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选择题
1.北魏建国后的100多年间,一直没有铸钱,民间交易主要以谷帛作为流通媒介。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北魏政府开始铸造“太和五铢”钱,并下令在京师和地方流通,而且允许民间私铸。这反映出当时( )
A.北魏汉化政策效果明显 B.金属冶炼行业逐渐超过南方
C.南北地方经济差距缩小 D.北方商业发展程度有所提高
2.十六国时期,入主汉地的各族一般都自称是炎黄等的后裔,如夏国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世居幽朔”。匈奴贵族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尤好《春秋左氏传》”。这些现象体现出( )
A.浓厚的华夏认同观念 B.国家统一的必然趋势
C.强化集权的政治理念 D.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
3.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4.曹魏后期,势力逐渐强大的官僚贵族,利用政治权力侵夺屯田土地和民屯农户。尽管西晋占田制规定了“按官品占田”的限额,但官僚地主实际占有的土地经常突破限制。至晋惠帝时,出现了“今天下千城,人多游食,废业占空,无田课之实”的形势。这种状况( )
A.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导致自耕农经济出现衰退
C.表明豪强地主控制了政权 D.说明中央集权遭受到冲击
5.曹魏实行屯田,由各州郡设置典农中郎将等主持屯田,其中民屯田租很重,通常是“持官牛田者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西晋统一后,颁行占田课田制,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一变化( )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加剧南北经济的不平衡
C.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 D.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
6.西晋太康初年(3世纪80年代初),皇帝下诏“罢天下军役,示海内大安”,并把原本军队屯垦的土地分给士兵家属去耕种,在国家控制的土地上,推行“占田法”(官僚、军士、农民按品阶占有数量不等的土地)。这些做法( )
A.满足了小农的生存需要 B.顺应了由乱转治的诉求
C.阻断了土地兼并的潮流 D.稳定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7.画像砖一般是一砖一画,生动地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下面两幅魏晋时期画像砖的图片折射了( )
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部边境汉人放牧图
①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②农耕放牧因地制宜 ③社会分工不断扩大 ④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时,内迁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和鲜卑卷入西晋内战,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到南北朝时,北方十六国除前凉、北燕、西凉外、都由少数民族建立。据此推知( )
A.少数民族完全掌控了中原局势 B.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C.各民族间的民族隔阂逐渐消失 D.中原人民南迁导致北方社会动荡
9.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赫连氏自称夏禹遗民,鲜卑慕容氏自称黄帝后裔,北魏拓跋氏也自称黄帝后裔,北周宇文氏则自称炎帝后裔,鲜卑以“华”自居,而称柔然为“夷虏”;北魏以“华”自居,而称南方的宋、齐、梁为“夷岛”。这些现象反映了( )
A.“华夷之辨”界限模糊 B.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
C.文化认同突破胡汉界限 D.胡汉互化和融合增强
10.从汉文帝十二年到王莽始建国三年的180年时间里,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决溢了十次之多,其中五次导致改道,浸灌良田至十余万顷。魏晋十六国时代,黄河长期安流,多年无患。这主要是由于,魏晋十六国时期( )
A.北部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 B.玄学主张任其自然并崇尚清谈
C.皇族与门阀世族协力共治 D.铁农具开始使用推动水患治理
11.魏晋南北朝战火连绵,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下列所示的政权局面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12.《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为武昌太守时“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梁书·张稷传》亦载:“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此类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
A.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 B.市镇兴起维护了时局稳定
C.互市交易促进民族交往 D.榷场的设立带动民间交流
13.东汉时期,外戚、宦官干政现象很多,造成当时政治局面的黑暗。进入魏晋以后,这类现象明显减少,外戚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在效力、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如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B.专制皇权的逐渐弱化
C.儒学士人的持续斗争 D.监察制度的有效制约
14.“中华”一词大体起源于魏晋,最初用于天文领域。后统治者借用为宫门名,如后赵“西中华门”、北魏“中华门”、南朝梁“东、西中华门”等。而后,不论南朝北朝,“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由此可见,“中华”一词的使用( )
①表明其使用范围扩大 ②标志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③反映其内涵不断丰富 ④折射出南北朝文化交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有学者曾对刘宋时期(420-479年)就任录尚书事、侍中、尚书令、中书监、令、左右仆射等权力中心八种职官的人数及出身作了详细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指出任职者164人次中,世族105人次,占总数的64%;宗室外戚31人次,占总数的19%。据此可知,刘宋时期的门阀政治( )
