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常见的碱 (第1课时) (课件 25张PPT+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常见的碱 (第1课时) (课件 25张PPT+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08 23:47:17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4节 常见的碱
(第1课时)
浙教版 九年级上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结构与功能
【学习内容与要求】
1.4 常见的化合物
认识盐、酸的主要性质和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会描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常见化学反应的现象,寻找化学变化的证据
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决定
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归纳碱的化学性质
创设情境
在具有碱性的物质中,碱是重要的一类。
碱有哪些性质?
NaOH = Na+ + OH–
Ba(OH)2= Ba2+ +2OH–
碱是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Ca(OH)2= Ca2+ +2OH–
碱与碱性的关系:
碱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探究实践
洗澡时不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有涩味;食用未成熟的柿子也有涩味。
碱性物质有涩味。
探究实践
活动
1.在2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再用pH试纸检验,氢氧化钠溶液能使pH试纸呈什么颜色?记录实验现象。
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pH试纸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中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具有什么性质?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紫色石蕊试液变蓝、pH试纸变蓝。
变红
变蓝
变蓝
探究实践
2.在2支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里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再用pH试纸试验,氢氧化钙溶液能使pH试纸呈什么颜色。记录实验现象。
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pH试纸
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中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钙具有什么性质?
氢氧化钙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紫色石蕊试液变蓝、pH试纸变蓝。
变红
变蓝
变蓝
活动
探究实践
活动
试液 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PH试纸
氢氧化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红色
蓝色
红色
蓝色
蓝色
蓝色
通过上述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归纳出碱的化学性质: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pH试纸变蓝。
具有碱性的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探究实践
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而不直接说成“碱”?
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由于不溶于水、难电离,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碱中只有氨水(NH3·H2O)、NaOH、KOH、Ca(OH)2、Ba(OH)2能溶于水、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其它均不溶。
思考
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是氢氧根离子。
探究实践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二者反应了吗?怎样设计实验证明?
可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并说明原理和现象。
探究实践
实验装置示意图,并说明原理和现象。
(4)烧杯中的水进入导管。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2NaOH+CO2=Na2CO3+H2O,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
原理:
现象:
(1)试管内液面上升;
(2)软塑料瓶变瘪;
(3)锥形瓶中气球胀大;
探究实践
你设计的实验有需要改进吗?并说明理由。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CO2能溶于水,应排除水的干扰。
还需把上述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
验证CO2与氢氧化钠反应,你可能还有实验方案,课后与同学交流。
探究实践
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有何危害?如何除去二氧化硫气体呢?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SO2要污染大气,产生酸雨。
用NaOH溶液吸收。
SO2 + 2NaOH = Na2SO3 +H2O
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如:H2S、SO2、HCl。
请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O2 + Ca(OH)2 = CaCO3 ↓+ H2O
CO2、SO2是非金属氧化物, 根据以上反应,归纳出碱的化学性质:
碱+非金属氧化物 → 盐+水
探究实践
2.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为什么?
CO2+2NaOH=Na2CO3+H2O
1.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
SiO2+2NaOH=Na2SiO3+ H2O
Na2SiO3是一种粘合剂
思考
3.用石灰乳刷墙,并在室内烧一个炭盆,开始墙面变得潮湿,过几天墙壁就变得又硬又白了。为什么?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硅酸钠
4.检验CO2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而用澄清石灰水?
CO2与NaOH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而与Ca(OH)2 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思考
5.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实验时有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会发现产生气泡,这是为什么?
氢氧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变质成了Na2CO3,N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了CO2。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探究实践
1.在 2 支试管中分别注入 2~3 毫升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它们各显什么颜色?
2.在上述 2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1~2 毫升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
氯化铁溶液
氯化铜溶液
蓝色
氢氧化钠溶液
蓝色絮状沉淀
红褐色絮状沉淀
黄色
氢氧化钠溶液
探究实践
活动
盐溶液 颜色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氯化铜溶液
氯化铁溶液
蓝色
黄色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
碱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CuCl2+2NaOH=Cu(OH)2↓+2NaCl
FeCl3 +3NaOH=Fe(OH)3↓+3NaCl
反应物可溶,生成物有沉淀生成。
探究实践
活动
1.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3 mL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分别滴加盐酸和硫酸,如图1-24所示,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盐酸
硫酸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H2SO4=CaSO4+2H2O
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
实验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钙与酸反应了吗?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碱+酸 →盐 + 水
探究实践
活动
2.在另2支试管中各加入3 mL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分别滴加数滴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如图1-24所示,观察有什么变
化发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碱+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碳酸钠溶液
氯化铁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a(OH)2+Na2CO3=CaCO3↓+2NaOH
产生红褐色沉淀
3Ca(OH)2+2FeCl3=2Fe(OH)3↓+3CaCl2
Na2CO3、FeCl3属于盐。
氢氧化钙能与盐反应。
反应物可溶,生成物有沉淀生成。
探究实践
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碱的通性?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能使指示剂变色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 +盐 = 新碱 + 新盐
4.碱 +酸 = 盐 + 水
可溶性碱,溶液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碱溶液和固体都符合
反应物可溶
生成物有沉淀
课堂小结
碱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
2.碱+非金属氧化物
2NaOH+CO2 =Na2CO3+H2O
2NaOH+SO2 = Na2SO3 +H2O
Ca(OH)2 +CO2= CaCO3 ↓+ H2O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H2SO4=CaSO4+2H2O
3.碱+酸
Ca(OH)2+Na2CO3=CaCO3↓+2NaOH
3Ca(OH)2+2FeCl3=2Fe(OH)3↓+3CaCl2
4.碱+酸
可溶性碱,OH-决定
迁移应用
1.列物质不属于碱类物质的是( )
A.纯碱(Na2CO3) B.氢氧化铁[Fe(OH)3]
C.氢氧化钡[Ba(OH)2] D.消石灰[Ca(OH)2]
A
2.下列物质溶液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NaCl B.H2SO4 C.Ca(OH)2 D.NaNO3
C
7.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碳酸钠 B.二氧化碳 C.氧化铜 D.氢氧化钠
A
迁移应用
4.下列各溶液中能跟石灰水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 盐酸 B. 氯化铁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D. 酚酞溶液
A
5.下列关于氢氧化钡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C
