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课件(23)

文档属性

名称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课件(23)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6:47:48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成 语
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 姚丽
本课学习任务卡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成语的来源、特点、结构;能够举例说明成语的文化内涵;能够运用成语辨析的方法顺利解答高考成语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自探和互探)总结归纳辨析成语的方法,通过适量练习(限时训练)掌握成语题答题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成语中包含的中华文化;成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应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一组:重义轻财
成语接龙游戏
第二组:口不择言
一、设 疑 自 探
(10分钟)
自探内容 自探要求
1.成语的来源有哪些? C层从原文中概括
2.成语有什么特点? C层从原文中概括
3.简要分析成语的结构。 B层从原文中概括
4.请举例说明成语的文化内涵。
小提示:如在为人处世方面,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成语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信守不渝等,可考虑自然文化、衣食建筑文化等其他方面
5.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探究归纳成语使用的方法。
请按照示例1、示例2归纳
成语的来源
1.神话传说: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2.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
3.历史故事: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4.文人作品:乐不思蜀 望梅止渴
5.外来文化:功德无量 立地成佛
成语的特点
1、具有修辞作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如果解释成肚子里长了一根竹子就大错特错了。
2、结构形式固定:“抱薪救火”不能改成“抱柴救火”;“高山流水”不能改成“流水高山”。
3、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
★试分析下列成语有何语法特点
A“惟命是从”、“马首是瞻”
B“衣锦还乡”、“披坚执锐”
C“嗤之以鼻”、“重于泰山”
D“逍遥法外” 、“盲人瞎马”
E“善男信女”、“拐弯抹角”
4、形式多样:多为四字格,但有三字格、多字格。
(宾语前置)
(词类活用)
(状语后置)
(成分省略)
(互 文)
如:莫须有、风马牛不相及等
成语结构
1、主谓关系。如:
①细水│长流 ②天花│乱坠 ③肝胆│相照 ④鼠目│寸光
⑤脚│踏实地 ⑥木│已成舟 ⑦塞翁│失马 ⑧记忆│犹新 其中①②④⑦有定语,⑤⑥⑦带宾语,⑥⑧又分别有状语。
2、动宾关系。如:
①饱经│风霜 ②痛改│前非
③大显│身手 ④徒有│虚名
⑤平分│秋色 ⑥分│我杯羹
⑦与虎谋│皮 ⑧枉费│心机 其中①②③④⑤⑦⑧都有状语,②④⑤⑥中还有定语。
3、偏正关系。如
①一盘│散沙 ②不速之│客 ③娓娓│动听 ④楚楚│动人 ⑤斤斤│计较 ⑥立足之│地 ⑦无本之│木 ⑧侃侃而│谈 其中的中心词有的是形容词(③④),有的是名词(①②⑥⑦),有的是动词(⑤⑧⑨)。
4、补充关系。如
①一败│涂地 ②危│在旦夕
③逍遥│法外 ④牢│不可破
⑤战│无不胜 ⑥入木│三分 ⑦了│如指掌 ⑧爱│不释手 其中⑦⑧带宾语,而补充关系的成语大部分是不带宾语的。另外,单句省略型还有宾语前置式的、兼语式的、连谓式等。
5、选择关系
宁死不屈 何去何从 宁缺勿滥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 、目的关系
守株待兔 削足适履 围魏救赵 拔苗助长 画饼充饥 借刀杀人 7、因果关系
打草惊蛇 点石成金 得道多助 种瓜得瓜 亡羊补牢 曲高和寡
8、条件关系
唯利是图 不破不立
分久必合 逢人说项 9、假设关系
有闻必录 风雨不改
有则改之 有求必应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二、解 疑 合 探
(15分钟)
小组展示与评价
展示内容 展示组 点评组
1.举例说明成语的文化内涵。
2.探究归纳成语使用的方法,注意表述方式:
,切忌 。
展示要求
1.口头展示:面向同学,语言简洁、准确,声音洪亮;
2.书面展示:规范快捷,注意总结规律方法;
3.非展示同学:继续讨论或记忆总结,学会倾听,整理自己答案,准备点评。
点评要求
1.声音洪亮、脱稿,注意“教态”;
2.讲究方法,先评书写,再评对错,最后总结方法规律;
3.讲究效率,言简意赅,自己不明白时及时让给其他同学;
4.非点评同学:注意倾听、思考,关键内容做好笔记,有补充或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大胆提出。
成语的文化内涵
成语的文化内涵
成语与自然文化:
“江山如画”“凄风苦雨”
“傲霜斗雪”
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在探索自然、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那细腻的情怀,勇毅的精神
“拂袖而去”、“长袖善舞”、“集腋成裘”
“峨冠博带 “纨绔子弟”“凤冠霞帔”
“山珍海味”“钟鸣鼎食”“残羹冷炙”
“粗茶淡饭” “酒足饭饱”
成语与衣食建筑文化
服饰是古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志趣节操、思想情感等的外在表现。
“登堂入室” “户枢不蠹” “蓬荜增辉” “偷梁换柱”“亭台楼阁” “舞榭歌楼”“空中楼阁”“祸起萧墙“雕梁画栋” “曲径通幽”
中国古代的楼台宫室建筑,不仅突出地表现了古人在建筑设计上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等级制度和经济地位上的鲜明不同。
成语与文学艺术
“烘云托月” “入木三分”“洛阳纸贵”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春秋笔法”
文学、绘画、音乐、书法等都是汉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汉语言中有大量反映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成语,从中可以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它们的基本面貌。
1、与医学有关的成语
2、与气象有关的成语
3、与天文历法有关的成语
“吐故纳新”“起死回生”“对症下药”“病入膏肓”“以毒攻毒” ;
“雷霆万钧”“蜀犬吠日”“迅雷不及掩耳”;
“斗转星移”“杞人忧天”“日上三竿”“月满则亏”“寅吃卯粮”
成语与科技发展水平
成语与教育:
因材施教 青出于蓝 循序渐进 言传身教
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言以其珍贵的精神营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成语与做人
高风亮节 浩然正气 光明磊落 两袖清风
浓情蜜意 山盟海誓 纸短情长 魂牵梦萦
成语与爱情
人们借有尽的文字来表现自我的理想与追求,来凸显自我的节操与坚贞;传达无尽的情思,寄托对爱情的美好愿望
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成语
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成语
表现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成语
一诺千金 信守不渝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言必行行必果 犬马之诚 一言九鼎
勇者无惧 勇往直前 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赴汤蹈火 临危不惧
革故鼎新 继往开来 独树一帜 改天换地 吐故纳新 万象更新 推陈出新
三、质 疑 再 探
(3分钟)
成语使用的方法归类
(一)、从意义上辨析
1、辨源流,切忌望文生义
2、析多义,切忌顾此失彼
3、审形似,切忌意义混淆
4、辨程度,切忌轻重失当
5、析语义,切忌重复矛盾
(二)、从色彩上辨析
6、晓褒贬,切忌感情颠倒
7、知敬谦,切忌敬谦错位
(三)、从用法上分析
8、辨对象,切忌张冠李戴
9、看语法,切忌不合逻辑
(四)、从语境上辨析
10、审语境,切忌范围不当
四、限 时 训 练
(5分钟)
五、课 堂 总 结
(2分钟)
六、课后延伸
学案的知识清单中有70个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的正确释义,希望同学们能尽可能多的记住它们,比比看谁记得多。(提示:C层完成20个成语的积累,B层完成25——30个成语的积累,A层完成30个以上成语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