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配套教学设计(13)

文档属性

名称 声声慢 配套教学设计(1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49:1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语言勾勒或者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知人赏词,从而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二、引导学生自己动脑鉴赏本词,培养自己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通过物象、意象到意境,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的“情”“景”有较深的理解。
三、品味语言美,探究叠字艺术的奥妙。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3重点难点
一、通过意象,体味词的意境美;
二、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声声慢》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命运么?命运,绝不是迎面而来的石头,头一偏就可以躲开;命运,是脑后飞来的子弹,躺着都会中枪。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代巾帼英雄易安居士一生有着如何悲惨的遭遇,她又是如何与不平的命运相抗争的?!
活动2【活动】品味语言
二、【品味语言】
1、作家作品简介。
——明确: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2、听录音,并思考问题。
3、学生朗读,疏通词意,把握词眼。
——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活动3【活动】问题探究
三、【问题探究】
(1)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意蕴。
——明确: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
思考: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作用?
——明确:韵律美;增强情感。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愁之一: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
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
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
(4)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在这些间接写愁的词句中,选择典型意象,联系所学诗文,说说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明确: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等。
追问一:“酒”有何意蕴?
——引导: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深化:为何说是“淡酒”?
——引导:并非酒淡,而是愁浓。
追问二:“雁”有何象征意义?
——引导:结论:“雁”是离愁的象征,是亲友音讯的象征。
深化: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明确: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追问三:“黄花”有没有寓意呢?
——引导: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境。
追问四:结合词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儿”?
——引导: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追问五:“梧桐细雨”的象征意义?
——引导: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6)小结。
(7)再读全词,把握主旨。
——明确: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泪写下的千古绝唱。
(8)感受艺术特色。
——明确:
首先,叠字的运用。全词首句即连下十四个叠字,质朴清新,自然流畅,却准确地反映出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表达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
其次是借景声情,寓情于景。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对淡酒、飞雁、黄花、细雨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烘托愁。充分表现出词人杰出的艺术才华。
活动4【讲授】总结
四、【总结】
了解时代背景(知人论世)
把握“词眼”
[文本框: 词的赏析] 意象
品味语言
意境
领悟主旨
感受艺术特色
活动5【练习】课堂练习
五、【课堂练习】:
1.对这首词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首句十四字,写作者寻觅排遣愁绪的景色,遇到的冷冷清清的环境,结果心里更加凄惨、悲戚了。
B.“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气候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安宁。
C.“独自怎生得黑”写她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说时光真正难熬。
D.“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她无法把愁绪排遣的苦况。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半阕写词人无法排遣愁绪,借酒消愁愁更愁的苦况。
B.上阕以见“旧时相识”的雁飞过,勾起了对往日的怀念,更增添了伤心的程度。
C.下阕写黄花堆积,自己无心去采摘,细雨打着梧桐,无心去听,有如朱自清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同样的孤寂的心情。
D.作者如实地写个人的遭遇和心情,她个人的惨况又有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根源,因而又蕴涵着对时代的悲叹,从而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
2、《全优课堂》P96:第一题、第二题。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