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瞑 课件(8)

文档属性

名称 山居秋瞑 课件(8)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44:20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山居秋暝
王维
授课班级:104
授课教师:钟超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书蓝田烟雨图》
“诗中有画” ,学界一般认为即以画理画法入诗。王维诗像中国画那样十分讲究景物的远近、高下、前后、虚实、浓淡、疏密这种种选景、布局问题。其次还包括诗画意境的统一。
——钱文辉《说苏轼赞王维“诗中有画”》
同学们的画是否准确体现了《山居秋暝》选景(意象)、布局(表现手法)、构境(意境)的特点?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书蓝田烟雨图》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书蓝田烟雨图》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讨论:这幅画是否准确体现了诗句选景、布局、构境的特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皎洁的月光从树梢上铺洒下来,天地间满是月光的余辉。群芳已谢,却有遒劲的松树挺拔于山林,在月光的照耀下越发青翠欲滴。松下清泉静静流淌于山石之上,那潺潺的流水声早已不动声色地流进诗人心田。月色无华,纤尘不染,照彻诗人灵魂。如此素净淡雅。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深处传来一阵嬉笑声,那是洗衣的女子结伴归去。莲叶摇动,掀翻无数水珠,那是渔船返航顺流而下。山民们戴月而归,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官场清明纯净许多。展示了一幅和谐安逸的生活图景。
请你用一个字概括这些画面!
明确主旨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楚辞·招士隐》末句之词:“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作者反弹琵琶。
诗人借山中美景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怀和对归隐生活的追求。自然美表现了诗人的人格美和理想中的社会美。
背景介绍
王维,字摩洁,唐代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其一生可以以40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早期他积极入世,也创作了《红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至情至性的诗作。晚期几经沉浮,厌倦官场斗争,便归隐终南山。开始寄情山水,醉心禅理,以禅悟诗,人称“诗佛”。《山居秋暝》就是反映他后期归隐生活的一首名作。
请你用诗中的某个字概括这些画面!
“空山”的涵义?
1、山中树木茂盛,掩盖了人类活动,非常空旷。《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山林偏远,人迹罕至,清幽宁静。《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3、不是山空,是心空。是空而不虚,
静而不寂。饱含禅意。
“空山”的涵义?
眼看见了,耳听闻了,身感受了,却用一颗无我之心去看,去听,去感受。当人以无心的空灵去体味外景,外物,那么空境成空,静境成境,动静也静。
——张洁
作业
试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禅意的表达。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书蓝田烟雨图》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