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访李政道博士 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7 访李政道博士 课件(1)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5.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22:27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人物访谈答题技巧
《访李政道博士》问题拓展课
导入:前课回顾
1、这篇访谈涉及哪几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文中关于“孙悟空的故事”和“毛泽东的会见”运用了什么访谈技巧?有什么作用?
3、分析李政道的人物形象,并谈谈对青年学生的启发意义。
4、结合文本谈谈李政道博士对于科学研究的看法。
自由畅谈出题角度
1、概括访谈内容。
2、访谈的提问技巧
3、人物形象分析
4、自己的感悟,看法
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一、访谈内容
(1)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通观全文,某某的回答涵盖了哪几方面内容?
二、提问方式:
(1)本文的提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访谈的提问非常有技巧,请就本文简要分析。
(3)记者是怎样提问的?
三、与其它实用类文本相类似的题:
(1)语言类:谈谈对文中某句话的理解
(2)人物形象类:对访谈者的形象进行分析
(3)探究类: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或对某一现象的看法。
考题再现:《名人访谈录之莫言》
1、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4分)
2、莫言是一个怎样的作家?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分)
3、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文学作品瞬间成了热销商品,许多人此时才认识了莫言,更有人试图买断莫言的作品进行影视改编。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6分)
1、【答案示例】
①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认识;
②对当前文学阅读的态度和看法;
③如何看待中国人对事情的极端态度;
④心灵感受的分享。(每点1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
【解题思路】筛选信息时,注意记者提问时的关键词以及莫言
回答问题时的主要观点,
然后对其进行整合即可。
如第①点,抓住记者“诺贝尔文学奖有错吗?”
“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了什么?”
这样的提问不难归纳出访谈的内容: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认识。
2、【答案示例】
①淡泊名利,对获奖有正确的态度。认为中国人不必盲目迷信诺贝尔文学奖。
② 相信自己,但也谦逊,不轻视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作家,但在中国好作家不止一人。
③理性对待文学。认为阅读不能用功利的思维去看。
④肯定经验的作用。认为历史经验的作用毋庸置疑
⑤信念坚定,拒绝诱惑。认为一个内心强大自信的人,会执著地坚持自己,并且要拒绝糖衣炮弹。 (每点1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形象的能力。
【解题思路】莫言在回答记者的提问中,渗透着做人、做事、对待文学的种种态度,间接地表达了莫言对自己的文学成就的态度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其加以分析,即可概括出莫言自身所具备的品质。如根据莫言的回答“那当然,我首先是个好作家,所以才有可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当然,在中国好作家绝对不止我一人”可知,莫言相信自己,但也谦虚,不轻视别人。
3、【答案示例】我认为这是一种很不理性的行为(1分)无论莫言获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都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他创作的作品一直在社会上存在,并影响着广大的读者。(2分)那些只因莫言获奖才去认识与阅读莫言作品的人,是带着功利心理与跟风心态对待文学的,并不是真正的文学爱好者,文学需要多一点理性,少一点功利。(3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解题思路】作答探究题,要抓住一个原则,就是有理有据。
探究不是无边际的臆想,而必须回到文本当中,
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本题可以从人们对待文学的态度、
对待莫言获奖的态度、阅读的态度等角度来思考。
回答时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即可。
阅读人物访谈的技法
①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分层整合、概括)
②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的主要内容(思想观点)。
③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主要信息、中心内容)
④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作业:完成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一
《成龙,代表中国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