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晏子治东阿 课件(3)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晏子治东阿 课件(3)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1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08:40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晏子治东阿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景公召而数之曰( )
②大诛于子( )
③属托不行( )
④货赂不至( )
⑤陂池之鱼( )
⑥并曾赋敛( )
⑦仓库少内 ( ) ⑧便事左右( ) ⑨愿乞骸骨( )
⑩再拜便辟( ) ○子强复治东阿( )
○寡人无复与焉( )
shǔ
11
12
zhū
zhǔ
通“嘱”

bēi
zēng
通“增”

通“纳”
pián
hái

通“避”
qiǎng

2、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晏子治东阿
②景公召而数之曰
③吾以子为可
④大诛于子
⑤臣请改道易行
⑥臣请死之
⑦以利贫民
⑧而君反以罪臣
⑨愿乞骸骨
⑩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管理
责备
认为……是
责罚
改变
为动用法,为……而死
为动用法的动词不
是直接支配宾语,
而是表示为(替)
宾语或对宾语施行
某一动作。简言之,
主语为宾语而动。
动词的为动用法则
是“为宾语怎么样”。
使动用法,使……获利
名作动,怪罪
请求退休
道歉
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数目
数罟不入洿池 密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
有誓,老姥岂敢言。”
辞谢,推辞,不接受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
勿忘 告诉,致意
3、请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①子退而自察也 ②属托不行
古义:_____ 古义:______
今义:_____ 今义:______
③于是明年上计 ④便事左右
古义:_____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今义:_____
自我反省
亲自考察
不执行
不可以
第二年
今年的下一年
身边的近臣
方位名词
4、请找出有虚词“而”字的句子,并指出其在句子中的用法及意义
①景公召而数之曰
连词,表承接,就
②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
连词,表因果,因而
③今子治而乱
连词,表转折,然而
④子退而自察也
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⑤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连词,表承接,然后
⑥景公迎而贺之
连词,表承接(表递进)
⑦而君反以罪臣
连词,表转折,但
⑨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⑧君乃反迎而贺
连词,表承接(表递进)
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而:连词
A表承接,译为“才”“就”“接着”或不译
B表因果,连接有因果关系的词语或句子,相当于“因而”
C表转折,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D表递进,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E表修饰,把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手段、时间等的状语跟中心词连接起来:扣舷而歌之。
5、翻译下列句子
①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 :“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②晏子对曰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
③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
④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辟。
⑤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
在掌握大意的基础上,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的对应翻译。
意译: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其文字可增可减、位置可以变化
还要语言通顺,语气不走样。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治理东阿。过了三年,齐景公召见他,责备他说:“我认为你是可以的,因而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你却治理得混乱不堪。你退下去自己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施加严厉的责罚。”





调:寡人将于子加大诛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
技巧一:换(古今义不同的词语)
技巧二: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古代
的人名、地名、国名、官名等保留不变)
技巧三:删(没有意义的文言虚词)
技巧四:调(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
汉语的句式)
技巧五:补(补出省略的成分)
技巧六: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②晏子对曰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
③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
④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辟。
⑤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
合作探究
①晏子原来治理东阿时“民无饥者”,齐景公却要治他的罪;后来“饥者过半”,齐景公“反迎而贺”。为什么?
②晏子“乱治”东阿三年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③晏子“乱治”东阿三年,你认为值不值得?为什么?
①晏子原来治理东阿时“民无饥者”,齐景公却要治他的罪;后来“饥者过半”,齐景公“反迎而贺”。为什么?
【提示】 这就是因为齐景公考察晏子的政绩只是听当地权贵的一面之词;而先前晏子关注民生,拒绝向权贵行贿,让利于民,这样权贵自然要说晏子的坏话;后来晏子故意迎合权贵,百姓自然遭罪,但权贵得利,自然会说晏子的好话。
②晏子“乱治”东阿三年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 晏子“乱治”东阿三年的目的是用事实说话,明用人之道。作者的用意是劝君主勿聚敛,任贤能。
③晏子“乱治”东阿三年,你认为值不值得?为什么?
晏子的此次劝谏是以东阿百姓的幸福、国家的安危、甚至是践踏国家的法律为代价的,实在是难以恭维。事实上他是很能言善辩的,为何不用己之所长去劝谏景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