)与(yù)
3、解释重点字词并翻译、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思考问题
(一)思考问题
问题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故事的情节。
问题2:晏子治东阿前三年是怎样的情形?后三年又是怎样的情形?用原文回答(板书)
问题3:齐景公对晏子前后两次治东阿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原文回答。(板书)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四、课文小结
问题4:课文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达到表达效果?
问题5:晏子原来治东阿时“民无饥者”,齐景公要治他的罪;后来“饥者过半”,景公却“迎而贺”。为什么?
问题6:文章的主旨和用意是什么?
活动3【活动】五、拓展探究
问题7:历史上也有许多大臣向君主进谏的故事,大家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这些故事,并说出它给你的启示。
活动4【作业】六、作业
1、课后练习2、随堂优化同步练习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