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刘向及晏子的相关信息;2、掌握文中“数”“诛”“罪”“谢”等实词的含义及用法,归纳本课虚词“而”的用法;3、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4、理解晏子劝谏的原因,评价其劝谏方法。
2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都属于普通班,语文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尤其是文言文。因此授课必须从文言基础开始!
3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数”“诛”“罪”“谢”等实词的含义及用法,归纳本课虚词“而”的用法;2、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晏子治东阿》导学案
一、有关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 (今江苏沛县)人。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作《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绝大部分已亡佚。明人辑有《刘中垒集》。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今存。又有《五经通义》,亦佚。
二、有关晏子
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名婴,谥曰平,字仲,故又称晏仲或晏平。由于其影响甚大,被人尊称为晏子。 晏子忠君而不保守,机智灵活而不固执呆板,遵礼尚贤而又节俭爱民。他是一个丑陋的矮个子,却当上相国。不仅当上相国,而且能够以各种巧妙的方式,影响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君主和臣民,并使齐国的影响,在春秋各国中不可小视。在中国历史上充满智慧的人物中, 晏婴是很独特的一个。
三、课前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景公召而数之曰( ) ②大诛于子( ) ③属托不行( )
④货赂不至( ) ⑤陂池之鱼( ) ⑥并曾赋敛( )
⑦仓库少内 ( ) ⑧便事左右( ) ⑨愿乞骸骨( )
⑩再拜便辟( ) 11子强复治东阿( ) 12寡人无复与焉( )
2、 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晏子治东阿 ②景公召而数之曰
③吾以子为可 ④大诛于子
⑤臣请改道易行 ⑥臣请死之
⑦以利贫民 ⑧而君反以罪臣
⑨愿乞骸骨 ⑩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3、 请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①子退而自察也 ②属托不行
古义: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③于是明年上计 ④便事左右
古义: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4、 请找出有虚词“而”字的句子,并指出其在句子中的用法及意义5、 翻译下列句子
①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 :“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②晏子对曰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
③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
④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辟。
⑤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
四、合作探究
①晏子原来治理东阿时“民无饥者”,齐景公却要治他的罪;后来“饥者过半”,齐景公“反迎而贺”。为什么?②晏子“乱治”东阿三年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的用意是什么?③晏子“乱治”东阿三年,你认为值不值得?为什么?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