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2022》指出:“识字教学力求识用结合,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识字能力。“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预习单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并指导了易错字“炼”,当堂书写,扎实识字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就本文来讲,学生首先要能简要概括课文两部分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这也是本文的事件梗概:其次能联系文本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和补充资料,说出自己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和感受,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语文课程标准2022》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感情。各学段的语文教学都应重视阅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货物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读”的认识,本课侧重“以读代教”,将朗读作为语文训练的中心任务,在读的方法上创设多种情境的朗读。如个读。齐读,配乐读,师印读,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理解主席内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练笔书写,更进一步走进主席内心,从而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理解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变现任务内心,为单元习作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作者晚年基于史实的文学创作,讲述了发生在一代伟人毛泽东身上的感人故事。主要描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感情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
学情分析
本文为革命传统题材内容,对于抗美援朝的历史,距离“10后”的小学生时代久远,学生远离革命时代,对文章理解有困难,不易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这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学习课文前,让学生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等,为学习课文做铺垫。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拉近学生与时空的距离,补充相关资料,带领学生联系文本、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来进行文本解读,进入课文情境。教授第一部分时,补充岸英的成长资料以及毛岸英与主席之间深厚的父子感情的视频资料,带领学生走进主席的内心,体会年过花甲的老人失去爱子后的悲痛。纵向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他们在四上第六单元中学习过“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在四下第七单元学习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可以说已经初步掌握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与感受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本要求学生对伟人的凡人情感和伟人的胸怀这一内心体会得更加丰富、细腻、深入,本课是第一课时,在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毛主席作为父亲的凡人情感的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写人记事的能力,实现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阶梯式、螺旋式上升。
课时目标
1.认识“彭、拟、谋”等生字,会写“彭、拟”等字,正确读写“拟定、参谋、锻炼”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
3.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4.练习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教学重难点
1·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感情和内心世界。
2·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含有题目的古诗《己亥杂诗》,学生齐读。
2.出示抗美援朝纪念馆统计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志愿军人数183108,其中有一位身份有些特殊,他是毛岸英(出示毛岸英图片),他是毛主席的儿子。
二、明确目标,检查预习
1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昨天的预习作业,再次巩固生字读音。(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2.指导书写“炼”。
3.字音和字形咱们已经解决了,下面老师再请大家看看这篇课文从形式上和前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回答分成了两部分。)
那么大家能用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吗?
(第一部分:痛失爱子,第二部分艰难抉择。)
三、品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1.当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时,内心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2.过渡:老师看到大家在文章中写满了感受,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先和你的小组成员来分享吧。
3.小组展示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1)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让你感受到毛主席的悲痛?
(预设:吸这个动词。毛主席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已经牺牲了。请带着悲痛来读一下这句话。)
(2)追问:其他小组对这句话还有补充吗?
(预设:一支又一支、整整一天没有说话。毛主席的悲痛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吸烟来排解忧愁。请生读)
4.补充毛岸英资料,体会毛主席内心想法。你觉得此时此刻的毛泽东在想什么呢?5情感朗读。
(1)噩耗传来,老父亲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他悲痛,他整整一天——(学生接读)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2)年近60的老人如今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不舍,他整整一天——(学生接读)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过渡:我们来看整句话没有一个悲或痛,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毛主席内心那无以言表的情感,这就是动作描写的精彩,来我们一起读。同学们,像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吗?“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这句话里哪个词又最能揪住你的心?
(预设:我感受到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毛主席与爱子毛岸英聚少离多,以前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了他的身边,而这一次却回不来了。)
(2)“喃喃”是什么意思?请学生喃喃地读一下这句话。思考,毛主席此刻真正想对爱子岸英说什么?
(3)大家的话语让老师不禁潸然泪下,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主席和岸英之间的父子情深。
(4)在毛岸英去战场之前问过父亲这样一个问题,“我做你的儿子合格吗?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
”主席说:“等你从朝鲜战场回来我就告诉你”。
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可是毛主席再也没有机会对儿子说出这句话,万语千言,只能化作了这两声轻轻的呼唤——“岸英!岸英!”
6.可是主席就这样把这份悲痛压抑在了内心,学到了这,我相信大家对主席的内心已经感同身受,让我们带着对主席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四、课堂小练笔
1.此刻,毛主席就坐在写字台前,如果他轻轻地拉开书桌的抽屉,你想象一下,他会看到什么?
生回答。
预设:和儿子的合影、岸英穿过的衣服,岸英送给父亲的礼物......
2.同学们,当毛主席拿出这一件件与岸英相关的物品时,他又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呢?请同学们写一写。
3.展示学生写作练笔。
4.师小结:一件物,一份情,你们的句子是这样的有温度。实际上毛岸英在牺牲后,仅仅留下了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毛主席把这些物品悄悄地藏了20多年,直到后来工作人员整理毛主席的遗物时,才发现了毛岸英的遗物,毛主席将自己对孩子的这份痛与思念深深的藏在了心底。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读第一部分。
5.师总结:毛主席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国家领袖,当朝鲜人民请求将毛岸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时,毛主席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感受他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五、布置作业
观看电影《长津湖》,体会志愿军的家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痛失爱子 悲痛
艰难抉择
10.青山处处埋忠骨预习单
①、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模拟(nǐ sǐ)谋划(móu mǒu)赴约(bǔ fù)
殊荣(sū shū)踌躇(chú zhú)黯然(àn yīn)
②、我是小小书法家。选字组词,注意写端正、美观、
练 炼
熟( )锻( )( )钢( )习
签 鉴
( )别( )字 竹( )( )赏
端 瑞
( )雪( )详 祥( )( )庄
③、思考课文两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我所教授的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有关于毛主席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采用“读——写——议——读”的方式来层层递进,理解主席得知爱子岸英牺牲这一噩耗时内心极度悲伤的心情,由于学生年纪较小,让他们理解作为父亲的这种情感可能不太好理解,我让他们课下查阅了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以及毛岸英的生平,辅助他们理解课文情感,并且在课堂上我还补充了影视资料,让学生们理解毛主席和岸英之间的父子情深,让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控更加深入。最后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想象着写毛主席如果见到岸英的遗物会有怎样的表现,让学生在这堂课上所学到的有关于用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得以运用,做到“一课一得”。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学生的领悟能力还是比较到位的,孩子们对于句子的理解进步很大,可学生的朗读水平还有待提高,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去感受美感,时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所以,下一步,我应进一步加强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