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劝学(节选) 课件(5)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劝学(节选) 课件(5)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8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14:15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主要思想:
1、唯物主义思想 2、人性本恶论
3、教育观 4、法“后王”
教 学 目 标
一、梳理、归纳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
二、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以喻代议、 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1、把握文中重要实词、
虚词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
词类活用情况、特殊
句式
3、初通文章大意
本课重点
解题:劝学
“劝”为何意?
劝:劝告,劝说,劝阻
——今义
劝,勉励。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查看预习效果
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 虽有( )槁( )暴( ) 金就砺( )则利
参省( )( ) 知( )明而行无过 须臾( )( ) 跂( ) 而望矣 闻者彰( ) 生( )非异 跬( )步 骐骥( )( ) 驽( )马 锲( )而不舍 镂() 螯( ) 蛇鳝( )
正音
有(yòu)槁(gǎo)砺(lì)跂(qì)舆(yú)蛟(jiāo)跬(kuǐ)骐(qí)
骥(jì)驽(nǔ)锲(qiè)镂(lòu)鳝(shàn)生(xìng)臾(yú)
穴(xué)
第一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提出中心论点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实词
取之于蓝:
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参省乎己:
知明而行无过:
重要字词
提取/蓝草
合乎
省察,反省
明达
虚词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虽有槁暴:
从/但是/比
表顺接/对于
即使
通假字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輮”通“煣”,使……弯曲
“有”通“又”,暴通曝,晒
“知”通“智”(zhì),智慧。
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2、其曲中规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古今异义(古/今)
1、劝学:
2、輮以为轮:
3、金就砺则利:
4、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
勉励/规劝、劝戒
把…做成/认为
金属做成的刀剑/金子
检查/参加、加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青,取之于蓝
判断句式
介词结构后置
特殊句式
輮以为轮
省略句式
輮以(之)为轮
第二段
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实词
须臾之所学:
跂而望:
博见:
闻者彰:
假舆马者:
致千里
绝江河
●重要字词
片刻
提起脚后跟
清楚
借助,凭借
虚词
跂而望
而致千里
表修饰
表转折
广
到达
横渡
◆词类活用
1、非利足也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
2、非能水也:
名词做动词,游泳
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性
3、登高而招:
形作名 高处
古今异义(古/今)
1、声非加疾也:
2、假舆马者:
3、绝江河:
强,洪亮/疾病;快
借助、利用/不真
横渡/断绝
特殊句式
善假于物也:
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善于借助外物,对外物善于借用。
第三段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实词
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不积跬步:
用心躁也
◆重要字词
人的智慧
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浮躁,不专心
虚词
风雨兴焉:
兼词,于此
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圣心备焉
语气助词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词类活用
3、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 善行
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
2、蟹六跪而二螯:
3、爪牙之利:
爪zhǎo鸟兽的脚趾
zhuǎ禽兽的脚
因为思想意识
活动/读书用功
脚/跪下
爪子和牙齿/
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无以至千里
定语后置
固定句式
特殊句式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判断句式
省略句式
非蛇鳝之穴无可
寄托者,用心躁也。
积累一词多义的实词
(1) 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桃花源记》):
以为妙绝(《口技》):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停止
隔绝
极点
非常
横渡
(2) 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
有力的弓
强健、强壮
有余、略多
qiǎng,勉强
(3) 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借、借用
借助、利用
假装
(4) 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远看
盼望、希望
声望
农历十五日
(5)闻
顺风而乎,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
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听见
见闻、见识
听说
使上级听见
闻名、出名
用鼻子嗅
虚词积累
(1)而(用作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以大王之威而先割十五城于赵,立奉璧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⑦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⑧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

①青,取之于蓝。(从,介词)
②而青于蓝。(比,介词)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介词)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文言句式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輮(之)以(之)为轮
判断句式
省略句式
倒装句式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助
词,表定语后置。)
①介词结构后置句
②定语后置句
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
使……成为。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
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
用,介词,因为;心,心思。今义:集中注意
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
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
上。
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同“又”)
(3)虽有槁暴(同“曝”,晒干)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禀赋)
文章结构
1.齐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论点。
2.荀子从哪些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请找出标志性的句子。
明确:学不可以已。
明确: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④功在不舍。
⑤用心一也。
文本探究
1.第一自然段共用了五个比喻句,怎样论述了学习的意义?每个小组一问,然后代表回答。
(1)作者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提示:青比蓝更青,冰比水更寒,说明事物本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是提高了,发展了。这里的所以比喻都是为了说人的,人通过学习会怎样呢?——提高自己。
(2)木材从非常直的状态经过火烤变成了弯曲的车轮,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了事物后天可以改造。人呢?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即:人不断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改变自己。
(3)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文章第三自然段分几层论述?各是论述哪个方面的?
●积累、坚持、专心顺序能否调整?
明确:分三层论述,论述了积累、
坚持、专心。
明确:不行。积累必须是日积月累,
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坚持不懈。
在积累和坚持的过程中有一点特别重
要就是专心,专心了可以事半功倍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就积累、坚持、专心各举出一句名言警句或者对联来。
积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泰山不辞小土,
方能成其大。
坚持: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
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专心:人生有三只兔子不可追。少年时,课堂
外的嬉戏玩耍这只兔子不可追,它会带
给你荒废的人生;青年时,校园外的功
名利禄这只兔子不可追,它会带给你虚
荣的人生;中年时,社会上的灯红酒绿
这只兔子不可追,它会带给你堕落
的人生。

青 蓝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木 曲
受 绳 木 直
就 砺 金 利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 水

学习
人 君子
提高
登高招 见者远
顺风呼 闻者彰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楫 绝江河
登高 博见
假学习
人 君子
弥补不足
土(积)山 兴风雨
水(积)渊 生蛟龙
不积
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
小流 无以成江海
学习
人 见识广博
积累
学习的意义:
通过学习 提高自己
通过什么方法论证的?
点拨:设喻论证
成为君子
关 于 设 喻
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即通常所说的“比喻论证”。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一跃
骐骥 不能十步
十驾
驽马 功在不舍
舍之 锲 朽木不折
不舍 锲 金石可镂
学习
人 学有所成
坚持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提高自己
輮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改变自己
知明而行无过
学习的意义
(正面设喻)
解 读 文 章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朽木不折,金石可镂
蚓——用心一也
蟹——用心躁也
要积累
要坚持
要专一
(正反对照 反复设喻)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正面设喻 正反设喻反复设喻
道理隐于比喻
先设喻,后引出道理
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再设喻
本 文 的 设 喻 特 点
小 结
课后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文;
●做练习设计;
●完成作业本。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