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游褒禅山记 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17 游褒禅山记 课件(1)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1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28:50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检查预习:
1.庐冢( )
2.今言“华( )”如“华( )
实”之“华( )”者
3.盖音谬( )也
4.有穴窈( )然
5.则或咎( )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 )之
7.何可胜( )道也哉
8.王回深父( )
zhǒnɡ
huā
huá
huá
miù
yǎo
jiù
xiànɡ
shēnɡ

请你读一读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今言华如华 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名作动
死后
因为(这个)缘故
名作动 命名
因为

碑文
……者……也,判断句
动词
文字
辨认

大概因为
错误



山南水北
名作状语
特殊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
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
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___、山之___、山之___、山之___。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2﹑请你根据第一段的讲述,画出方位图。
空间方位图
慧空禅院
慧空禅院
华山洞
(华阳洞)
五里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
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
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空旷
名作状从旁边

深远幽暗的样子
形作名
那些
形作动,走到尽头
而,连词
代游洞者
懈怠
将,快要

于是
一起
动作名
盖余所 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
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
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
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
乐也。
大概
所到的(地方)
不及,不到
代游踪
那些

当、正在
体力

用来
形作动,照明
已经
有人
埋怨
自己

尽情享受
形作动
动作名
第二段
记游洞经过
追记后洞中所见
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
后洞
平旷
记游者甚众
窈、寒、深
记游者少


1、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
⑴ 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
⑵ 前洞记游者甚众——
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⑶ “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
⑷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
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2﹑作用是什么?
1、词类活用
(1)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2)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有泉侧出
(5)入之甚寒,问其深
(6)火尚足以明也
(7)则其至又加少矣。
名做动, 筑舍
名做动,命名
形做动,照明
名做状,从侧旁
形做名,深度
动做名,到达的人
名做状,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