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9 12:50:1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学弈》
一、教学内容
《文言文二则》是两篇文言文。《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的思想家列子创作的散文,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出决断的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本单元的关键字是“科学、机遇、思考”,阅读要求是“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本课的两个故事一个说明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另一个说明要善于思考实事求是,都是发现科学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教学思路
1、识字写字
在课文的讲解中穿插识字教学,着重指导多音字和通假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在反复的练写中识记。
2、朗读教学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教学,让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在读中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读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在读中背诵积累。
3、阅读理解
本课可以按照“朗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道理”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然后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词句;最后引导学生试着讲述故事,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会写“援、惧”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的内容。
4、懂得《学弈》中蕴含的道理,知道《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5、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言词句的意思,把握故事的内容。
难点:懂得 《学弈》中蕴含的道理,知道《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五、教学策略
教法: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教学,让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学法:朗读文言文;然后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词句;最后试着讲述故事,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解读课题
1、视频导入:孟母三迁。【多媒体视频】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还喜欢模仿他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所以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子的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可是孟子又模仿做生意的人夸口叫卖。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跟着学生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心里很高兴,认为这里才是适合儿子居住的地方,就不再搬家了。
2、了解孟子:谁来说说你了解到的孟子?
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课堂活动-选词填空】
课件出示: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现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3、解释课题。
“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相机出示古人下棋的图片)【蒙层】
4、引导质疑。
教师相机点拨,梳理问题并归纳。(板书:谁学下棋?跟谁学下棋?学的结果怎么样?)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接下来介绍孟子,引入课题,解释课题,提纲挈领。“疑则有进”,引导学生去质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 指导朗读,熟读课文
1、初读课文,提出问题。【学科工具-古诗文】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提出朗读时有困难的地方,发现容易读错的词句。
2、范读课文,指导朗读。【多媒体音频】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一些重点句子,适当进行教读。
(3)指导学习多音字:“缴”和“为”。【触发动画】【思维导图】
(4)正音:“为是其智弗若与”一句中的“为”读四声。【蒙层】
课件出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笔工具】
(5)指导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拖拽】
3、反复练读,熟读课文。【多媒体视频】
(1)让学生反复朗读,读通读顺。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
(3)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读通、读顺、读出味道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口、动脑、诵读古文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在多次诵读中,学生既了解了文言文的特点,又为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基础。
(三) 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1、对照注释,理解字词。【语文学科工具-古诗词】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2)理解故事的内容,教师及时指导。
2、合作学习,及时点拨。
(1)同桌合作学习,互相解疑释惑。
(2)教师指导难理解的词句。【语文学科工具-古诗词-注释】
①理解“之”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
②学习通假字“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跟“吗”“呢”的作用相同。
③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弗若:不如。然:这样。
3、疏通全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结合注释读懂句子的意思,再将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
(2)小组合作交流课文大意。
(3)指名说说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采取的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学习不等于放手不管,而是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词句,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不多,合作学习刚好弥补了学生自学的不足。
(四) 领悟道理,深化认识
1、启发思考,领悟道理。
(1)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下棋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触发动画】
引导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学的结果怎么样?(课件出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触发动画】
(3)是什么原因使后一个徒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是后一个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吗?
①学生交流讨论。
②理解句意。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他们俩学下棋时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思维导图】
①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
②理解“专心致志”一词。
③词语积累: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这两个人的表现吗?(一心一意、心不在焉)
2、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学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蒙层】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应当专心致志的意识。
3、练习写字,巩固延伸。
(1)指导写字。(课件田字格中出示:援、俱、弗)【学科工具-田字格】
(2)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展示评价,再次练写。
4、同桌互相讲故事。 背诵课文。【学科工具-古诗词工具】【遮罩】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在此环节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又由文本回到现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了本课的教育意义。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 → 专心致志 学习要专心致志
一人 → 三心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