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8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8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13 18:09:2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带解析)
一、选择题 ?(共15题)
1.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
A.摆脱苏联的经济制裁
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
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
2. 未来学家杰里米·里犬金的《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
C.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
D.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
3. 美国史学家沃尔特说:“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当时限制美国“威力”的国际力量包括 ①欧盟??????②日本??????③不结盟运动??????④中国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4. 右侧漫画完成于1986年。漫画中站台上的数字是各方的购买力(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指数。其中,鹰寓指美国,相扑者寓指日本,一群小人寓指欧共体。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21*cnjy*com

A.美国发展新经济巩固了国力
B.日本已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
C.欧洲联合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D.美欧日三方支配了世界经济
5. 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这说明 2-1-c-n-j-y
A.德国和法国之间矛盾消除
B.德国和法国开始走向合作
C.欧洲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
D.德法已形成政治经济联盟
6.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
C.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7.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他们同美国竞争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美国更快地发展
B.促进自身更加强大
C.有利于世界和平
D.有利于多极化趋势发展
8. 结合所学,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年代是 二战后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单位:10亿美元)
经济实体
美国
苏联
日本
欧共体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GDP
2775
940
1067
2907
888
691
461
542
A.1945年?????????????????? B.1963年 C.1980年?????????????????? D.1993年 21cnjy.com
9. 日本学者山影进将战后日美经济关系的演变分为“白搭车”型相互依存、“乘机”型相互依存、“摩擦内含”型相互依存三个阶段。这一演变
A.导致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影响了美日的经济战略和政策
C.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D.促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
10.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时说,“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www.21-cn-jy.com
11. 下图是某学生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直观展示,据此理解其反映的主题是
A.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B.美苏“冷战”完全抑制了多极化的发展
C.不结盟运动支持欧共体、日本崛起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12.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文中“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不包括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欧洲共同体形成
C.日本崛起
D.华约组织建立
13. “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 www-2-1-cnjy-com
A.美苏核军备竞赛
B.冷战
C.越南战争
D.不结盟运动
14.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21·cn·jy·com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没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15. 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结束之后,不结盟运动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来源:21cnj*y.co*m】
A.其成员都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
B.参与国大多参加了政治军事同盟
C.它是为反对美苏霸权主义而建立的
D.没有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目标
二、非选择题 ?(共2题)
16. 二战后,欧(西欧)美关系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和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 维克多·雨果 材料三?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做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阿登纳:前联邦德国总理) 材料四? 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 “……国际环境,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善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1)概括材料一中的(西)欧美关系。试用20世纪40年代末期典型史实证明。
(2)材料三中,阿登纳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此观点形成的因素。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尼克松为什么重新定位美欧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如何认识欧美关系?
17. 材料一 法德关系大事年表
1806年 拿破仑重创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急先锋普鲁士军队
1940年6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进攻法国,法国贝当政府投降
1813年 莱比锡大会战,拿破仑战败
1951年4月 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815年 滑铁卢战役,法军再次战败
1958年 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870年 色当战役,法军大败
1967年 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德之间进行了一系列会战,最终德国战败
1992年 《欧洲联盟条约》签订
1919年 《凡和赛和约》签订,德国被宰割
1993年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1939年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材料二 德国的认罪态度使得法德两国能够捐弃前嫌,使法国抛弃以前对德国“侵略成性”的成见,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德国则依靠自己的诚意,消除了笼罩在法国及所有欧洲人心头的阴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刘作奎、张伟《德法化解百年恩仇》