6.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别盐酸、食盐溶液、澄清石灰水,这种试剂是( )
A.酚酞 B.石蕊试液 C.氯化铁溶液    D.氢氧化钠
B
板书设计
可溶性碱,
OH-决定

定义: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
化学性质
1.能使指示剂变色
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 +盐 = 新碱 + 新盐
4.碱 +酸 = 盐 + 水
第4节 常见的碱(第1课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常见的碱(第1课时)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结构与功能
【学习内容与要求】
1.4 常见的化合物
认识盐酸的主要性质和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用途。会描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常见化学反应的现象,寻找化学变化的证据。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归纳碱的化学性质;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决定。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碱的四条通性;会熟练书写酸、非金属氧化物、盐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科学思维:归纳碱的化学性质,并会应用这些性质解释相关现象。
3.探究实践:能用实验研究碱的化学性质,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4.态度责任:养成良好的观察实验和分析现象的习惯,体会学习科学的快乐。
【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学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常见的碱。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对碱的性质进行归纳。碱电离后都会产生氢氧根离子,决定了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跟酸反应;能跟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能跟部分盐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辨析:碱与碱性的关系。碱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在具有碱性的物质中,碱是重要的一类。碱有哪些性质? 复习巩固,引入思考。
碱有哪些化学性质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 这些物质进入口中有什么感觉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 碱性物质有涩味。 [情景展示2] 1.在2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再用pH试纸检验,氢氧化钠溶液能使pH试纸呈什么颜色?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紫色石蕊试液变蓝、pH试纸变蓝。 2.在2支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里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再用pH试纸试验,氢氧化钙溶液能使pH试纸呈什么颜色。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氢氧化钙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紫色石蕊试液变蓝、pH试纸变蓝。 [问题探究] 由实验可知碱溶液有什么性质?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pH试纸变蓝。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 实验装置示意图,并说明原理和现象。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OH+CO2=Na2CO3+H2O,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 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如:H2S、SO2、HCl。 碱+非金属氧化物 → 盐+水 [情景展示3] [问题探究] 1.在 2 支试管中分别注入 2~3 毫升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它们各显什么颜色? 2.在上述 2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1~2 毫升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CuCl2+2NaOH=Cu(OH)2↓+2NaCl FeCl3 +3NaOH=Fe(OH)3↓+3NaCl 碱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情景展示4] [问题探究] 1.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3 mL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分别滴加盐酸和硫酸,如图1-24所示,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实验无明显现象。Ca(OH)2+2HCl=CaCl2+2H2O, Ca(OH)2+H2SO4=CaSO4+2H2O。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 [问题探究] 2.在另2支试管中各加入3 mL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分别滴加数滴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如图1-24所示,观察有什么变 化发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氢氧化钙能与盐反应。 碱+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问题探究]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通性?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能使指示剂变色;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碱 +盐 = 新碱 + 新盐;4.碱 +酸 = 盐 + 水。可溶性碱,溶液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演示,有利于对碱性质的理解。 通过实验归纳碱的化学性质,有利于理解。 科学的学习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实验和归纳的能力,维持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常见的碱(第1课时)
考试这样考
题型一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角度1:还原教材实验来考查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同学们在验证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分别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做了以下
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变浑浊 B.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C.C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钙与盐酸能发生反应,可向B中滴加稀盐酸
D.D中反应可体现碱的通性
角度2:思维导图,完善知识网络
2.如图是小煦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
(1)酚酞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________;
(2)写出X溶液能与Ca(OH)2,溶液反应的一个化学方
程式________。
题型二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角度1:检验CO2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设计
3.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小兵同学设计的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角度2:坐标图像题
4.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绘制出生成二氧化碳
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没有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B.A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C.B点表示加入的盐酸与原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的pH=7
题型三 碱的通性
5.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CsOH,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sOH溶液能与CO2反应 B.CsOH溶液能使份酞溶液变红
C.Cs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CsSO4 D.CsOH在水中能申离出Cs+、OH-
题型四 学科综合
6.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在同样条件下,你预测数天
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题型五 拓展创新
7.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 CO2与 NaOH 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
按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药品滴加顺序往往会影响实验结果,该实验加入试剂的正
确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该实验如果不用盐酸而只用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能”
或“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原因是______。
能力提升训练
1.将1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所得溶
液不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
A.CuCl2 B.Na2CO3 C.CO2 D.Ba(NO3)2
2.“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
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
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
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 )
A. B. C. D.
3.向某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
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pH<7 B.此反应中Cl-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C.c点溶液中溶质有NaCl、CuCl2
D.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2+2NaOH═Cu(OH)2↓+2NaCl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D 2.OH- CuCl2+Ca(OH)2═Cu(OH)2↓+CaCl2(合理即可)3.C 4.C 5.C 6.A
7.B 不能 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瓶内压强变小而使气球变大
能力提升训练
1.B 2.B 3.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