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师说 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17 师说 课件(2)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3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10:14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师 说
韩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其、之、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了解作者观点,学习文章的对比说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重点与难点:1、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把握“师”与“道”的内涵
一、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祖籍河北省昌黎,世称韩昌黎,曾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对古文应“师其义不师其辞”,做到“词必己出”
三、辨音析字
1、字音
句读 相师 或不
位卑 近谀 欤
郯子 苌弘 老聃
子蟠 经传 贻
1、字音
(doù) (xiāng) (fǒu)
(bēi) (yú) (yú)
(tán) (cháng) (dān)
(pán) (zhuàn) (yí)
2、一字多义
之 ①动词:往、到…去。齐闵王将之鲁。
②动词:至、到。至死不渝
③指示代词: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1、用于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相当
④结构 于现代汉语的“的” (用于中心语和定语之间)(例)
助词: 2、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
立性(例)
3、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动词或 介词前面。(例)
⑤音节: 用在某些副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 助词 节,无意义(例)
思考题:
1、按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韩愈在《师说》中“师”有何特别之处?
既不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3、请在找出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的内容,并说明对比的结论。
4、第三段的分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课文分析
师道之
不传
赠李蟠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于其子 于其身
巫医乐 士大夫
师百工
圣人无
常师
古之学者
必有师
孔子言:三人行(引用)
孔子行:无常师(举例)
破立对比
“耻学于师”
“其志乃反
不及”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对比论证:
对比一:
结论:
对比二:
结论:
对比三:
结论:
对比一:“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
对比二:“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
结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对比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结论:“士大夫”之智乃反不及“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
反问
语气
否定
责备
强烈
讽刺
语气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