材料三 现在的中日关系远比当时的法德关系复杂,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民族感情和舆论氛围都还是相对脆弱。两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存在尚待克服的障碍和藩篱,无法期望一朝一夕达到完全的政治信任。21教育网
——吴怀中《中日战略互惠需战略互信》 (1)根据大事年表的历史事件,分析法德各个时期的关系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2·1·c·n·j·y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法德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和解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日关系相比法德关系的发展存在怎样的差异。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德关系的和解给中日关系发展提供怎样的启迪。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解析)
1.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的一体化。从题干表达内容来看,应是有关欧洲一体化原因的分析。依据所学,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抵制苏联的威胁是西欧一体化的重要原因,故应选B。A项与史实不符;B项正确;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是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故排除C;D 说法错误,欧洲一体化无法增加欧洲的资源的总量。 2.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中可以看出,欧洲在发展过程强调多国联合,走向一体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和B项和材料信息相悖;D项不能体现材料信息。 3. 答案:D 【分析】70年代美国的“威力”受到一些限制,主要表现有日本的崛起、欧共体的出现、不结盟运动和中国的振兴。因此②③④都是正确的,故选D。①项错误,当时是欧共体,欧盟是90年代成立的。 4.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美国的新经济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流行,而漫画完成于1986年,因此A项错误;战后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不是世界政治大国,因此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由图片信息及题目(三人撑角)可体现出欧洲联合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5.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说法错误,与“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不符;B项不符合史实,1951年两国就开始合作了;由“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可知C正确;D项材料没有体现。 6.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既要摆脱美国的控制,又要在美国面前“站起来”, 建立起双方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7.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题干时间“1971年”及内容可知,题目反映的是20世纪70 年代欧日崛起对美国所形成的竞争格局,这种竞争措施世界格局进一步项多极化趋势发展。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8.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发展。依据图表及所学可知,欧共体于1967年建立,所以排除A、B;这时苏联尚未解体,所以排除D;故C符合题意,该表为1980年时各经济实体的发展状况。 9.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符合史实,多极化格局只是趋势; C项美日关系恶化也不符合史实;战后日本在美国扶植下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不是世界政治大国,因此D项错误;战后日美“‘白搭车’型相互依存”体现了日本对美国的依赖;“‘乘机’型相互依存”体现了日本借助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机会乘机发展,而“ ‘摩擦内含’型相互依存”则体现了日本崛起后日美相互竞争的关系,因此B项符合题目信息。 10. 答案:A 【分析】由“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得知这是不结盟运动组织。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 11. 答案:D 【分析】图片中美国和苏联相对,体现的是两国之间的冷战这一大背景,而中间的欧共体、日本、中国和不结盟运动体现的是冲击两极格局的多种力量,所以图示体现的是冷战时期已经出现多极化趋势,故选D。 12. 答案:D 【分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并未确立,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材料反映的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D不正确。 13. 答案:B 【分析】冷战是指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也就是没有战争这种形式,所以符合“消极的和平”这种说法,故选B。 14.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985年,仍处于美苏冷战时期,故AB项错误;D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故排除;题干中邓小平的这一科学论断,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故C项正确。 15. 答案:C 【分析】题干中的观点认为冷战结束之后,不结盟运动就没有必要存在下去,是依据这一运动产生的背景来说的,因为不结盟运动产生在美苏争霸和冷战的大背景下,当这一大的背景不存在的时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故选C。 16. 答案: (1)(西)欧洲依靠受制于美国; (西)欧洲接受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作为冷战苏联的前沿; 参加美国为首的北约,遏制苏联、推行全球霸权;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 (2)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欧洲联合的思想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苏两级“冷战”对欧洲的威胁;维护世界和平,重塑欧洲地位 (3)欧洲、日本的崛起;苏联全球的霸权扩张;美国经济衰退,陷入越战,美苏争霸处于守势;为了最大限度确保美国的国家利益。 (4)欧美关系复杂;制约反制约、竞争 、合作交织而成;影响欧美关系发展因素多元化:国家力量、国家利益、国际形势;欧美关系影响了世界政治形势(格局)发展;21·世纪*教育网
17. 答案: (1)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最终战败,失去欧洲大陆霸主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德受到重创,战后形成凡尔赛体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德实力进一步削弱,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两极格局取代;20世纪50年代至今,法德走向和解,促成欧洲联合,冲击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不断加强。 (2)主要因素:德国对战争真诚的认罪态度使法国抛弃成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法德面临美苏的控制或威胁(答出美苏争锋的时代背景即可);法德两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法德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比较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走和平、合作、共赢成为民意的主基调。   21*cnjy*com
(3)差异:法德之间经历并超越相互憎恨的历史,实现了真正的和解,而中日关系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复杂性。 启迪:增加双方战略互信和减少战略上相互猜疑;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发展中日的民间交流,重新建立双方互信,营造友好氛围;求同存异,着眼长远利益,搁置争议。【出处:21教育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