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配套教学设计(22)

文档属性

名称 声声慢 配套教学设计(2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52:0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本词所使用意象的特定内涵;2、过程与方法:加强诗词的朗读训练,在读中理解词意,赏析诗词;鉴赏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人沉重的无以排遣的愁情,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
2学情分析
本节教授班级为美术班,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兴趣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学过程要降低难度,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另一方面,美术生对艺术的感悟度高,古典文化作品也是艺术作品,找到其间的连接点,让学生跟直观地感受到诗词的美。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加强诗词的朗读训练,在读中理解词意,赏析诗词。教学难点:体会词人沉重的无以排遣的愁情,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声声慢
通过《点绛唇》与《永遇乐》两首词,了解作者李清照及其前后期作品的风格变化。
活动2【讲授】声声慢
一、初读《声声慢》
二、赏析文本
1、概括全词情感基调的是哪一句?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意象与情感
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白居易: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将浸月。
柳永: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小结:酒是愁的象征。
思考:为何说是“淡酒”?
3、作者还选择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她的愁情?
明确: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活动3【活动】声声慢
一、师生诵读《声声慢》。
二、思考:词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明确:词人融情于景,通过对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的描写,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在遭受国破家亡、丈夫病卒之后的愁情。
三、归纳答题步骤:
1、诗人融情于景,
2、通过对……的描写,
3、营造了……的氛围,
4、表达了……的情感。
活动4【练习】声声慢
下列诗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活动5【测试】声声慢
(2013年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融情于景的?
诗人通过对忧伤的玉笛声、辽阔的山水、低垂的暝云、从远处飞来的燕子、雨打梨花的描写,(1分)营造了凄凉、冷寂的氛围,(1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分)
活动6【作业】声声慢
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下列诗句。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