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课件(3)

文档属性

名称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课件(3)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38.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16:28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叶雪梅
《论语》的“论”为什么读(lún)而不读(lùn)?作者是谁?
(语录体)
你对《论语》知多少?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
背诵初中所学的《〈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你对孔子知多少?
孔子(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反对征伐,主张实施“仁政”,中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姓“孔”名“子”吗?为什么?
“季氏”为什么“将伐”“颛臾”?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从孔子反对的话题里,我们将读出一个怎样的孔子?
朗读全文,请读准字音、句读,读出语气。语气读对了吗?
本文记述的是孔子和他的学生冉有和季路的一番对话,对话围绕着“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展开,这番对话大致可分为三个回合,每个回合都是学生说,老师驳。你能根据说话的内容及相关的背景揣摩体会对话双方当时的情态吗?
请各小组积极讨论,给每个“曰”字前面加上1—2个形容说话人神态或情态的形容词(最好是成语哟),并说出理由。
第一回合:“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伐之不孝)
反对 在邦域之中 (伐之不必)
是社稷之臣 (伐之不当)
无乃尔是过与
何以伐为
第二回合:“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引用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驳斥 类比:“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比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
则将焉用彼相矣
是谁之过与
第三回合:“后世必为子孙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主张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成语: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
再读全文:
进入角色,读出语气,读出情态,体会孔子的内心世界
我们读出了一个 的孔子
昔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
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反对征伐 能言善辩
重视文德 主张“仁政”
课后作业:
1.印发的《三维设计》及《课后巩固练习》
2.背诵全文,重点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强烈推荐阅读《论语》、于丹的《〈论语〉心得》!
昔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
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宋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
治天下”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
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
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
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
199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
巴黎集会,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