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钱 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1 钱 课件(1)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22:11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看到这幅画,大家可能会想起那些逝去的往事。“我在马路边,拣到一分钱。马上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这是记忆中一支很老的歌。我想大家并不陌生。这也许是我们对钱的最早的认识吧!
王则柯
广东省遂溪县第二中学  余永文
钱,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和源泉。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与钱有关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作者透过“钱”这一经济活动的表象为我们阐述了经济学发展的脉络,让我们深刻的了解经济活动的实质以及经济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
1、了解“钱”的演化过程及其形态。
2、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
3、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方法。
4、了解本文多种说明顺序的综合运用。
5、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发展观。
   
   第 一 课 时
王则柯,男,生于浙江永嘉,
  在广州长大。1965年毕业于北京
  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曾先后
  在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任教。1978
  年调入中山大学,现在是中山大学
  岭南学院教授,上海法律与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致力于经济学教育现代化的工作,偶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表观察和提供意见。
1981年以来,作为访问学者先后访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作为富布赖特学者访问美国密歇根大学;1991年3月曾应邀到荷兰梯伯格大学
担任经济学研究中心首
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
员会委员;与美国数学
家斯蒂芬·斯梅尔和经济
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有过互访的交往。
主要著作:  《混沌与均衡纵横谈》、《价格与市场-市场经济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经济均衡的理论与算法》、《童心与发现》、《博弈论平话》、《美国税制》等二十余种。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世界的目光逐渐聚焦于中国,以中国为龙头的亚洲经济迅速发展,“亚洲世纪到来”之类的说法日益兴盛。作者在此背景下,从钱的角度同我们探讨了经济学发展的脉络,让我们在此类说法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尽享“钱”的好处的同时,有效避免“钱灾”的袭击。
1、字音
商贾( ) 脉络( ) 兑( )付
贝壳( ) 应届( ) 模( )样
地壳( ) 应变( ) 模( )本
2、解释
励精图治:
兑付:
豆腐渣工程:
泡沫经济:

luò
duì

qiào
yīng
yìng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兑现,兑换。
比喻质量很差,极不坚固的建筑工程。
指因投机交易极度活跃的市场价格脱离实际
价值而大幅上涨,造成表面繁荣的经济现象。
3、辨析
质疑:
置疑:
整合:
整治:
云集:
聚集:
变易:
变异:
提出疑问。
怀疑。
整理合并。
整理,修理。
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来聚集在一起。
集合,凑在一起。
改变,变化。
同种物种世代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的差异。
研读课文,总体把握。思考:
1、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段。“从钱的角度,探讨一下其中的经济学脉络,可以让我们在‘亚洲世纪到来’之类的说法面前保持清醒。”
补充资料:经济学: 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2、“钱”是什么?
“是一种信用符号,随时可以兑换为等值实物” (第3段)
3、“钱”的外在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兽皮、贝壳
铜金银
纸币
(第3、5段)
电子货币
    第二自然段。
4、全文的议论中心在哪里?请在书上找出。
重点研讨
1、课文第二自然段提到,“从钱的角度,探讨一下其中的经济学脉络”请梳理出本文的“经济学脉络”。
(提示:做这题首先要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概括层次大意的方法
概括段意,就是从段落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其思维步骤是:首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地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
常见的基本方法有:
①摘录归纳法。就是从段落中摘录现成句子或词语连成段意。这是最简便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②分层归纳法。用多层归纳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要先分好一个段落的层次,再弄清每层的意思,
然后归纳这个段落的大意。
③归纳中心法。有许多段落往往找不到中心句。
其实,没有中心句的段落,仍然有个中心,它融
合在字里行间。这就必须把中心归纳总结出来。
④缩句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段落的句子加以压缩,
即压缩句子的次要意思。采用这种方法有时可以
添加或改写个别词语。
2、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概括层意的?
第一部分: 提出议论的中心——探讨钱的“经济学脉络”,使我们的头脑保持清醒。①摘录归纳法
第二部分:从上一个千年之交展开,说明纸币的功能,并指出纸币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②分层归纳法。
第三部分:世界最近一千年来人们对钱的追求及其结果。②分层归纳法。
1、总启下文。 ③归纳中心法。
 2、二次世界大战前人们对钱的追求及其结果。
③归纳中心法。
3、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钱的追求及其“双赢”。
③归纳中心法。
4、“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拥有了大部分钱。
③归纳中心法。
5、举例说明现代“钱 ③归纳中心法。
6、经济发展的后劲在于提高“国家增长能力”。
①摘录归纳法
第四部分:对“钱”带来的问题和“钱灾”要特别注意。③归纳中心法。
本文总思路是怎样的?
提出问题(第一部分:提出探讨钱的“经济学脉络”问题)──
分析问题(“第二部分:从上一个千年之交展开,说明纸币的功能,并指出纸币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第三部分:世界最近一千年来人们对钱的追求及其结果)──
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对“钱”带来的问题和“钱灾”要特别注意。)
      
    第 二 课 时
1、“钱”的外在形态的演变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哪些变化?
提示:最早的“钱”是兽皮,是贝壳,甚至是笨重的铁块,到了现在,世界各国无一例外都使用一种特殊印刷的薄纸——纸币。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登场亮相。
最早的钱
大明宝钞
美国货币






2、为什么说“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
轻:是钱变为纸币后,实际的重量轻了
重:是钱变成纸币后,它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大了;他承载的内容多了、重了
3、“钱”有哪些功能,它与社会发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功能。
货币从产生的时候起,便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成为实实在在的、足值的货币时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
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在国际贸易中,购买和销售的金额,一般都通过银行结算。随着货币的发展,一些国家的纸币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欧元,英镑等。
4、如何理解钱推动历史发展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 全球
的交往(第7自然段)
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还呼唤着一钱为商业经营对象的商人——“钱商”(第九自然段)
5、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了哪些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异?
提示:人们发现能够从贸易中得到“钱”,不再你死我活地去征服,去掠夺,贸易“双赢”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国际经济关系中,许多人以“钱”炒“钱”,投机钻营。对钱和财富的追求也带来从小扒手到大海盗,从以权谋私到豆腐渣工程等许多丑恶的东西。
6、钱的负面作用是什么?
制造泡沫经济,严重打击经济,使社会倒退。(第14、15自然段)
  7、我们如何为金钱定位?
提示:不要谈钱变色,能够正视金钱的作用。所谓“君子爱财,取之又道”。千万不要做“钱”的奴隶。
8、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持那些方面的清醒?
(1)“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发达国家在知识`这个生产要素上占据着优势,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和人类智慧。(2)尽快使“钱”符号化电子化,赶超发达国家。(3)时刻警惕”钱灾”——金融危机。(4)力戒“泡沫经济”(5)努力提高人民币购买力,整合市场,使用权国内市场显示容量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6)对钱和财富的追求使社会价值观念变异,要有必要的制度来规范。
本文从“钱”的角度简要探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学脉络,意在提醒人们在:“亚洲世纪到来”之类的有关经济方面的说法面前认清我们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挑战,保持清醒头脑,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8、说说本文的主旨
9、文中使用了哪些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生动形象的说明方法。表达方式上适当运用描写,巧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方法。
本文通俗易懂地讲述了“钱”的演化过程,揭示了蕴藏于演变中的深奥的经济学原理:“钱”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并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而变化,同时也能引起人们价值观、生活方式、审美追求的变化。
1、用语浅显平实。
2、材料充实,阐理明晰
       
      课后作业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跟钱打交道,有人一辈子参不透金钱名利,有人一辈子清正廉洁,请你谈谈自己对于钱的理解。
请以“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