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大单元表格式学历案:第一单元《时、分、秒》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大单元表格式学历案:第一单元《时、分、秒》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09 11:4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大单元学历案:第一单元《时、分、秒》
单元概览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时、分、秒》
小组 XX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主题/对应课题 第一单元 《时、分、秒》 课时 三个课时
一、你敢挑战吗?
在一个周末的早晨,你需要按照一个精确的时间表来完成一些任务,比如:8:00起床,8:30吃早餐,9:00开始学习,你能准确地按照时间表进行吗? 2. 你想成为一个时间管理小达人吗?那么你需要掌握时、分、秒的知识,并学会如何合理地安排时间。
二、你将学习哪些知识?
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的定义和关系。 时间的读写方法:整点、半点、几分几秒的读写。 时钟的结构和指针的运动规律: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时间单位的换算: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5. 时间的应用:学会用时间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期望你学会什么?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整点、半点、几分几秒的时间。2. 学生能够掌握时钟的结构和指针的运动规律,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关系。 学生能够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比如: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1分钟等于多少秒。4. 学生能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安排一天的学习计划。 5.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四、给你支招
为何学?时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会管理时间,可以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学?通过观察时钟,了解时钟的结构和指针的运动规律;通过练习读写时间,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通过时间单位的换算练习,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学会运用时间知识解决问题。 3. 除教材外还有哪些重要资源?可以观察家中的时钟、手表等实物,了解时间的实际应用;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视频教程和练习题,加深对时间知识的理解;可以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时间表,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课时一:《认识时钟与整点时间》
课时:第1课时
1.课时目标
1. 认识时钟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盘、时针、分针和秒针。 2. 学会认读整点时间,并能够准确地说出和写出整点时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时间感知能力。
2.评价任务
1. 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时钟模型,并指出时钟的各个部分(表盘、时针、分针、秒针)。
2. 让学生观察老师展示的时间,并口头表达所看到的整点时间(例如:“现在是3点整”)。
3. 给学生一些整点时间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写出对应的时间。
3.学习过程
热身:与学生讨论一天中的时间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任务/环节一:认识时钟结构
1. 展示时钟模型,介绍时钟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盘、时针、分针和秒针。 2. 让学生观察实物时钟,并指出时钟的各个部分。
任务/环节二:认读整点时间
1. 展示几个整点时间的时钟图片,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2. 引导学生总结整点时间的规律:时针指向整点数,分针指向12。 3. 让学生尝试说出并写出几个整点时间。
任务/环节三:练习与巩固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认读整点时间。 小组内互相检查答案,并讨论错误的原因。 3. 老师点评,强调整点时间的认读方法。
课堂小结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时钟的基本结构和整点时间的认读方法。 2. 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第二课时设计
课时:第二课时
1.课时目标
1. 能够准确认读非整点的时间,包括几点几分。 2. 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3.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评价任务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准确读出给定的非整点时间,如8:45。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够利用时钟模型或实物,演示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规律。 3.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非整点时间的认读能力和对时针、分针关系的理解。
3.学习过程
热身: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整点时间认读方法,并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展示。 任务/环节一:学习非整点时间的认读方法 师: 展示几个非整点的时间,如8:30、9:15、10:45等,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师: 解释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帮助学生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 师: 给出多个非整点时间,让学生尝试认读并说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任务/环节二:利用时钟模型或实物进行操作 师: 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个时钟模型或实物。 师: 学生拨动时针和分针,模拟时间的流逝,并说出对应的时间。 师: 小组内互相检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操作并说出时间。 任务/环节三:课堂练习 师: 给出多个非整点时间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师: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师: 小组内互相交流答案,并讨论认读非整点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小结:总结非整点时间的认读方法,强调时针和分针的关系。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第三课时设计
课时设计: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时间单位换算,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 学生能够解决涉及时间计算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长。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评价任务 在课堂练习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时间计算的实际问题,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和应用时间知识。 3. 课后作业中,要求学生制定一份周末时间安排表,并让家长评价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学习过程 热身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时间的读写方法、时钟的结构和指针的运动规律等。 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时间吗?”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和作用。
任务/环节一:时间单位换算练习 师:出示一些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题,如“2小时是多少分钟?”、“45秒是多少分钟?”等。 师: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答案,并互相订正。 师: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生在换算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任务/环节二:时间计算实际问题 师:呈现一些涉及时间计算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早上7:30出发去上学,8:15到达学校,他走了多长时间?”等。 师: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答,小组内讨论并分享解题思路。 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时间计算的方法,并强调注意时间的顺序和单位。
任务/环节三:时间管理能力培养 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时间知识,如制定学习计划、安排作息时间等。 师:分组讨论并分享各自的时间管理方法和经验。 师:教师总结并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课堂小结 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时间单位换算和时间计算的方法。 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表现,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一份周末时间安排表,并让家长签字确认。
作业与检测
一、基础题: 写出以下时间对应的中文表达:师: 7:00 ________师: 12:30 _________师: 9:45 _________ 将以下中文时间转换为数字表达:师: 早上8点 ________师: 下午3点半 _________师: 晚上10点15分 ________ 二、提高题: 填空:师: 1小时 = ________ 分钟师: 45分钟 = ________ 秒(注意单位换算) 计算经过时间:师: 小明早上7:30出门,8:15到达学校,他用了多长时间在路上? 小红从10:00开始写作业,到11:40写完,她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提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挑战) 三、应用题: 1. 小华计划一天的学习时间如下:师: 8:00师: 9:00 数学师: 9:30师: 10:30 英语师: 11:00师: 12:00 语文 计算小华上午一共学习了多长时间? 2. 周末,小丽要完成以下任务: 9:00师: 10:00 打扫房间 :10:30师: 11:30 洗衣服 :12:00师: 13:00 午休,请问小丽在午休之前一共用了多长时间来完成任务? (提示:选做题,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学后反思
我能否准确认读和书写整点、半点、几分几秒的时间? 我对时钟的结构和指针的运动规律是否有了清晰的理解? 我是否掌握了时间单位的换算方法,比如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1分钟等于多少秒? 我能否运用时间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安排一天的学习计划? 5. 通过学习本单元,我有什么收获?是否培养了时间管理意识,学会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