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苏教版学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上好科学课(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教材苏教版学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上好科学课(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09 12:1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学好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上好科学课
2024.6
带着问题来讨论
教材培训,是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专业对话的过程。
通过共塑愿景、共研问题、共商对策,
原汁原味地传递教材编写理念,
不折不扣地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带着问题来讨论
有什么:逻辑关系
有哪些单元?
每单元有哪几课?
每课有哪几个模块?
每个模块有哪几个活动?
为什么:设计意图
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单元?
为什么是这几课?
为什么设计这几个内容模块?
为什么展开为这几个活动?
怎么做: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怎么设计?
教学结构怎么设计?
教学活动怎么设计?
教学细节怎么设计?
研究主题:一套话语体系的建立
达成专业共识:共塑愿景、共研问题、共商对策。
培训主题
教研主题
立足新课标
学好新课标
解读新教材
助力新教学
用好新教材
上好科学课
教学的一种隐喻
去哪里?怎么去?到了吗?
去哪里:学什么 ?
指向概念发展
怎么去:怎么学 ?
优化思维历程
到了吗:会了吗 ?
捕捉素养表征
学什么: 指向概念发展
学习经验是科学概念发展的基石
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都不是空中楼阁,而要基于学习经验。
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泰勒)。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的,他学到了什么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郝京华)
学习经验是科学概念发展的基石
学习经验与学科知识的区别:
学科知识通常指的是学术领域内的事实、概念、原理等,而学习经验则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通过实践、探索和反思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学习经验与教师活动的区别:
教师的活动可能包括讲授、提问、引导讨论等,但学习经验更强调的是学习者自身的参与和体验。教师的角色更多是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
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学习经验的形成是一个互动过程,学习者通过与环境(包括教师、同学、教学材料、技术工具等)的互动,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经验的组织:内容的模块化
避免内容的碎片化
加强经验的结构化
提升概念的整合化
活动1:学习观察石头的方法
活动2:个人观察描述
(一块石头)
活动3:小组合作学习
(一块石头)
活动4:分类活动
(多块石头)
模块2:石头的特征
怎么学: 优化思维历程
优化思维历程
思维历程,包含了思维活动进行或发展所经过的程序(思维过程),更突出了学生对思维活动的“亲历”。
对思维历程的研究,不仅是思辨的分析,更是实践的改变,深究教师实际上是怎么通过教的行为促发思维真正发生的。
优化思维历程
看一看
摸一摸
听一听
形状
斑纹
表面
大小
颜色
闻一闻
优化思维历程
思考
如果把食盐、红糖、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有什么变化?
观察
描述
更多证据
会了吗: 捕捉素养表征
捕捉素养表征
学生能借助气泡图,有结构地观察和描述石头多方面的特征。
学生能按照某一个标准对石头进行分类。
学生从不敢说到敢说;从不会说到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