A.阻碍了历史进步 B.是贵族政治的回归 C.改变了皇权专制 D.是官僚政治的异化
16.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由庄园主雇佣佃户垦殖的庄园农业,由流民领袖率领流民或部曲主人统领部曲从事的流民部曲农业,由背井离乡、彼此有亲缘或地缘关系的流民在人迹罕至、且能耕种之处从事的桃花源农业,由国家组织兵员对国有土地进行的军垦农业。这一局面的出现( )
A.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动摇了门阀政治的基础 D.实现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17.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前,我国的民族人口分布基本上是分族聚居的格局,但是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后,我国各族的分布形成了犬牙交错的状态。这一分布格局的变化( )
A.冲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B.推动了民族平等往来
C.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D.顺应了民族融合趋势
18.下表为史籍所载东汉至南朝时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区户口数和人口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户口数(万) 人口数(万)
东汉永和五年(140) 64.98 281.32
西晋太康初年(280-289) 14.23 85.39
南朝宋昇明三年(479) 4.19 33.48
A.大规模的瘟疫流行 B.战乱异常频繁
C.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D.官府组织移民
19.西晋时匈奴人刘渊想做中原的帝王,便打着“尊汉”旗号自称汉王;北朝法制参考汉制,大力兴办儒学,祭祀华夏圣人;这一时期黄帝也从华夏祖先被推广为北朝各族共同祖先。这些现象( )
A.表明了各个政权间差异消弭 B.推动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
C.体现了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 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20.在《宋书》中记载“至于元嘉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上地,亩直一金,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以下属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社会安定 ②自然条件优渥 ③华夏认同 ④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十六国时期前赵统治者刘渊曾研习《易》《尚书》《毛诗》,尤好《左氏春秋》。后赵创立者石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这说明北方少数民族迁徙( )
A.促进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B.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
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D.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汉化
22.据记载,北魏拓跋珪统治期间,注重屯田垦荒,并不断内徙“新民”。还实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由朝廷出面,解散原来参加联盟的柔然、高本、乌桓、杂胡等“四方诸部”,转移到京畿平城周围定居,使其从事农耕或定居放牧。北魏的这些举措( )
A.体现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快速发展 B.凸显出各民族交融程度的加深
C.有效强化了军事力量和集权统治 D.利于加速社会封建化转型进程
23.北魏占领淮河流域以后,江淮间南北贸易频繁。北魏边缘州郡官员“皆无防寇御贼之心,唯有通商聚敛之意”。南朝梁的“郁洲(江苏连云港)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影响是( )
A.苻坚统一黄河流域促进南北交流 B.北魏实行俸禄制有利于吏治清明
C.南方民族交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南北方之间经济沟通有利于统一
24.据《魏书》载:孝文帝始都燕代,南略中原,粗收经史,未能全具。孝文徙都洛邑,借书于齐 秘府之中,稍以充实:“选尽物望,河南人士,才学之徒,咸见申擢”,自此,“平齐民”摆脱了卑贱的地位,取得了入仕求富的权力。据此可知,孝文帝的改革( )
A.顺应了政权封建化转型的需要 B.促进了各民族相互交融
C.意在制衡鲜卑贵族的政治权力 D.缓和了北魏的阶级矛盾
25.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上述举措( )
A.旨在构建政权合法性 B.助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反映了南北文化趋同 D.深受宗法血缘观念影响
26.关于水稻种植,我国古代文献中留下了大量记载,据此可以看出( )
“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四民月令》 崔寔(东汉)
“下泉宜稻,得其宜,则利百倍” 《博物志》 张华(西晋)
“曝(稻)根令坚”;“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 《齐民要术》 贾思勰(北朝)
A.农业劳动模式发生变化 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C.土地利用效率尚需提升 D.水稻种植区域得到推广
27.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在复习某一阶段历史时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与这一历史时期阶段特征相符的是( )
A.从早期国家到大一统国家 B.区域开发与民族融合
C.“盛世”与“危机”并存 D.传统主流思想的巩固
28.北魏立国之初,道武帝即推行部落离散政策,解散贺兰、独孤、慕容等部族,实行计口授田,使部民脱离部落体制,逐渐成为编户齐民。北齐时,孝廉秀才的对策、试经给众多寒门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入仕渠道。北周武帝以府兵制为代表的制度创革,建立的是关陇鲜汉联合的政权。这可用于研究北朝( )
A.延续了游牧民族的部落传统 B.为后世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C.实现了族际流动与文化整合 D.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开放
