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晏子治东阿 配套教学设计(9)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晏子治东阿 配套教学设计(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09:5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诛”、“易”、“死”、“利”、“便事”、“谢”等实词,“于”、“以”、“乃”、“而”等虚词和“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等句式;疏通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文诵读法,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来疏通文章内容,掌握重要词句,通过文中前后治理东阿的做法对比,认识晏子的智慧,了解晏子的政治主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晏子的智慧,领会晏子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的品质,联系现实,从中得到触动和启发。
2学情分析
《晏子治东阿》是必修4文言文单元扩展阅读中的其中一篇课文,选自刘向的《说苑·政理》,节选部分232字,讲述了一个关于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主要以晏子对东阿前后的治理方法和景公前后的态度进行对比,最后以景公悔过,充分信任晏子收尾,故事可读性强,非常适合高一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直以来,我都不满足文言文教学串讲与强记的现状,而积极地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新路子,这节课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这也是我所组织的“借助白文诵读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这个教师专项课题在教学上的实践,课堂环节如下:温故(白文诵读学过的文言文段落)——过渡(白文诵读未见过的课外短文,主要是《笑林广记》里短小又有深意的文章)——知新(白文诵读课内未学的课文),在诵读中确定断句,推断重点字词意思,翻译和判断重点句子及其句式,把握全文内容,领悟思想,联系现实课外拓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字词句,疏通、理解课文内容。
2、熟练诵读课文,在诵读中推断、理解字词句的意义,认识晏子的智慧,领会晏子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的品质,联系现实,从中得到触动和启发。
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推断、理解、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
突破:利用语境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民的品质,联系现实,从中得到触动和启发。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一、白文诵读导入    1、温故:白文诵读《阿房宫赋》、《赤壁赋》片段。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过渡:白文诵读《笑林广记 发利市》,推测加粗字的意义。 一官新到任祭仪门前毕有未烬纸钱在地官即取一锡锭藏好门子禀曰老爷这是纸钱要他何用官曰我知道且等我发个利市看 二、白文诵读新课:疏通文意,落实字词句 尝试朗读《晏子治东阿》的白文。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shǔ)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ē)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zhǔ)托不行货赂不至陂(bēi)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zēng)赋敛仓库少内(nà)便(pián)事左右陂(bēi)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hái)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bì)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yù)焉 1、生自读; 2、生试读; 3、生齐读;教师在课件上划出学生出现断句分歧的区域。 4、合作交流,明确断句。在此过程中推断重点字词句意思,落实字词句。 ⑴实词:景公召而数之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臣请改道易行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君反以罪臣 并曾赋敛仓库少内 便事左右 再拜便辟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寡人无复与焉 ⑵句子: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⑶虚词: 于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以  吾以子为可      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君反以罪臣      而  景公召而数之        而使子治东阿        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        景公迎而贺之曰        君乃反迎而贺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乃   君乃反迎而贺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5、白文诵读,读通文意。  三、白文诵读:读懂内容,领悟思想 带着问题再次白文诵读课文: 1、简述文章内容    写的是一个关于 晏子治东阿 的故事。 前:发展生产,利于百姓,秉公办事——景公数(数、罪) 后:走后门拉关系,利权家,百姓挨饿——景公赞(迎、贺) 2、思考:一“数(罪)”一“赞(贺)”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景公,经过这件事后,你会怎么做?你觉得景公会怎么做? 链接:①《晏子春秋 问上》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 晏子对曰:“患善恶不分也。”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②晏子与“景公中兴” ③齐景公痛失晏子 3、补充晏子的相关资料,了解晏子。    晏子(前578—前500),名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齐国贤臣。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晏子“长不满六尺”(古代四尺相当于一米),据说是一个丑陋的矮个子,但他却当上了相国。不仅当上相国,而且能够以各种巧妙的方式,影响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君主和臣民。在中国历史上充满智慧的人物中, 晏婴是很独特的一个。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选自《晏子使楚》) 4、白文诵读全文,领悟本文的意图。    晏子的用意——用事实说话,明用人之道。    刘向的用意——劝君主:勿聚敛,任贤能。  四、布置作业 1、请以“晏子在当下”为标题,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要求:不少于300字,有自己的见解。 2、整理文言知识(积累本),完成《学评》中《晏子治东阿》一课的练习。 五、白文诵读全文 白文诵读全文,读熟,加深体会。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