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目 录/
1.
学习目标
2.
情景导入
3.
新课讲解
4.
小试牛刀
5.
课堂小结
PART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2.会运用所学知识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3.能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PART 02
情境导入
飞机跑道长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机场的等级和自然条件,且为适应不同性能飞机的起降,对机场跑道长度有不同的要求。如大型飞机要求有较长的起降跑道,所以不能在小机场起降;我国西藏昌都地区海拔4334 m,位于此地的邦达机场的跑道长达5500 m,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跑道最长的机场。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PART 03
新课讲解
v0
t
O
vt
x
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如果不知道时间,怎么求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速度—时间公式
位移—时间公式
①
②
可得 v2-v02=2ax
③
将③式代入②式,有
如果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利用这个公式求解,往往会更简便。
推导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v=v0+at
x=v0t+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v2-v02=2ax
①公式的适用条件:公式表述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公式的意义:公式 v2-v02=2ax 反映了初速度v0、末速度v、加速度a、位移x 之间的关系,当其中任意三个物理量已知时,可求另一个未知量。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③公式的矢量性:公式中 v0、v、a、x 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一般选 v0 方向为正方向。
(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 取正值,做减速运动时,a 取负值。
(2) x > 0,说明物体通过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x < 0,说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④两种特殊形式
(1)当 v0=0 时,v2=2ax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 v=0 时,-v02=2ax (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某型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加速时可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 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问:
(1)若某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型号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该舰身长至少为多长?
导 练
答案 250 m
不装弹射系统时,飞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可知该舰身长至少为
飞机起飞问题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2)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 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答案 30 m/s
设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v0,由 可知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某战机着陆后以大小为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其着陆速度为60 m/s,求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
答案 300 m
刹车中的位移问题
由 可知,可求出从战机着陆到停止所用时间 ,
由此可知战机在12 s 内不是始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 2 s内是静止的,故它着陆后12 s 内滑行的距离为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刹车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汽车刹车、飞机降落后在跑道上滑行等都可简化为单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小到零后,就停止运动,在计算这类运动的位移时,应先计算出速度减小到零所用的时间t0。
②如果 t0 > t,时间 t 内运动还未停止,则应用题目中的 t 直接求解位移
①如果 t0 < t,加速度的大小为 a,则不能用题目所给的时间 t 求解位移,此时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最大距离为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逆向思维法的应用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末速度为零时,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法,将物体匀减速到零的运动看成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从而使问题的解答更简便。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射击时,燃气膨胀推动弹头加速运动。若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子弹的加速度 a = 5×105 m/s2,枪筒长
x = 0.64 m。求子弹在枪管内的运动时间,及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子弹在枪管内的运动时间
答案 1.6×10-3 s 800 m/s
由 可知,可求出从战机着陆到停止所用时间 ,
进而有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解:以子弹射出枪口时速度 v 方向为正方向
位移公式:
速度公式: v=v0+at
v ==800 m/s
此类问题中,时间 t 只是一个中间量,试着用一步求得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
v2-v02=2ax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PART 04
小试牛刀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1.某一物理兴趣研究小组让一个玩具电动飞机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得到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关系,如图所示,可将该玩具电动飞机视为质点,关于该玩具电动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C.质点运动 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
D.质点运动 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
C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答案:C
解析:AB、从图可知,s与v成正比,即 是比例系数(常量),根据 ,显然加速度与速度成正比,随着速度增大,质点的加速度增大,所以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故AB错误;
CD、根据 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于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减小,知该质点通过的位移小于相等时间内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所以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小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故C正确,D错误。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出发,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速度的二次方 随x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甲停止前,甲、乙两车相距最远时,甲车的位移为6 m
B.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为
C.汽车甲、乙在 时相遇
D.汽车甲、乙在 处的速度大小为
D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B错误;汽车甲停止前,甲,乙两车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
即 ,解得 。此时甲的位移为 ,A错误;
甲从开始到静止运动的时间为
当 时,甲车已停下,则位移为3 s内的位移,由题图知
当 时,乙车的位移 ,故两车在 时并未相遇,C错误;
由题图知在 处甲、乙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对乙分析,根据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式可知 ,代入数据得 ,D正确。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3.(多选)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在我国治理雾霾已刻不容缓,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B.在 时追尾
C.在 时追尾
D.若刹车不失灵不会追尾
CD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解析:ABC.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小汽车刹车失灵前的加速度
刹车失灵后的加速度 ,假设能追尾,设追尾时间为t,则小汽车刹车失灵前的位移 ,小汽车刹车失灵后的位移
,大卡车的位移 。由
得 则假设成立,故AB错误,C正确;
D.如果刹车不失灵,则在 时两车速度相同,此时小汽车的位移
大卡车的位移
故这时没有追尾,以后两车间距会越来越大,更不会追尾,故D正确。
PART 05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
(1)公式 的推导
因为 , ,消去 t ,可得
(2) 是矢量式,式中 v0、vt、a、x 均为矢量,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方向,一般以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
(3)特例
①当初速度 v0 = 0 时, ,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当末速度 v = 0 时, ,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1
不用考虑时间 t ,方便解题
速度
a不变
时间
位移
?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