29.西晋建立国子学,专门吸收五品以上子弟入学,导致“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以才不济务,奸无所惩”的局面出现;南朝梁武帝时,“诏开五馆,建立国学”“五馆生皆引寒门俊才,不限人数”。据此可推断出( )
A.江南经济的发展 B.门阀士族的衰落趋势
C.社会阶层的固化 D.魏晋选官制度的变化
30.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浪潮,北方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冲突,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史籍记载中,东晋及后来南朝的户口却没有多少增加。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朝社会基层治理效率不足 B.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江南社会经济遭受空前浩劫 D.沉重的赋役导致人民流亡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汉时期,士大夫以经术起家,凭借特有的文化权力日益“士族化”,依靠“累世经学”以达到“累世公卿”的目的。士人在政治上得势后,便转而扩张家族的土地与财富,使得家族与政治结合,逐步构成了门阀的基础。曹魏时期的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具有血缘家族的一般性质和功能,又有明显的政治、军事色彩,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其政治色彩日渐突出。以士大夫官僚为核心,形成家族式政治集团,随之发展成门阀士族。在两晋的门阀专政下,士庶之分如天地之隔,连士族中的卑门和高门在权力上也有着天差地别,朝廷的要职多由高门门间出身的人担任,并由以王、桓、谢等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垄断政权,封钿山泽,依官品占田。
——摘编自徐国富《浅述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门阀士族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兴盛的原因。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坞堡的兴衰
材料一 东汉末年的战乱和基层组织的破坏,导致一些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武装自卫集团的出现,强宗豪族率领宗族据险守隘,因而坞堡有了很大发展。西晋末年的战乱和社会基层组织的破坏更为严重,坞堡壁垒更是遍布于北方地区,在十六国时期达到高峰,成为战乱时代一种特殊的聚居方式,史称“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诸如“于时豪杰所在屯聚”“关中堡壁三千余所”“冀州郡县,堡壁百余”这类记载,更是史不绝书。
——摘编自黎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
材料二
河北安平汉墓出土坞堡图像 如图所示,坞堡内既有城垣内部的街道,又有豪华地主庄园的房舍,房屋栉比,层层进深,在靠近围墙的一处院落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望楼。望楼楼顶是四面出挑的哨亭,亭上高悬旗帜,亭内置鼓,应为打更报警之用。
——据马玥《汉至魏晋时期坞堡研究——以出土明器、图像为中心》
材料三 晋末乱离,庾衮“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乃集诸群士而谋之曰:“二三君子相与处于险,将以安保亲尊,全妻孥也。”……于是,峻险院,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及贼至,衮乃勒部曲,整行伍,皆持满而勿发。贼挑战,虽然不动,且辞焉。贼服其慎而畏其整,是以皆退,如是者三。
——《晋书·庾衮传》
材料四 (北)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
——《魏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相关时代背景,概括归纳坞堡的主要功能。
(2)结合以上材料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当时坞堡走向衰落的原因。
(3)回顾坞堡的兴衰历程,这对我国现代社会治理有何历史启示?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晋南朝时期,门阀政治发展到鼎盛,政权更迭频繁,土地私有制的浪潮又汹涌奔袭,东晋南朝时期的庄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轨迹中大放异彩。战乱不息的中原大地促使士族冠带之家携家带眷避乱江左建立庄园,而战乱所导致的流民又为庄园的生产提供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据考证,当时为北来士族庄园建立重镇的会稽,直到刘宋时期也还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庄园使仓惶离乱的士族获得了安身立命之所,颠沛流离的移民重获安家立业之地。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被修建,原本为北方所种植的旱地作物被推广至南方。
——摘编自胡宗飞《东晋南朝庄园生产经营研究》
材料二:世族庄园在唐代以前为数众多,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最尊贵的世家大族”“不得不落到新兴军阀的统治之下”,众多世族庄园走向破败。中唐以后,通过市场化的土地交易,富民庄园方兴未艾。作为劳动力的“无田小民”,与庄园主之间经过协商与谈判,形成“明立要契”的租佃关系。这些佃农虽然仍是庄园的劳动人口,但已经不再以“奴婢”称之。中唐以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庄园产品剩余增加和交易盛行,庄园的经营功能逐步完善,农副产品的交易范围扩大。
——摘编自崔永盛《唐宋庄园和庄园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晋南朝庄园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时期庄园经济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庄园经济对古代中国的积极影响。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从材料信息可知,北魏建国至孝文帝太和十九年,货币形式经历了从谷帛到“太和五铢”钱的转变,即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的转变,这说明商业发展的程度有所提高,D项正确;货币的转变无法体现北魏汉化政策的效果,排除A项;铸币属于金属冶炼中特殊的类别,仅从“太和五铢”的铸造无法得出当时北魏金属冶炼行业是否超过南方,排除B项;从材料无法得出南北之间的经济差距,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十六国时期(中国)。