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桂花雨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桂花雨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9 12:3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3.桂花雨
琦君
第一课时
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
春雨绵绵 如毛细雨 
细雨如烟 蒙蒙细雨 
狂风暴雨 倾盆大雨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指很多桂花一起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解释课题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 李清照)
十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
(唐 施肩吾)
有关桂花的诗句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细雨灯花落》等。
作者简介
初读课文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再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
1
2
3
4
5
6
7
8
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
我会读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了作者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记忆。
课文脉络层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了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朗读(1-2)自然段回答问题
1.桂花开放是什么时节?
2.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桂花树和桂花什么样子的?作者爱桂花是爱它的什么?
1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
2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时间
课文解读
“无论......都”表示条件关系,这句话说明我对大多数的花都不感兴趣,为引出下文做铺垫。
对比
通过与梅树作对比,写出桂花的特点:样子笨笨的,虽然花很小但是桂花香气很迷人。
突出对桂花的喜欢
不懂
懂事
董事长
兰花
木兰
栏杆
我会写

盛开
盛饭
近义词
反义词
盛开——(怒放) 姿态——(姿势) 寻找——(寻觅)
盛开——(凋谢)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3-6)段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摇桂花?
2.作者的记忆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3.可以从里看出“摇桂花”是一件大事?
4.文中提到的“桂花雨”是什么样的?
5.找出“摇桂花”的动作,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3
4
5
6
读课文3-6段
1.为什么要摇桂花?
1.妈妈乐于分享,将桂花送给左邻右舍。
2.摇桂花比自然飘落下来更香。
3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课文解析
摇桂花前母亲的担心,由此可见“摇桂花”这件事,在母亲心中的重要地位。
4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一个“浸”字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弥漫在空气中,人们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浸” 字将桂花香无处不在展示得淋漓尽致。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喜爱桂花的感情。
投入的、陶醉的、忘我的、沉醉的感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2.作者的记忆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6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表达出“我”盼望摇桂花时的急切心情。
3.可以从里看出“摇桂花”是一件大事?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4.文中提到的“桂花雨”是什么样的?
作者通过描写“摇花乐”表达出自己对桂花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仿佛把我们也带到了那个童年的场景中:大人摇,孩子喊,桂花飘落,纷纷扬扬,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站在人们的头发上,飘到肩上,落入怀中····
“抱”“摇”“喊”连用两个动作描写。表现了“我”摇桂花时的兴奋、快乐。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5.找出“摇桂花”的动作,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使用两个充满欢乐的感叹句的语言描写,表现了“我”摇桂花时的兴奋、忙碌与快乐。
下列对上面句子的理解与赏析中,正确的说法有( )。(多选)
A、“抱”“摇”等动作和快乐的叫喊声,表达了作者摇桂花时的兴奋与
喜悦之情。
B、桂花纷纷扬扬落在人们身上的唯美画面,渲染了摇桂花时的热烈气氛
C、“好香的雨呀!”充满想象,桂花的香气呼之欲出,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朗读上面句子时,要带着欢快欣喜的语调,读出兴奋喜悦的感觉。
这下,我可乐坏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的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ABCD
6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作者用了“浸”字,写出了桂花盛开时香气浓郁,整个村子好像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说明桂花的香气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已经不受季节的约束,香甜四季。
箩筐
竹箩
萝卜
婆婆
婆娘
菠萝
糕饼
糕点
羊羔
糕饼
饼干
拼音
沉浸
浸泡
侵略
缠绵
缠绕
咖喱
茶叶
茶水
荼毒
捡拾
捡漏
检查
我会写
多音字

担心
重担

新鲜
朝鲜
担心——(担忧)完整——(完好) 尤其——(特别)
近义词
反义词
提前——(推迟)完整——(残缺) 成熟——(幼稚)
朗读课文(7-8)段回答问题
1.说一说:后来“我”到了杭州,这里的桂花怎么样
2.家乡的桂花香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在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4.课文结尾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7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说一说:后来“我”到了杭州,这里的桂花怎么样
2.家乡的桂花香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在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是母亲内心的感受,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和母亲朝夕相处的,母亲是用感情体味两地的桂花,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受。母亲比的不是香味浓与淡,而是感情的深与浅,在母亲看来,桂花是家乡的代名词,闻着他乡桂花的香气,思念的却是故乡和亲人。
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

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更爱自己的家乡,所以他说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
里的桂花香。
B.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树长得不茂盛,也没有家乡水的滋润,所以不
如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C.桂花是家乡的代名词,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桂花深深的思念之情。
D.两地的桂花本身没有区别,但这里母亲不是用嗅觉区分他们,而
是用情感来体味它们。
B
8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4. 课文结尾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作者是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思乡怀旧之情,把这样的情感寄托在充满回忆的童年事物中,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中心思想
本文通 过回忆作者童年时代的 “摇花乐”和“桂花雨’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板书
美好生活
香香桂花雨
浓浓思乡情
乡思永存
母亲对桂花的情感与下面的诗句( )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A、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
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写出:指指点点(AABB)样式的四个词语 、带有数字的词语五个(香飘十里)
2.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具体描写桂花香气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