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汉德三维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第九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汉德三维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第九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7-08 18:4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汉德三维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九次联考
化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治理酸雨污染,政府应关闭硫酸厂、火电厂、水泥厂等
B.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可用填埋法处理
C.减少燃煤的使用,改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酸雨样品久置过程中pH减小是因为溶解了更多的
2.下列有关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丙烷的空间填充模型: B.的结构式:O—C—O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乙烯的分子式:
3.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则该元素位于
A.第三周期第ⅣA族 B.第二周期第ⅤA族
C.第四周期第ⅥA族 D.第四周期第ⅣA族
4.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冶炼原理 方法
A 热分解法
B 热分解法
C 电解法
D 热还原法
5.已知:常温下,70%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固体反应可制取。用下列装置进行制取、性质验证和尾气处理,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并控制反应的产生与停止 B.检验具有漂白性
C.验证具有还原性 D.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
6.“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学物质,实现从源头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下列化学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
B.
C.
D.
7.《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等丰富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纤维素在人体内可通过酶的催化发生水解反应
C.抗病毒疫苗冷藏存放是为了避免蛋白质受热变性
D.糖类、蛋白质、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8.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a可表示铝片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
B.由图b可知反应物从环境中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向环境释放的能量
C.图b可以表示碳与水蒸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图
D.若图a表示的是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的能量变化图,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9.维生素A常作为保健药物,缓解视觉疲劳,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为。有关维生素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A含有3种官能团
B.维生素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1mol维生素A最多可以和5mol 加成
D.维生素A不能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10.配制溶液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的胆矾晶体质量为12.0g
B.称量的胆矾晶体部分失去结晶水,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配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
11.设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g一氧化碳与44g二氧化碳的体积一定相同
B.32g臭氧所含氧原子数目为
C.在25℃,压强为时,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D.16g 气体中所含电子数目为
12.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Cl溶液:、、、
B.的溶液中:、、、
C.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D. NaOH溶液:、、、
13.汽车尾气管中安装有尾气处理装置,以降低汽车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O为还原剂,为还原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为CO、NO和
C.催化转化总反应为
D.NO和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14.如图所示是Zn、Cu以及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书本上的记录如下,则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实验后的记录:
①Cu为正极,Zn为负极
②Zn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③向Cu极移动
④若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则消耗Zn的质量为6.5g
⑤若将导线断开铜锌电极上均会产生气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15.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8mol A和6mol B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向容器中充入He,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若2min时,D的物质的量增加0.6mol,则此时
D.若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的转化率为35%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3分)对于元素周期表中下列位置的①~⑩十种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VA ⅥA ⅦA 0
1 ① ②
2 ③ ④ ⑤ ⑥
3 ⑦ ⑧ ⑨ ⑩
(1)在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⑤⑦⑧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
(3)⑥⑨⑩中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_。
(4)④⑨⑩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5)⑤和⑦可以形成一种淡黄色物质X,写出X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所含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6)⑥和⑩的单质的熔沸点较大的是________。
17.(14分)Ⅰ.在一定温度下,4L恒容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中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个时刻中,处于平衡状态的为________(填“”“”或“”),后的某一时刻给体系升高温度,v(正)将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平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和反应前气体的压强之比是________,平衡时N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Ⅱ.某学习小组利用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铁的质量(g) 铁的形态 反应前溶液的温度(℃) 金属完全消失的时间(s)
1 0.10 片状 50 0.8 20 200
2 0.10 粉状 50 0.8 20 25
3 0.10 片状 50 1.0 20 125
4 0.10 片状 50 1.0 35 50
(4)实验1、2表明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5)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6)实验开始后,会出现速率加快,一段时间后速率减慢,分析其原因________。
18.(14分)以粉煤灰(主要成分为和,还含有少量的FeO、等)为原料制备Al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快“酸浸”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
