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新设计2教学过程
2.1 第一学时教材分析
本文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的一篇经典文言文,作者深刻地为我们阐述了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它作为一篇励志学习的文章,它不但告诉我们学习意义重大,学习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且也告诉我们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才能实现成功的梦想。它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能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深入浅出、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必修一、二、三的学习及训练,已经基本具备了利用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对于新学的实词、虚词含义及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还有待进一步积累。我任教的高一11班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意识和合作意识都比较强,对语文学习充满了期待,他们不喜欢静态的知识讲授,更喜欢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置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维状态,敢表达、爱表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朗读并背诵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学习应持态度的经典论述。掌握积累文中的重要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通假字以及特殊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思考探究,掌握文章的内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积累、坚持、专一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
掌握本段的重要文言知识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要积累、坚持不懈、专心的道理。教学难点
学习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自古以来,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有很多,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除了这些,你还知道有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学生抢答)
这些警句告诉我们学习是持之以恒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学习的时候,今天我们继续来深入学习《劝学》的第3段,去看看荀子教给我们怎样的学习方法。活动2【活动】诵读课文
齐读、组读和个人读相结合。
活动3【练习】解释重要的划线词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积水成渊(深水),蛟龙生焉;积善(好的行为)成德,而(表承接)神明自得,圣心(通达事理的思维。)备焉。故不积跬步(半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千里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跑得很慢的马。)十驾(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功在不舍。锲(雕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用(因为)心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容身,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心)也。
活动4【活动】小组合作归纳重要文言知识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重点梳理课文的结构,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能归纳概括出本段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
活动5【活动】文本探究
作者认为学习应采取什么方法和态度?归纳小结:①要点滴积累
②要持之以恒
③要专心致志
活动6【活动】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思考:第3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活动7【活动】思考交流
思考、交流:
荀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和方法去学习。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努力读书?
活动8【测试】反馈训练
字词解释、翻译、默写
活动9【讲授】课堂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文章。它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能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设喻生动,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深入浅出、脍炙人口,娓娓说理,传递出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他鼓励了我们对学习的关照,让我们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梦想可以成就未来。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