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晏子治东阿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数: 阿 解 ⑤ 数落(shǔ) ①阿胶(ē) ① 解数 (xiè) () ⑥ 数罟(cù) ②东阿(ē) ② 解惑(jiě) ()() ⑦ 数量(shù) ③阿房(ē) ③ 解元 (jiè)() ⑧ 数次(shuò) ④阿娇(ā) ④ 姓解(xiè)
1、请填写下列多音字的拼音。
走进课文 自主阅读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 公召 而 数(责备) 之曰 :“吾以子为可, 而使子治东 阿,今子治而乱,子退 而 自 察(反省自己 )也,寡人将 加 大(施加狠狠的)诛(责罚 )于子。” 晏子对曰 :“臣请改道易 行(改变方法 ),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为动,为…而死)之 。”景公 许 之。于 是 明 年 (第二年)上 计(上报政务 ), 景公迎而贺之曰 : “甚善矣!子之 治东阿 也 。”
晏子对曰 :“前臣之治东阿也, 属托 (走后门 ) 不行(不实行、不去做),货 赂 (钱财)不至,陂 池 之鱼,以利 (使…得利 )贫民。 当此之 时,民无饥者,君 反 以 罪(怪罪 ) 臣;今臣后之东阿也,属 托 行,货 赂至,并 重 赋敛,仓 库 少 内(通“纳”,缴纳), 便事左右(近臣 ), 陂池之鱼,入于权 家(在朝中掌权的人家),当此之时,饥 者过半矣,君 乃(表转折,却 ) 反迎而 贺。 臣 愚不能 复治东阿,愿乞骸骨(请求退休),避贤者之路 。 ”再 拜(拜两次),便辟(通“避”,退避)。 景公乃 下 席 而 谢(道歉 )之 曰 : “子强(尽力 ) 复治东 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
走进课文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课文 的故事情节
春秋时期,齐国名臣晏子受命治理东阿。上任伊始,晏子便实地调查,了解民情,制定方案,亲自指挥修筑道路,开垦荒地,维护社会治安,净化民俗民风,惩治懒人恶人,处事不卑不亢……。经过三年的精心治理,东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乐业,一派兴旺景象。而此时,许多“佞人”四处告状,诉晏子治理不力,没有政绩,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齐景公召见说:“我以为你有才能才派你去治理东阿,可你越治越乱,实在令我失望,只能免了你的职务。”
晏子没有强辩,而是请求齐景公再给他一次机会。此后三年,晏子不修路,不理事,不惩治懒人恶人,决狱断案,袒护豪强,甚至营私舞弊、欺上瞒下,但赞誉之声却传遍了全国,齐景公亦欲奖赏他。最终,晏子以自身的行为,告诫齐景公“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则天下治平,百姓和集”。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忠诚、贤能,不能凭个人好恶,道听途说,而应客观公正、准确评价,才能慧眼识才、知人善任。
文言知识积累
通假字
1、属 通“嘱” 嘱托,说情2、曾 通“增” 增加。 3、仓库少内:内 通纳, 纳税。 4、辟:通“避,退避。
词类活用
1、臣请死之:为动用法, 为……而死。 2、以利贫民:使动用法,使……受利。
3、而君反以罪臣:名词活用为动词,
怪罪;认为…有罪。
4、前臣之治东阿也:前,名词作状语,以前。
古今异义词
古义 今义
1、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施加狠狠地 / 增加
2、于是明年上计 第二年 / 今年的下一年
上计:上报政务 / 上等策略
3、 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不行:不实行,不去做 / 没本领、不能够
4、仓库少内,便事左右
仓库:国库 / 装粮食的容器
左右:近臣 / 表方位名词
乃 ①君乃反迎而贺(却,竟然,副词 )
②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于是,副词 )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你,你的 )
④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就是,表判断 )
⑤阿姆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如此 )
一词多义
谢
①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曰 (道歉) 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 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 ④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告诫 )
一词多义
1. 景公召而数之曰
3. 景公许之
4. 景公迎而贺之曰
13.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2. 臣请死之
5.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6. 前臣之治东阿也
9.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
7/10.陂池之鱼
8/11.当此之时
12.避贤者之路
14.东阿者 ,子之东阿也
代词,他
助词,取消独立性
助词,的
代词,此
一词多义
数
景公召而数之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原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史记陈涉世家》
数目 shù
几(个) shù
责备 shǔ
密 cù
屡次 shuò
急切(的样子) shùo
①寡人将 加 大诛于子。 (状语后置)
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主谓倒装 ) ③并曾赋敛,仓库少内。( 省略句 ) ④君乃反迎而贺 ( 省略句 ) ⑤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判断句 )
特殊句式
1、选D 谢:意思应为“道歉” 2、选C古今都是“水泽池塘”的意思。
3、选D两个“与”分别意为“干涉”和“结交”。 A.两个“而”都是表示承接关系。 B.两 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不译。C、两个“矣”都是语尾助词,译为“啊” 4、选B此题应该注意题干中“正确做法”四个字. ①不是晏子的做法,而是请求。 ③是景公称赞晏子的话。④是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故意采用的错误做法。⑥是晏子治理东阿的业绩。所以只有②和⑤正确
课堂练习答案
5、选D 景公并没有封晏子“东阿王”,是否继续再为景公做事,文章也没有明确交代
6、(1)以前我治理东阿的时候,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
(2)你退下去自已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大大的责罚。
课后思考、探究
1、晏子原来治理东阿时“民无饥者”,齐景公却要治他的罪;后来“饥者过半”,景公“反迎而贺”。为什么?
权臣蒙蔽,
不知真相
这是一个判断句,以“……者,……也”为标志。在这里用这个判断句,意味着“我把治理大权完全交给你,一切由你说了算”,表现了齐景公把东阿交与晏子治理的决心,是要晏子全权管理,齐景公决不再干预。
2、“东阿者,子之东阿也。”是什么句式,个句子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晏子的目的?
用事实说话,明用人之道。
劝景公以民为本,不轻信小人。
刘向的用意?
劝君主:勿聚敛,任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