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单元导读
对比手中的教材,说说自己的发现。
每个单元课文开始前多了一页,这一页叫“篇章页”。
单元学习
目标
人文主题
默读篇章页上半部分的句子,说一说: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学校生活
美丽的校园,
成长的摇篮,
梦想启航的地方。
阅读时,关注有新
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体会习作的乐趣。
你认为什么是“新鲜感”?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2课时
第1课时
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
初读课文
第1课时
来阅读吧
1
2
3
4
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汉族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坪坝 绒球花 绚丽多彩 孔雀舞
摔跤 边疆 凤尾竹
说说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这些词语有新鲜感?
以前没见过。
认认读读,结合短语认识生字,想一想:下面短语的新鲜感表现在哪里?
可爱的学校 鲜艳的服装 飘扬的国旗
古老的铜钟 粗壮的枝干 凤尾竹的影子
熟悉的词语进行新的组合
再读课文,想一想:这所学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
时间顺序
上学路上
上课
下课
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文字能让你发现,作者眼里这所学校的特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可爱
品读课文
我们一般都怎么形容一所学校的?作者用“可爱”形容这所学校,你有什么感受?
默读课文,找找画画,文中哪些地方能让你觉得这所学校“可爱”?
上学路上的风景“可爱”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坪坝
平坦的场地
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
上学的小学生可爱吗?这些小学生有哪些不同?你知道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来把这些不同表现出来的吗?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从……从……从……”
“有……有……有……还有……”
朗读第1自然段,背诵、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我会写
晨
球
汉
艳
绒
服
装
扮
静
停
粗
孔
雀
写得大一点,托住上面。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
左右等宽
练写相关新词:
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安静、粗壮。
拓展延伸:
你对少数民族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可以跟同学合作,进行专题性的研究。
认读学习过的有新鲜感的词语。
复习巩固
第2课时
坪坝
景颇族
孔雀舞
凤尾竹
绒球花
阿昌族
摔跤
汉族
德昂族
傣族
绚丽多彩
边疆
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当,当当!当,当当!
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分了几个方面来叙述这所小学的“可爱”?
下课后
品读课文
上课时
文中从哪里到哪里都是讲上课时的情景的呢?用笔画一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读一读,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在你的想象中,这个画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安静
朗读
安静
停下
这样的“安静”可爱吗?作者是怎么体现这种可爱的呢?自由读一读,小组合作讨论讨论,在相关的句子下画上记号。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山林里的朋友”指谁?对比读下面这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拟人的手法举例子写出上课时的特点——安静,这样写给人带来新鲜感,让大家感受更深刻。
文中从哪里到哪里讲的是下课后的情景的呢?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自学提示: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你所想的画面的特点。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生动有趣
热闹
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作者叙述时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表达方法来叙述,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仿说联系
教室里
花坛边
操场上
图书室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试着说一说: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先想一想特点,再想想怎么表达出新鲜感。
先抓住特点,再理清思路去表达。
画图帮助理顺思路,再借助图示,练习仿说。
时间
场景
这所学校在作者眼里是可爱的,在你眼里呢?你有其他的感受吗?结合自己的感受,交流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点题升华
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可爱的,更是特别的。
拓展阅读:找找同类型的文本进行阅读,画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进行积累。
1.停止;停留;停放:表~了。顺路到上海~了两天。汽车~在门口。
2.妥帖:~妥。~当。
3.总份数中的一份:十~儿有八~儿是坏的。
1.洞;窟窿:九~桥。鼻~。
2.通达:~道。
3.文言副词。很:~急。
4.量词。用于窑洞:一~土窑。
孔 [kǒng]
〈副〉
(象形。金文字形,象小儿食乳之形。婴儿吃奶容易过量,因以表示过甚之意。本义:甚,很)同本义
〈名〉
小窟窿
王注:“孔,空也。”
〈形〉
嘉,美
通达
〈量〉
雀 [qiǎo]
义同“雀(què)”。方言。用于“家雀儿”(jiāqiǎor)、“雀盲眼”(qiǎomángyǎn)
另见 qiāo;què雀 [qiāo]
另见 qiǎo;què
1.(条状物)横剖面大(跟“细”相对,
2.(长条形)两长边的距离不十分近:~线条。~眉大眼。
3.颗粒大:~沙。
4.声音大而低:嗓门儿~。~声~气。
5.粗糙(跟“精”相对):~瓷碗。去~取精。这个手工活儿太~了。
6.疏忽;不周密:~疏。~心大意。
7.鲁莽;粗野:~暴。~话。~人。
8.略微:~知一二。~具规模。
编一编
板书设计
上学路上:美丽
上课时:安静
下课后: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