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
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2.方法与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读、议、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李清照的生平经历,理解她的国破家亡之愁,漂泊零落之苦,感受其词作化愁为美的境界。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三年已有一定的文学积累,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显著提高,学习形式不应再局限于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还应学会欣赏古代诗歌,学会鉴赏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古典诗歌的水平。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上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将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词的意象,理解景与情的关系,品味意境。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研读词句,分析词作中“愁”的内涵。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在号称天下第一泉的济南趵突泉公园内的漱玉泉畔,座落着一座纪念堂,堂内有一幅郭沫若先生写的的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猜一猜:这位诗人是谁?她就是李清照,一位把婉约词风推向极致的杰出女词人。让我们一同走进两宋,一起解读乱世美神李清照的《声声慢》。
活动2【讲授】二、作者生平,背景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人(今属山东济南),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代表作品有《漱玉词》辑本。
李清照出身名门,从小聪慧过人,文学造诣极高。丈夫赵明诚是著名金石学家,夫妻恩爱,幸福美满。1127年金灭北宋,词人生活彻底改变:先是两人尽心收罗的几屋金石书画尽毁于战火;接着,赵明诚病重身亡;李清照飘零江南,颠沛流离,尝尽人世艰辛;1132年,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不久离婚,并被判刑两年。1156年,凄然一身,悲苦离世。
活动3【活动】三、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听范读,并思考:①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②哪一句能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
活动4【活动】四、知人论世,品析愁情
(一)品读诗歌的音韵美
探究1:读本词的首句,思考诗人到底在寻觅什么?寻觅到了没有?内心感觉怎样?一首好诗是语言和情感的完美结合,本词的首句的语言有没有用声音将这种动作、环境和心理表现出来呢?标出平仄,自由诵读感受,应读缓慢些,读出细碎、凄切的声音,每一个字尽量都读出悲凉的感情来。
如果改成“寻觅”、“冷清”、“凄惨”可不可以?为什么?
活动5【活动】(二)品味诗歌意象美
中国古典诗歌特别讲究抒情的含蓄,面对自然界的月缺月圆,花开花落,文人们把自己或喜或悲的情感涂抹在他所见到的自然景物上,让自然之景充满了人的情趣,让人的心情更增添了细腻含蓄的意味,从而增强了诗歌的美感。诗人所选用的寄托他个人情感的自然景物即是诗歌意象。
探究2:《声声慢》又题作“秋情” ,在词中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秋天的意象来抒情,结合学案上的相关诗句,小组合作试分析蕴含的情感及营造的意境。
活动6【讲授】延伸拓展:秋与愁的结缘
《说文解字》:秋,谷熟也。秋的本意就是庄稼成熟。庄稼成熟当然高兴,但成熟后的衰败总不免让人滋生某种悲凉的意识和感慨。而秋后又常常是战争的开始,古代处决犯人又多在秋天,再加上秋天特多的雨水,“秋风秋雨愁煞人”, 《雅尔》说:秋,愁也。从字形结构来看,愁是心上之秋。秋与愁因此结缘,愁就成了秋的基调。
活动7【活动】(三)品析诗歌的情感美
探究3:词的末尾,作者以“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收笔,既用“愁”照应全篇,也将“愁”推向极致,总结本词“愁”字的内涵。
环顾三千年封建历史,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 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岁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觅爱情之尊。让人肃然起敬!
活动8【练习】五、比较阅读,深化理解
五、比较阅读,深化理解
法国诗人克洛岱根据李清照的《声声慢》改写的《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1)找一位男生诵读克洛岱的《绝望》,全班女生齐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2)你喜欢这样的改写吗?说说理由。
活动9【测试】六、小组诵读,巩固背诵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