(3)“沉淀”时,通入过量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可用溶液或稀盐酸代替?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灼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电解时,每转移2.4mol电子,得到铝的质量为________g。
19.(14分)A~H是常见有机物,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催熟果实;B、F为高分子物质,其中F主要成分遇碘变蓝。各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分子式为________;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判断产物中是否还剩余A,可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溴水 c.澄清石灰水
(3)C与E生成H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要除去H中混有的C和E可选用________溶液。
(4)写出A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汉德三维集团高一年级第九次联考 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 为了治理酸雨污染,应对硫酸厂、火电厂、水泥厂等工厂进行尾气处理,而不是直接关闭,A错误;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能够引起土壤、水体污染,不可用填埋法处理,B错误;减少燃煤的使用,改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正确;酸雨样品久置过程中pH减小是因为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酸性增强,D错误。
2.D A中为丙烷的球棍模型,而非空间填充模型,A错误;的结构式:O=C=O,B错误;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乙烯的分子式为,D正确。
3.B 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为氮原子,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ⅤA族,B正确。
4.B 活泼金属K、Ca、Na、Mg、Al等用电解法冶炼,较活泼金属Zn、Fe、Sn、Pb、Cu等用热还原法冶炼,不活泼金属Hg、Ag等利用热分解法冶炼,B错误,A、C、D正确。
5.A 亚硫酸钠能溶于水,该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A错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常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B正确;具有还原性,能将酸性还原,C正确;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过量的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D正确。
6.A 加成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且不产生污染性气体,符合“绿色化学”思想,A正确;B项原子利用率低且产生污染性气体,B错误;C、D原子利用率不是100%,C、D错误。
7.C 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化学式中的n值不同,故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人体内没有可以水解纤维素的酶,B错误;抗病毒疫苗是蛋白质,蛋白质受热会变性失活,因此应冷藏存放,C正确;蛋白质除含C、H、O三种元素外,还含有N、S等元素,D错误。
8.D 图a表示的是放热反应,铝片与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符合图a的能量变化,A正确;图b表示的是吸热反应,故反应物从环境中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向环境释放的能量,B正确;图b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C正确;若图a表示的是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的能量变化图,则金刚石转化为石墨要放出能量,由能量越低越稳定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错误。
9.C 据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和—OH两种官能团,A错误;维生素A中含有烯烃,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1mol维生素A中含有5mol ,因此可以和5mol 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维生素A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两个氢原子,故其可以在Cu或Ag为催化剂条件下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D错误。
10.B 配制时选择的容量瓶规格应为500mL,称量的胆矾晶体质量为,A错误;称量的胆矾晶体部分失去结晶水,会使溶质质量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正确;若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溶液的体积,因此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C错误;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D错误。
11.D 未告知两种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是否相同,无法确定它们的体积是否相同,A错误;32g 的物质的量为,含有的原子数为,B错误;25℃,压强为时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在此条件下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所含原子数目小于,C错误;16g甲烷为1mol,所含电子总数为,D正确。
12.C 与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含的溶液具有氧化性,能氧化、,B错误;与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13.A 根据图示,NO与反应生成,NO为还原剂;和CO反应生成,为还原产物,A正确;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为CO、NO,不是污染物,B错误;根据图示,催化转化总反应为,C错误;NO和可在常温下直接反应生成,不需要催化剂,D错误。
14.A 在该原电池中,Zn比Cu活泼,故Zn作负极,Cu作正极,电子由Zn流出经导线流向Cu,负极反应为,正极反应为,在溶液中向正极(铜极)移动,向负极移动,故若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转移0.2mol电子,则消耗Zn的质量为6.5g,若将导线断开,铜电极上不会产生气泡,故①③④正确,②⑤错误。
15.C 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所以在平衡前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故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不能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反应容器内压强增大,但B(g)、C(g)、D(g)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没有变化,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不会改变,B错误;若2min时,D的物质的量增加0.6mol,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1.2mol,则此时,C正确;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反应消耗了1.8mol B,故平衡时B的转化率,D错误。
1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Na(1分)
(2)
(3)HF
(4)
(5) 离子键、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6)
1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
(2) 增大(各1分)
(3)7∶10 75%(或0.75)
(4)物质的形态(或固体的表面积)
(5)实验3和实验4(或实验3、4或3、4)
(6)铁与稀硫酸反应为放热反应,开始时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一段时间后随硫酸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答案合理即可)
18.(每空2分)
(1)
(2)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或适当升高酸浸温度、搅拌等其他合理答案)
(3) 否 用强酸代替,易造成的溶解,进而造成Al的损失(或其他合理答案)
(4)
(5)21.6
19.(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 醛基(各1分)
(2)ab(少写且正确得1分)
(3)浓硫酸、加热条件 取代(酯化) 饱和碳酸钠
(4)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