据题干“十六国时期,入主汉地的各族一般都自称是炎黄等的后裔,匈奴贵族学习汉族经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现象体现了入主汉地的各族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有着浓厚的华夏认同观念,A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各族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非国家统一的必然趋势,排除B 项;材料没有涉及强化集权的政治理念,排除C 项;材料中匈奴贵族学习汉族经典只是华夏认同的一个表现,重点在于体现华夏认同观念,而非强调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排除D 项。故选 A 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的方式实现,禅让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一大批官僚集团的心理需求,他们也希望皇帝把这个位置让给那些权臣们,这样不仅仅能使政治局面和平过渡,同时根本上也维护了官僚集团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C项正确;“保障了”的说法太过绝对,不能依赖禅让方式就实现政治的和平稳定,排除A项;“放弃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封建社会政权的延续仍是家天下,排除B项;皇帝下诏主动退位,本质上是被迫的行为,权臣实质上仍是夺取了皇帝的权力,这不符合儒家思想中的“忠”,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官僚贵族大肆侵占土地和控制农户,导致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因果倒置,排除A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并不代表就控制了政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曹魏屯田制下,田地属于官府所有,农民要向政府缴纳田租,且民屯田租很重,西晋统一后的占田课田制,规定了农民的法定占田数额,按照占田课田制的规定,土地由农民占有,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多展,A项正确;西晋对土地的改革不能体现南北经济不平衡加剧,排除B项;这一变化跟农业技术进步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3世纪80年代初(中国)。根据材料“在国家控制的土地上,推行‘占田法’(官僚、军士、农民按品阶占有数量不等的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推行占田法,在屯田制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占垦荒地,确认和保护官僚士族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户口的既成事实,顺应了由乱转治的诉求,B项正确;占田者对土地均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土地相当于被重新收归国有,没有满足小农的生存需要,排除A项;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占田法无法阻断土地兼并的潮流,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赋役制度,无法得知财政收入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图片可知,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后从事农业生产,而位于北方边境的汉人则从事放牧活动,这说明农耕放牧因地制宜,同时也说明这一时期北方内迁少数民族受到汉族农耕文明的影响,汉人也受北方游牧文明的影响,反映了魏晋时期民族融合不断加强,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两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①错误,排除AC项;壁画信息无法体现社会分工信息,无法反映社会分工扩大,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少数民族内迁后,逐渐主导了局势,并建立了封建政权,据所学可知少数民族政权一般社会性质比较落后,因此对于内迁后建立封建政权的少数民族政权而言他们受到汉族政权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少数民族建立了封建政权,并没有说明少数民族占据封建政权主导地位,排除A项;C项表述不符史实,各民族间隔阂不可能消失,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中原人民南迁导致北方社会动荡,材料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客观上促进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均已华夏后裔自居,体现了随着民族和文化的交融,文化认同突破胡汉界限,C项正确;“华夷之辨”界限依然存在,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这些现象反映了文化认同突破胡汉界限,未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排除B项;这些现象反映了文化认同突破胡汉界限,“胡汉互化”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国)。由材料“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十六国时期水土流失情况得到缓解,这与少数民族入主汉族地区,农耕缩减、牧场扩展有关,土地利用情况的改变使下游的洪水量和泥沙量也大为减少,致使魏晋十六国时期黄河能够安流,A项正确;玄学与魏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有关,与水患的减少无关,排除B项;皇族与门阀士族协力共治是东晋时期的典型特点,东晋是南方政权,与黄河地区的水患治理无关,排除C项;铁农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分三国,①代表为三国鼎立时期;②代表南北方分为并列的政权东晋和十六国,西晋灭亡后,向南迁徙为东晋,北方被少数民族占领建立了十六国;③为北朝与南朝并列时期,宋政权取代东晋之后进入南朝时期,北朝为北魏,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④代表西晋,三国统一于西晋,时间先后顺序为①④②③。