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配套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配套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16:2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积累语言,理解掌握实词“伐”“过”“疾”、 虚词“无乃”和宾语前置句式。
2.鉴赏人物语言,揣摩、学习本文言简义丰等语言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以德服人”的为政思想,欣赏学习他的正直、有责的品格。
2学情分析
1.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总体水平较差,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基础不是很扎实。
2.这是学生上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上古古文,学生对于其中的特殊句式和个别实词虚词用法的理解有些难度。
3.所授课班级学习氛围较好,学生较活跃,动手能力强,对文言文教学的新形式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鉴赏人物语言,揣摩、学习其言简义丰等特色。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孔子的人物形象。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相信同学们都看过电影吧?演过没有?想不想演?据我们所知,演一部电影需要哪些基本条件?编剧,导演,演员。受各种条件限制,我们可能做不了大片,但是今天我们可以自编自导自演,就地创作一部微电影怎么样?
一部好电影得有一个好剧本啊,老师就从论语中找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剧本:《季氏将伐颛臾》。
活动2【活动】活动一:检查预习,梳理材料
1.这篇文章昨天各位都预习过了,先读一读听听吧?(读完正音。)
2.通过昨天的预习各位在理解这篇文章方面还没有你解决不了的问题?
3.谁能用一句话概述一下整个故事?
活动3【活动】活动二:分组讨论,分析人物,补充剧本
看来各位对这个剧本的原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直接演出了?
不行,这是一个不完整的剧本,主要是台词,和一部分舞台说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人物。我们就可以从人物的语言、人物之间的关系、整个社会背景综合来考虑,但是主要根据什么?对,语言。
“言为心声”,我们可以通过揣摩人物语言的表面意思和言外之意(潜台词),来体会他的心理,想象他的表情,重塑他的形象。这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工作。
1. 现在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来分别研讨一下台词,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这组台词说了什么?
人物是怎样来说的?
人物为何要这样说?
你该怎么读?怎么演?
讨论结果填在空白处。
2.选代表交流分享,互相补充,共同完成剧本。
(1)怎么理解冉有说“有事于” 而不说“伐”,从中看出他什么态度?
明确:轻描淡写,含糊其辞,大事化小,态度不明确
这就可以理解:季氏要发颛臾,冉有子路为何要来告诉孔子?
他们两个对这件事是有想法的,不确定,很矛盾,很纠结。
此后他的态度改变了没?(展示幻灯片)
(2)而对于伐颛臾这件事,孔子是个什么态度?他说了些什么?
明确:有点生气:直呼其名,批评冉有,反对伐颛臾。(展示幻灯片)
可追问:由此看见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儒雅君子,正直,坚守道义
(3)听到老师批评,冉有认为他错了吗?
明确:没有,委屈、为自己辩解,推卸责任给季氏。
(4)你们认为他有错吗?(讨论)错在哪里?(展示幻灯片)
(5)他承认错误了没?
明确:没有,不服气,开始为季氏找理由,也是为自己强词夺理。
由此可见冉有是个怎样的人?自以为是,见利忘义
(6)听到了冉有的这句话,孔子心情会怎么样?他是怎么批评教育冉有他们的?
明确:非常生气,痛斥冉有:直言自己痛恨的态度,明言“修文德”的治国为政原则和策略,直指两人过错:外不能修文德使人来,内也不能尽职责使人安,却替别人谋划侵略战争。这是他不能允许的。(展示幻灯片)由此可见孔子的人物形象?
活动4【活动】活动三:情景再现,分角色演出
1.师以画外音的形式读背景,学生上台演,师生评点后,如有时间再演一遍。
2.学生集体进行对话阅读,体验形象和情感
活动5【活动】总结全课
展示幻灯片,总结孔子的为政原则和做人做事原则:在其位谋其政,尽职尽责
活动6【作业】查找资料,研究子路的形象。
查找资料,研究子路的形象。提示:1.孔子为何主要批评冉有?2.子路为何不说话?3.子路跟冉有的看法一样吗?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