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课件(3)

文档属性

名称 声声慢 课件(3)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5:55:38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李清照:
(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
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且能诗词。婚后夫妻恩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
公元1107年,赵明诚之父赵挺之因与权臣蔡京的矛盾尖锐化而被罢相,不久赵挺之因病去世。死后三日,蔡京唆使私党弹劾赵挺之生前有贪污之嫌,几至遭受灭门之祸。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从此返回山东青州故居,过了十余年的隐居生活。此时,李清照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
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1125年,金兵始侵北宋,1127年北宋灭亡,44岁的她和心心相印的丈夫赵明诚被迫从北方逃难到江南,1129年8月,赵明诚染病身亡,同年9月,金兵又犯南宋,孤苦的她继续辗转流离于江南,只身经历国破家亡的痛苦。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请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

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上阕:
用清冷环境衬托孤寂、
凄凉的心境。
下阕:
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
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
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
之情。
分别概括本词上下阕的内容。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一、选典型景物烘托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李白 “举杯消愁愁更愁”
范仲淹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点明时间:秋
《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宋婉约派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旧时相识
思念之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白居易《长恨歌》
“秋雨梧桐叶落时”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二、连用叠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若有所失
寂寞冷清
凄苦无告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怎生:怎样

秦观《鹧鸪》:“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
孤独
三.人物动作刻画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亡国之痛
丧夫之哀
孀居之苦
本词的“愁”,具有什么广阔的社会内容?
1、愁的核心:
2、社会意义:
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无数流
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者的遭遇与
痛苦是时代造成的.
知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