故本题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市交易,这有利于民族之间交往交流,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国内贸易,不涉及海外贸易,排除A项; 市镇兴起主要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榷场的设立是在宋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从东汉到魏晋时期,外戚在效力、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如前,主要原因是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势力迅速发展,专制皇权衰弱,因此B项正确;魏晋时期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并未起到削弱外戚作用,排除A项;儒学士人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外戚干政,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魏晋时期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中华”一词逐渐由宫门名演变为“中国”的另一名号,说明其使用范围扩大,①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就已经产生,②错误;“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说明“中华”一词的内涵在不断丰富,③正确;南朝、北朝都逐渐将“中华”一词作为“中国”的名号,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中“世族105人次,占总效的64%;宗室外戚31人次,占总数的19%”可知,士族门阀势力担任诸多核心官职,在刘宋政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说明刘宋政权具有浓厚的门阀色彩,是官僚政治的异化,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对历史进步与否的影响,排除A项;先秦时代属于贵族政治,“回归”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皇权是否受到限制,且“改变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中涉及了对江南地区土地的开发,包括私人组织和国家组织两种,对荒地的开垦促进了农业发展,继而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不同等级间的流动问题,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土地的开垦是受到庄园主的领导的,故而增强了庄园地主的实力,加强了门阀统治的经济基础,排除C项;实现了经济重心的转移是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7.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后,我国各族的分布形成了犬牙交错的状态。”可知民族迁徙之后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促进民族交流,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门阀士族的势力情况,排除A项;民平等往来说法错误,排除B项;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至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从东汉永和五年到南朝宋昇明三年,湖南地区官府掌握的户口数和人口数下降幅度很大,结合所学可知,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战乱不断,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量流亡南下,南方人口相对来说,下降幅度较小,而材料中的官府掌握的户数和人口数十不存一,这说明部分户数和人口数被地方豪强大族掌握,C项正确;大规模的瘟疫流行不是官府控制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此时期南方相对安定,排除B项;官府组织移民可能会使人口在地区间发生流动,但通常不会导致总体数量如此大幅度的减少,排除D项。故选C项。
19.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在长江以北建立了诸多政权,这些政权多仿效汉制,推崇儒家思想,体现了对华夏文化的认同,C项正确;“消弭”说法绝对,政权之间的差异不可能消弭,排除A项;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B项说法违背史实,排除B项;材料整体强调的是民族认同,只有部分材料能体现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D项不是全部材料共同反映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0.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宋(中国)。据材料“至于元嘉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体现的是社会安定。据材料“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上地,亩直一金,杜之间,不能比也”,体现的是自然条件优渥。结合北民南迁的影响,可知此时南方有北民带去的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并未提及华夏认同的信息,排除ABD项。故本题选C项。
2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十六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研习《易》《尚书》《毛诗》,尤好《左氏春秋》”“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说明北方少数民族迁徙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汉化,D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学习,并未丰富中华文化内容,排除B项;儒家思想在汉代已成为主流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22.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注重屯田垦荒”“不断内徙‘新民’”“转移到京畿平城周围定居,使其从事农耕或定居放牧”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游牧民族走向定居,推动社会的封建化进程,D项正确;“封建小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社会封建化转型进程”,排除A项;材料体现北魏的冯封建化趋势,没有提及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这些措施是否“强化了军事力量和集权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2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据材料“皆无防寇御贼之心,唯有通商聚敛之意”“郁洲(江苏连云港)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北魏与南朝梁对峙时期,南北政权对双方贸易持积极态度,促进了南北贸易频繁,有利于统一,D项正确;前秦苻坚统一黄河流域,而材料属于北魏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南北经济贸易,北魏实行俸禄制有利于吏治清明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魏晋时期北方民族交融,排除C项。故选D项。
