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清贫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清贫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9 12:2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贫》
一、教材分析
《清贫》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是方志敏烈士在国民党反动派狱中写的,篇幅不长,语言精炼,生动。文章先讲了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接着写了方志敏被捕时,敌人搜遍了他的全身,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到,只搜到了一只表和一支水笔,最后补叙了“传世宝”。歌颂了以方志敏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一心为革命,矜持不苟,甘于清贫的崇高革命精神
二、设计思路
《清贫》是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本文运用大量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内心与形象,情节扣人心弦、耐人寻味,流露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热烈真挚的感情。鉴于现代小学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缺少了解,因而在学生的认知角度,适当拓展历史背景、开展党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相关历史资料,建立多元化学习经验,理解方志敏同志清贫朴素、克己奉公的高尚精神品质,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三、教学目标
(一)通过联系上下文,正确认读“筹”“矜”等 9个生字和多音字“吓”,理解“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等词语。
(二)通过抓关键词了解文章内容,对比感悟,小组交流对“清贫”的理解。
(三)借助《作业本》和阅读导语,通过品读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文章人物塑造的方法,并感受方志敏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五、教学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一)揭示课题,明确任务 1.初解题意。 (1)谈话理解。谈谈对“清贫”的理解。 (2)补充资料。汉语中的“清贫”,是“清寒贫苦”的意思,语出唐代姚崇《冰壶诫》:“与其浊富,宁死清贫。”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3.了解作者。方志敏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1935年,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4.明确学习任务。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说出对“清贫”的理解。 带着喜悦兴奋的语气范读题目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内探究 (二)学习词语,梳理文脉 1.自读感知。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字词。 (1)分组出示词语。第一组:一点一滴颇似奇迹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洁白朴素第二组:意外之财坚决不相信注目搜寻毫无所得持弹欲放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初谈感受。读词语,谈发现。(一组写方志敏,另一组写国民党兵士) 4.汇报交流。围绕“清贫”,请选择.上面几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交流并反馈,教师相机概括并板书) (三)聚焦趣事,品味对比 体会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的表达作用。(出示学习小贴士)学习小贴士读一读:认真阅读课文导语,明确学习任务;找一找:找出对国民党兵士和方志敏同志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的句子。 (1)和同学交流对“清贫”的理解。 (2)(出示阅读导语)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文章写了两件事,默读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聚焦第一件事,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出示表格) 抓住人物心理、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深入挖掘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如,通过对国方兵士心理活动的描写——“满肚子热望”,感受国民党兵认为从方志敏身上一定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意外之财。但是事实是方志敏清贫一生,清廉一生。 通过对国方兵士动作的描写——“从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感受国民党士兵贪婪丑恶的嘴脸。感受方志敏对敌人强烈的嘲讽与蔑视,这种胸襟和气度着实令人敬佩。从“摸、捏”到“威吓”,再到“弓着背”,最后“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这些动作描写感受国民党士兵的贪婪本性。认识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从上到下都以发财为目的。这和方志敏的清贫廉正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清贫”,即清白、贫穷。 与本文最末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相呼应。在本文中,清贫是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清贫精神应当是节俭素朴、高洁清贫;克己奉公、秉德无私;热忱爱国、赤胆忠心;坚贞不屈、舍生忘死...... 练习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从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 同时,要想快速完成,小组合作的分工及和做更是必不可少的。
思维延伸 文章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学习从正面、侧面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一个侧面人物来衬托一个正面人物形象。教学时结合生活中的事例为学生降低学习难度都难以让学生完全掌握这种写法。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自读感悟,自我探究。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整堂课上,学生的读书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通读、默读、朗读,齐读、分角色读,而且,每一次读书,我都问:“你们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倾听、思考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七、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题,特别是文章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学习从正面、侧面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一个侧面人物来衬托一个正面人物形象。教学时结合生活中的事例为学生降低学习难度都难以让学生完全掌握这种写法。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自读感悟,自我探究。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整堂课上,学生的读书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通读、默读、朗读,齐读、分角色读,而且,每一次读书,我都问:“你们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交流和朗读来促进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体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特别是语言的感悟理解,促进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化,从中受到感染。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第一,问题设计的还是有问题。例如“读了以后,你有怎样的体会?为什么有这种体会?”这是一个可以使用于任何课文教学的问题。但是,就每一篇课文来讲,还是应该设计出“个性化”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探究,这样,针对性会强一些。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转变角色,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如,本文主要人物是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从学生的问题入手,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清贫》教学反思学生会表现出预期的兴趣来,这样,情绪受到感染的指数也会高一些。
第二,过多地注重了侧面的描写,没有转到正面描写上来,因此就缺少了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再感悟的过程,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多是教师用激_情来渲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