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师说 课件(3)

文档属性

名称 17 师说 课件(3)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6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10:36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师说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正字音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 聃(dān)
蟠(pán) 巫(wū)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