2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时期向中原汉族开放了仕途通道,这反映了孝文帝对中原汉文化的重视,有利于推动孝文帝改革的封建化,A项正确;促进了民族融合,不是各民族相互交融,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能反映孝文帝的改革意在制衡鲜卑贵族的政治权力,排除C项;D项表述符合史实,不符和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25.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堂作为皇帝祭祀和布政的地方,其建设和使用都是为了强化皇权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北魏孝文帝模仿汉制建立明堂,并亲自前往祭祀和布政,这是在强调其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A项正确;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在汉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南北文化趋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主旨“明堂与政权合法性”,而“宗法血缘观念影响”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美田欲稀”“下泉宜稻”“曝(稻)根令坚”可知古代文献对水稻种植的疏密、地点和稻根培植都进行了详细记载,反映了古代稻作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B项正确; 汉代到魏晋农业劳动模式均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营,材料无法体现变化,排除A项; 材料中精耕细作反映了劳动效率的提升,排除C项; 材料未反映种植区域的变化,排除D项。 故选B项。
2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南下,北方的汉民族向南方迁徙,促进了南方开发,所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区域开发与民族融合,B项正确;从早期国家到大一统国家是先秦到秦汉时期,排除A项;这一时期没有出现“盛世”,排除C项;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佛道思想冲击了儒家思想,传统主流思想衰微,而非巩固,排除D项。故选B项。
2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魏时期,实行计口授田,使部民脱离部落体制,逐渐成为编户齐民。这不仅使北魏政权逐步迈向中央集权制度,更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各民族间的政治差异,增强了他们对政权的认同;北齐时,孝廉秀才的对策、试经为隋代废中正、兴科举奠定了基础;以府兵制为代表的制度创革,建立的是关陇鲜汉联合的政权。后世史家所称的“关陇集团”、“关中本位”,凸显的正是西魏北周推进胡汉融合的举措以及开创隋唐统一王朝的历史地位,B项正确;北朝的封建化变革,并不是对汉晋南朝文武制度的机械模仿,而是在融合胡汉的主旨下,对魏晋以来的制度文化加以扬弃创新,有力地推动中华文化连续发展,排除A项;南北朝在融合胡汉的主旨下,对魏晋以来的制度文化加以扬弃创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关系的发展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2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晋时的国子学专门吸收五品以上子弟;到南朝时,五馆生大都是寒门子弟且不限人数。这说明统治者打破门阀士族对国子学入学资格的垄断,大量吸收寒门俊才,这也从侧面说明门阀士族呈现衰落趋势,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国子学从西晋时专门吸收五品以上子弟到南朝时大量吸纳寒门俊才,体现的是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没有明显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3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土地兼并严重,门阀士族拥有大量土地,需要大批劳动力,于是他们经营的田庄招徕并隐瞒了大量南迁农户,因而史籍记载中东晋及南朝的户口数增加甚少,这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发展所致,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户口增加甚少而不是基层治理,也没有体现“效率不足”,排除A项;东晋、南朝时社会相对安定,而且,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空前浩劫”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沉重的赋役,更没有涉及人民流亡,排除D项。故选B项。
31.(1)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享有特权,把控朝政;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社会生活中等级色彩明显,不与庶族通婚;文化上以儒学传家,崇尚清谈。
(2)原因:儒学处于独尊地位,士大夫享有文化特权;土地兼并的加剧;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九品中正制提供了政治保障;分裂、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央集权遭到削弱;皇权的相对衰弱。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魏晋时期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在两晋的门阀专政下,士庶之分如天地之隔,连士族中的卑门和高门在权力上也有着天差地别”可分析出政治上按门第高低享有特权,把控朝政;根据材料“士人在政治上得势后,便转而扩张家族的土地与财富”可分析出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根据材料“以士大夫官僚为核心,形成家族式政治集团,随之发展成门阀士族”可分析出社会生活中等级色彩明显,不与庶族通婚;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文化上以儒学传家,崇尚清谈。
