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哈姆莱特
第一课时
3、提升研读、根据要求分析相关情节的能力。
【学习目标】
根据要求分析相关情节,提升分析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哈姆莱特》全剧概况;
2、把握本文情节、层次;
【学习重难点】
参考答案:
课文写哈姆莱特授意戏班演了一出老王被毒杀的短剧。克劳狄斯看后惊恐万分,仓皇退席以及看戏后各方面的反应、冲突。
问题导学
请对本文情节进行简要概括。(不超过50字)
吮(shǔn)舐(shì) 颠沛(pèi) 貂(diāo)皮 觊(jì)觎(yú) 哀恸(tòng) 庇(bì)护 傀(kuǐ)儡(lěi) 枕衾(qīn) 裘(qiú)皮 伶(líng)人 妲(dá)己 差忒(tè)
酣(hān)睡 就寝(qǐn) 蛮横(hèng) 混(hùn)淆
预习自测
1、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参考答案:
1)安排:①亲自导演“戏中戏”;②派霍拉旭暗中观察国王的反应;③自己装疯作傻,对奸王、母亲旁敲侧击。
2)目的:侦察国王的隐秘,证实鬼魂所说的话的真实性,从而证实叔父杀父娶母的罪行。
2.哈姆莱特为这场“戏中戏”作了哪些安排?目的是什么?
探究一、演戏前哈姆莱特回答国王的话以及对奥菲利娅的所说的话有何共同特点?这样说话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二、奸王看戏时和看戏后各有哪些表现?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
探究案之问题展示
探究题 展示者 方式 点评者 地点 方式
探究一 书面 前黑板 口头
探究二 书面 后黑板 口头
展示要求:
1.有展示任务的同学快速到达展示地点,用白色粉笔将欲展示的内容书写到指定板块。
2.书写流畅,字迹清晰,条理清楚。
点评要求:
1.有点评任务的同学快速到达点评地点,用红色粉笔对展示内容进行批注,评出合理分数。
2.点评时语速适中,声音洪亮,陈述对错,有理有据,并尽力对其他同学的质疑进行解答。
3.无点评任务的同学在座位上认真倾听,思考点评是否到位,准备合理质疑或相关补充。
参考答案:
1)特点:胡言乱语,给人疯疯癫癫、精神失常的感觉。
2)目的: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疯了,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
探究一、演戏前哈姆莱特回答国王的话以及对奥菲利娅的所说的话有何共同特点?这样说话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案之答案参考展示
参考答案:
1)奸王看戏时和看戏后各自的表现是:
①看戏时:首先问“这部戏是怎样一个情节?里面没有什么要不得的地方吗?”;接着问戏名;最后不等戏演完就站起来,并大声吩咐人点起火把来。
②看戏后:“非常不舒服”、“发脾气”。
2)这一系列的表现说明了:
①奸王担心杀人阴谋被人揭穿;
②哈姆莱特的猜测是正确的,国王的杀人阴谋被人揭穿。
探究二、奸王看戏时和看戏后各有哪些表现?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
训 练 案
问题:在国王离开后,哈姆莱特两次说道:“来,奏乐!”(P84第20—23行)请问:他为何如此兴奋?
当堂训练
参考答案:
这说明了:
①狡猾的叔父露出了马脚,鬼魂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②他的计划成功了,他终于找到杀害自己父亲的真凶,可以替父亲报仇。
哈姆莱特
第二课时
难点:分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
【学习目标】
1、体会比喻手法的作用。
2、分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
重点:体会比喻手法的作用。
参考示例:
(1)客观上,是当时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迷信思想以及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冷酷与无情;
(2)主观上,是祥林嫂本身的迷信、愚昧、落后。(这些导致了她虽多次进行抗争,却反而加速了悲剧的到来。)
问题导学
《祝福》中祥林嫂悲剧的主客观原因各是什么?
小结:分析研究人物必须做到“知人论世”,既要了解人物本身的身份、地位、经历、思想等,也要了解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这样,才不导致失之偏颇。
解析:“臊”应该读“sào”,“衾”应该读“qīn”。
预习自测
1、答案:B
解析:C项前后主语不一致,“就把您母亲的意旨向您传达”的主语显然不是“您”,所以加上“我”,在开头加上“要是”。
2、答案:C
探究1、运用比喻修辞格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特点,请从比喻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探究2、“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复杂的性格、深刻的灵魂、丰富的情感受到读者的瞩目,同时他性格中的种种矛盾的因素,也使得这个形象变得十分深奥难懂,所以就出现了莎士比亚批评史中著名的“哈姆莱特性格问题”。请问:你眼中的哈姆莱特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析。
探究案之问题展示
①(开场词很短),正像女人的爱情一样。(P80第22、24行)
②什么!给一响空枪吓怕了吗?(P84倒数第四行)
探究题 展示者 方式 点评者 地点 方式
探究一 书面 前黑板 口头
探究二 书面 后黑板 口头
展示要求:
1.有展示任务的同学快速到达展示地点,用白色粉笔将欲展示的内容书写到指定板块。
2.书写流畅,字迹清晰,条理清楚。
点评要求:
1.有点评任务的同学快速到达点评地点,用红色粉笔对展示内容进行批注,评出合理分数。
2.点评时语速适中,声音洪亮,陈述对错,有理有据,并尽力对其他同学的质疑进行解答。
3.无点评任务的同学在座位上认真倾听,思考点评是否到位,准备合理质疑或相关补充。
①(开场词很短),正像女人的爱情一样。(P80第22、24行)
②什么!给一响空枪吓怕了吗?(P84倒数第四行)
探究1、运用比喻修辞格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特点,请从比喻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第①句采用明喻,用“女人的爱情”来比喻开场词的简短,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母亲的失望和对爱情的怀疑;
第②句采用借喻,用“一响空枪”比喻国王被一场假戏吓着了,语言生动、具体。
探究案之答案参考展示
探究2、“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复杂的性格、深刻的灵魂、丰富的情感受到读者的瞩目,同时他性格中的种种矛盾的因素,也使得这个形象变得十分深奥难懂,所以就出现了莎士比亚批评史中著名的“哈姆莱特性格问题”。请问:你眼中的哈姆莱特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析。
参考示例:
我认为哈姆莱特的特点是:
(1)嫉恶如仇,如当他从鬼魂那里听到杀死父亲的凶手是现任国王(自己的叔叔)时,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弄清真相,为父亲报仇;
(2)心思缜密,如他安排“戏中戏”来试探叔父,不露声色地使得叔父上钩;
(3)机智过人,如在“戏中戏”上演之前,他与叔父、奥菲利亚等人的对话表面上给人疯疯癫癫的感觉,实际上是为了麻痹敌人。
探究二解答提示:
(1)选择哈姆莱特的一个或几个性格特征来写作。比如:忧郁、懦弱、鲁莽、优柔寡断、活泼、幽默、机智、理智、坚韧、谨慎、坚强、有人文性等。
(2)针对哈姆莱特的性格选择恰当的情节来证明,并加以适当的分析。
(3)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观点,在别人的观点上提出自己新的见解。
(4)要能自圆其说,在前人观点上有所创新。
奥菲利亚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
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
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
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
训 练 案
当堂训练
阅读下面《哈姆莱特》片段,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该段话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物,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
问题:请从修辞角度分析该段语言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哈姆莱特的悲剧既有其性格的原因(主观原因),又有社会的原因(客观原因)。
(1)主观上: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2)客观上:哈姆莱特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课外训练
酿成人物的悲剧有许多方面的原因,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酿成了哈姆莱特的悲剧?请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