(2)本题为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魏晋时期的中国。原因:根据材料“士大夫以经术起家”可分析出儒学处于独尊地位,士大夫享有文化特权;根据材料“转而扩张家族的土地”可分析出土地兼并的加剧;根据材料“家族与政治结合,逐步构成了门阀的基础”可分析出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根据材料“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可分析出九品中正制提供了政治保障;结合魏晋时期的史实可分析出分裂、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央集权遭到削弱;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皇权的相对衰弱。
32.(1)功能:军事防御;稳定社会;保护农业经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
(2)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豪强地主势力下降;孝文帝改革时期,北方社会局势较为稳定;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推行“均田制”,小农经济稳定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北魏孝文帝实行“三长制”,北魏地方政府逐渐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治安维护机制,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减少了人们对坞堡的依赖
(3)历史启示:任何社会治理模式都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现代社会治理应当注重中央与地方的平衡,加强法治建设,同时鼓励和引导民众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西晋末年的战乱和社会基层组织的破坏更为严重,坞堡壁垒更是遍布于北方地区,在十六国时期达到高峰,成为战乱时代一种特殊的聚居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事防御功能;根据材料二“望楼楼顶是四面出挑的哨亭,亭上高悬旗帜,亭内置鼓,应为打更报警之用。”可知,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根据材料三“于是,峻险院,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护农业经济;根据材料二“如图所示,坞堡内既有城垣内部的街道,又有豪华地主庄园的房舍,房屋栉比,层层进深,在靠近围墙的一处院落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望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材料四“ (北)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实行“三长制”,北魏地方政府逐渐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治安维护机制,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减少了人们对坞堡的依赖;根据材料四“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推行“均田制”,小农经济稳定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豪强地主势力下降;孝文帝改革时期,北方社会局势较为稳定。
(3)本题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四“(北)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任何社会治理模式都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根据材料一“西晋末年的战乱和社会基层组织的破坏更为严重,坞堡壁垒更是遍布于北方地区,在十六国时期达到高峰,成为战乱时代一种特殊的聚居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社会治理应当注重中央与地方的平衡,加强法治建设,同时鼓励和引导民众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3.(1)原因:土地私有制的迅速发展;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士族和大量民众的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江南土地资源丰富;门阀势力兴盛。
(2)表现:世族庄园衰落,富农庄园兴起;庄园对劳动者的人身控制松弛;庄园的市场化程度提高。
(3)积极影响: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推动了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小题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晋(中国)。根据材料“门阀政治发展到鼎盛”可归纳出门阀势力兴盛;根据材料“土地私有制的浪潮又汹涌奔袭”可归纳出土地私有制的迅速发展;根据材料“战乱不息的中原大地促使士族冠带之家携家带眷避乱江左建立庄园”可归纳出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根据材料“而战乱所导致的流民又为庄园的生产提供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可归纳出士族和大量民众的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根据材料“直到刘宋时期也还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可归纳出江南土地资源丰富。
【小题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众多世族庄国走向破败”“富民庄园方兴未艾”可归纳出世族庄园衰落,富农庄园兴起;根据材料“这些佃农虽然仍是庄图的劳动人口,但已经不再以‘奴婢’称之”可归纳出庄园对劳动者的人身控制松弛;根据材料“庄园产品剩余增加和交易盛行,庄园的经营功能逐步完善,农副产品的交易范围扩大”可归纳出庄园的市场化程度提高。
【小题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积极影响:从材料“据考证,当时为北来士族庄园建立重镇的会稽,直到刘宋时期也还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庄园使仓惶离乱的士族获得了安身立命之所,颠沛流离的移民重获安家立业之地。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被修建,原本为北方所种植的旱地作物被推广至南方”、“中唐以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庄园产品剩余增加和交易盛行,庄园的经营功能逐步完善,农副产品的交易范围扩大”可以看出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推动了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